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综合自检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B.加工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1%。
C.棱长6分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一样大。
D.树叶长和宽的比值越大,树叶越狭长。
2.六(1)班选举班长,规定得票超过三分之二的可以当选。如果王小芳当选为该班班长,那么她的得票率可能是( )。
A.50% B.60% C.66% D.70%
3.陈老师晚上8点从北京乘高铁到南京,3小时行驶了全程的,他到南京时看到的景象是( )。
A.夜深人静 B.夕阳西下 C.艳阳高照 D.旭日东升
4.王老师准备买46本一样的练习本,去三家商店了解到单价都是20元,但促销方式不同。请你帮王老师算一算,到( )商店买最便宜。
A.甲商店(买4送1,不满4本不赠送) B.乙商店(一律八折)
C.丙商店(满200元返现金40元) D.以上三家都一样
5.“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常给人以最美的感觉,它的比值约等于( )。
A.0.518 B.0.618 C.0.718 D.0.818
6.王阿姨买了1张餐桌和6把椅子,一共用去1080元。已知1张餐桌的价钱是1把椅子的3倍,1张餐桌( )元。
A.120 B.240 C.360 D.720
二、填空题
7.( )÷35==15∶( )≈(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8.张叔叔从甲地开车前往相距210千米的乙地,1.5小时行驶了全程的,还有( )千米到达乙地。
9.一件夹克衫原价120元,搞促销时按八五折出售,买这件夹克衫比原来便宜( )元。
10.红花朵数与白花朵数的比是5∶3,白花朵数是红花的( )%,红花朵数占两种花总朵数的( )%。
11.下面是一个( )体的展开图,它的底面积是( )cm2,它的体积是( )cm3。
12.一件大衣售价80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每满300元减120元”,如果妈妈想买这件大衣,只需要支付( )元,实际上这件大衣打了( )折。
三、判断题
13.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相等,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都相等.( )
14.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 米,第一根剩下的绳长,说明原来绳比 1 米短.( )
15.把一块橡皮泥先捏成长方体,再捏成正方体,它们的体积变了. ( )
1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8厘米,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3 ∶2,那么一条腰的长度一定是8厘米.( )
17.两杯含盐率都是15%的盐水加在一起,含盐率就是30%.(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9.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0.解方程。
五、解答题
21.一块长方体钢板,长8分米,宽4分米,厚0.25分米,已知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22.友谊农场在一块36公顷的土地上种植大豆和玉米,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比是4∶5,大豆和玉米各种植多少公顷?
2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全程的40%,离乙地还有15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4.图书馆大门前有4级台阶,每级长8米,宽0.4米,高0.3米。
(1)这4级台阶一共占地多少平方米?
(2)给这些台阶铺上地砖,至少需要铺多少平方米地砖?
25.红旗小学四、五、六年级举行冬季趣味运动会,六年级有56人参加并且参加的人数最多。以下是关于三个年级人数的信息,但只有一条是正确的。
①六年级参加的人数占全体运动员总数的25%。
②四、五、六年级运动员的人数比是2∶4∶7。
③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全体运动员总数的少40人。
(1)上面三条信息中,正确的信息是( )。(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2)根据你所选的正确信息算一算,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冬季趣味运动会?
