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8 20:5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朝代使“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上铭文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医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此记载印证了分封制的内容包括( )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
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
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
3.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使得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戎、狄、蛮、夷联系不断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得以加强。这句话叙述了诸侯争霸的( )
A.背景 B.影响 C.目的 D.过程
4.如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战国七雄”时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楚国的位置应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材料反映的思想属于(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6.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 )
A.秦朝实行分封制 B.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修筑长城 D.秦朝统一文字
7.下列史实与象棋棋盘中“楚河汉界”来历相关的是( )
A.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决战 B.秦国与赵国的长平之战
C.项羽与秦军于巨鹿激战 D.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
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某位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内应填的朝代是( )
A.东周、战国 B.战国、西汉 C.东周.西汉 D.东周、东汉
9.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后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西晋统一后
10.“东汉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地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主要体现了( )
A.东汉中后期地方割据势力强大
B.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东汉被黄巾起义推翻
D.东汉中后期皇帝的自由度很高
11.东汉时,使西域各国与汉朝重新建立关系,并长期留守西域,经营西域30多年的是( )
A.张骞 B.甘英 C.班超 D.蔡侯
12.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其正确路线是( )
A.长安→河西走廊→西域→安息→大秦
B.长安→河西走廊→安息→西域→大秦
C.洛阳→安息→河西走廊→西域→大秦
D.洛阳→河西走廊→西域→安息→大秦
13.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用的纸要追溯到( )
A.商 B.西汉 C.东汉 D.北宋
14.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手段更加先进。其中,发明“麻沸散”并创编出“五禽戏”的名医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5.以下史实不可能从《史记》中查阅到的是( )
A.商汤灭夏 B.商鞅变法 C.汉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 D.八王之乱
16.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今天的台湾,加强了两地的关系当时台湾称( )
A.台湾 B.琉球 C.夷洲 D.柴桑
17.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百姓的餐桌上除了原有的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南迁和民族交融 B.面食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的增多
18.中国历史留给后人的典故非常多,下列典故与如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
A.纸上谈兵 B.朝秦暮楚 C.草木皆兵 D.三顾茅庐
19。下列历史人物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是( )
A.顾恺之 B.曹操 C.蔡伦 D.张仲景
20.我国石窟规模宏大.体系完整,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于一体。就雕塑方面而言,在继承我国雕塑艺术优良传统的同时,也吸收了外来宗教造型艺术的特点。“外来宗教”主要指的是(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统一货币 图二铜权 图三铜量
图注:图二铜权,相当于现在的秤砣。权,即秤锤,又叫秤馆,与衡(秤杆)相佐,也就是称重量之用,名曰衡器。图三铜量,一种古代计算体积的量器,外形为圆罐形,有两耳。
(1)从图一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秦朝统一后的货币标准是什么?(1分)如果货币不统一会对国家产生怎样的影响?(1分)
(2)据图二、图三,指出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1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措施的作用。(1分)
(3)综上所述,分析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2分)
2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文物名片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左圈文物“金缕玉衣”本应是汉代皇帝死后穿的殓服,却在汉代诸傒王墓中出土。
材料二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一家独尊的局面;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人才。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
(1)材料一中的文物反映了西汉初年中央政府面临什么问题?(1分)汉武帝通过哪―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1分)
(2)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两项措施。(2分)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分析汉武帝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对西汉产生的重大影响。(2分)
23.(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戗物,走访了乌孙等西城很多国家。西城各国也认识到汉朝的富足和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
材料二 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
材料三 2023年10月17—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1)据材料一,分析张骞通西域的影响。(1分)
(2)据材料二,归纳丝绸之路的功能。(2分)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关系?(1分)
(3)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体现了哪些精神?(2分)
24.(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200年,双方进行了一场大决战。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援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援军主力,曹操大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材料二 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嵌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材料三 如下图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哪次战役?(2分)其中,材料二描述的战役对当时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分)
(2)给材料三图片呈现的内容命名。(1分)图中的建业是今天的哪一座城市?(1分)
(3)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时期有哪些主要特征?(2分)
25.(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任城王传》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尤其是在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汇,思想情感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
——摘编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七上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北魏孝文帝“移风易俗”的措施。(2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现象?据材料一、二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
(3)综上所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1分)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共20分)
1——5;AABBB 6——10:BDBCB 11——15,CACCD 16—20,CACA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
(1)标准:圆形方孔半两钱(1分);影响:币制混乱﹑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阻碍经济交流(1分,符合题意即可)
(2)措施;统一度量衡制度(1分);作用: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经济的发展(1分)
(3)意义: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一。(2分,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
22.(6分)
(1)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1分)措施:实施推恩令。(1分)
(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分);盐铁专卖。(1分)
(3)汉武帝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分)
23.(6分)
(1)影响;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1分,符合题意,意思相近即可)
(2)功能:东西方贸易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2分,符合题意即可)关系:因果关系;或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是因果关系;或张骞通西城开通了丝绸之路;或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准备了条件(1分,符合题意即可)
(3)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2分,符合题意两点即可)
24.(7分)
(1)材料一:官渡之战(1分);材料二;赤壁之战(1分)。
影响;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分)
(2)命名:三国鼎立形势图(1分,学生写“三国鼎立示意图”不给分)
建业:今江苏南京(1分)
(3)特征:军阀割据混战;或群雄逐鹿,征战不断(1分,符合题意即可);
政权分立(1分,符合题意即可)
25.(5分)
(1)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2分,任意两点即可)(2)现象:北方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或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分,符合题意即可);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
(3)感悟:国家要进步发展,就需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善于接受外来先进文化(1分,符合题意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