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1地球和地球仪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1.1地球和地球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7-19 08:22:03

文档简介


课题:地球和地球仪
科目:初中地理
教学对象: 七年级
课时: 2课时
一、学情分析
本课为七年级地理第一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的第一节。面向七年级的学生。本阶段的地理课程是初中地理第一课,也是入门和基础。课程的难度较高中很小,较浅显,重在入门和学生兴趣的启蒙。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地球基本形状、大小、经纬线、经纬度、半球划分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1、? 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
2、? 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三、教学法说明
本课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教师讲述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师生互动式教学法等等。
四、教具及信息技术设备设置
本课使用教具:地球仪
信息技术设备:多媒体课件(ppt、flash动画)、多媒体视频、投影等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观察地球仪,
2、经线、纬线的意义及其特点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4、东西半球划分
难点:1、观察和使用地球仪
2、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判定
六、教学及师生互动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明亮的圆球;在十五的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自己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我们自己却不容易地球的整体面貌。古人如何认识地球呢?我们现在呢?
板书: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展示地球仪
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是一个球体)
引导:
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已经得到肯定,不过这个问题在古代却是有许多的争论。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
看教材图p2 图1.1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能完全反映事实(地球真实形状)吗? (不能)
引导:
可是,我们却能够从某一些方面推出事实。好像比如。。。(举出远处船只、发生月偏食的例子并做出必要解释)其中,我们地球仪和麦哲伦环球航行更可以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
(小组充分讨论)
总结:最能准确、科学反映的就是太空员在太空拍下的地球卫星图片
讨论:从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你领悟到什么?
总结:如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生命
?
过渡:我们看上去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真的是一个完全、精确的圆形吗?(不)
板书:(2)地球的大小
看p3 图1.2
让学生读出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4万千米)
讲解:
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所以说,地球其实是一个中间略扁的椭圆的球体。不过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通常我们就用平均半径来表示。
?
展示地球仪:
提问: 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1)地球仪和真实地球的原貌有什么差别? (凹凸、国界、地轴、经纬线等等)
(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定位、绘制国家边界、地理事物的总体观念、分辨地理事物)
小组讨论
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总结
特点:
(1)??????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
(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 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
(4)?????? 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看p4页 制作地球仪活动
要求学生自己回家试试制作地球仪
第二课时
导入:(9.11事件)
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积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好像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什么事?
(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纽约世界贸易大楼被轰炸)
那么,同学们,有谁可以告诉我这两座城市的具体位置呢?
(模糊不清)
我们上堂课学习了一种手段,依靠它,就可以准确的辨别他们的位置,那样是什么呢?
(展示手中地球仪)学生集体回答地球仪
继续问还有什么方法?(地图)
讲述:
地球仪和地图的确可以比较准确地读出位置。可是如何准确读出位置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讲的内容。首先,同学们看看,地球仪上都画了什么?
(喜马拉雅山、中国、海洋;还有一些相交的线)
可能会回答经纬线
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经纬线?
板书:一、认识纬线和经线
小组讨论: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
(1)纬线的定义和特点(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经线的定义和特点(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3)认识地轴、南极、北极、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
提问:
地球真的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够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回答)
让学生看教材图1.10(经线图)和1.11(纬线图)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教师指图,学生读自己的地球仪,反复认识)
展示板图 五带分布图(p12 图1.20)
(2)?????? 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3)?????? 请同学们在图上画出0度、30度、60度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中、高纬三个区域)
展示课件
教材图1.12和教材图1.13;学生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E和20°W组成的经线圈。
(1)??????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
(2)?????? 东西半球怎样划分的(东:20°W ~ 160°E)
(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3)?????? 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经线:相等 纬线:越高纬越短)
(4)??????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教师与经线对比,让学生观察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 让学生完成教材P8“活动”的第二条问题。问:小明能否找到夏令营地点?为什么?
(总结:找不到该点,40°纬线南北半球各有一条,116°经线各有两条)
(6)?????? 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
总结
为了总结巩固上面讨论的知识,教师展示下列表格,让学生填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询问、讨论,教师及时辅导
最后展示答案
填图:
?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圆圈
半圆
指示的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的分布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相等
标度的范围
赤道为0°,南北极为90°
本初子午线为0°
度数的变化规律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
经纬度的表示法
北纬用N,南纬用S
东经用E、西经用W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赤道划分南北两半球
20°W和160°E划分东西半球
数量特征
0°~ 90°
0°~ 180°
板书:二、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经纬网,或举例说明一下)
读图:教材图1.14(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A/B/C
(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数)
导入
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像戏院里找座位一样)
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地报出遇难轮船的位置,而及时地救援?
(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回答)
展示地球仪
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学生小组互相寻找)
强化训练
经纬度数
判断东西半球
判断南北半球
30°E、20°N<
?
七、教学评价设计
在本课的评价上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小测验等传统评价模式;
也可采用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的新方法。
八.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重要的事掌握难度和深浅。入门阶段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地理思维方式。教学形式和手段要丰富多样,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
课件18张PPT。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观察右图,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
的不规则的球体.——椭球体.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球体 讨论:生活中与地球形状相关的地理现象1.海边看到帆船的情况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发生月偏食的原因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是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模型。想一想:还有什么现象或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1.站的高 看的远(诸如此类的一些现象)2.麦哲伦航线 3.最科学的证明——人造卫星的拍摄的地球照片6378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63572.地球的大小根据地球平均半径算出赤道周长
2πR=2×3.14×6371千米 =40009千米≈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仪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轴 地球自转轴北极 地轴北段与地球边面的交点纬线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南极 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1.纬线(1)纬线的形状(2)纬线是否等长圆形不等长东西方向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3)纬线所指方向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三、纬线和经线 赤道
(0度)40度北纬40度(N)北极南极纬度(北纬90度)(南纬90度)地心40度南纬40度(S)北半球南半球AB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2.经线北极南极(1)经线的形状(2)经线是否等长半圆形等长南北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地 轴60度东

60
度0


线地心00经线: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 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又称本初子午 线。北极南极经度00150150300300450450?450W450E东经450西经450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 西经200,东经1600 (西经)1800 (东经)00150150300300450450?00300150300150450ABA: 300N、150W B: 150S、300ECC: 300N、300E450四、利用经纬网定位小结:本初子午线 (0o经线)赤道 (0o纬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o向南向北各分作90o东经(E)西经(W)南纬(S) 北纬(N)1.请你判断中国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位于 半球(东、西),位于 . 半球(南、北);位于 纬度 (高、中、低)。东北中2.中国大约跨越____(经度)。60o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