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能力提升卷-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寒假能力提升卷-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9 09:2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能力提升卷-数学二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选择题
1.与算式8+8+8+7的结果不相等的是( )。
A.8×3+7 B.8×4-1 C.8×4+7
2.在算式-40>23中,里最小填( )。
A.62 B.63 C.64
3.每两个人握1次手,4个人一共握( )次手。
A.6 B.8 C.10
4.下列图形中,( )是线段。
A. B. C.
5.由2、3、4三个数可以组成( )个两位数。
A.3 B.6 C.4
6.比较下图中的两根钉子,选项( )是正确的。
A.第①根长 B.第②根长 C.两根一样长
二、填空题
7.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棵树高6( )。
(2)故事书宽15( )。
(3)一节课40( )。
8.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 )个锐角,其中有( )个直角。
9.在括号里填上“+”“-”“×”或“<”“>”“=”。
2( )2=4 36( )5×7 16( )8=8
10.一把三角尺上有( )个角,其中有( )个直角,( )个锐角,( )个钝角。
11.一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这样的三轮车共有( )个车轮。
12.写出下面钟面所表示的时刻。
( )( )( )
三、判断题
13.计算26+(30-8),要先算30-8。( )
14.直线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
15.6个5相加的和是30。( )
16.201班有22名男生,女生比男生少2人,全班一共有42人。( )
17.直尺上从7到11厘米表示的长度是4厘米。(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8×3= 3×6= 45-9= 2×6+8=
9×7= 7×8= 58+12= 9×6-9=
19.用竖式计算。
32+25+19= 90-46+38= 70-(64-6)=
81-19-25= 34+19-27= 36+(62-48)=
20.看图列式计算。
(个)
五、解答题
21.根据表针写时间,根据时间画表针,并填一填。
(1)观察上面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组成锐角的是( )号,组成直角的是( )号,组成钝角的是( )号。
(2)( )号钟面可以表示我们上午正在上学的时间。
22.妈妈给了售货员100元,买了一个书包和一套图书,一个书包46元,找回29元。妈妈买这套图书花了多少钱?
23.希望小学有男教师18名,女教师比男教师多35名。女教师有多少名?这个学校一共有教师多少名?
24.下表是某早餐店的价目表。
A套餐 8元/份
B套餐 9元/份
C套餐 7元/份
(1)红红一家三口各吃了一份A套餐,一共需要付多少钱?
(2)小强发现自己的钱如果买6份B套餐会不够,还差16元,小强带了多少钱?
25.到商店买东西。
(1)闹钟的价钱比雨伞贵23元,买一个闹钟需要多少钱?
(2)买6个地球仪和一把雨伞一共要花多少钱?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参考答案:
1.C
【解析】略
2.C
【解析】略
3.A
【分析】每两个人握1次手,第1个人一共要握手3次,第2个人除了已经握手的人一共要握手2次,第3个人除了已经握手的人一共要握手1次;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3+2+1
=5+1
=6(次)
所以4个人一共握6次手。
故答案为:A
【点睛】搭配问题做到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4.B
【解析】略
5.B
【解析】略
6.C
【分析】看图可知,第①根钉子从0cm开始测量,末端到5cm;第②根钉子从3cm开始测量,末端到8cm。用末端的数值减去开始的数值即可算出答案。
【详解】第①根钉子:5-0=5(cm)
第②根钉子:8-3=5(cm)
所以两根钉子一样长。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长度的测量。
7.(1)米/m
(2)厘米/cm
(3)分/分钟/min
【分析】本题结合具体数据和实际情况以及单位的认识可知:计量一颗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计量故事书的宽度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节课的时间用“分”作单位。
【详解】(1)一棵树高6米。
(2)故事书宽15厘米。
(3)一节课40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对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掌握程度。
8. 3 3
【分析】根据角的分类可知:直角三角板最大的角是直角,锐角小于直角,利用三角板的直角测量判断,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下面的图形中,一共有( 3 )个锐角,其中有( 3 )个直角。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的特征及角的数数。
9. +/× > -
【分析】根据加减乘的运算法则,结合题干要求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2+2=4或2×2=4
5×7=35,35<36,所以36>5×7
16-8=8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加减乘运算法则的运用。
10. 3 1 2 0
【分析】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相交时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大于直角的是钝角,小于直角的是锐角。
【详解】一把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有1个直角,2个锐角,0个钝角。
11.15
【分析】一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这样的三轮车共有几个车轮,也就是求5个3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详解】3×5=15(个)
一辆三轮车有3个车轮,5辆这样的三轮车共有15个车轮。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2. 5:40 9:05 1:00
【分析】一图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向8,表示5时40分;二图时针在9和10之间,分针指向1,表示9时5分;三图时针指向1,分针指向12,表示1时。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对钟表的认识是解题关键。
13.√
【详解】略
14.×
【详解】略
15.√
【详解】略
16.√
【解析】略
17.√
【解析】略
18.24;18;36;20
63;56;70;45
【解析】略
19.76;82;12;
37;26;50(竖式略)
【解析】略
20.3×4+2=14(个)或3×5-1=14(个)
【解析】略
21.(1)9时30分;2时5分;②④;③;①;(2)①
【分析】(1)根据钟表的认识,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分针指向几,则需乘5,即可得到多少分,进而就是几时多少分。据此根据直角、钝角和锐角的认识进行判断。
(2)根据生活常识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6×5=30(分)
1×5=5(分)
观察上面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组成锐角的是②④号,组成直角的是③号,组成钝角的是①号。
(2)①号钟面可以表示我们上午正在上学的时间。
【点睛】本题是考查钟表的认识以及锐角、直角和钝角的认识和辨别,要注意不是整时时时针的位置。
22.100-46-29=25(元)
【解析】略
23.18+35=53(名)
18+53=71(名)
【解析】略
24.(1)24元
(2)38元
【分析】(1)红红一家三口各吃了一份A套餐,一共需要付3个8元,然后用乘法解答即可。
(2)小强发现自己的钱如果买6份B套餐会不够,先用9乘6求出6份B套餐的总价,再减去16元,就是小强带了多少钱。
【详解】(1)3×8=24(元)
答:红红一家三口各吃了一份A套餐,一共需要付24元。
(2)6×9-16
=54-16
=38(元)
答:小强带了38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表内乘法的实际运用。
25.(1)35元
(2)60元
(3)买8瓶墨水和一个地球仪一共多少钱?
8×2+8=24(元)(答案不唯一)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