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大海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能够理解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计算方法,认识竖式,掌握竖式的写法,并且能够熟练使用竖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使用小棒、计数器解释竖式计算结果的过程,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体会算法多样性的原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体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快乐,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学习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景引入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看看大屏幕,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生齐: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两位数,那么笔算又是一种什么算法呢,大家想不想学?(生齐:想!)在开始学习今天的新课之前,老师想要考考大家,看看大家以前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
出示练习题:
计算:74+5= 88+2= 75+8= 32+20=
(设计意图: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填空: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2)47里有( )个十和( )个一。
(3)35的个位上是( ),十位上是( )。
(4)6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设计意图:复习数位的知识和100以内数的组成知识。)教师指名回答并对学生汇报进行评价。
2.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海吗?海边的景色非常美,有沙滩,有海鸥,有贝壳,有螃蟹,还有小虾,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教学新知
情景感知,展示情境图。
师:看,星期天,欢欢、乐乐、晶晶、芳芳和许多好朋友来到海边玩耍,请你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预设:生1:乐乐捉了26只螃蟹。生2:芳芳捉了12只螃蟹。生3:晶晶捉了11只小虾。生4:欢欢捉了23只螃蟹。......
师:找的信息非常准确,同学们越来越会从图中寻找信息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回答预设:生1:乐乐和芳芳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生2:晶晶和欢欢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生3:乐乐比芳芳多捉几只螃蟹?生4:欢欢比晶晶多捉几只小虾?......(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贴出以上问题。)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意义的问题!既然 我们今天要学的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那我们就选择其中能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来研究 一下。( 拿走无关问题,只留下“ 乐乐和芳芳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晶晶和欢欢一共捉了多少只小虾?”两个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分别要用到哪些信息呢?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并按学生的回答将信息和问题归类。
师:谁能试着列出式子呢?学生举手,教师指名回答。(26+12= 11+23= )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我们先看26+12,这个式子怎么算呢,请你拿出自己 的小棒摆一摆,然后再 和同 桌交流一下。学生操作后交流,教师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并参与交流。学生汇报预设:生:我是先摆 出2捆和6根小棒 表示26,再摆 出1捆和2根小棒表示12,2捆加1捆是3捆,6根加2根是8根,所以是38根。
师:那你会用计数器拨一拨吗?请同桌两个一起拨一拨,试着边拨边说一说。学生汇报预设:生:我是在计数器上先拨 出26,再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子 ,个位上拨上2个珠子 ,表示加上12,合起来就是38。
师: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用数位相加的方法是怎么做的吗?学生汇报预设:
生:我是个位数和个位数相加,十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得38。... ...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非常好,其实 两位数加两位数,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笔算。你们听说过竖式吗?生:听过。
师:有的同学已经对竖式有所了解,那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竖式的了解,在练习本上试着 用竖式解一下这个算式吧。学生试着计算,教师巡视,并找几个同学板书自己的竖式。
然后全班一起分析这几个竖式是否正确,从而引出竖式的正确写法和算法。
教师演示并讲解:个位上的6与2相加得8,十位上的2与1相加的3,结果 为38。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一下11+23吗?
学生独立完成,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师:回顾刚才的计算过程,想一想,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尝试回答,教师订正: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并且要从个位开始算起。下面我们做几个练习题来检验一下今天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