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2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课件学案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30 14:43:45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答案:A
2.[2023·辽宁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
S+2KNO3+3C===K2S+N2↑+3CO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 CO2含π键数目为NA
B.每生成2.8 g N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A
D.1 L 0.1 mol·L-1 K2S溶液中含S2-数目为0.1NA
答案:C
3.[2022·海南卷]在2.8 g Fe中加入100 mL 3 mol·L-1 HCl,Fe完全溶解。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转移电子为0.1 mol
B.HCl溶液中Cl-数为3NA
C.2.8 g 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 L
解析:Fe完全溶解生成Fe2+,该反应转移电子0.1 mol,A正确;H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因此,Cl-数为0.3NA,B错误;56Fe 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0,2.8 g 56Fe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因此,2.8 g 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5NA,C错误;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D错误。
答案:A
4.[2022·全国甲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A
B.2.0 L 1.0 mo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A
C.0.20 mol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4NA
D.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0NA
解析:A项,不是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8 L氢气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Al3+部分水解,故溶液中Al3+的数目小于2.0NA,错误;C项,0.20 mol苯甲酸(C7H6O2)完全燃烧生成1.4 mol CO2,正确;D项,阴极反应为Cu2++2e-===Cu,阴极增重6.4 g(即0.1 mol Cu),则外电路中转移0.20 mol电子,错误。
答案:C
考情分析
考点 考向 预测
阿伏加德罗常数综合考查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 关于物质的量的考查,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还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为主。题给条件、考点设置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但命题形式有可能会出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特别是新高考卷,可能会涉及晶体和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微粒结构的分析
溶液中微粒数目判断
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及应用
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
溶液的配制及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仪器选择及基本操作
误差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考点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
核 心 梳 理
1.高考常涉及的关于NA的命题角度总结
考查方向 涉及问题
物质状态 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HF、苯、己烷、CHCl3、CCl4、酒精、SO3、辛烷等
物质结构 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的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等)数,如Na2O2;或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CH4、P4等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得失)数目和方向,如Na2O2、NO2、Cl2与H2O反应;电解AgNO3溶液;Cu与S反应;Fe失去电子数(可能是2e-,也可能是3e-)
电离、水解
隐含的可逆反应  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 N2O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
摩尔质量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H37Cl
单质的组成 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如H2、Cl2、N2)外还有单原子分子(惰性气体,如He、Ne等)、三原子分子,如O3,甚至有四原子分子,如P4
2.正确判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的“三大步骤”
第一步:查看物质的状态及所处状况——正确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前提
(1)当物质是气体时,应查看所给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见体积想条件)。
(2)当条件是标准状况时,应查看所给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不是气体(见物质想状态)。
第二步:分析题干所给物理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进行换算的前提
(1)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时,则这些数据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2)已知数据是体积时,要关注外界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这种物质是不是气体。
(3)已知数据是物质的量浓度或pH时,要关注考题是否给出了溶液的体积。
第三步:准确把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正确判断微粒数目的前提
(1)清楚物质结构中相关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
(2)熟悉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关系。
答案:C
答案:C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所需仪器: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2)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并贴标签。
(3)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漏、洗涤,但不能润洗。
②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③转移溶液时,溶液的温度应为室温,玻璃棒要靠在瓶颈刻度线以下。
【特别提醒】
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
(1)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2)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答案:C
答案:B
考向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3 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 g Na2CO3·10H2O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 mL容量瓶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答案:D
练3 实验室发生意外时,比如手指划破、烫伤等都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现配制0.01 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MnO4的摩尔质量为158
B.KMnO4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原理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C.当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下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1,A项错误;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B项正确;当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下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C项正确;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水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项正确。
