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数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5-07-23 15:4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分)若集合A={x|1≤x≤3},B={x|x>2},则A∩B等于()
A. {x|2<x≤3} B. {x|x≥1} C. {x|2≤x<3} D. {x|x>2}
2.(4分)与﹣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A. B. C. D.
3.(4分)直线l与直线x﹣y+1=0垂直,则直线l的斜率为()
A. B. ﹣ C. D. ﹣
4.(4分)如图所示,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5.(4分)已知平面向量=(1,2),=(﹣3,x),若∥,则x等于()
A. 2 B. ﹣3 C. 6 D. ﹣6
6.(4分)已知实数a,b,满足ab>0,且a>b,则()
A. ac2>bc2 B. a2>b2 C. a2<b2 D. <
7.(4分)求值:sin45°cos15°+cos45°sin 15°=()
A. ﹣ B. ﹣ C. D.
8.(4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a4=4,a3+a5=10,则a5+a7=()
A. 16 B. 18 C. 22 D. 28
9.(4分)如图,正方形中,点E是DC的中点,点F是BC的一个三等分点.那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10.(4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 ( http: / / www.21cnjy.com )1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E为CC1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2-1-c-n-j-y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上)
11.(4分)某校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面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为和.21教育网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4分)sin(﹣)的值是.
13.(4分)已知向量=(3,4),向量=(2,k),若⊥,则实数k的值是.
14.(4分)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b2+c2+bc,则角A的值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5.(4分)设m>1,在约束条件 下,目标函数z=x+5y的最大值为4,则m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6分)已知sinα=,0<α<,求cosα和sin(α+)的值.
17.(8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平面PAC垂直于底面ABCD,线段PD的中点为F.
(1)求证:EF∥平面PBC;
(2)求证:BD⊥PC.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8分)等差数列{an}中,a7=4,a19=2a9,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19.(8分)已知抛物线y2=﹣x与直线y=k(x+1)相交于A、B两点.
(1)求证:OA⊥OB;
(2)当△OAB的面积等于时,求k的值.
20.(10分)定义在D上的函数f(x),如果满足:对任意x∈D,存在常数M>0,都有|f(x)|≤M成立,则称f(x)是D上的有界函数,其中M称为函数f(x)的上界.已知函数f(x)=1+a ()x+()x,
(1)当a=1时,求函数f(x)在(﹣∞,0)上的值域,并判断函数f(x)在(﹣∞,0)上是否为有界函数,请说明理由;
(2)若函数f(x)在[0,+∞)上是以3为上界的有界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数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若集合A={x|1≤x≤3},B={x|x>2},则A∩B等于()
A. {x|2<x≤3} B. {x|x≥1} C. {x|2≤x<3} D. {x|x>2}
考点: 交集及其运算.
分析: 结合数轴直接求解.
解答: 解:如图,
故选A.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本题考查集合的交运算,属容易题,注意结合数轴,注意等号.
2.(4分)与﹣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A. B. C. D.
考点: 终边相同的角.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 直接写出终边相同角的集合得答案.
解答: 解:∵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A={α|α=},
取k=1,得.
∴与﹣角终边相同的角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终边相同角的概念,是基础的计算题.
3.(4分)直线l与直线x﹣y+1=0垂直,则直线l的斜率为()
A. B. ﹣ C. D. ﹣
考点: 直线的斜率.
专题: 直线与圆.
分析: 求出已知直线的斜率,结合直线垂直与斜率的关系列式求得直线l的斜率.
解答: 解:∵直线x﹣y+1=0的斜率为,且直线l与直线x﹣y+1=0垂直,
设直线l的斜率为k,
则,即k=﹣.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斜率,考查了两直线垂直与斜率间的关系,是基础题.
4.(4分)如图所示,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考点: 程序框图.
专题: 图表型;算法和程序框图.
分析: 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s,n的值,当n=8时,不满足条件m<8,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21·cn·jy·com
解答: 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可得
s=0,n=2
满足条件m<8,s=,n=4
满足条件m<8,s=+,n=6
满足条件m<8,s=++=,n=8
不满足条件m<8,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s,n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www.21-cn-jy.com
5.(4分)已知平面向量=(1,2),=(﹣3,x),若∥,则x等于()
A. 2 B. ﹣3 C. 6 D. ﹣6
考点: 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由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可得:2×(﹣3)﹣x=0,解之即可.
解答: 解:∵平面向量=(1,2),=(﹣3,x),若∥,
∴2×(﹣3)﹣x=0,解得x=﹣6.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属基础题.
6.(4分)已知实数a,b,满足ab>0,且a>b,则()
A. ac2>bc2 B. a2>b2 C. a2<b2 D. <
考点: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判断出.
解答: 解:∵ab>0,且a>b,
∴,即.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属于基础题.
7.(4分)求值:sin45°cos15°+cos45°sin 15°=()
A. ﹣ B. ﹣ C. D.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 坐几路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化简求解即可.
