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综合自检卷-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寒假综合自检卷-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9 15:4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综合自检卷-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B.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C.2.80与2.8相比,大小相等,但2.80更精确些
D.2a与a2都表示两个a相乘
2.在0.□×□=2.4中,每个方框里填一个数字,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有( )种。
A.4 B.3 C.6 D.5
3.一个数的百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
A.800.880 B.800.808 C.800.088 D.80.088
4.如图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都相等,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 )。
A.甲的面积最大 B.乙的面积最大
C.丙的面积最大 D.一样大
5.26.79÷b(b不为0),当b( )时,商一定大于26.79。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无法确定
6.玲玲在做一道两位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时,把被除数的小数点看丢了,其他计算都没问题。结果算出来的结果是234,那这题的正确结果是( )。
A.0.234 B.2.34 C.234 D.2340
二、填空题
7.做一套西服需要1.3米的布料,如果做100套这样的西服,至少需要( )米布料;现有200米布料,最多可以做( )套这样的西服。
8.减数比被减数少6.41,被减数比差多3.7,被减数是( )。
9.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三角形的底是1.6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
10.小丽走一条0.25千米的路需要4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 )千米,走1千米需要( )分钟.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9.8×1.04( )9.8 a÷9.8( )a(a>0)
2.5÷0.01( )2.5×100 3.6÷1.8( )7.2÷3.6
12.如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0.6分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梯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三、判断题
13.﹣5℃比﹣13℃气温要低。( )
14.被减数减少3.5,减数增加3.5,差不变。   ( )
15.在数学质量检测中,第一小组平均成绩是89分,第二小组平均成绩是92分,表明第二小组每人的成绩都比第一小组好.( )
16.16.7÷3=5.5……0.2,所以1.67÷0.3=5.5……0.02。 ( )
17.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是12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米. (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0.62= 0.12+0.6= 2.1-0.7= 4.5÷0.01=
2.7÷100= 8.8×0.1= 3.5÷100= 0.6×0.3÷0.6×0.3=
19.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12.4+0.56= 11.8-4.51= ★3.84÷1.2= 2.05×0.67≈(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便计算。
2.6×4.8+5.2×2.6 3.2×0.25×12.5 3.42÷[(6.5-2.7)×0.2]
五、解答题
21.甲种布8米和乙种布18米,共值37.8元。已知1米甲种布和3米乙种布价钱相等,甲、乙两种布每米各值多少元?
22.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底250米,高300米,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地能收获多少吨小麦?
23.一条地铁线分高架线和地下线两部分,其中高架线长16.5千米,地下线比高架线长8.25千米。这条地铁线全长多少千米?
24.如图,小区活动场地由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休闲区和一个三角形的花园组成,这个活动场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5.正确佩戴口罩和正确洗手可以有效地预防新冠肺炎,某小学在12月份对五年级三个班学生(每班45人)是否正确佩戴口罩和正确洗手情况进行调查,情况如下:
(1)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上面的表格,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 )班正确佩戴口罩人数最多,( )班正确洗手人数最多。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正负数的认识知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解答即可;
根据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解答即可;
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2.80与2.8相比,大小相等,但2.80更精确些,据此解答即可;
2a表示两个a相加,而a2表示两个a相乘,它们的意义不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说法错误,如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B.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形状不一定一样,故组成的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如:两个三角形,一个是直角的,一个是钝角的,并且等底等高,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关键是要两个三角形形状完全一样(全等),故说法错误;
C.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知,2.80=2.8,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2.80的计数单位是0.01,2.8的计数单位是0.1,故说法正确;
D.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可知,2a表示2乘a,a2表示两个a相乘,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知识、图形拼组知识、小数的意义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A
【分析】由于第二个乘数是一位数,那么从第二个乘数可以取值范围是1~9,根据小数乘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求解即可。
【详解】0.3×8=2.4
0.8×3=2.4
0.4×6=2.4
0.6×4=2.4
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有4种。
在0.□×□=2.4中,每个方框里填一个数字,符合要求的填法一共有4种。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3.C
【分析】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去写,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三位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起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据此写出这个小数。
【详解】这个数是800.088。
有一个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千分位上都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800.088。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主要一定要补足0的个数。
4.D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甲、乙的底都是长方形的长,高都是长方形的宽,所以它们的面积就是长方形面积一半;丙的底是长方形的宽,高是长方形的长,它的面积也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详解】甲的面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2;
乙的面积=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2;
丙的面积=长方形的宽×长方形的长÷2;
即:甲乙丙的面积都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它们的面积一样大。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
5.B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当除数小于1时(除数不为0),所得的商比被除数大。据此解答。
【详解】26.79÷b(b不为0),当b<1时,商一定大于26.79。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6.B
