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创新题型”临场应对模拟(二)
一、语言表达
1.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请你陈述观点。
【答案】【示例1】我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即时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升零散时间的利用率。
【示例2】我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了阅读效果;二是人们阅读时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不成体系,不严谨。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阅读方式更加式微”可以得出:手机阅读这种数字阅读方式严重冲击纸质阅读,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阅读方式。我们反过来还可以看到“手机阅读的特征是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缺少耐心”可以得出:手机阅读伴随着“碎片化、社交化、娱乐化”等弊端。此题考查学生对某一现象的观点阐述和语言组织能力。这类考题,回答时需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再结合生活实际,从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论据,增强说服力。答题时要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故答案为:【示例1】我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即时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升零散时间的利用率。
【示例2】我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了阅读效果;二是人们阅读时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不成体系,不严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先要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赞同不赞同均可,只要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
2.你班正在开展以“我看‘成长守护平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简要陈述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
目前,腾讯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微信公众号,家长绑定孩子的QQ及微信,即可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消费记录,甚至还可以设置禁止一些游戏,如果孩子不听话,还可以一键禁止所有游戏。
【答案】我赞同腾讯的这一举措,很多孩子自制力较差,常常会因玩游戏而影响学业,所以家长用这一方法加强管理和约束非常有必要。
【知识点】创新题型;主题活动;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况陈述 。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故答案为:我赞同腾讯的这一举措,很多孩子自制力较差,常常会因玩游戏而影响学业,所以家长用这一方法加强管理和约束非常有必要。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见解阐述。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从经验中调动对应因素,观点要鲜明,用凝练准确的语言分条写出自己看法。
3.春游后老师要求每人写一篇游记,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只有冬冬一直不写,并且抱怨老师的这种要求。请你劝说冬冬,让他明白老师的用心并完成任务。
【答案】冬冬,春游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玩得很开心吗?老师让我们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一方面是想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把美好的记忆留存下来。看到那些景色你一定也想到、感受到很多东西吧,写下来以后经常回味不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委婉劝说。首先要有称谓;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冬冬,春游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玩得很开心吗?老师让我们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一方面是想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把美好的记忆留存下来。看到那些景色你一定也想到、感受到很多东西吧,写下来以后经常回味不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点评】这道题考查劝说的语言运用。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本题要点,表明态度“ 我不赞成冬冬一直不写,并且抱怨老师的这种要求 ”,理由“ 一方面是想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把美好的记忆留存下来。 ”,解决方法“ 看到那些景色你一定也想到、感受到很多东西吧,写下来以后经常回味不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
4.你校正在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班级的主题班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答案】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流淌着的就是“孝”。前人奉“孝”为宗,今人仍需高举“孝”之旗。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践行“孝”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宣讲“孝”,践行“孝”。
【知识点】创新题型;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写一段开场白,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表达出自己对小说的理解;②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引用等;③语言要有感染力,要准确、连贯。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流淌着的就是“孝”。前人奉“孝”为宗,今人仍需高举“孝”之旗。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践行“孝”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宣讲“孝”,践行“孝”。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开场白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5.“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答案】任长霞 ;她是中原大地又一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贫,她柔肠百转。尺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明白”黄河精神“的内涵,即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然后还需要找出新时期这样的人物;如孔繁森、任长霞等。最后进行评论和阐述。
故答案为:任长霞 ;她是中原大地又一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贫,她柔肠百转。尺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点评】本题有两大难点,一是要正确理解”黄河精神“,二是要找出新时期拥有黄河精神的人物。因此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在平时要多看新闻和报纸,注重积累。
