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8 20:51:4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历史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万一20万年,能够直立行走,共同劳动,共同获取食物,会用火
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材料中的“他们”是指()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2.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干栏式房屋
A.过上了小康生活
B.主动适应自然环境,获得生存
C.生活丰富多彩
D.已掌握高超的造房技术和工艺
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兵器叫做“如意金箍棒”,相传由太上老君炼制,
曾被上古时期一位圣人借去治水。这位治水的“圣人”就是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
)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4.时空观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素养之一。以下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商朝→夏朝→西周
B.夏朝→商朝→西周
C.商朝一西周→夏朝
D.西周一商朝一夏朝
5.如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C.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D.周王室势力衰徽,诸侯势力竞相崛起
”}
6.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其中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
天子是在()
A.尽分封制诸侯义务
B.遵守禅让制原则

C.尽郡县制地方官员职责
学中1,安D.实施人道主义救援料:四。(
7.下图反映的主题是(
〔心),网"清
铜权
钢量
秦长城
A.加强中央集权B.手工制造工艺的进步
C.巩固国家统一D.抵御外来民族的侵略
8.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佛教主
张众生平等,迎合了贫苦民众渴求生活平安的愿望,因此得以传播。这表明(·)
A.宗教是人民的精神寄托
B.宗教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
C.贫苦民众都有迷信思想
D.道教和佛教都在欺骗民众
第1页共6页
9.如表列出了东汉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这一现象导致(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来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诸侯势力的兴起
B.少数民族的内迁
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D.三国鼎立局而的出现
10.关于秦末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①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③项羽最先攻入成阳灭掉秦朝
④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
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中华文明深受外国影响的是(
C
12.李明在查阅课外资料时,看到书中对某一战争的描述有“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
“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据此可知,该战争是()
A涿鹿之战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3.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
示意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
刘备
音保
普玉
孙权
刘备
D
刘备
孙权
14.西晋,一个短暂统一的政权,其兴衰耐人寻味。其中,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
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对西晋骤灭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之:
A.七国之乱分B.八王之乱
C皇室奢靡“D.五胡内迁
15.小明同学在单元总结时做了如下笔记:“夏商周的更替”、“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诸子百家与诸侯国变法”,请你推测该单元的主题是(),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中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桌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i
16.下图是一场战役的示意图,下列与这场战役都相关的成语典故是()
A.四面楚歌、风声鹤唳

B.破釜沉舟、退避三舍
C.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D.草木皆兵、破釜沉舟
第2页共6页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选择题(1*20分)
1.B 2.B 3.D 4.B 5.D 6.A 7.C 8.A 9.C 10.B
11.A 12.D 13.D 14.B 15.B 16.C 17.A 18.C 19.D 20.A
21.(5分)(1)图一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2分)
图二 甲骨文 商朝时期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墟出土的甲骨卜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分)
(2)张仲景 东汉时期医学家 著有《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2分,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
(3)建立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网站;在电视台、报刊设专题新闻和专栏,对文化资源进行广告推广(1分,符合题意即可)
22.(6分)(1)事件:商鞅变法;(1分)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分)
(2)秦始皇(1分) 郡县制 (1分)
(3)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1分)
23.(6分)(1)现象: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使用。(1分)
影响: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1分)
(2)都江堰(1分)
(3)态度:以农为本。(1分)
(4)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力与先进的技术;政府采取优待南迁居民的政策;政府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南方社会相对安定;江南地区人民的辛勤劳动。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答出二点即给满分)(2分)
(5)国家政策的支持;安定的社会环境;先进的技术等等(答出其中的一条即可)(1分)
24.(6份)
(1)儒家孔子的思想(1分)
(2)蔡伦改进造纸术(1分)
(3)丝绸之路的开通(1分);张骞出使西域(1分)
(4)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极大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1分)
(5)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处等等(1分)
25.(6分)
(1)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中逐渐融合而成的;(符合题意即可)(1分)
(2)从北向南迁移或少数民族北迁,汉族人南迁(1分)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分) 说汉语、穿汉服、与汉联姻等(1分写出一条即可)
(4)现象:不同民族间饮食文化的相互交流;(1分)
反映了不同民族的饮食习惯交流,是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例证;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写出任意一条即可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