答案:A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 g 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
B.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
C.向1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通氨气至中性,铵根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答案:A
答案:C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 g CH4O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0.8NA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D.1 mol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答案:B
解析:1个CH4O分子中含有3个碳氢键,6.4 g CH4O的物质的量为6.4 g÷32 g·mol-1=0.2 mol,则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0.6NA,A错误;
由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可知,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是0.2NA,B正确;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存在氢离子,C错误;硅晶体中1个硅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共价键为2个硅原子共用,则1 mol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D错误。
4.Cu2HgI4是一种红色固体,常用作示温涂料。制备反应为:
2CuSO4+SO2+K2HgI4+2H2O===Cu2HgI4↓+K2SO4+2H2SO4。
已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方程式中的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 Cu2HgI4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态下,44.8 L水中所含O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态下,22.4 L SO2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NA
D.1 L 0.1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数目为0.1NA
答案:A
5.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CO2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况下,11.2 L 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B.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
C.反应②中,3.2 g CH3O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1 mol 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乙酸分子数目为NA
答案:D专题精练(2)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1.“中国芯”的主要原料是单晶硅,反应SiCl4+2H2Si+4HCl可用于纯硅的制备。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 mol SiCl4的体积为22.4 L
B.当反应消耗1 mo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1 mol Si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D.常温下,1 mol·L-1的HCl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NA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将2.24 L Cl2通入水中,Cl-、ClO-、HClO的数目之和为0.2NA
B.12 g NaHSO4晶体中,离子总数为0.2NA
C.6.4 g Cu在足量O2或硫蒸汽中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均为0.1NA
D.100 g 46%的CH3CH2OH溶液中O原子的数目为NA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元素存在12C、13C、14C等多种同位素
B.原子半径Si大于C,使得硅原子间难以形成双键
C.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制粗硅,每生成28 g硅有2NA个硅氧键断裂
D.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晶胞数目为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36 g 18O2中含有10NA个中子
B.46 g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8NA
C.6.4 g Cu与足量的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D.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 g 18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NA
B.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H+数目为NA
D.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数目为0.01NA
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由电化学固氮得到的AlN转化为NH3的反应为:AlN+NaOH+3H2O===Na[Al(OH)4]+N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氮过程中,每生成1 mol AlN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
B.室温下,pH为13的NaOH溶液中OH-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 L NH3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0.5NA
D.11.8 g Na[Al(O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8NA
7.25 ℃时,将10 mL质量分数为50%(密度为1.4 g·cm-3)的硫酸稀释成1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小
B.上述稀释过程所需要的蒸馏水为90 mL
C.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14 mol·L-1
D.上述100 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 g,该稀硫酸不属于电解质
8.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H2S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4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环己烷的分子数为0.1NA
C.1 L 0.01 mol·L-1 溶液中,的离子数目之和为0.01NA
D.电极反应LiFePO4-xe-===xLi++Li1-xFePO4,每转移1 mol电子释放2NA个Li+
9.下列模型分别表示C2H2、S8、SF6的结构,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2 g S8中含有0.125 mol σ键
B.SF6中只含有极性键
C.1 mol C2H2中含有3NA个σ键和2NA个π键
D.1 mol S8中含有8NA个S—S键
10.用6.02×1023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值,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5 L水吸收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液中,n(Cl-)+n(ClO-)+n(HClO)=1.204×1023个
B.16.85 g CsCl晶体中含有6.02×1022个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C.6.5 g Zn与一定量浓H2SO4反应完全溶解,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1 mol —CH3中的电子数为5.418×1024个
11.捕获二氧化碳生成甲酸的过程如图所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CO2中所含的电子数目为16NA
B.10.1 g N(C2H5)3中所含的非极性共价键数目为1.8NA
C.2 mol Au与2 mol H2中所含的分子数目均为2NA
D.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5NA
12.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则原溶液中Al3+的浓度(mol·L-1)为(  )