6.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120字左右)
【答案】示例:有不为斋。理由:“有不为斋”,是林语堂的书房名,里面寄予了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所以我想向林语堂先生学习他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专注学业,长大之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给自己的书房取名,可以借鉴古人的书房名,然后从中获得灵感,如纪晓岚的书房名为:阅微草堂,梁启超的书房名为饮冰室,蒲松龄的书房名为聊斋, 杜 甫的书房名为浣花草堂 ,刘鹗的书斋名为抱残守缺斋。这些书房名都非常的雅致,而且都有一定的寓意,要么和作者的经历有关,要么和作者的兴趣爱好有关等。因此可以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名字并说中命名理由。如:不窥园斋。出自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目不窥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专心致志进行研究工作的精神。
故答案为:示例:有不为斋。理由:“有不为斋”,是林语堂的书房名,里面寄予了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所以我想向林语堂先生学习他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专注学业,长大之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点评】本题考查个性展示与创新意识。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7.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某校团委向中国女排发了一份贺电,其中有三个词语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
原文: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儿女,奋勇拼搏,不畏顽敌,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在此,我们谨向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表示恭贺和敬意。
【答案】修改:①将“儿女”改为“健儿”(作为中学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儿女”);②将“顽敌”改为“强手”(比赛的对方,不能看作“顽敌”);③将“恭贺”改为“祝贺”(“恭贺”与后面的“敬意”意义上有重复),或删去“和敬意”。
【知识点】错用修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的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语言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注意用语场合。二,注意用语对象。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此外,还要注意语言得体还包含礼貌的要求。此题中第一句中“女排儿女”,“儿女”不适宜用对运动员称呼,应改为“健儿”;“不畏顽敌”,“顽敌”解释为顽强的敌人,在奥运会上把对手称为“顽敌”,不正确,应改为“强手”;最后一句“恭贺和敬意”,词义相同,有重复之嫌,去掉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修改:①将“儿女”改为“健儿”(作为中学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儿女”);②将“顽敌”改为“强手”(比赛的对方,不能看作“顽敌”);③将“恭贺”改为“祝贺”(“恭贺”与后面的“敬意”意义上有重复),或删去“和敬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
8.阅读下图,写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图标的构成要素和寓意。
【答案】[示例]该图标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图标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该图标将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知识点】创新题型;漫画释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图文转化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题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义、逻辑来分析推理。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中包含的寓意。此会徽由汉字“冬”、“北京”、"BEIJING"、"2022"和奥运五环标志组成。北京冬奥申办标志以汉字“冬”为主题,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冬奥审委在解读设计理念时说,标志既展现了冬季运动会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奥运五环色彩彰显动感,时尚与现代,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完美融合。
故答案为:[示例]该图标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图标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该图标将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点评】徽标:即徽章,标志,他不是一般的图标,是具有指代意义,具有标识性致的图形。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徽标类图文转换题型解题方法:一,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外形、色彩、中英文字母大小写、变体、数字、涉及的时间、事物等。二,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三,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联想(行业特点)→图标的创意(含义)→象征义、寓意(要有关联性)。四,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得体、简明、平实,清晰。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雷楚年,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成名后他借着自己的名气,声称可以通过自己所谓的“关系”,帮人找空姐工作、帮人就读重点中学、购买驾照等,被控诈骗了21人共46.3万元。他从曾经那个瘦小的学生娃,变成了如今的犯罪嫌疑人。
材料二: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材料三: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迷失自己。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1)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曾经获得的荣誉。
(2)[示例]①荣誉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面对荣誉,我们一定要淡泊宁静,坦然处之。②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荣誉,不能借荣誉做一些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③荣誉只代表过去,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会一事无成。
【知识点】创新题型;材料探究;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了解各自材料的主要内容,找出三者反应的共同点,概括出来即可。三则材料讲述了三个人的不同的事例,材料一讲述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雷楚年”在成名后借自己的名气进行诈骗的事迹。材料二讲述著名小说家金庸,在英国剑桥大学决定授予他文学博士的情况下,坚决要求入校就读博士课程。材料三讲述居里夫人在获得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时,她从不因此而迷失自己,由此可见,我们在名誉面前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可借已有的名誉去做违法违纪的事。