【分析】根据题意,被除数是2位小数,把被除数的小数点看丢了,相当于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除数不变,商也扩大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用商除以100,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结果是:234÷100=2.34。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 130 153
【分析】求至少需要布料的米数,用做一套西服的米数×要做的套数,用1.3×100解答;求200米布料最多能做多少套西服,也就是求200米里最多有多少个1.3米,用除法计算,即用200÷1.3解答。
【详解】1.3×100=130(米)
200÷1.3≈153(套)
做一套西服需要1.3米的布料,如果做100套这样的西服,至少需要130米布料;现有200米布料,最多可以做153套这样的西服。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与整数的乘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关键是理解“去尾法”的意义,无论结果剩几米,只有不够再做一套,就直接舍去。
8.10.11
【分析】根据被减数比差多3.7,可得减数就是3.7,减数比被减数少6.41,用3.7加上6.41就是被减数。
【详解】3.7+6.41=10.11
被减数是10.1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被减数、减数和差之间关系的运用。
9.0.8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可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时,三角形的底是平行四边形底的2倍,据此解答。
【详解】1.6÷2=0.8(厘米)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三角形的底是1.6厘米,平行四边形的底是0.8厘米。
【点睛】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面积等高时,它们底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 0.0625 16
【解析】略
11. > <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大于原数;
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0除外),商小于原数;
不能直接判断的先计算再比较。
【详解】因为1.04>1,因此9.8×1.04>9.8;
因为9.8>1,因此a÷9.8<a(a>0);
2.5÷0.01=250,2.5×100=250,因此2.5+0.01=2.5×100;
3.6÷1.8=2,7.2÷3.6=2,因此3.6÷1.8=7.2÷3.6
【点睛】根据题目中一个因数或除数与1相比较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是完成问题的关键,不能直接判断的可先计算,然后再比较。
12. 0.15 0.39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三角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三角形面积;梯形的下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减去三角形的底,代入数据,求出梯形的下底,梯形的高等于平时四边形的高;根据梯形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求出梯形的面积。
【详解】0.5×0.6÷2
=0.3÷2
=0.15(平方分米)
0.9-0.5=0.4(分米)
(0.9+0.4)×0.6÷2
=1.3×0.6÷2
=0.78÷2
=0.39(平方分米)
如图,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0.6分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0.15平方分米,梯形的面积是0.39平方分米。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详解】略
14.×
【详解】如果减数不变,被减数减少3.5,差减少3.5,如果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3.5,差就减少3.5,所以差一共减少3.5+3.5=7;
故答案为:×
15.×
【详解】略
16.√
【详解】略
17.正确
【分析】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详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是12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18.0.36;0.72;1.4;450
0.027;0.88;0.035;0.09
【详解】略
19.12.96;7.29;3.2;1.4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在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除法的验算用乘法;
保留几位小数,就看保留小数的下一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详解】12.4+0.56=12.96 11.8-4.51=7.29

3.84÷1.2=3.2 2.05×0.67≈1.4
验算:
20.26;10;4.5
【分析】第一小题是小数的乘法、加法的混合运算,有公因数2.6,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小数乘法得出答案;第二小题是小数的连乘运算,可将3.2化为,再根据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将0.8与12.5、0.25与4分别相乘,再进行乘法运算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题中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数减法,再计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乘法,最后计算括号外的小数除法,据此可得出答案。
【详解】
21.甲种布每米的价格是2.7元,乙种布每米的价格是0.9元。
【分析】根据题意知:把乙种布18米折算成6米甲种布,就相当于8+6=14米甲种布的总价是37.8元,用除法可求得甲种布的单价,用甲种布的单价除以3,即可求得乙种布的单价。据此解答。
【详解】甲种布的单价:
37.8÷(8+18÷3)
=37.8÷14
=2.7(元)
乙种布的单价:
2.7÷3=0.9(元)
答:甲种布每米的价格是2.7元,乙种布每米的价格是0.9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出:乙种布18米相当于6米甲种布,并能熟练掌握单价、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22.7.5公顷;45吨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列出算式250×300=75000平方米,再转化为公顷,再用公顷数乘6000,得这块地收获小麦的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平方米)
75000平方米公顷
(千克)
45000千克吨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7.5公顷,这块地能收小麦45吨。
【点睛】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及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41.25千米
【分析】用高架线+8.25千米,求出地下线的长度,再用地下线+高架线,即可求出这条地铁线的全长。
【详解】16.5+8.25+16.5
=24.75+16.5
=41.25(千米)
答:这条地铁线全长41.25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加法的计算,关键是求出地下线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
24.3000平方米
【分析】通过对图的观察,该图由左边的平行四边形和右边的三角形组成了一个梯形,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该梯形的上底为40米,下底为(40+40)米,高为50米,根据梯形面积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数据求值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40+40+40)×50÷2
=(80+40)×50÷2
=120×50÷2
=6000÷2
=3000(平方米)
答:这个活动场地的面积是3000平方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组合图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熟记梯形面积公式,同时需要能从图片观察出该图形组成了一个梯形。
25.(1)见详解;
(2)见详解;
(3)1;3
【分析】(1)通过对表格的观察,用正确佩戴口罩的总人数-(1)人数-(3)班人数=(2)班人数,用正确洗手的三个班分别的人数相加可得正确洗手的总人数;
(2)根据表中的每班正确佩戴口罩、正确洗手人数,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3)对三个班正确佩戴口罩人数和正确洗手人数进行比较,找出最多的人数。
【详解】由分析可得:
(1)(2)班正确佩戴口罩人数:
120-44-34
=76-34
=42(人)
正确洗手总人数:
32+42+43
=74+43
=117(人)
填表如下:
(2)如图:
(3)正确佩戴口罩人数:
(1)班44人,(2)班42人,(3)班34人,44>42>34,所以(1)班正确佩戴口罩人数最多;
正确洗手人数:
(1)班32人,(2)班42人,(3)班43人,43>42>32,所以(3)班正确洗手人数最多。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条形统计图已知数据的掌握,要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