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1-31 23:26:15

文档简介

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嘉峪关月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2018八下·九江月考)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和平解放西藏
C.进行土地改革 D.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2021八下·黄骅期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新中国成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南京解放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4.(2022八下·宽城期末)下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2022八下·牡丹江期末)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根本法 B.起临时宪法作用
C.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6.(2022八下·定远月考)下图是魏老师上课时的教学课件截图,讨论通过了图片所示内容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7.(2022八下·东台月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举行开国大典
8.(2021八下·克山期末)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2021八下·福田期末)在一次会议上,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旗。与此会议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
A.与国旗同时确定的还有国徽 B.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C.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D.集中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10.(2021八下·芜湖期末)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11.(2021八下·克山期末)“井冈山上展红旗,四渡赤水显奇才。为赴国难抛仇恣,八路新四抗日忙。重庆谈判挥手间,沁园春雪有文才。三年转战终成事,天安门上露风彩。朝鲜一战扬国威,两弹一星惊世界。……”“天安门上露风彩”是指哪一事件(  )
A.五四运动 B.开国大典 C.国庆阅兵 D.中共八大
12.(2020八下·南京月考)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13.(2018八下·长春月考)假如你是一名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大会报道工作的记者,你应该到下列哪个城市去采访(  )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14.(2021八下·绥棱期末)开国大典上,乐队演奏的国歌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颂》 D.《热血颂》
15.(2019八下·阜阳期中)2019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8周年。以下对下面两幅图片的解读,准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促进了新中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条件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D.新中国的成立使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2八下·电白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30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17.(2022八下·唐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54门礼炮的齐鸣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材料二:由中影集团投资的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17日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后,毛泽东与后来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宋庆聆、李济深、张澜3位非中国共产党人士的故事,情节起伏,情感浓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结下的深厚情谊。
材料三2009年2月6日,在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人,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大井社区的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戴着鲜艳的围巾,身穿唐装高兴地参加社区举办的灯会,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
(1)周恩来总理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天安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事件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如果你参与《建国大业》的拍摄,请你设计出关于这部电影的三个场景。
(3)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现在要让人们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新变化, 你认为他们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展示?
三、论述题
18.(2021八下·龙岗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产宣告。"同胞们、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捕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他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再升起。乐队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 28响。随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盛大的群众游行……
材料二: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中“他按动电钮”的“他”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的ABC,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和意义,着重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2.【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和题干的信息不符,B不符合题意;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和题干的信息不符,C不符合题意;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和题干的信息不符,D不符合题意。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A项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后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颁布的共同纲领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并记忆。
3.【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①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10月;②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③南京解放是在1949年4月;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是在1949年9月,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根据“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表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即“新政协”相关内容,B项正确;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A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选项B正确;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作答即可。
6.【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A.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所示内容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符合题意;
D.中共八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7.【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召开,会议制定并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不符合题意;
C.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符合题意;
D.举行开国大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符合题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9.【答案】D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A. 与国旗同时确定的还有国徽 ,不符合史实
B. 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不符合史实;
C.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不符合史实;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集中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再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0.【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了。因此,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开国大典。
A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B开国大典,符合题意;
C土地改革,不符合题意;
D三大改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及意义,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1.【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井冈山上展红旗,四渡赤水显奇才。为赴国难抛仇恣,八路新四抗日忙。重庆谈判挥手间,沁园春雪有文才。三年转战终成事,天安门上露风彩。朝鲜一战扬国威,两弹一星惊世界。……”所说的历史事件分别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四渡赤水、抗日战争、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两弹一星问世……
A题目中没涉及五四运动,排除;
B题目中刚好对应开国大典,该选项符合题意;
C题目中没涉及国庆阅兵,排除;
D题目中没涉及中共八大,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2.【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 材料中的“第一个梦想是,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据所学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CD 三项与材料不符,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考察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3.【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是筹建新中国的会议,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及第一届政协会议中设立首都的事件,学生只需牢牢记住,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即可。
14.【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A.《黄河大合唱》,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新政协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之后的开国大典上,乐队演奏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黄河颂》,不符合题意;
D.《热血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5.【答案】B
【知识点】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向西北、中南和西南挺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1950年秋人民解放军向青藏高原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西藏和平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B项符合题意;
A项顺序颠倒表述不正确;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故C项不符合题意;
