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吕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07:45:40

文档简介

吕梁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B.影子指向正午刻度时,为当地时间(112°E)12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2:32。
故选B。
2、D.指针影子扫过盘面面积最小时,说明日照时间最短,为冬至日。故选D。
3、C,根据材料中所述“在地震发生时遭受强烈震动、挤压后,迅速液化、喷
出地面”,说明是地壳运动挤压造成,故选C
4、A.因为金田村地处黄河故道,且地面高出几十米,说明是河流堆积作用。选A
5、B.①为云南民居并不是我国最南的省区,海南是最南的省区。②是大熊猫,最具
代表性的是四川地区,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弱。③是吉林雾淞,吉林是内陆。④是海南椰
林,热带地区,而柑橘是亚热带水果。故选B。
6、A.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环境特征,A正确。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故B错。不同
类型区域的划分指标和方法不同,故C错。有的区域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的边
界,而是具有过渡性,故D错。
7、B.黄土高原区没有跨寒温带,A错:位于半湿润向半干早的过渡地带,B正确:位
于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C错:位于森林区与草原区的过渡地带,D错。
8、D.沟壑纵横是水土流失的结果,不是原因,A错:黄土土质疏松,B错:温带季风
气候为主,由半湿润向半干早过渡,C错:毁林开荒破坏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D正确。
9、D.全面育林育草不现实,A错:陡坡上不适合修筑梯田,修筑梯田的坡度要求
般是不大于25°,B错: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太绝对化,C错:故选D。
10、B.提供农产品和劳动力的是周边的农村地区,而不是核心城市,A、C错:城市
的等级不同,可以发展不同产业,通过便利的交通加强协作,B正确:会巩固洛阳的副中心
地位,D错。
11、A.题干中强调的速度和程度,距离近,影响速度就快和影响程度就高,所以选A
12、C.城市的辐射效应就是核心城市对周边中小城镇的带动作用,会微发中小城镇的
活力,缩小中小城镇与核心城市的差距,加强相互的分工协作,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
故选C。
13、C.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地广人稀,人口稀疏,且基本未开发,经济水平低,纬度
高,气候寒冷,故选C。
14、D.中俄合作,有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农业、商贸、物流、资源开发等的发展,
优化了产业结构,故选D。远东地区不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A错:有利于远东地区人口
迁入,B错,俄罗斯不需要从我因进口粮食,C错。
15、A.材料中“大范围雨雪、降温、冻雨”说明是寒潮过境,A正确。其余选项错。
16、B.根据材料中所述“高空低温大气,下落到暖气层,再进入到近地面的冻结层”,
故B正确。A图从高空到近地面气温一直下降,错。C图近地面温度高于0°C,错。D图中
部大气层低于0°C,错。吕梁市 2023 - 2024 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地 理 试 题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
第Ⅰ 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某校组织学生在山西祁县乔家大院(37°N,112°E)游学,发现保元堂院内建有赤道式日晷(如图)。赤道式日晷是将晷针指向北极,观察晷针投影在垂直于晷针的圆盘上的刻度来判断时间的装置。完成下面1~2小题。
1.当晷针的影子指向正午刻度时,北京时间是
A. 12:00 B. 12:32
C. 11:28 D. 12:08
2. 晷针影子扫过盘面面积最小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金田村发生了次生灾害——砂涌,即地下含水量高的沙土在地震发生时遭受强烈震动、挤压后,迅速液化、喷出地面。金田村地处黄河故道,地面高出黄河河床几十米。据此回答3~4题。
3. 砂涌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 泥石流 B. 崩塌 C. 地壳运动 D. 火山喷发
4.产生砂涌的沙土最可能来自
A. 河流沉积 B. 风力搬运 C.土地荒漠化 D. 岩石风化
高二地理 第1页(共6页)
邮票是一种邮政付费凭证,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历史、地理、习俗、文化、形象。下面四幅邮票反映了我国四个不同省级行政区的典型特征,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我国四个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所在省区位置最靠南 B.②所在省区太阳辐射较贫乏
C. ③所在省区位于西北地区 D. ④所在省区是柑橘的主产地
6. 这四幅邮票最能体现的区域特点是
A. 每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 B.不同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C. 区域的划分所采用的指标都相同 D. 区域之间都具有明确的边界
石楼县位于山西省西部,曾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石楼县大力实施“坡改梯”综合整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下图是石楼县在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据此回答7~9题。
7. 属于黄土高原区位特征的是
A. 地跨亚热带、暖温带、寒温带
B. 由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C. 由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过渡
D. 由草原区向荒漠区的过渡
8.石楼县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 沟壑纵横 B. 土质黏重