A. B.
C. D.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真题研练·析考情
真题研练
1.[2023·全国甲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50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电子的数目为4.00 NA
C.1.0 L pH=2的H2SO4溶液中H+的数目为0.02NA
D.1.0 L 1.0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的数目为1.0NA
2.[2023·辽宁卷]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爆炸反应为
S+2KNO3+3C===K2S+N2↑+3CO2↑。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1.2 L CO2含π键数目为NA
B.每生成2.8 g N2转移电子数目为NA
C.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A
D.1 L 0.1 mol·L-1 K2S溶液中含S2-数目为0.1NA
3.[2022·海南卷]在2.8 g Fe中加入100 mL 3 mol·L-1 HCl,Fe完全溶解。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转移电子为0.1 mol
B.HCl溶液中Cl-数为3NA
C.2.8 g 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3NA
D.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3.36 L
4.[2022·全国甲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101 kPa下,28 L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2.5NA
B.2.0 L 1.0 mo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A
C.0.20 mol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CO2的数目为1.4NA
D.电解熔融CuCl2,阴极增重6.4 g,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0.10NA
考情分析
考点 考向 预测
阿伏加德罗常数综合考查 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理解 关于物质的量的考查,一般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还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为主。题给条件、考点设置也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但命题形式有可能会出现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特别是新高考卷,可能会涉及晶体和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微粒结构的分析
溶液中微粒数目判断
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判断及应用
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判断
溶液的配制及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仪器选择及基本操作
误差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核心突破·提能力
考点1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应用
核 心 梳 理
1.高考常涉及的关于NA的命题角度总结
考查方向 涉及问题
物质状态 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HF、苯、己烷、CHCl3、CCl4、酒精、SO3、辛烷等
物质结构 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的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等)数,如Na2O2;或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CH4、P4等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得失)数目和方向,如Na2O2、NO2、Cl2与H2O反应;电解AgNO3溶液;Cu与S反应;Fe失去电子数(可能是2e-,也可能是3e-)
电离、水解 弱电解质的电离,可水解的盐中的离子数目多少的判断。如1 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数目小于NA,因为会部分水解
隐含的可逆反应  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 N2O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
摩尔质量 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H37Cl
单质的组成 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如H2、Cl2、N2)外还有单原子分子(惰性气体,如He、Ne等)、三原子分子,如O3,甚至有四原子分子,如P4
2.正确判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的“三大步骤”
第一步:查看物质的状态及所处状况——正确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前提
(1)当物质是气体时,应查看所给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见体积想条件)。
(2)当条件是标准状况时,应查看所给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不是气体(见物质想状态)。
第二步:分析题干所给物理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进行换算的前提
(1)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时,则这些数据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2)已知数据是体积时,要关注外界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这种物质是不是气体。
(3)已知数据是物质的量浓度或pH时,要关注考题是否给出了溶液的体积。
第三步:准确把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正确判断微粒数目的前提
(1)清楚物质结构中相关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
(2)熟悉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关系。
典 题 精 研
考向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考查
例1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2.4 L(标准状况)氟气所含的质子数为18NA
B.1 mol碘蒸气和1 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A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 g,则转移电子数为NA
D.1 L 1 mol·L-1溴化铵水溶液中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
练1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3 mol的NO2与H2O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C.32 g环状S8()分子中含有的S—S键数为1NA
D.1 L pH=4的0.1 mol·L-1 K2Cr2O7溶液中离子数为0.1NA
考点2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核 心 梳 理
1.物质的量浓度的多角度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
①熟记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基本桥梁公式n====cV;
②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c=或w=。