使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事件是1959年开始的西藏民主改革,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条件,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从此,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16.【答案】(1)战胜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3)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进行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知识。依据材料一中“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可知人民英雄们的共同目标是:战胜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3)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进行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故答案为:(1)战胜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3)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进行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巩固新中国的措施等知识点。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17.【答案】(1)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场景:毛泽东致开幕词、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3)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等。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1)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本题考查《共同纲领》和开国大典。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3)本题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场景:毛泽东致开幕词、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3)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史实,新中国的建立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考查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材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人物:毛泽东。
(2)论题: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新时代
论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国弱民穷;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建国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逐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制定了宪法来维护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 (1)历史事件:据材料“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产宣告”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时间: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地点: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是在北举行京。人物:据材料“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产宣告。…..”可知,此人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2)论题:据材料“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拟题为: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新时代。
论述:结合所学可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国弱民穷;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建国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逐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制定了宪法来维护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论述。
故答案为:(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人物:毛泽东。
(2)论题: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新时代
论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国弱民穷;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建国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逐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制定了宪法来维护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点评】 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 / 1统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步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下·嘉峪关月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
②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决定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①③④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D。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②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②的ABC,D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和意义,着重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
2.(2018八下·九江月考)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和平解放西藏
C.进行土地改革 D.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10月,西藏和平解放,和题干的信息不符,B不符合题意;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和题干的信息不符,C不符合题意;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和题干的信息不符,D不符合题意。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A项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建立后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颁布的共同纲领的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并记忆。
3.(2021八下·黄骅期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新中国成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南京解放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答案】C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①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10月;②西藏和平解放是在1951年;③南京解放是在1949年4月;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是在1949年9月,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 C 。
【点评】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4.(2022八下·宽城期末)下图是摘自著名文史学者宋云彬先生的日记。这段日记记载的会议应该是(  )
各单位代表发言完毕,继续讨论下列各案:一政协组织法;……三定都北平,改称北平为北京;……争辩数小时,幸有周恩来做主持,能控制。居然逐案通过……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根据“政协组织法”“定都北平”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表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即“新政协”相关内容,B项正确;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排除A项;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C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关史实。
5.(2022八下·牡丹江期末)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下列有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根本法 B.起临时宪法作用
C.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是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选项B正确;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要求作答即可。
6.(2022八下·定远月考)下图是魏老师上课时的教学课件截图,讨论通过了图片所示内容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八大
【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A.据题干图片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图片所示内容的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大会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名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中共七大,不符合题意;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符合题意;
D.中共八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把它和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识记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7.(2022八下·东台月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举行开国大典
【答案】A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召开,会议制定并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等,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不符合题意;
C. 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不符合题意;
D.举行开国大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就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8.(2021八下·克山期末)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符合题意;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9.(2021八下·福田期末)在一次会议上,由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被正式确定为新中国的国旗。与此会议相关的正确史实是(  )
A.与国旗同时确定的还有国徽 B.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C.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D.集中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答案】D
【知识点】人民政协;“共同纲领”
【解析】【分析】A. 与国旗同时确定的还有国徽 ,不符合史实
B. 是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 ,不符合史实;
C. 确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不符合史实;
D.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确定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集中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为新中国成立做准备,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再结合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
10.(2021八下·芜湖期末)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  )
A.五四运动 B.开国大典 C.土地改革 D.三大改造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独立自主,人民当家作主了。因此,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诞生的标志是开国大典。
A五四运动,不符合题意;
B开国大典,符合题意;
C土地改革,不符合题意;
D三大改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及意义,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1.(2021八下·克山期末)“井冈山上展红旗,四渡赤水显奇才。为赴国难抛仇恣,八路新四抗日忙。重庆谈判挥手间,沁园春雪有文才。三年转战终成事,天安门上露风彩。朝鲜一战扬国威,两弹一星惊世界。……”“天安门上露风彩”是指哪一事件(  )
A.五四运动 B.开国大典 C.国庆阅兵 D.中共八大
【答案】B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井冈山上展红旗,四渡赤水显奇才。为赴国难抛仇恣,八路新四抗日忙。重庆谈判挥手间,沁园春雪有文才。三年转战终成事,天安门上露风彩。朝鲜一战扬国威,两弹一星惊世界。……”所说的历史事件分别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四渡赤水、抗日战争、重庆谈判、人民解放战争、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两弹一星问世……
