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试卷
生 物
本试卷总分值为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失血性休克极易造成无法逆转的损害或死亡,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急危重症;及时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血容量扩充剂,其中的羟乙基淀粉是一种高分子溶质,能够显著提升血浆渗透压,帮助组织液回到血管中,发挥良好的扩容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K+和Cl-
B.静脉注射羟乙基淀粉40氯化钠注射液可引发组织水肿
C.内环境中渗透压稳定时,机体一定处于健康状态
D.组织液渗入血浆的量与组织液渗入淋巴液的量相差较大
2.“渐冻症”学名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该病患者的所有感觉和思维活动等完全正常,但因不明原因导致患者全身大部分运动神经元损伤,致使几乎全身所有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不能运动,包括吞咽和说话困难,直至呼吸衰竭,身体就像逐渐被冻住一样,故称“渐冻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呼吸衰竭的原因一定是病灶扩展到脑干,导致脑干损伤
B.患者体内损伤的运动神经元应属于传出神经元
C.患者体内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一般是正常的
D.患者的大脑不一定能支配交感神经的活动
3.短时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相关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①的M处膜外电位为负时,Na+正在内流
B.神经元②兴奋后,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反
C.神经元③兴奋后释放出兴奋性神经递质
D.N处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形式释放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
4.在试管中对物种A、B进行培养时,经常出现物种A将物种B淘汰的现象(如图所示),而在自然界的河流湖泊中,物种A却不会将物种B淘汰。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当物种A与B数量最接近时,两物种的种间竞争最激烈
B.若改变试管的温度、pH等条件,则两条曲线可能会发生变化
C.若在试管中加入物种A的竞争者C,则物种B被淘汰的结果可能会改变
D.在自然界的河流湖泊中,物种B可能获得更多生存空间
5.人体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除了作用于胰岛B细胞外,还可作用于肝脏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血糖平衡是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B.胰岛 B细胞上仅有神经递质和GLP-1的受体
C.下丘脑支配胰岛 B 细胞分泌的神经的活动受意识支配
D.GLP-1的作用可能是促进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
6.如图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来维持血糖平衡
B.血糖浓度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相应激素
C.上图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机制
D.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b与c二者作用相抗衡
7.2023年春季广州市各中小学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高峰,使用甲型H1N1流感试剂盒对甲流的检测确诊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检测原理如下图所示:在金垫中含有胶体金标记的、能与H1N1病毒结合的抗体1(足量、可移动,聚焦后会呈红色),在检测线(T)处固定抗体2,用于检测是否存在H1N1病毒,存在时会出现红色条带;质控线(C)处固定的抗体用于检测层析过程是否正常,正常时出现红色条带。检测过程正常且有病毒,则为阳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试剂盒的C线处应固定有抗H1N1抗体的抗体
B.T线处固定的抗体能与多种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C.检测时,若T、C线都未显色说明被检测者未感染H1N1病毒
D.若检测呈阳性,则T、C线都显色,共发生2处特异性反应
8.在四个暗箱中培养蚕豆幼苗,暗箱的开孔和光线射人情况如图1所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选择①③进行实验,可探究蚕豆茎的生长方向与重力的关系
B.选择①②进行实验,可比较重力和单侧光对蚕豆茎生长方向影响的大小
C.③中幼苗出现顶端优势现象时,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g,则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c
D.④中幼苗出现向光弯曲生长时,若伸长区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 -2m
9.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逐个计数法和估算法。活动能力强的生物都需要用估算法-标记重捕法来进行种群密度的计算
B.通过比较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可以知道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出生率和死亡率一般不会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C.年龄结构分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其中在稳定型中幼年个体的出生率大于幼年个体的死亡率
D.性别比例一般情况下使雌雄之比为1,性别比例被破坏不等于1时,种群的出生率一定会降低
10.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调查某种昆虫的卵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②调查种群密度时,若田鼠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实际种群密度比估算值低
③在研究动物生长激素的作用时可以采用摘除—饲喂法
④种群数量的变化可利用数学模型描述、解释和预测
⑤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农田里昆虫的物种丰富度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⑦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照组的设计应尽可能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种生物的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曲线代表的生物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B.b曲线代表的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曲线代表的生物可以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C.曲线a、b、c都可以代表细菌的CO2释放量变化
D.b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为摄入量,f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是双向的
B.该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C.第三、四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f/(a-d)表示
D.该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属于f能量的一部分
二、不定向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光敏色素(phy)在植物-环境互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其中phyB被证明对气孔开闭、植物发育等多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光调控幼苗下胚轴伸长的部分反应机制如图所示,其中Pr(无活性)、Pfr(有活性)是phyB的两种构象,正常光照有利于Pr向Pfr转化,荫蔽胁迫(郁闭度大于0)有利于Pfr向Pr转化,PIFs是一类具有调控基因转录作用的蛋白质,ROT3、BZR1和ARF6均为相关基因。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常光照不利于光敏色素发挥调节功能
B.生长素、赤霉素、乙烯和油菜素甾醇在调控幼苗下胚轴伸长过程呈协同关系
C.郁闭度大于0的条件下,促使幼苗下胚轴伸长有利于获得更多光照以适应环境
D.幼苗下胚轴伸长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
14.通常情况下,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大,种群中单位时间内迁入的个体数逐渐减少,迁出的个体数逐渐增加。图示曲线①~④表示影响某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曲线③、④可分别表示该种群的迁出率和迁入率
B.性别比例可通过影响曲线①来间接影响该种群数量
C.在 t1~t2期间,推测该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
