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导学案: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4《聊斋志异》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导学案: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4《聊斋志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19 17:2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聊斋志异》
香玉
王六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唐朝诗人元稹为悼念亡妻而作。直到现在,这句经典之语仍是痴男怨女们的爱情箴言。花仙香玉携绛雪为爱而生,为情而绝,实是感人至深。这些花妖狐魅对真爱的执著追求,是否会给无数恋爱中,或即将恋爱之人以更多的期待和向往?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人。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四十余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正月病逝。除《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有大量诗文、戏剧、俚曲以及有关农业、医药方面的著述存世。【出处:21教育名师】
淄川离齐国故都临淄数十里,有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蒲松龄5岁的时候,正改朝换代。满清入关,在扬州屠城,在山东镇压农民起义,也产生了很多稀奇事,这些都影响到《聊斋志异》的创作。蒲松龄大概在分家以后,做私塾教师时,就开始写《聊斋志异》。他的好朋友张笃庆发现蒲松龄因为写《聊斋志异》影响到考举人,就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意即别写小说了,专心去考试吧。但是蒲松龄不听,还是写,不管哪个朋友听到什么奇闻轶事,他都要了解一下,写到自己的作品里。有时还在他的家乡柳泉旁边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听完后回家加工。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都是改写自前人作品。蒲松龄就是通过种种方式和努力,最终完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聊斋志异》。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 加点字 读音
谶语 嗜酒
连袂 花蕊
梦寐 恸哭
俨然 21世纪教育网 悲恻
斫木 —
2.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mínɡ想 xuàn然
东mínɡ xuàn目
mínɡ目 xuàn耀
mínɡ色 xùn情
璀càn xùn私
càn然 xún问
jié纣 21世纪教育网 qiǎo然
爱mù 啁jīu
日mù chóu苦
mù布 - -
3.集词语
秀外惠中:外表秀丽,内心聪明。“惠”也写作“慧”。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21世纪教育网
4.辨用法
(1)秀外惠中 眉清目秀
①生握腕曰:“卿______________,令人爱而忘死。”
②因为本是贵族子弟,所以往往______________,举止娴雅,而知识水准也相当高。
两个词都有容貌好看之意,但前者还包括内心聪明,后者只是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2)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
①2011年3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是经过反复论证、修改而形成的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确是_____________。
都有“不可改变”之意。但前者指文章或言辞精准得当,无懈可击,强调“不可磨灭”;后者强调“论断或意见非常正确,不可改变”。21教育网
答案:1.chèn mèi mèi yǎn zhuó shì ruǐ tònɡ cè
2.冥 溟 瞑 暝 璨 粲 桀 慕 暮 幕 泫 眩 炫 殉 徇 询 愀 啾 愁
4.(1)秀外惠中 眉清目秀 (2)不刊之论 不易之论
1.(1)君汹汹似强寇,令人恐怖;不知君乃骚雅士,无妨相见。
借此与风流士,长作幽会,亦佳。
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2)妾以年少书生,什九薄幸;不知君固至情人也。然妾与君交,以情不以淫。若昼夜狎昵,则妾所不能矣。
相见之欢,何必在此。
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
点评:利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是这篇小说最为突出的特点。小说中的香玉为白牡丹所化,她开朗活泼,豁达乐观,敢于冲破世俗的束缚,她认为只要是“骚雅士”(有才)就可以“无妨相见”,托付终身。她看到黄生的诗作后,顿生仰慕之情,于是前来相会,至于“遂相狎”,并以“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自陈心迹。与婉转妩媚、情感炽烈的香玉相比,绛雪明显不同。她为耐冬所化,友善清雅,贞静自持。她认为男子不仅要有才,更应该是“固至情人也”才肯“入室”,以身相许。在她认识到黄生是一个至情痴心之人时,始属意于黄生。并且认为男女相爱可以“以情不以淫”,当黄生“欲与狎”时,她认为男女“相见之欢,何必在此”,她和黄生在一起总是“至则宴饮唱酬”仅“慰君寂寞耳”。她和黄生的爱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结合。在香玉死后,在黄生深情的感召和香玉的托付下,她取代了香玉的位置,成为黄生的妻子。但当香玉死而复生,她又退而为友,同时,心中依然保持这份爱情,忠于友情,与黄生、香玉共守一生,同生同死。香玉与绛雪在小说中对比鲜明而又互相衬托,成为人们喜爱的两个艺术形象。21cnjy.com
2.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仲尼读唐棣而曰“未思”,信矣哉!