解答: 解:sin45°cos15°+cos45°sin 15°=sin60°=.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
8.(4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a4=4,a3+a5=10,则a5+a7=()
A. 16 B. 18 C. 22 D. 28
考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由条件利用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求得a3=2,a4=5,公差d=3,从而求得a5+a7=2a6=2(a4+2d)的值.21cnjy.com
解答: 解:∵等差数列{an}满足a2+a4=2a3=4,a3+a5=2a4=10,
∴a3=2,a4=5,公差d=3,
则 a5+a7=2a6=2(a4+2d)=22,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定义和性质,属于基础题.
9.(4分)如图,正方形中,点E是DC的中点,点F是BC的一个三等分点.那么=()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考点: 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向量的数乘运算和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结合正方体进行求解.
解答: 解:∵,
∴,
∵,
∴,
∵,
∴==,
∵=,
∵,
∴=.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向量的数乘运算和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
10.(4分)如图,在正方体ABCD﹣A1 ( http: / / www.21cnjy.com )B1C1D1中,O是底面ABCD的中心,E为CC1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OE与AD1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考点: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由正方体的结构特征,我们取BC的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F,连接EF,OF,BC1,可证得∠OEF即为异面直线OE与AD1所成角,解△OEF即可得到答案.2·1·c·n·j·y
解答: 解:取BC的中点F,连接EF,OF,BC1,如图所示:
∵E为CC1的中点,EF∥BC1∥AD1,
故∠OEF即为异面直线OE与AD1所成角
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
则在△OEF中,EF=,OE=
故cos∠OEF==
故选D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其中根据正方体的几何特征,构造出异面直线OE与AD1所成角∠OEF是解答本题的关键.www-2-1-cnjy-com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上)
11.(4分)某校2014-2015学年高二年级8个班参加合唱比赛的得分如面茎叶图所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平均数为91.5和91.5.【出处:21教育名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茎叶图.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根据茎叶图写出这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据,把数据按照从大到小排列,最中间的一个或最中间两个数字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平均数只要代入平均数的公式得到结果.
解答: 解:由茎叶图可知:这组数据为87,89,90,91,92,93,94,96,
所以其中位数为=91.5,
平均数为(87+89+90+91+92+93+94+96)=91.5,
故答案为:91,5; 91.5
点评: 本题考查茎叶图的基础知识,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学们的识图能力,考查中位数与平均数的求法.在求中位数时,首先要把这列数字按照从小到大或从的大到小排列,找出中间一个数字或中间两个数字的平均数即为所求21*cnjy*com
12.(4分)sin(﹣)的值是.
考点: 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 直接利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即可.
解答: 解:sin(﹣)=﹣sin=﹣sin=;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诱导公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13.(4分)已知向量=(3,4),向量=(2,k),若⊥,则实数k的值是.
考点: 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专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由向量垂直可得=3×2+4k=0,解关于k的方程可得.
解答: 解:∵=(3,4),=(2,k),且⊥,
∴=3×2+4k=0,解得k=,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数量积与向量垂直的关系,属基础题.
14.(4分)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2=b2+c2+bc,则角A的值是.21·世纪*教育网
考点: 余弦定理.
专题: 解三角形.
分析: 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出.
解答: 解:∵a2=b2+c2+bc,
∴cosA===﹣.
∵A∈(0,π).
∴A=.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15.(4分)设m>1,在约束条件 下,目标函数z=x+5y的最大值为4,则m的值为3.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数形结合.
分析: 根据m>1,我们可以判断直线y=mx的倾斜角位于区间(,)上,由此我们不难判断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平面区域的形状,再根据目标函数z=x+5y在直线y=mx与直线x+y=1交点处取得最大值,由此构造出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m 的取值范围.【版权所有:21教育】
解答: 解:满足约束条件 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
目标函数z=x+5y可看做斜率为﹣的动直线,其纵截距越大z越大,
由可得A点(,)
当x=,y=时,
目标函数z=x+5y取最大值为4,即;
解得m=3.
故答案为:3.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其中判断出目标函数z=x+my在点取得最大值,并由此构造出关于m的方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6分)已知sinα=,0<α<,求cosα和sin(α+)的值.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
分析: 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cosα,再利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得sin(α+)的值.
解答: 解:∵,
∴,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的正弦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7.(8分)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平面PAC垂直于底面ABCD,线段PD的中点为F.
(1)求证:EF∥平面PBC;
(2)求证:BD⊥PC.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1)根据E,F为PD,D ( http: / / www.21cnjy.com )B的中点判断出EF为△PBD的中位线可知EF∥PB,进而根据EF 平面PBC,推断出EF平行于PB所在的平面PBC.
(2)先判断出BD⊥平面PAC,进而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判断出BD⊥PC.
