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9 20:0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语文园地四》
交流平台
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这段话中,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了”“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方法。
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
①“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对毛泽东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体会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的悲痛心情。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这段话中“踌躇”描写了毛泽东的什么?从中感受到什么?
心理活动。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泽东签字时,他又迟疑了,毛泽东在做艰难的抉择。
“黯然的目光”是对毛泽东的什么描写?从“黯然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
神态。我感受到毛泽东经历着巨大的悲痛。
从毛泽东“转向窗外”、“指指写字台”、“示意”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能体会出什么?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方面表现毛泽东此时仍然沉浸在对爱子的无限思念中。而一旦签字,就意味着毛泽东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爱子了,毛岸英将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真是艰难的抉择啊!这一处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出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凡人。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它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直接描写:这种方法最常见。常以“想”等字眼为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提醒。
(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可以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3)环境衬托:恰当的环境描写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词句段运用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从对毛泽东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泽东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抓住了黄继光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主动接受任务的决心
(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抓住将军的动作、语言,写出了将军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关爱。
练一练
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想一想 说一说
下面的语句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一向从容镇定”“双手却有些颤抖”描写了沃克医生前后不同的表现。从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到“双手却有些颤抖”的变化能感受到沃克医生的震惊、激动、紧张,感受到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关心。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描写了“我”前后不同的表现。从“我”前后不同的表现中能够感受到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使“我”无法放弃,无法割舍。
日积月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
《凉州词》
(唐)王之涣
宿迁 李宝升
走进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我会朗读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配的唱词。
写作背景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作品鉴赏
黄河远上白云间,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  
作品鉴赏
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作品鉴赏
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
译文: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作品鉴赏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作品鉴赏
羌笛何须怨杨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译文: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
  
作品鉴赏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
作品鉴赏
春风不度玉门关。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译文: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作品鉴赏
“春风不度玉门关”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作品鉴赏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教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走进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我会朗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题解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作品鉴赏
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作品鉴赏
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辞别。辞西向东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
作品鉴赏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一句不光是为了点题,更因为黄鹤楼是天下名胜,可能是两位诗人经常流连聚会之所。因此一提到黄鹤楼,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而黄鹤楼本身,又是传说仙人飞上天空去的地方,这和李白心目中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扬州,又构成一种联想,增加了那种愉快的、畅想曲的气氛。
作品鉴赏
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 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
译文: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作品鉴赏
  “烟花三月下扬州” ,在“三月”上加“烟花”二字,把送别环境中那种诗的气氛涂抹得尤为浓郁。烟花,指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给读者的感觉绝不是一片地、一朵花,而是看不尽、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烟景。“烟花三月”,不仅再现了那暮春时节、繁华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
作品鉴赏
孤帆远影碧空尽,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
尽:没了,消失了。
译文: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
作品鉴赏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译文: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天际:天边。
作品鉴赏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留。”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江面上一只载着故人东去的船,渐行渐远,终于在水天相接的碧空中消失,能够看到的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流水。作者的感情随着视线远去,直望到船儿都已经在碧空中消失。他还伫立着凝望天边的长江流水,可见他对好友的惜别之情了。
作品鉴赏
这种离别之情,倘不是在文字知音之间,是不会如此深刻的。而写离别之情的手法,也只取离别之地的眼前的景物。把感情藏在景物之中;并不直接抒写感情,却越发使人体会到真味情切。
译文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