参考答案:
1.D
【分析】根据真分数、假分数和倒数的意义,合格率,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比的意义进行逐项分析解答。
【详解】A.真分数小于1,倒数大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倒数等于或小于1,原题干说法错误;
B.加工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原题干说法错误;
C.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正方形的表面积是6个面的总面积,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不是一个概念,不能比较大小,原题干说法错误;
C.树叶长和宽的比值越大,树叶越狭长,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要牢记掌握。
2.D
【分析】≈66.7%,也就是小芳的票数超过66.7%就可以当选为班长。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六(1)班选举班长,规定得票超过三分之二的可以当选。如果王小芳当选为该班班长,那么她的得票率可能是70%。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对应的百分率,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3.A
【分析】根据题意,3小时行驶了全程的,用÷3,求出1小时行驶全程的分率,再把全程看作单位“1”,用1÷1小时行驶全程的分率,求出行驶全程需要的时间,计算出陈老师到达南京的时间,即可判断他到南京时看到的景象。
【详解】1÷(÷3)
=1÷(×)
=1÷
=1×4
=4(时)
晚上8时+4时=晚上12时
即陈老师到达南京的时间是晚上12时,他看到的景象是夜深人静。
故答案为:A
【点睛】计算出陈老师到达南京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B
【分析】甲商店:买4送1,即原来买4本的钱现在可以买(4+1)本;用46÷(4+1)=9(组)……1(本),再用9×4+1,求出需要付钱的练习本数,再乘单价20,即可求出甲商店买46本练习本的钱数;
乙商店:一律八折: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用46×单价×80%,即可求出乙商店买46本练习本的钱数;
丙商店:满200元返现金40元;先求出买46本练习本的钱数,再除以200,求出46个练习本的钱数有多少个200元,再乘40,求出返现金的钱数,再用买46本练习本的钱数减去返回的钱数,求出丙商店买46本练习本的钱数;再比较三家商店的钱数,即可解答。
【详解】甲商店:4+1=5(本)
46÷5=9(组)…1(本)
(9×4+1)×20
=(36+1)×20
=37×20
=740(元)
乙商店:八折就是80%。
46×20×80%
=920×80%
=736(元)
丙商店:46×20÷200
=920÷200
=4(个)…120(元)
4×40=160(元)
920-160=760(元)
736<740<760;乙商店<甲商店<丙商店。
王老师准备买46本一样的练习本,去三家商店了解到单价都是20元,但促销方式不同。到乙商店(一律八折)买最便宜。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折扣问题,打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关键是计算出各个商店买46本练习本需要的钱数。
5.B
【分析】把一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当较长部分与整体的比是0.618∶1时,被称为“黄金比”,根据比值的求法,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得到的结果即是黄金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黄金比是:0.618∶1
即比值:0.618∶1=0.618
“黄金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常常给人以最美的感觉,它的比值约等于0.618。
故答案为:B
【点睛】了解“黄金比”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C
【分析】已知1张餐桌的价钱是1把椅子的3倍,那么王阿姨买了1张餐桌和6把椅子,相当于买了3+6=9把椅子,花了1080元,根据总价÷数量=单价,用1080÷9=120元,求出一把椅子的单价,然后再乘上3,求出一张桌子的单价,据此解答。
【详解】1080÷(3+6)
=1080÷9
=120(元)
1张餐桌:120×3=360(元)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倍数关系,得出王阿姨买了1张餐桌和6把椅子,相当于买了3+6=9把椅子,然后再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
7. 25 21 71.4
【分析】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即=5÷7,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即第一个空:35÷7×5=25;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分子相当于比的前戏,分母相当于比的后项,即=5∶7,根据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即第二个空:15÷5×7=21;根据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的结果保留三位小数即可,再根据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面加个百分号即可。
【详解】25÷35==15∶21≈71.4%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小数、比、百分数的互换,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并灵活运用。
8.90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考查看作单位“1”,已经行驶了全程的,那么剩下的路程占全程的(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详解】210×(1-)
=210×
=90(千米)
还有90千米到达乙地。
【点睛】此题属于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关键是确定单位“1”,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
9.18
【分析】按八五折出售,则现价是原价的85%,用原价×85%求出现价,再用原价-现价即可解题。
【详解】120-120×85%
=120-102
=18(元)
即买这件夹克衫比原来便宜18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扣问题,解题时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0. 60 62.5
【分析】将红花朵数看成5份,白花朵数看成3份,则总份数为5+3=8份;求白花朵数是红花的百分之几,用白花份数÷红花份数即可;求红花朵数占两种花总朵数的百分之几,用红花份数÷两种花总份数即可。
【详解】3÷5=60%
5÷(5+3)
=5÷8
=62.5%