⑵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能力。在解决上题的基础上,我们了解了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其中的材料一是反面事例,材料二三是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的事例。围绕着“如何对待荣誉”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即可。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 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曾经获得的荣誉。
⑵ [示例]①荣誉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面对荣誉,我们一定要淡泊宁静,坦然处之。②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荣誉,不能借荣誉做一些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③荣誉只代表过去,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会一事无成。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从前向后精读语段,并注意段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切题的信息提取出来。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每则材料概括一条。
⑵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见解阐述。答题时应注意,仔细阅读、分析,比较、研究材料,凝练准确的语言分条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
二、问答题
10.人民网有这样一则标题新闻:
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险” 如今瑶胞手中致富“源”
——“老山界”成为广西旅游热点
老山界变了!险峻的山峦已修通了公路,当年贫穷的瑶族等少数民族已阔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当年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已成为森林旅游的热点地区。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有何感想
【答案】例:昨日之“险”,今日为“源”,革命路已成致富路,令人振奋鼓舞!(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新闻中出现了当年的”险“和今日的”源“,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变化,赞美新时代,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故答案为:例:昨日之“险”,今日为“源”,革命路已成致富路,令人振奋鼓舞!(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对于理解感悟类题型,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然后结合材料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切记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1 / 12023年中考语文:“创新题型”临场应对模拟(二)
一、语言表达
1.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针对这一现状,请你陈述观点。
2.你班正在开展以“我看‘成长守护平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简要陈述你的看法。(不超过60字)
目前,腾讯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微信公众号,家长绑定孩子的QQ及微信,即可查看孩子的游戏时间、消费记录,甚至还可以设置禁止一些游戏,如果孩子不听话,还可以一键禁止所有游戏。
3.春游后老师要求每人写一篇游记,同学们都或多或少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感,只有冬冬一直不写,并且抱怨老师的这种要求。请你劝说冬冬,让他明白老师的用心并完成任务。
4.你校正在开展“孝心文化进校园”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为班级的主题班会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5.“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你认为谁是新时期具有“黄河精神”的人?请列举一位,并为他(她)写上一句话的评论。
6.假设你有一间书房,请你给自己的这间书房命名,并写一段文字说明命名的理由。(120字左右)
7.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某校团委向中国女排发了一份贺电,其中有三个词语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
原文: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儿女,奋勇拼搏,不畏顽敌,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在此,我们谨向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表示恭贺和敬意。
8.阅读下图,写出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图标的构成要素和寓意。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雷楚年,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成名后他借着自己的名气,声称可以通过自己所谓的“关系”,帮人找空姐工作、帮人就读重点中学、购买驾照等,被控诈骗了21人共46.3万元。他从曾经那个瘦小的学生娃,变成了如今的犯罪嫌疑人。
材料二:英国剑桥大学已决定授予著名小说家金庸先生荣誉文学博士名衔。金庸先生在获授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后,随即向该校提出申请,请求到该校继续攻读博士课程,剑桥校方表示无此必要。但金庸先生坚决请求入校就读,最终得到校方同意。金庸先生告诉记者,入剑桥攻读博士课程,志在求学,而非为求学位。
材料三: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迷失自己。居里夫人的一位朋友曾应邀到她家里做客,走进屋里竟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她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马上对居里夫人说:“现在能够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是极高也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想让孩子们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决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的感想。
二、问答题
10.人民网有这样一则标题新闻:
当年红军长征路上“险” 如今瑶胞手中致富“源”
——“老山界”成为广西旅游热点
老山界变了!险峻的山峦已修通了公路,当年贫穷的瑶族等少数民族已阔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当年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已成为森林旅游的热点地区。
读了上面的内容,你有何感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示例1】我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即时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升零散时间的利用率。