A题目中没涉及五四运动,排除;
B题目中刚好对应开国大典,该选项符合题意;
C题目中没涉及国庆阅兵,排除;
D题目中没涉及中共八大,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学生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12.(2020八下·南京月考)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  )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三大改造 D.香港回归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 材料中的“第一个梦想是,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据所学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CD 三项与材料不符,可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侧重考察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3.(2018八下·长春月考)假如你是一名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大会报道工作的记者,你应该到下列哪个城市去采访(  )
A.北平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答案】A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是筹建新中国的会议,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及第一届政协会议中设立首都的事件,学生只需牢牢记住,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即可。
14.(2021八下·绥棱期末)开国大典上,乐队演奏的国歌是(  )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
C.《黄河颂》 D.《热血颂》
【答案】B
【知识点】人民政协;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A.《黄河大合唱》,不符合题意;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新政协规定,《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之后的开国大典上,乐队演奏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故选项B符合题意;
C.《黄河颂》,不符合题意;
D.《热血颂》,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15.(2019八下·阜阳期中)2019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8周年。以下对下面两幅图片的解读,准确的是(  )
A.西藏和平解放促进了新中国的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条件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的完全统一
D.新中国的成立使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B
【知识点】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向西北、中南和西南挺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1950年秋人民解放军向青藏高原进军,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西藏和平解放,所以新中国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B项符合题意;
A项顺序颠倒表述不正确;
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故C项不符合题意;
使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事件是1959年开始的西藏民主改革,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的相关知识。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前提条件,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从此,祖国大陆的各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二、材料分析题
16.(2022八下·电白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天安门广场30多万群众欢声雷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北京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1)根据材料一,概述人民英雄们的共同奋斗目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的理解。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1)战胜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3)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进行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西藏和平解放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知识。依据材料一中“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可知人民英雄们的共同目标是:战胜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该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3)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巩固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进行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故答案为:(1)战胜内外敌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3)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进行抗美援朝,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点评】本题考查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巩固新中国的措施等知识点。难度较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能够将材料和所学知识相结合,分析、归纳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17.(2022八下·唐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在54门礼炮的齐鸣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材料二:由中影集团投资的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片《建国大业》于2009年9月17日在全国上映,影片讲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后,毛泽东与后来当选为国家副主席的宋庆聆、李济深、张澜3位非中国共产党人士的故事,情节起伏,情感浓重,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民主党派在漫长的革命岁月结下的深厚情谊。
材料三2009年2月6日,在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之际,作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人,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街道大井社区的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戴着鲜艳的围巾,身穿唐装高兴地参加社区举办的灯会,体验今天的幸福生活。
(1)周恩来总理曾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据材料一并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个“天安门”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事件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如果你参与《建国大业》的拍摄,请你设计出关于这部电影的三个场景。
(3)孙光意、刘淑蓝等三对金婚老人现在要让人们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新变化, 你认为他们可以使用哪些方式展示?
【答案】(1)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场景:毛泽东致开幕词、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3)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等。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1)1949年10 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本题考查《共同纲领》和开国大典。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
(3)本题考查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
故答案为:(1)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2)场景:毛泽东致开幕词、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等。(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3)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史实,新中国的建立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考查学生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分析材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论述题
18.(2021八下·龙岗期末)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不仅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产宣告。"同胞们、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个洪亮的声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国,震捕了全世界,开创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纪。他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再升起。乐队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 28响。随后,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盛大的群众游行……
材料二: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中“他按动电钮”的“他”是谁
(2)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人物:毛泽东。
(2)论题: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新时代
论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国弱民穷;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建国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逐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制定了宪法来维护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开国大典
【解析】【分析】 (1)历史事件:据材料“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产宣告”可知,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时间:据所学可知,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地点:据所学可知,开国大典是在北举行京。人物:据材料“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人民领袖毛泽东庄产宣告。…..”可知,此人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2)论题:据材料“中华民族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苦难…….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拟题为: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新时代。
论述:结合所学可从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国弱民穷;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建国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逐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制定了宪法来维护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等方面论述。
故答案为:(1)历史事件: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地点:北京人物:毛泽东。
(2)论题: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人民当家作做主的新时代
论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国弱民穷;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民族独立;建国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逐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制定了宪法来维护民主,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点评】 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作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