20.有位近代名人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今天本地报上的消息很好,但自然不知道可确的。一、
武昌已攻下:二、九江已取得;三、陈仪等通电主张和平;四、樊钟秀已取得开封,吴(佩孚)
逃保定。但总而言之,即使要打折扣,情形很好总是真的。”该材料
A.描述了辛亥革命时期清王朝土崩瓦解的情形
B.描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情形
C.分析了国共对峙时期工农军队反“围剿”的情形
D.分析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土崩瓦解的情形
21.1924一1927年间,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
大力量。巨大的力量表现在
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了人民军队
C.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2.1938年5月,日本内阁进行了大幅度改组,新任外相上台伊始便宣称“日本内阁须在它的
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上重新加以决定,以应付由长期战争所产生之环境”。这表明当时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日本准备适度调整侵华策略
C.汪伪政府积极开展与日合作
D.国民政府实行消极抗战措施
23.中国共产党某次会议报告中提到:“中国人民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条件,积极地坚决地再
接再厉地向前奋斗,战胜侵略者与建设新中国,是毫无疑义的。中国人民应当加倍努力,为
完成自己的神圣任务而奋斗。”由此可知该文献
A.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B.科学的评论了持久战的重要意义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4.1947年12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
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
攻,并使自己转入了进攻。与“转折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渡江战役取得了胜利
C.战略决战的全面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25.1949年以前,石家庄的服装业基本上是私人个体手工业和工场作坊式的生产。1951年,有
70名职工的石家庄市新华服装成立。到1957年,石家庄拥有了棉纺织行业、印染行业、针织
复制业服装鞋帽业等,成为华北地区重要棉纺织工业基地。石家庄的转变主要是由于
A.棉花种植业的广泛发展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现代企业制度普遍确立
D.国民经济调整完成
26.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后,中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毛
泽东在这一进程的开端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要认识这一时期毛泽东对中国基本国情理论的贡献,应查阅的相关文献是
A.《论联合政府》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7.截止到1985年,湖北全民企业劳动生产率由1980年12726元增加到16924元,资金利税
率由1980年的16.8%提高到21.7%。湖北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0.8亿元,比1980年
增加39.3亿元,年均递增14.2%,高于同口径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这反映出
A.经济结构日趋优化
B.经济改革释放活力
C.产权改革势在必行
D.对外开放成效显著
【高一历史试卷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