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3 天窗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3 天窗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3-28 22:31:02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3 天窗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选择括号里用得恰当的字。
(1)他的心情原本非常压   (抑 仰),抬头   (抑 仰)望天空,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2)我挑起蚊   (账 帐),摸索着找到了昨晚放在一旁的   (账 帐)本。
【答案】(1)抑;仰
(2)帐;账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语境组词填空。
故答案为:(1)抑、仰 (2)帐、账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2.写出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①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②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③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答案】活跃;奇特;确切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故答案为:活跃、奇特、确切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把恰当的词语连接起来。
暖和的 星星 充足的 宇宙
清新的 空气 寒冷的 云彩
闪烁的 夜晚 奇幻的 光线
漆黑的 晴天 神奇的 冬天
【答案】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性词语)+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4.按要求写句子。
(1)木板窗关起来,屋子黑得   。(补充完整)
(2)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缩句)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改成反问句)
(4)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答案】(1)像地洞似的
(2)天窗是慰藉。
(3)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呢?
(4)我们必须认真检查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补写句子就是把句子补充完整,要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形象,可恰当运用的修辞方法,答案不求一致,能与上文衔接起来且语言通顺即可。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改正”和“检查”词序颠倒,把“改正”和“检查”互换。
故答案为:(1)像地洞似的
(2)天窗是慰藉。
(3)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呢?
(4)我们必须认真检查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点评】(1)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注意语句前后衔接一致即可。
(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抒情散文以   为线索,脉络清楚,首先讲天窗   ,接着讲天窗   ,最后讲天窗   ,表达了孩子们   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出他们丰富的   。
【答案】天窗;来历;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对大自然奥秘;想象力和创造力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天窗 ;来历 ;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 ;对大自然奥秘 ;想象力和创造力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课内阅读。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孩子们根据看到的   、   ,想象到了它们   、   ,这说明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   。
(2)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答案】(1)雨脚;闪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威力比在露天时的要大十倍百倍;丰富
(2)因为这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突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雨脚;闪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威力比在露天时的要大十倍百倍;丰富
(2)因为这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突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点评】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课外阅读。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第2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写的。
(2)“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   。“我每年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   。
(3)本文表面上看是写   ,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   美景。
(4)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   。本课课文则表现了   。
【答案】(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美景
(3)外面的景物;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
(4)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短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四岁时、 五岁时、 六岁时、多少年过去了”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 ;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美景
(3)外面的景物;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
(4)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2)、(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 / 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3 天窗 同步练习
一、积累运用
1.选择括号里用得恰当的字。
(1)他的心情原本非常压   (抑 仰),抬头   (抑 仰)望天空,心情渐渐好了起来。
(2)我挑起蚊   (账 帐),摸索着找到了昨晚放在一旁的   (账 帐)本。
2.写出加下划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①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②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③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3.把恰当的词语连接起来。
暖和的 星星 充足的 宇宙
清新的 空气 寒冷的 云彩
闪烁的 夜晚 奇幻的 光线
漆黑的 晴天 神奇的 冬天
4.按要求写句子。
(1)木板窗关起来,屋子黑得   。(补充完整)
(2)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缩句)
(3)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改成反问句)
(4)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检查作业中的错误。(修改病句)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抒情散文以   为线索,脉络清楚,首先讲天窗   ,接着讲天窗   ,最后讲天窗   ,表达了孩子们   的向往和追求,表现出他们丰富的   。
6.课内阅读。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1)孩子们根据看到的   、   ,想象到了它们   、   ,这说明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   。
(2)为什么说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7.课外阅读。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
(1)第2自然段是按照     顺序写的。
(2)“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   。“我每年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   。
(3)本文表面上看是写   ,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   美景。
(4)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   。本课课文则表现了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抑;仰
(2)帐;账
【知识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语境组词填空。
故答案为:(1)抑、仰 (2)帐、账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2.【答案】活跃;奇特;确切
【知识点】词义;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故答案为:活跃、奇特、确切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答案】
【知识点】词语搭配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性词语)+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故答案为: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4.【答案】(1)像地洞似的
(2)天窗是慰藉。
(3)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呢?
(4)我们必须认真检查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语言表达
【解析】【分析】(1)补写句子就是把句子补充完整,要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形象,可恰当运用的修辞方法,答案不求一致,能与上文衔接起来且语言通顺即可。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3)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改正”和“检查”词序颠倒,把“改正”和“检查”互换。
故答案为:(1)像地洞似的
(2)天窗是慰藉。
(3)小小的天窗怎能不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呢?
(4)我们必须认真检查并改正作业中的错误。
【点评】(1)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注意语句前后衔接一致即可。
(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3)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5.【答案】天窗;来历;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对大自然奥秘;想象力和创造力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天窗 ;来历 ;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是神奇的 ;对大自然奥秘 ;想象力和创造力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6.【答案】(1)雨脚;闪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威力比在露天时的要大十倍百倍;丰富
(2)因为这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突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故答案为:(1)雨脚;闪电;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威力比在露天时的要大十倍百倍;丰富
(2)因为这是孩子们想象出来的,突出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点评】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7.【答案】(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美景
(3)外面的景物;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
(4)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写作顺序。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短文内容,抓住关键词语,由“四岁时、 五岁时、 六岁时、多少年过去了”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 ;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美景
(3)外面的景物;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
(4)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 ;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2)、(3)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