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11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题仅有一
项、第 8~1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分,对而不全得 2分,选错或不选得 0分。)
1.兴泉铁路于 2023年 1月全线开通,全长 464.16公里,设计时速 160公里,全程 3小时 30分钟左右。
由江西省兴国站进入福建省境内,终至泉州站,沿线站点分布如图。已知兴国站到泉州站的直线距离
约为 302公里,正确的是( )
A.3小时 30分钟表示时刻
B.302公里表示兴国站到泉州站的路程
C.464.16公里表示兴国站到泉州站的位移大小
D.研究列车行驶全程的所用的时间时,可将列车视为 质点
2.汽车的刹车性能至关重要,关乎到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研发阶段应在不同情形下进行实验测量分析。
如图所示,两条图线是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 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
0.5s(从发现问题到开始制动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 t=0.5s到停下,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较小
B. 从 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C. 从 t=0.5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加速度之比为 1:2
D. 从 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和干燥路面的位移之比为 2:1
3.某人乘电梯时,用手机内的加速度传感器测得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加速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已知 t=0时电梯
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t=2s时人对电梯压力最大 B.2~3s内电梯在做减速运动
C. 4s~7s电梯正下行 D.8s与 10s两时刻的速度相等
4.质量为 m的物体 P置于倾角为θ1的固定光滑斜面上,轻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分别连接着 P与小车,P
与滑轮间的细绳平行于斜面,小车以速率 v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与滑轮间的细绳和水平
方向成夹角θ2时(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的速率为 v
B.P的速率为 vcosθ2
C.绳的拉力等于 mgsinθ1
D.绳的拉力小于 mgsinθ1
5.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 x随时间 t的变化如
图所示。甲图线为抛物线,乙图线为过原点的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曲线运动,乙做直线运动 B. t1-t2时间内,甲车走过的路程大于乙车
2026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第 1 页 共 4 页
{#{QQABRQQAggggAhAAAAgCQwU6CgOQkBGACIoGAFAIIAAAyBNABAA=}#}
C. t1-t2时间内,在中间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D. t1时刻两车第一次相遇,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6.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为 1/4圆周的柱状物体 A、A与墙面之
间放一光滑的圆柱形物体 B,对 A施加水平向左的力 F,整 A装置保持静止。
若将 A的位置向右移动少许,物体 B未触地,整个装置仍保持平衡,则( )
A. 墙对 B的作用力减小 B. 水平外力 F增大
C. 地面对 A的支持力增大 D. B对 A的作用力减小
7. 如图所示,物体 A置于水平地面上,B、C叠放,A、B间连有轻质弹簧,弹簧被压缩后用细线把 A、
B固定住,细线的拉力为 F,A、B质量均为 2m,C的质量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整个装
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细线剪断,则在剪断细线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物体的瞬时加速度为 0 - B. B物体的瞬间加速度为 F/2m
C. A物体对地面压力为 5mg D. C对 B的压力为 F/3 + mg
8.一小船渡河,河宽 60m,河水的流速 v1=4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v2=3m/s,船以最短的
时间渡河,则( )
A. 小船运动的轨迹是直线 B. 小船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C. 小船过河的时间一定是 20s D. 小船过河的时间一定是 15s
9.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物块以初速度 v0滑上水平传送
带,从 A点运动到 B点的 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初速度 v0=4m/s B.传送带转动的速度 v=4m/s
C.AB两点间距离为 3m D.物块留在传送带上摩擦痕迹长为 0.5m
10.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课题研究发现:球形物体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 f跟运
动的速率 v有:f∝v2。当气球和重物由静止释放,在一起竖直下落的过程中,
其速率 v、加速度的大小 a和运动的时间 t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可能正确的是( )
11.如图所示,一小滑块(可视为质点)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 v向上做匀变速直线
运动,依次经 A、B、C、D到达最高点 E,已知 AB=BD=6m,BC=1m,滑块从 A到
C和从 C到 D所用的时间都是 2s。设滑块经 B、C时的速度分别为 vB、vC,则( )
A.vC=4m/s B.vB= 8m/s
C.DE=4m D.从 D到 E所用时间为 4s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56 分。
12.(6分) 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
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 L=2.5cm,g取 10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
2026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第 2 页 共 4 页
{#{QQABRQQAggggAhAAAAgCQwU6CgOQkBGACIoGAFAIIAAAyBNABAA=}#}
上的信息,完成下面几个问题:(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v0=_____m/s;
(2)物体运动到 b点时的瞬时速度 vb=_____m/s;
(3)从抛出点到 c点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s;