点评:黄生、香玉、绛雪的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不止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还希望永葆恩爱,于是有了黄生之“寄魂”,一死而二殉,如此超越生死的恋情,害得“异史氏”大发感慨:为情要忠贞!www.21-cn-jy.com
3.女子已相代矣;仆怜其抱中儿,代弟一人,遂残二命,故舍之。更代不知何期。或吾两人之缘未尽耶?
点评:此言一出,既解释了“妇沉浮者屡矣 ( http: / / www.21cnjy.com ),忽淋淋攀岸以出,藉地少息,抱儿径去”在友人心中的存疑,也表现了王六郎心地善良,同时又推动着情节继续向前发展。
4.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
点评:这句话讽刺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王六郎不过是河中溺鬼,对贫贱之交的情感如此真挚,人间难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大团圆”,哪怕无法“大团圆”,也来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化蝶双飞”或“鸳鸯相向鸣”,但小说《香玉》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一去而两殉之”,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这样安排好。因为对作者而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希望借此表达“完美的爱情在世俗中不被珍惜的悲凉与无奈”的现实;对黄生、香玉和绛雪来说,凸现了“只要至情在,死何异于生”的愿望,更加感人至深。21·世纪*教育网
2.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他笔下的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表现的?
提示:神性、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
①作者赋予香玉和绛雪以人的优秀品质。香玉的热烈多情:“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合好自有日耳。”“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绛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www-2-1-cnjy-com
②作者善于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如:香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为白牡丹,作者写她身着“素衣”;花枝摇曳多姿,状其“盈盈而入”;花易凋零,则写“妾弱质,不堪复戕”;花遭风雨吹打,即“妾忍风雨以待君”;花香扑鼻,则“香风洋溢”。  21*cnjy*com
香 玉
《聊斋志异》中精怪形象的塑造方法新探
精怪形象虽有动物性、神异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其核心是人性,具有人的感情心态、行为特点。他们是带有物性、神性的人。蒲松龄写精怪的高人一等处和感人处,就在于写出了精怪的丰富人性。不是一般泛泛的人性,而是开掘深度的人性。精怪性格之复杂、情感之丰富、心理活动之曲折远非其他书同类形象可比。【来源:21cnj*y.co*m】
《聊斋志异》表现人性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完成。一是精怪通过家庭实现社会化。民间信仰认为“物老成精”,精怪是某物自己通过长期修炼而成的,都是独来独往的。蒲松龄突破这一观念,《聊斋志异》中的精怪大都有同类亲人,有家庭。其二是在他们步入人世与人交往发生感情纠葛时,其人性进一步深化,人性更加丰富,增加了深度。狐精长亭(《长亭》)的深度人性是夹在父与婿的激烈矛盾纠葛中表现出来的。其夫石太璞是乘人之危向岳父要婚,翁婿之间就产生了情感的“死结”。长亭夹在两者之间,受到两种感情力量的撕扯,内心备受煎熬。她一方面不肯背父,一方面不肯伤夫,然而,她遵父命就必然伤夫,照顾丈夫就要背父。她的每一步选择都非常艰难,都在泣血。她以伦理大节为原则来进行选择。当父亲要杀石太璞时,她背父去通风报信,其后又绝食,要求其父履行与石太璞的婚约。婚后又因母亲思念,求夫让自己回娘家。其父严命其不准返回夫家,在公公去世时,她背父回家奔丧,尽“翁媳之礼”,料理后事。在父亲有难时,她又给丈夫下跪,请丈夫救助。父亲获救后,她决然留在石太璞身边。蒲松龄充分展示了长亭两难选择中的痛苦深度,她是那样温顺,那样善良,为遵父命自己做出巨大牺牲,抛夫弃子多年,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她两难抉择的痛苦深度展现其人性的深度,她挑起三代人感情的重担、逐步化解亲人间纠结的能力和方法,又增加了她形象的厚度。21*cnjy*com
