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A.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处的传递方向都是单向的
B.化学突触和电突触都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生物
C.图甲中化学突触和电突触的电位变化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和b
注意事项:
D.电突触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快于化学突触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白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4.微电极一电位表装置是测定神经元膜电位变化的常用仪器。图甲中电表工的两电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容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问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极分别连在神经纤维Q点的膜内和膜外,电表Ⅱ的R电极位于膜外,S电极位于膜
卷上无效。
内。图乙、图内为两个电表可能检测到的电位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间。
吨位(m
电位(mV)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适宜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刺激
⑤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时间ms)0
时间ms)
D
A.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
/④
D.淋巴液中的物质进入血浆中,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丙
C.肾小球肾炎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
A.兴奋从P点传至Q点的过程中需消耗能量,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
D.只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机体就可维持稳态
向相同
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B.若提高图甲中神经元细胞外液的Na+浓度,②峰值将变大,此时细胞内的Na+浓
A.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
度大于膜外
B.短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海马区有关,可能涉及某些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
C.脑神经不仅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还含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C.刺激P点后,电表Ⅱ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测得的电位曲线变化趋势与图乙
D.白主神经系统包含传人神经和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完全受意识的支配
相似
3.突触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种类型,结构如图甲所示。在电突触中,突触前神经
D.刺激P点后,电表Ⅱ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丙
元和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直接接触。当电信号到达轴突末端时,缝隙连接允许离
所示
子在两个细胞之间直接流动,且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也可引发突触前神经元的兴
5.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实例的叙述情误的是
奋。利用微电极一电位表装置测定兴奋经突触传递时,突触前、后细胞的膜电位变
化,结果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其他条件相同时,同一机体在冬季的散热量和排尿量均人于夏季
B.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过程中,先发生了体液免疫,而后发生了组胺等物质参与的
突
休液调节
C.当血钠含量降低时,垂体产生的激素可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
细
轴突末端
-605
D).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
突触小泡
mv
糖素,升高血糖
+40
6.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触
10
后
A.溶酶体酶、细胞因子和抗休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的免疫活性物质
受体
胞-6
B.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白记忆B细胞的增殖分化
缝隙连接按
化学突触
01234、01234
电突触
时间(m3)
时间(ms)
C.细胞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受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其活化后可使靶细胞裂解调亡
).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有分泌细胞因子和呈递抗原给B细胞
高二生物第1页(共10页)
高二生物第2页(共10页)邯郸市2023一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C【解析】泪液不属于内环境,泪液中的溶菌酶不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A错误;淋巴液不断
汇人淋巴管,经左、右锁骨下静脉直接汇入血浆中,不需要穿膜,B错误;肾小球肾炎会使蛋白质
等物质滤过到肾小囊中,使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浆中的水分进人组织液,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
肿,C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D错误。
2.D【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存在着控制同一生理活动的神经中枢,如眨眼反射的低级
中枢位于脑干,大脑皮层可通过脑干控制眨眼反射,A正确:大脑皮层的海马区与短时记忆有
关,可能涉及某些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脑神经不仅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还
含有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C正确;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血管、内脏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
完全受意识的支配,D错误。
3.D【解析】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可通过电突触传递引发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说明兴奋在电突
触处是双向传递的,A错误;兴奋通过缝隙连接直接传人下一个神经元,说明兴奋经过电突触时
不会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B错误;兴奋经化学突触传递时由于发生信号的转换,在时
间上存在延迟,而电突触不会,故图甲中的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分别对应图乙中的b和,C错误;
兴奋经过电突触时不会发生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速度更快,D正确。
4.C【解析】兴奋从P点传至Q点的过程中需消耗能量,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
反,A错误;若提高图甲中神经元细胞外液的Na+浓度,神经元兴奋时Na内流量增多,动作电
位峰值将变大,此时细胞内的N+浓度依然小于膜外,B错误;甲图中的突触前膜位于右侧神经
元上,突触后膜位于左侧神经元上,由于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刺激P点后,电表
Ⅱ的指针只能发生一次偏转,测得的电位曲线变化趋势与图乙相似,C正确,D错误。
5.C【解析】与夏季相比,冬季时由于机体与外界环境温差变大,人体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随之
增加。与此同时汗腺分泌减少,排尿量增多,故同一机体在冬季的散热量和排尿量均大于夏季,
A正确: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过程中,先发生了体液免疫,而后发生了组胺等物质参与的体液调
节,B正确:当血钠含量降低时,肾上腺皮质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不存在
分级调节,C错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某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
高血糖素,升高血糖,D正确。
6.C【解析】溶酶体酶属于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和
细胞因子也不都由免疫细胞合成,A错误;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可来自记
忆B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受靶细胞表面的抗原,其活
化后可使靶细胞裂解调亡,C正确;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不能呈递
抗原,D错误。
7.B【解析】极性运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A错误;据图乙分析,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茎,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