D.t2时开始出现环境阻力,导致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15.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中A、B代表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置于高Na+浓度海水中,图2中b点对应的数值将会变大
B.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大量Na+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神经细胞
C.图3中神经元在刺激适宜条件下,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可以是A→B或B→A
D.若图1中环状结构内各突触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递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16.DC是一种树突状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后,使其无法识别癌细胞,导致免疫逃逸,“PD-L1”蛋白是一种免疫逃逸蛋白,让人体免疫系统产生“这是好人”的错觉;来那度胺是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用于肿瘤的治疗;骨骼肌细胞可通过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IL-23、IL-10对免疫细胞的活性发挥调控作用。关于以上事实推测不正确的是( )
A.DC是一种神经细胞,可通过神经系统控制特异性免疫
B.PD-L1蛋白过量会抑制自身免疫细胞的功能属于自身免疫病
C.来那度胺可能减少了PD-1和PD-L1的结合进而增强了T细胞的活性
D.IL-23、IL-10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可作用于B细胞表面受体发挥作用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60分。)
17.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褐色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可看出,BAT细胞内的 能促进UCP-1基因的表达。
(2)寒冷刺激下一方面下丘脑部分传出神经末梢释放 。此过程还会使BAT细胞中 增加,在其作用下,部分脂肪分解,其产物进入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另一方面寒冷刺激还能使下丘脑合成并释放 的量增加,最终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
(3)有氧呼吸过程中大量ATP的合成是在线粒体内膜完成的,该结构富含ATP合成酶,能在跨膜H+浓度梯度的推动下合成ATP。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消除H+浓度梯度,无法合成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 。
(4)综上所述,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布氏田鼠通过 调节,最终引起BAT细胞中 和 ,实现产热增加,维持体温的稳定。
18.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的T细胞亚群,能抑制其他细胞的免疫反应。Treg的抑制调节机制如图所示,CD39和CD73为细胞表面蛋白。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有多种类型的T细胞,如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T细胞来自骨髓中的 。在免疫过程中,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溶菌酶、 (答出2点)。
(2)分析图1,在CD39和CD73的作用下,ATP/ADP水解产生的 能抑制T细胞的活性。Treg还能通过分泌的 来抑制T细胞的活性。
(3)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或破损的细胞,这体现了机体的 功能。若免疫反应过度,免疫系统会攻击自身组织而出现 (填疾病)。Treg活化过度会导致体液免疫功能下降,原因是 。
(4)体液中的乳酸会影响免疫效应。即使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恶性肿瘤细胞(癌细胞)也主要依赖无氧呼吸产生能量。癌细胞往往会出现免疫逃逸,结合图2信息,原因可能是 。
19.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图1为三种植物激素及2,4-D的相互作用模型,其中①②③表示植物激素;图2为不同浓度生长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激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 。
(2)激素①和 协调促进细胞的分裂,具体作用为前者主要促进 的分裂,后者主要促进 的分裂。
(3)图2中HC段表明,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 。
(4)若曲线表示生长素浓度与植物芽的关系,在顶端优势中,测得顶芽生长素浓度为m,则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时,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m,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若曲线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根的向地性时,且测得其根的远地侧生长素的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20.2020年起源于东非的蝗灾数月就席卷了东非、西非的10多个国家,此后蝗虫群又进入亚洲的部分国家。根据媒体报道,当时蝗虫的数量已经达到4000亿只。这次蝗灾的主角沙漠蝗虫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严重威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计。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有效治理蝗灾,可以通过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来为蝗灾的治理提供依据。调查跳蝻的密度时,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 (答一点)。
(2)面对蝗灾,人们想出了很多灭蝗办法,我国科研人员在研究“牧鸭治蝗”时构建的鸭一蝗虫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该模型中,蝗虫数量由N1变为N3的过程中,鸭的数量变化趋势为 ,治理蝗虫的最佳时机为图中的 点,这种引入鸭治理蝗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请再提出一种属于该方法治蝗的措施: 。
(3)蝗虫群经过某地区时遇到秋天过早降温,许多蝗虫在产卵前死亡,导致该地区次年蝗虫的种群密度明显下降,原因是 。
21.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如图1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图2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图3是被地震破坏的某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的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103 kJ/(m2·a)]。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 (填图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 (用图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2)图2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 。图2中 为分解者,理由是 。
(3)图3中A代表 ,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 。
(4)计算可知,图3中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 ,在人为干预下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 。由此可知,图3中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参考答案
1.D2.A3.C4.A5.A6.D7.A8.D9.C10.B11.C12.B
13.BCD14.AD15.AD16.AB
17.(1)甲状腺激素和cAMP
(2) 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 cAMP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3)热能
(4) 神经调节和体液 脂肪分解增加 ATP合成减少
18.(1) 造血干细胞 细胞因子、抗体
(2) 腺苷 抑制性细胞因子、颗粒酶B
(3) 免疫自稳 自身免疫病 Treg活化过度会降低辅助性T细胞的活性,引起细胞因子减少和B细胞活化受阻
(4)癌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乳酸,较高浓度的乳酸会抑制T细胞分裂,促进Treg分裂,从而抑制T细胞活性
19.(1) 赤霉素 脱落酸
(2) 细胞分裂素 细胞核 细胞质
(3)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减弱
(4) 大于c 大于0,小于m 大于c
20.(1) 样方法 随机取样
(2) 先减少后增多 N1 利用化学物质诱杀蝗虫的雄性个体,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降低蝗虫种群的出生率
(3)由于蝗虫的产卵数量大量少,导致其出生率下降
21.(1) c a-b
(2) ⑦ E 从生产者到各级消费者都有能量流入
(3) 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
(4) 5×103 kJ/(m2·a) 15.6% 117 kJ/(m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