【示例2】我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了阅读效果;二是人们阅读时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不成体系,不严谨。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 随着微博、微信等的迅速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似乎一切信息、知识,唾手可得,阅读显得如此轻松、容易“。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传统的报纸杂志、图书阅读方式更加式微”可以得出:手机阅读这种数字阅读方式严重冲击纸质阅读,成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主要阅读方式。我们反过来还可以看到“手机阅读的特征是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缺少耐心”可以得出:手机阅读伴随着“碎片化、社交化、娱乐化”等弊端。此题考查学生对某一现象的观点阐述和语言组织能力。这类考题,回答时需先确定自己的观点,再结合生活实际,从材料中选择合适的内容作为论据,增强说服力。答题时要注意: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故答案为:【示例1】我认为碎片化阅读优势明显:能够随时随地即时获取大量信息,有效提升零散时间的利用率。
【示例2】我认为碎片化阅读存在极大弊端,理由如下:一是降低了阅读效果;二是人们阅读时缺乏深度思考;三是阅读者获得的信息是零散的,不成体系,不严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先要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赞同不赞同均可,只要理由充分,语句通顺即可。
2.【答案】我赞同腾讯的这一举措,很多孩子自制力较差,常常会因玩游戏而影响学业,所以家长用这一方法加强管理和约束非常有必要。
【知识点】创新题型;主题活动;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况陈述 。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
故答案为:我赞同腾讯的这一举措,很多孩子自制力较差,常常会因玩游戏而影响学业,所以家长用这一方法加强管理和约束非常有必要。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见解阐述。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从经验中调动对应因素,观点要鲜明,用凝练准确的语言分条写出自己看法。
3.【答案】冬冬,春游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玩得很开心吗?老师让我们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一方面是想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把美好的记忆留存下来。看到那些景色你一定也想到、感受到很多东西吧,写下来以后经常回味不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委婉劝说。首先要有称谓;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写清劝说的原因或理由;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冬冬,春游的时候我们是不是玩得很开心吗?老师让我们把过程和感受写下来,一方面是想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把美好的记忆留存下来。看到那些景色你一定也想到、感受到很多东西吧,写下来以后经常回味不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点评】这道题考查劝说的语言运用。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本题要点,表明态度“ 我不赞成冬冬一直不写,并且抱怨老师的这种要求 ”,理由“ 一方面是想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我们把美好的记忆留存下来。 ”,解决方法“ 看到那些景色你一定也想到、感受到很多东西吧,写下来以后经常回味不好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
4.【答案】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流淌着的就是“孝”。前人奉“孝”为宗,今人仍需高举“孝”之旗。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践行“孝”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宣讲“孝”,践行“孝”。
【知识点】创新题型;活动设计
【解析】【分析】本题要求写一段开场白,答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表达出自己对小说的理解;②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引用等;③语言要有感染力,要准确、连贯。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故答案为:亲爱的同学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源远流长,流淌着的就是“孝”。前人奉“孝”为宗,今人仍需高举“孝”之旗。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践行“孝”文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孝”,宣讲“孝”,践行“孝”。
【点评】⑴本题考查设计开场白的能力,其实也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答题时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
5.【答案】任长霞 ;她是中原大地又一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贫,她柔肠百转。尺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知识点】创新题型;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课外积累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明白”黄河精神“的内涵,即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然后还需要找出新时期这样的人物;如孔繁森、任长霞等。最后进行评论和阐述。
故答案为:任长霞 ;她是中原大地又一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贫,她柔肠百转。尺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
【点评】本题有两大难点,一是要正确理解”黄河精神“,二是要找出新时期拥有黄河精神的人物。因此就需要我们的学生在平时要多看新闻和报纸,注重积累。
6.【答案】示例:有不为斋。理由:“有不为斋”,是林语堂的书房名,里面寄予了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所以我想向林语堂先生学习他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专注学业,长大之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知识点】创新题型
【解析】【分析】给自己的书房取名,可以借鉴古人的书房名,然后从中获得灵感,如纪晓岚的书房名为:阅微草堂,梁启超的书房名为饮冰室,蒲松龄的书房名为聊斋, 杜 甫的书房名为浣花草堂 ,刘鹗的书斋名为抱残守缺斋。这些书房名都非常的雅致,而且都有一定的寓意,要么和作者的经历有关,要么和作者的兴趣爱好有关等。因此可以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名字并说中命名理由。如:不窥园斋。出自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目不窥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专心致志进行研究工作的精神。
故答案为:示例:有不为斋。理由:“有不为斋”,是林语堂的书房名,里面寄予了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文人应该专注于某项事业,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不能什么都涉足。所以我想向林语堂先生学习他的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专注学业,长大之后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点评】本题考查个性展示与创新意识。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要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上组织的各项活动,尤其是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7.【答案】修改:①将“儿女”改为“健儿”(作为中学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儿女”);②将“顽敌”改为“强手”(比赛的对方,不能看作“顽敌”);③将“恭贺”改为“祝贺”(“恭贺”与后面的“敬意”意义上有重复),或删去“和敬意”。