(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大规律
①质量守恒定律
a.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b.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
②电荷守恒规律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所需仪器: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
(2)配制步骤
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并贴标签。
(3)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使用前必须检漏、洗涤,但不能润洗。
②只能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即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③转移溶液时,溶液的温度应为室温,玻璃棒要靠在瓶颈刻度线以下。
【特别提醒】
视线引起误差的分析方法
(1)仰视容量瓶刻度线(图1),导致溶液体积偏大,结果偏低。
(2)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图2),导致溶液体积偏小,结果偏高。
典 题 精 研
考向1 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例2 100 mL 0.3 mol·L-1 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 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 mol·L-1 B.0.25 mol·L-1
C.0.40 mol·L-1 D.0.50 mol·L-1
练2 将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溶于1 000 g水中,得到盐酸密度为b 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 mol·L-1
C. mol·L-1
D. mol·L-1
考向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3 实验室欲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要完成实验需称取10.6 g Na2CO3·10H2O晶体
B.本实验需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500 mL容量瓶
C.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溶液浓度偏低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浓度偏高
练3 实验室发生意外时,比如手指划破、烫伤等都需要对伤口进行消毒。现配制0.01 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KMnO4的摩尔质量为158
B.KMnO4溶液用于杀菌消毒的原理是因其具有强氧化性
C.当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下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定容
D.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模考精练·抓落实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 g 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
B.1.7 g H2O2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
C.向1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通氨气至中性,铵根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 CH2Cl2含有的氢原子数是NA
B.56 g Fe与足量水蒸气高温下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中含有电子数为8NA
D.常温下,pH=5的NaHS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目为10-5NA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 g CH4O中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0.8NA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目是0.2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含有的H+数目为0.1NA
D.1 mol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4NA
4.Cu2HgI4是一种红色固体,常用作示温涂料。制备反应为:
2CuSO4+SO2+K2HgI4+2H2O===Cu2HgI4↓+K2SO4+2H2SO4。
已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方程式中的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 Cu2HgI4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标准状态下,44.8 L水中所含O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态下,22.4 L SO2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为NA
D.1 L 0.1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数目为0.1NA
5.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CO2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况下,11.2 L 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B.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
C.反应②中,3.2 g CH3O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1 mol 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乙酸分子数目为NA
专题二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真题研练·析考情
1.解析:异丁烷的结构简式为,1 mol异丁烷分子含有13NA个共价键,所以0.50 mol异丁烷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为6.5NA,A正确;在标准状况下,SO3状态为固态,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B错误;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c(H+)=0.01 mol·L-1,则1.0 L pH=2的硫酸溶液中氢离子数目为,C错误;Na2CO3属于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所以1.0 L 1.0 mol·L-1的Na2CO3溶液中的数目小于1.0NA,D错误;故选A。
答案:A
2.解析:1个CO2分子含有2个π键,题中没有说是标况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π键个数,A项错误;2.8 g N2的物质的量n== mol=0.1 mol,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则生成0.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1.2NA,B项错误;KNO3晶体含有的离子为K+、,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A,C项正确;S2-水解使溶液中S2-的数目小于0.1NA,D项错误;答案选C。
答案:C
3.解析:Fe完全溶解生成Fe2+,该反应转移电子0.1 mol,A正确;H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0.3 mol,因此,Cl-数为0.3NA,B错误;56Fe 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为30,2.8 g 56Fe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因此,2.8 g 56Fe含有的中子数为1.5NA,C错误;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D错误。