解答: (1)证明:∵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E,
∴AC与BD互相平分,即AE=CE,BE=DE
又∵线段PD的中点为F,
∴EF为△PBD的中位线,
∴EF∥PB
又EF 平面PBC,PB 平面PBC,
∴EF∥平面PBC
(2)证明:∵平面PAC⊥底面ABCD,平面PAC∩底面ABCD=AC,
菱形ABCD中,AC⊥BD,BD 平面ABCD,
∴BD⊥平面PAC,
∴BD⊥P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线面垂直的性质等知识.对线面平行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即线面垂直性质和判定定理熟记于心,并能灵活运用.
18.(8分)等差数列{an}中,a7=4,a19=2a9,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考点: 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 计算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I)由a7=4,a19=2a9,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a1,d,进而可求an
(II)由==,利用裂项求和即可求解
解答: 解:(I)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
∵a7=4,a19=2a9,

解得,a1=1,d=
∴=
(II)∵==
∴sn=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裂项求和方法的应用,试题比较容易
19.(8分)已知抛物线y2=﹣x与直线y=k(x+1)相交于A、B两点.
(1)求证:OA⊥OB;
(2)当△OAB的面积等于时,求k的值.
考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抛物线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证明OA⊥OB可有两种思路:①证kOA kOB=﹣1;②取AB中点M,证|OM|=|AB|.
(2)求k的值,关键是利用面积建立关于k的方程,求△AOB的面积也有两种思路:①利用S△OAB=|AB| h(h为O到AB的距离);②设A(x1,y1)、B(x2,y2),直线和x轴交点为N,利用S△OAB=|ON| |y1﹣y2|.
解答: 解:(1)由方程y2=﹣x,y=k(x+1)
消去x后,整理得
ky2+y﹣k=0.
设A(x1,y1)、B(x2,y2),由韦达定理y1 y2=﹣1.
∵A、B在抛物线y2=﹣x上,
∴y12=﹣x1,y22=﹣x2,y12 y22=x1x2.
∵kOA kOB= ===﹣1,
∴OA⊥OB.
(2)设直线与x轴交于N,又显然k≠0,
∴令y=0,则x=﹣1,即N(﹣1,0).
∵S△OAB=S△OAN+S△OBN
=|ON||y1|+|ON||y2|
=|ON| |y1﹣y2|,
∴S△OAB= 1
=.
∵S△OAB=,
∴=.解得k=±.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直线与圆 ( http: / / www.21cnjy.com )锥曲线的关系,抛物线的应用,其中联立方程、设而不求、韦达定理三者综合应用是解答此类问题最常用的方法,但在解方程组时,是消去x还是消去y,这要根据解题的思路去确定.当然,这里消去x是最简捷的.
20.(10分)定义在D上的函数f(x),如果满足:对任意x∈D,存在常数M>0,都有|f(x)|≤M成立,则称f(x)是D上的有界函数,其中M称为函数f(x)的上界.已知函数f(x)=1+a ()x+()x,【来源:21cnj*y.co*m】
(1)当a=1时,求函数f(x)在(﹣∞,0)上的值域,并判断函数f(x)在(﹣∞,0)上是否为有界函数,请说明理由;
(2)若函数f(x)在[0,+∞)上是以3为上界的有界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函数的值域.
专题: 新定义;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1)当a=1时,,则.再根据g(t)的值域为(3, +∞),故不存在常数M>0,使|f(x)|≤M成立,从而得出结论.   21*cnjy*com
(2)由题意知,|f(x)|≤3在[1,+∞)上恒成立,即﹣4 2x﹣≤a≤2 2x﹣在[0,+∞)上恒成立.再利用单调性求出﹣4 2x﹣ 的最大值和2 2x﹣的最小值,从而得到a的范围.
解答: 解:(1)当a=1时,f(x)=1++,,
则f(x)=g(t)=t2+t+1=+.
∵g(t)在(1,+∞)上单调递增,∴g(t)>g(1),
即f(x)在(﹣∞,0)上的值域为(3,+∞),
故不存在常数M>0,使|f(x)|≤M成立,
所以函数f(x)在(﹣∞,1)上不是有界函数.
(2)由题意知,|f(x)|≤3在[1,+∞)上恒成立.
∴﹣3≤f(x)≤3,﹣4﹣≤a ≤2﹣,
∴﹣4 2x﹣≤a≤2 2x﹣在[0,+∞)上恒成立,
∴﹣4 2x﹣ 的最大值小于或等于a,且a小于或等于2 2x﹣的最小值.
设 2x=t,h(t)=﹣4t﹣,p(t)=2t﹣,由x∈[0,+∞) 得 t≥1.
设1≤t1<t2,∵h(t1)﹣h(t2)=>0,
p(t1)﹣p(t2)=<0,
所以,h(t)在[1,+∞)上递减,p(t)在[1,+∞)上递增,
h(t)在[1,+∞)上的最大值为h(1)=﹣5,p(t)在[1,+∞)上的最小值为p(1)=1,
∴﹣5≤a≤1,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5,1].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函数的恒成立问题,属于中档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