即白花朵数是红花的60%,红花朵数占两种花总朵数的62.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比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11. 长方 40 80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据此判断出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根据展开图可知,这是长是8cm,宽是5cm,高是2cm,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长×宽,代入数据,求出底面积;再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这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
底面积:8×5=40(cm2)
体积:8×5×2
=40×2
=80(cm3)
下面是一个长方体展开图,它的底面积是40cm2,它的体积是80cm3。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体的特征,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及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560 七
【分析】根据题意“每满300元减120元”,由此可知,800元里能减去2个120元;由此求出大衣的现价;再用大衣的现价除以大衣的原价,再乘100%,求出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打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据此解答。
【详解】800元=300元+300元+200元
120×2=240(元)
800-240=560(元)
560÷800×100%
=0.7×100%
=70%
70%就是七折
一件大衣售价800元,商场的优惠活动是“每满300元减120元”,如果妈妈想买这件大衣,只需要支付560元,实际上这件大衣打了七折。
【点睛】本题考查折扣问题,打几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十。
13.对
【详解】略
14.对
【详解】略
15.×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把一块橡皮泥先捏成长方体,再捏成正方体,它的形状变了,但所占空间的大小即它的体积没变,原题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16.×
【详解】略
17.×
【详解】略
18. ; ; ; ; ;
; ; ; ;
【详解】略
19.;;
5;;46
【分析】(1)把题中的75%化成分数,40%化成分数,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除法;
(4)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5)根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先算除法,再算减法,也可运用减法的性质简算;
(6)把102分成100+2,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详解】
=
=×(+)
=×1
=
=
=×1
=
=÷[÷]
=÷
=
=×12+×12-×12
=4+3-2
=5
=--
=-(+)
=-1
=
=(100+2)×
=100×+2×
=46+
=46
20.x=;x=;x=
【分析】,先计算1-75%的差,再用除以1-75%的差,即可解答;
,先计算×的积,再除以3,即可解答;
,先计算-的差,再除以,即可解答。
【详解】
解:25%x=
x=÷25%
x=×4
x=
解:3x=×
3x=
x=÷3
x=×
x=
解:x=-
x=-
x=
x=÷
x=×
x=
21.62.4千克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钢板的体积;已知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求钢板的质量,用钢板的体积乘每立方米的质量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8×4×0.25=8(立方分米)
8×7.8=62.4(千克)
答:这块钢板重62.4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方体体积的实际应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2.16公顷;20公顷
【分析】已知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比是4∶5,可以把种植大豆和玉米的面积分别看作4份和5份,先用4+5求出总份数,再用总面积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公顷,最后用一份的公顷数分别乘4份和5份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36÷(4+5)
=36÷9
=4(公顷)
大豆:4×4=16(公顷)
玉米:4×5=20(公顷)
答:大豆种植16公顷,玉米种植20公顷。
【点睛】本题还可以根据比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分数乘法求出各部分量。
23.250千米
【分析】根据题意,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看作单位“1”,已行全程的40%,则剩下全长的(1-40%),是150米;根据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用150千米除以(1-40%)即可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150÷(1-40%)
=150÷60%
=2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250千米。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求出150千米对应的分率。
24.(1)12.8平方米
(2)22.4平方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1级台阶的占地面积,然后再乘4即可。
(2)根据题意可知,每级台阶的上面是长方形,长8米、宽0.4米;每级台阶的前面也是长方形,长8米,宽0.3米;铺地砖不仅要铺每级台阶的上面,而且还要铺每级台阶的前面。因此用(长×宽+长×高)×4,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由分析得:
(1)8×0.4×4=12.8(平方米)
答:这4级台阶一共占地12.8平方米。
(2)(8×0.4+8×0.3)×4
=(3.2+2.4)×4
=5.6×4
=22.4(平方米)
答:至少需要铺22.4平方米地砖。
【点睛】解答有关长方体计算的实际问题,一定要搞清楚所求的是什么,再进一步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25.(1)②
(2)104人
【分析】(1)信息①,三个年级参加运动会,把全天运动员总数看作单位“1”,六年级参加人数最多,六年级的人数占全体运动员的以上,25%<,信息不正确;
信息②,六年级运动员人数是7份,四、五年级合起来才6份,所以六年级人数最多,这个信息正确;
信息③,六年级参加的人数比全体运动员总数的少40人,六年级人数+40人就是全天运动员的,全天运动员总人数:(56+40)÷=168人,全天运动员一共是168人,至少有一个年级人数超过六年级,信息不正确。
(2)四、五、六年级运动员的人数比是2∶4∶7,六年级占全天运动员的,六年级运动员56人,用56÷,即可求出三个年级一共参加冬季趣味运动会的人数。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上面三条信息中,正确的信息是②。
(2)56÷
=56÷
=56×
=104(人)
答:三个年级一共有104人参加冬季趣味运动会。
【点睛】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按比例分配问题,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知识进行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