答案:A
4.解析:A项,不是在标准状况下,无法计算28 L氢气的物质的量,错误;B项,Al3+部分水解,故溶液中Al3+的数目小于2.0NA,错误;C项,0.20 mol苯甲酸(C7H6O2)完全燃烧生成1.4 mol CO2,正确;D项,阴极反应为Cu2++2e-===Cu,阴极增重6.4 g(即0.1 mol Cu),则外电路中转移0.20 mol电子,错误。
答案:C
核心突破·提能力
[例1] 解析:22.4 L(标准状况)氟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其所含的质子数为18NA,A说法正确;反应H2+I2 2HI为可逆反应,则1 mol H2和1 mol I2充分反应生成的HI分子数小于2NA,B说法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阳两极产生的n(H2)∶n(Cl2)=1∶1,当H2和Cl2的总质量为73 g时,产生2 g H2、71 g Cl2,则H2的物质的量为1 mol,Cl2的物质的量为1 mol,转移电子数为2NA,C说法错误;溴化铵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Br-)+c(OH-),c(Br-)=1 mol·L-1,则)+c(H+)>1 mol·L-1,故1 L 1 mol·L-1溴化铵水溶液中与H+离子数之和大于NA,D说法正确。
答案:C
[练1] 解析:D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每个D2O分子中含10个质子,18 g D2O的物质的量为18 g÷20 g·mol-1=0.9 mol,其所含质子数为9NA,A项错误;NO2与H2O的反应为3NO2+H2O===2HNO3+NO,结合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3 mol NO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B项错误;环状S8的摩尔质量为256 g·mol-1,1个S8分子中含8个S—S键,32 g环状S8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含S—S键数目为0.125×8NA=1NA,C项正确;溶液呈酸性,说明存在水解平衡+H2O +2H+,故1 L 0.1 mol·L-1K2Cr2O7溶液中数目少于0.1NA,D项错误。
答案:C
[例2] 解析:由c1·V1+c2·V2=c混·(V1+V2)可知,100 mL×0.3 mol·L-1+50 mL×0.2 mol·L-1×3=c混()×(100 mL+50 mL),解得c混()=0.40 mol·L-1。
答案:C
[练2] 解析: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溶液的体积== L,则c(HCl)==
mol·L-1。
答案:B
[例3] 解析: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需要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m=×0.1 L=28.6 g,A项错误;定容时,需要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所以配制时若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C项错误;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小,依据c=可知溶液浓度偏高,D项正确。
答案:D
[练3] 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 mol-1,A项错误;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B项正确;当液面接近容量瓶的刻度线下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定容,C项正确;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加水偏少,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项正确。
答案:A
模考精练·抓落实
1.解析:1个C2H4O中含有6个σ键和1个π键(乙醛)或7个σ键(环氧乙烷),4.4 g C2H4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则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A,A正确;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则含有氧原子数为0.1NA,B不正确;向1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通氨气至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CH3COO-)+c(OH-)=)+c(H+),中性溶液c(OH-)=c(H+),则c(CH3COO-)=),再根据物料守恒:n(CH3COO-)+n(CH3COOH)=0.1 mol,得出铵根离子数小于0.1NA,C不正确;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通入水中后只有一部分Cl2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所以溶液中氯离子数小于0.5NA,D不正确;故选A。
答案:A
2.解析:标准状况,CH2Cl2不是气体,11.2 L CH2Cl2中物质的量不是0.5 mol,故A错误;1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生成Fe3O4,转移的电子数为NA,故B错误;中含有电子数为1×(6+1×3-1)=8NA,故C正确;pH=5的NaHSO3溶液,亚硫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但未给溶液体积,不能计算发生电离的水分子数目,故D错误。
答案:C
3.解析:1个CH4O分子中含有3个碳氢键,6.4 g CH4O的物质的量为6.4 g÷32 g·mol-1=0.2 mol,则含有的碳氢键数目为0.6NA,A错误;由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可知,每生成0.1 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是0.2NA,B正确;氯化氢气体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存在氢离子,C错误;硅晶体中1个硅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每个共价键为2个硅原子共用,则1 mol硅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D错误。
答案:B
4.解析:上述反应中生成1 mol Cu2HgI4时,有1 mol SO2被氧化为,则转移的电子数为2NA,故A正确;标况下水为液态,44.8 L水的物质的量大于2 mol,所以所含氧原子数大于2NA,故B错误;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标准状态下,22.4 L SO2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SO3的分子数小于NA,故C错误;CuSO4为强酸弱碱盐,Cu2+会水解,则1 L 0.1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数目小于,故D错误。
答案:A
5.解析:CO2的结构式为O===C===O,标况下11.2 L 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5 mol×4×NA=2NA,A正确;反应②、③需要用酶作催化剂,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B正确;反应②中,3.2 g CH3O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0.2NA,C正确;DHA含有2个羟基,1 mol 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2 mol乙酸,D错误。
答案:D专题精练(2)
1.解析:标准状况下SiCl4为固体,故无法计算1 mol SiCl4的体积,A错误;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当反应消耗1 mol H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B正确;根据晶体硅的结构可知,1 mol Si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2NA,C错误;题干未告知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常温下1 mol·L-1的HCl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D错误。