C. 气候湿润 D. 毁林开荒
高二地理 第2页(共6页)
9.石楼县水土流失的有效治理措施是
A.全面封山育林育草 B. 陡坡上修筑水平梯田
C.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D. 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
郑州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通过其辐射作用,带动开封、洛阳等周边地区的发展。政府通过推进城际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提升郑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巩固提高洛阳的副中心城市地位,联动周边城市,增强地区性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带动能力。下图是中原城市群示意图,据此回答10~12题。
10. 郑州对洛阳的辐射作用体现在
A.为洛阳提供农产品 B.促进城市功能的分工协作
C.为洛阳提供大量劳动力 D.减弱洛阳的副中心地位
11. 影响城市辐射效应速度和程度的最重要因素是
A. 距离远近 B. 行政区划 C. 招商政策 D. 资源禀赋
12. 城市辐射效应会使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
①吸引优势资源,使中小城镇失去发展动力 ②加强与周边中小城镇的分工与合作
③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④拉大与周边中小城镇的发展差距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高二地理 第3页(共6页)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和与中国接壤的区位优势,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的合作呈现良好势头,连接两国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推进。农业和跨境物流成为现阶段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据此回答13~14题。
13. 与中国东部地区比,俄罗斯远东地区
A. 经济发展水平高 B. 人口密度大
C. 开发程度低 D. 交通网密集
14. 与中国接壤的区位优势,有利于俄罗斯远东地区
A. 高新技术的发展 B. 人口迁出
C. 进口粮食 D. 优化产业结构
2023年12月13日至15日,华北等地出现大范围雨雪、降温、冻雨天气,造成路面结冰湿滑。冻雨的形成需要有特殊的气象条件,高空低温大气中凝结的冰晶和雪花,下落过程中经过温度高于0℃的暖气层,变成液态水滴。然后继续下落,又进入近地面气温低于0℃的冻结层,接触到冰冷的物体,立刻就会变成坚实的“冻雨”。据此回答15~16题。
15. 此次天气的形成是由下列哪类天气系统造成的
A. 冷锋 B. 暖锋 C.气旋 D. 反气旋
16.下列有利于冻雨形成的气象条件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 小题,共52分)
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孝义市是山西省最早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面对“资源诅咒”困境,通过创新驱动破解资源型城市“转身之困”,把产业转型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智慧煤化工、氢能源、农产品加工、生态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同时,在采煤沉陷区种植核桃、柿子和红枣等经济作物,为多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供原料。孝义市通过矢志不移追求绿色发展,完成了一场“煤城”变“美城”的华丽转变,已逐步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的转型之路。下图是孝义市转型后的产业结构示意图。
(1)与煤炭相比,指出氢能的优点。(6分)
(2)分析孝义市的转型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8分)
(3)简述孝义市从“煤城”到“美城”华丽转变的生态环境意义。 (4分)
18. (16分)
长江源区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响应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全球气候变暖将对江源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2023 年江源综合科考聚焦冰川、河湖和湿地,发现全球山地冰川整体处于退缩状态。近年来,受气候变暖驱动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显著增加的影响,湖泊面积也在增加。近40年来长江源区沼泽湿地面积呈现减少趋势。下图是长江源头地区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高二地理 第5页(共6页)
(1)概括长江源区冰川面积分布和变化特点。(6分)
(2)分析长江源区河流输沙量显著增加的可能原因。(4分)
(3)未来一定时期内,长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会增多。说明理由。(6分)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半导体产业链包括上游(设计、装备、材料)、中游(晶圆及存储器制造、封测等)和下游(数字终端)等环节。20世纪50年代,美国半导体产业独领风骚,70年代起半导体产业发展经历了三次区域转移过程,如下图所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背景下,湖南省长沙市2018年开始建设半导体产业高新区,目前成为我国唯一能够实现 CPU、GPU、DSP芯片三大件设计国产自主的城市,但是,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如光刻机)领域还处在劣势。
(1)推测 1980—2009年半导体产业从日本转出的主要原因。(6分)
(2)说明半导体产业的第三次转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4分)
(3)推测长沙市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实现突破应采取的措施。(8分)
高二地理 第6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