【知识点】错用修改;创新题型;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的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语言得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注意用语场合。二,注意用语对象。场合大体分为庄重场合、工作场合、日常场合、娱乐场合。对象主要是指讲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身份,年龄以及双方的关系等,此外,还要注意语言得体还包含礼貌的要求。此题中第一句中“女排儿女”,“儿女”不适宜用对运动员称呼,应改为“健儿”;“不畏顽敌”,“顽敌”解释为顽强的敌人,在奥运会上把对手称为“顽敌”,不正确,应改为“强手”;最后一句“恭贺和敬意”,词义相同,有重复之嫌,去掉其一即可。
故答案为:修改:①将“儿女”改为“健儿”(作为中学生不能把运动员看作“儿女”);②将“顽敌”改为“强手”(比赛的对方,不能看作“顽敌”);③将“恭贺”改为“祝贺”(“恭贺”与后面的“敬意”意义上有重复),或删去“和敬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一般有两种,一是文体得体,即文章或话语要符合文体的要求,主要表现为要符合文体的特殊格式和语言要求,比如口语中一般不要用文言词语等。一是语体得体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主要表现为用语的褒贬、谦敬词语运用的的当等。
8.【答案】[示例]该图标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图标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该图标将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知识点】创新题型;漫画释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图文转化类题目应在感知图文大题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语义、逻辑来分析推理。对于图文要宏观把握其外形特点,说明画面内容时,画面中的要素要全,不能偏颇或漏掉。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的组合、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中包含的寓意。此会徽由汉字“冬”、“北京”、"BEIJING"、"2022"和奥运五环标志组成。北京冬奥申办标志以汉字“冬”为主题,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冬奥审委在解读设计理念时说,标志既展现了冬季运动会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运用奥运五环色彩彰显动感,时尚与现代,中国文化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实现完美融合。
故答案为:[示例]该图标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图标的下方则是国际奥委会的五环标识。该图标将中国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相融合,既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更传递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点评】徽标:即徽章,标志,他不是一般的图标,是具有指代意义,具有标识性致的图形。往往言简意赅,高度凝练,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徽标类图文转换题型解题方法:一,观察分析徽标构图元素,外形、色彩、中英文字母大小写、变体、数字、涉及的时间、事物等。二,解说画面依一定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三,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联想(行业特点)→图标的创意(含义)→象征义、寓意(要有关联性)。四,语言表达准确、规范得体、简明、平实,清晰。如有标题,一定要写出来,内容要囊括所有画面,不要丢三落四。
9.【答案】(1)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曾经获得的荣誉。
(2)[示例]①荣誉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面对荣誉,我们一定要淡泊宁静,坦然处之。②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荣誉,不能借荣誉做一些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③荣誉只代表过去,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会一事无成。
【知识点】创新题型;材料探究;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能力,阅读三则材料,了解各自材料的主要内容,找出三者反应的共同点,概括出来即可。三则材料讲述了三个人的不同的事例,材料一讲述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少年“雷楚年”在成名后借自己的名气进行诈骗的事迹。材料二讲述著名小说家金庸,在英国剑桥大学决定授予他文学博士的情况下,坚决要求入校就读博士课程。材料三讲述居里夫人在获得许多令世人羡慕不已的荣誉时,她从不因此而迷失自己,由此可见,我们在名誉面前要有正确的态度,不可借已有的名誉去做违法违纪的事。
⑵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能力。在解决上题的基础上,我们了解了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其中的材料一是反面事例,材料二三是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的事例。围绕着“如何对待荣誉”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即可。此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 我们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曾经获得的荣誉。
⑵ [示例]①荣誉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面对荣誉,我们一定要淡泊宁静,坦然处之。②我们应客观地看待荣誉,不能借荣誉做一些与法律法规相违背的事。③荣誉只代表过去,如果永远守着它,就会一事无成。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 做题时一定要在审清题的基础上,从前向后精读语段,并注意段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把切题的信息提取出来。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每则材料概括一条。
⑵本题考查材料探究和见解阐述。答题时应注意,仔细阅读、分析,比较、研究材料,凝练准确的语言分条写出自己发现、探究的结果。
10.【答案】例:昨日之“险”,今日为“源”,革命路已成致富路,令人振奋鼓舞!(符合题意即可)
【知识点】创新题型;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新闻中出现了当年的”险“和今日的”源“,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变化,赞美新时代,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
故答案为:例:昨日之“险”,今日为“源”,革命路已成致富路,令人振奋鼓舞!(符合题意即可)
【点评】对于理解感悟类题型,首先要认真阅读原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然后结合材料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切记一定要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