答案:B
2.解析:标况下2.24 L Cl2为0.1 mol,氯气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溶液中还会有氯气分子的存在,所以Cl-、ClO-、HClO的数目之和小于0.2NA,A错误;12 g NaHSO4晶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NaHSO4晶体由钠离子和硫酸氢根构成,所以离子总数为0.2NA,B正确;6.4 g Cu为0.1 mol,与硫蒸汽反应时生成Cu2S,转移电子数为0.1NA,但与氧气反应时生成CuO,转移电子数为0.2 NA,C错误;100 g 46%的CH3CH2OH溶液中含有46 g即1 mol乙醇,含有NA个O原子,但此外还有水中也含有O原子,D错误。
答案:B
3.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碳元素存在12C、13C、14C等多种同位素,A正确;原子半径Si大于C,使得硅原子间的p电子云难以有效肩并肩重合,难以形成双键,B正确;1 mol二氧化硅中含有4 mol硅氧键,碳和二氧化硅反应制粗硅,每生成28 g(1 mol)硅有4NA个硅氧键断裂,C错误;金刚石晶胞中碳原子位于顶点、面心、体心,1个晶胞含有碳原子数目为4+6×+8×=8,12 g金刚石中含有碳原子数目为NA,则晶胞数目为,D正确。
答案:C
4.解析:1个18O2分子中含有20个中子,36 g 18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含有20NA个中子,A错误;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8个共价键,46 g C2H5OH的物质的量为1 mol,则其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8NA,B正确;铜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不是硫化铜,6.4 g Cu与足量的S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C错误;氢氧化铝胶体粒子是很多分子的聚集体,且微弱水解,则1 mol Al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NA,D错误。
答案:B
5.解析:1个18O原子中含有10个中子,1.8 g 18O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1.8 g 18O中含有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中子数为NA,故A正确;根据乙烯分子的结构式可知,1个乙烯分子中含有5个σ键,28 g C2H4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以28 g C2H4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5NA,故B错误;HCl是共价化合物,HCl分子中不存在H+,故C错误;没有给出Na2CO3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pH=12的Na2CO3溶液中OH-的数目,故D错误。
答案:A
6.解析:固氮过程中,Al与N2反应生成AlN,电子转移的数目为3e-,则每生成1 mol AlN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NA,A正确;pH为13的NaOH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溶液中所含OH-的数目,B错误;标准状况下,1.12 L NH3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每个NH3分子中含有10个电子,则1.12 L NH3含有的电子数目为0.5NA,C正确;11.8 g Na[Al(OH)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Al(OH)4]-中含有8个共价键,则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8NA,D正确。
答案:B
7.解析: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定容,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A项错误;题述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不知,所以无法计算所需要的蒸馏水的体积或质量,故B项错误;根据c== mol·L-1≈7.14 mol·L-1,所以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7.14 mol·L-1,故C项正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题述100 mL稀硫酸中含溶质1.4 g·cm-3×10 cm3×50%=7.0 g,故D项错误。
答案:C
8.解析:H2S中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4,则1 mol H2S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为4NA,A正确;环己烷在标准状况下是液态,B错误;溶于水电离出的既可以水解,又能电离,溶液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有,它们三者的数目之和为0.01NA,C错误;根据电极反应式,每转移1 mol电子释放NA个Li+,D错误。
答案:A
9.解析:从S8分子结构看出一个S8分子有8个σ键,所以32 g S8的物质的量为=0.125 mol,σ键:0.125 mol×8=1 mol,即NA个,故A错误;SF6是由S原子和F原子通过S—F的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故B正确;C2H2分子的结构式为:H—C≡C—H,单键为σ键,三键中有1个σ键和2个 π键,则1 mol C2H2分子中有3NA个σ键和2NA个π键,故C正确;S8是一个环形分子,每个S与2个S原子相连,一个S8分子有8个S—S键,1 mol S8中含有8 mol S—S键,即8NA个,故D正确。
答案:A
10.解析:氯气与水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部分仍然以氯气分子形式存在,依据原子个数守恒可知:5 L水吸收标准状况下2.24 L Cl2,溶液中,n(Cl-)+n(ClO-)+n(HClO)<1.204×1023个,故A错误;1个CsCl晶胞含有Cs+个数为1个,含有Cl-个数:×8=1,则1 mol CsCl晶体质量为168.5 g,其摩尔质量为168.5 g·mol-1,16.85 g CsCl晶体中含有题图所示的结构单元物质的量为=0.1 mol,个数为0.1NA,即6.02×1022个,故B正确;6.5 g锌的物质的量为=0.1 mol,0.1 mol锌完全反应生成0.1 mol锌离子,转移了0.2 mol电子,转移电子数一定为0.2NA,故C正确;1个—CH3中含有9个电子,则1 mol —CH3中的电子数为1 mol×9×6.02×1023 mol-1=5.418×1024个,故D正确。
答案:A
11.解析:标准状况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1个CO2分子中含有6+8×2=22个电子,则22.4 L CO2含有22 mol电子,其电子数目为22 NA,A错误;N(C2H5)3的结构式为,所含的化学键中C—N和C—H均为极性共价键,C—C为非极性共价键,1 mol N(C2H5)3中含有3 mol非极性共价键,10.1 g N(C2H5)3,其物质的量为0.1 mol,则其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3 mol,数目为0.3NA,B错误;Au为金属单质,不含有分子,2 mol Au中不含有分子,C错误;100 g 46%的甲酸水溶液,则甲酸质量为46 g,则其物质的量为1 mol,分子中含有2 mol O原子;水的质量为100 g-46 g=54 g,其物质的量为3 mol,则含有3 mol O原子,总共含有5 mol O原子,其数目为5NA,D正确。
答案:D
12.解析:加入BaCl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SO===BaSO4↓,溶液中n(SO)=n(Ba2+)=b mol;根据N原子守恒,溶液中n(NH)=n(NH3)=c mol;原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3n(Al3+)+n(NH)=2n(SO),原溶液中n(Al3+)= mol,c(Al3+)= mol÷a L= mol·L-1。
答案: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