13. (9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总质量用M表示(乙图中M包括小车与传感器,丙图中M包括小车
和与小车固
连的滑轮),
钩码总质量
用 m表示。
(1)为便于测量合外力的大小,并得到小车总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的结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三组实验中只有甲需要平衡摩擦力 B.三组实验都需要平衡摩擦力
C.三组中只有甲需要满足所挂钩码总质量 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
D.三组实验都需要满足所挂钩码的总质量 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的条件
(2)图丁是用图甲装置中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的一部分,O、
A、B、C、D和 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 a表示。
则 OD间的距离为______cm。图戊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x-t2
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则加速度
大小 a=______m/s2(保留 2位有效数字)。
(3)若乙、丙两位同学发现某次测量中力传感器
和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通过计算得到小车加速度
均为 a,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则乙、丙两位同学
实验时所用小车总质量之比为______。
14. (7分)质量为 30 kg的小孩坐在 10 kg的雪橇
上,大人用与水平方向成 37°角斜向上的大小为 100 N的拉力拉雪橇,使雪橇沿水平地面做匀速运动,
g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雪橇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2)雪橇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
2026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第 3 页 共 4 页
{#{QQABRQQAggggAhAAAAgCQwU6CgOQkBGACIoGAFAIIAAAyBNABAA=}#}
15.(10分)跳台滑雪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它需要利用山势特点建造一个特殊跳台。一运动员穿着专
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较高速度后从 O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在山坡上 B点
着陆,如图所示。已知可视为质点的运动员从 O点水平飞出的速度物 0 = 10 3 m/s。山坡可看成倾角
θ为 30°的斜面,不考虑空气阻力,取 g=10m/s2,求:
(1)运动员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t1;
(2)运动员从飞出至落在斜坡上的位移 s的大小。
(3)何时距离斜面最远。
16.(10分)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 H处以 v0=10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地
面上有一长 L=5m的小车,其前端M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 s=4m,小球抛出的同时,小车由静止开始向
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 20m/s,忽略空气阻力及小
车的高度,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
(1)求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时间 t及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 H;
(2)为了让小车接住小球,试确定小车加速度 a的取值范围。
17.(14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木板M,木板的左端上放有一质量为 m=2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开始时两者均静止。现用一水平向左的拉力 F作用
在木板上,m、M的加速度随拉力 F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m、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为多大?
(2)木板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为多大?
(3)已知木板长 L=3.5m,若对 M施加水平向左的恒力 F=28N,要使物块与木板能分离,则恒力 F
至少持续作用多长时间?
2026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第 4 页 共 4 页
{#{QQABRQQAggggAhAAAAgCQwU6CgOQkBGACIoGAFAIIAAAyBNABAA=}#}2026届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4分=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A B C B D AC AD AD C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2. (1) 1.00 (2分) (2) 1.25 (2分) (3) 0.125 (2分)
13. (1) BC (3分) (2) 1.20 (1分) 0.93(2分) (3)1︰2(3分)
14.(7分)
(1)(3分)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N+Fsin370-G=0 解得:N=340N
(2)(4分)在水平方向Fcos370-f=0 又f=μN 解得:μ≈0.24
15.(10分)
(1)(4分) 水平方向:x=v0t1 竖直方向:y= 又:y/x=tan300 解得:t1=2s
(2)(4分)水平位移:x=v0t1=20 m 竖直位移:y==20m 又: 得:s=40m
(3)(2分)离斜面最远时,速度v与斜面平行,有:v0tanθ=gt2 解得:t2=1s
16.(10分)
(1)(4分)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有:v=v0-gt h=v0t-1/2·g t2 解得:t=3s,h=-15m
故小球从抛出到落到地面的时间为3s;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15m
(6分)设小车运动时间为t=3s,
当小车车头M刚好到达抛出点正下方时,a取最小值,此时s=1/2·a t2 解得a=8/9 m/s2
当小车车尾N刚好到达抛出点正下方时,a取最大值,此时L+s=1/2·a t2 解得a=2m/s2
则加速度的范围是8/9 m/s2≤a≤2 m/s2
17.(14分)
(1)(3分)由乙图可知,当F>25N时,m与M相对滑动,物块加速度am=3m/s2,
对m: μ1mg=mam解得:μ1=0.3
(2)(4分)当F=25N时,对m、M整体:F-μ2(M+m)g=(M+m)am 解得:μ2=0.2
(3)(7分)F撤前:F-μ1mg-μ2(M+m)g=MaM1,解得aM1=4m/s2;
F撤后:μ1mg+μ2(M+m)g=MaM2,解得aM2 = 16/3 m/s2;
设F持续作用时间为t,此后经时间t'板块恰好分离。则
aM1t-aM2t'=am(t+t') ,解得 t'=3/25· t
又1/2· (aM1-aM2)t2+1/2· (aM1-aM2)tt'=L
综上 t=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