但他们的身上,毕竟存在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显的神性、物性,在言谈举止、心理变化等方面,都有所体现。蒲翁确实是写鬼话妖的高手,能将神性、物性、人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一、语基落实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璀璨(cuǐ càn) 冥想(míng) 朝暾(dūn) 谶语(chèn)
B.汍澜(wán lán) 梦寐(mèi) 愀然(qiǎo) 恸哭(dòng)
C.花蕊(ruǐ) 泫然(xuàn) 俨然(yǎn) 萎悴(cuì)21·cn·jy·com
D.欷歔(xī xū) 觇视(zhān) 悒悒不乐(yì) 悲恻(cè)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砍斫 瞑想 爱慕 韦编三绝
B.连袂 嗜酒 愀然 秀外惠中
C.璀粲 泫然 殉情 得陇望蜀
D.俨然 笃深 梦寐 助讨为虐
3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薄松龄博闻强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参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县府道的科举考试,连夺三个第一,考中秀才,踌躇满志;此后却屡考屡败,就是考不中举人,科场失意,怀才不遇,牢骚满腹,固然是不幸的;但也使他与下层百姓有更多更深的联系,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的《聊斋志异》,用洋洋洒洒的想象力,为我们在人世之外描绘了一个奇情幻彩的世界。
A.博闻强识 B.踌躇满志
C.怀才不遇 D.洋洋洒洒
4在横线上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是前人创造的,但评说历史是后人的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和义务。时光不可逆转,历史的原貌难以完全恢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希望借此对今天的世界产生积极的意义。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①故只能剪裁其重要事件、突出其重大理念
②以聚焦历史的重点,来表达我们这一代人对历史的理解和评说
③特别是陈述一个历史时期以及政治生活
④枝节蔓延,尤为复杂,良莠陈杂,不可胜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③①④②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许归,即欲治装东下。妻笑曰:“此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百里,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以共语。”许不听,竟抵招远。问之居人,果有邬镇。寻至其处,息肩逆旅,问祠所在。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许曰:“然。何见知?”又曰:“得勿客邑为淄?”曰:“然。何见知?”主人不答,遽出。俄而丈夫抱子,媳女窥门,杂沓而来,环如墙堵。许益惊。众乃告曰:“数夜前,梦神言:淄川许友当即来,可助以资斧。祗候已久。”许亦异之,乃往祭于祠而祝曰:“别君后,寤寐不去心,远践曩约。又蒙梦示居人,感篆中怀。愧无腆物,仅有卮酒;如不弃,当如河上之饮。”祝毕,焚钱纸。俄见风起座后,旋转移时,始散。夜梦少年来,衣冠楚楚,大异平时。谢曰:“远劳顾问,喜泪交并。但任微职,不便会面,咫尺河山,甚怆于怀。居人薄有所赠,聊酬夙好。归如有期,尚当走送。”居数日,许欲归。众留殷勤,朝请暮邀,日更数主。许坚辞欲行。众乃折柬抱襆,争来致赆,不终朝,馈遗盈橐。苍头稚子毕集,祖送出村。歘有羊角风起,随行十余里。许再拜曰:“六郎珍重!勿劳远涉。君心仁爱,自能造福一方,无庸故人嘱也。”风盘旋久之,乃去。村人亦嗟讶而返。许归,家稍裕,遂不复渔。后见招远人问之,其灵应如响云。或言:即章丘石坑庄。未知孰是。
异史氏曰:“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余乡有林下者,家綦贫。有童稚交,任肥秩。计投之必相周顾。竭力办装,奔涉千里,殊失所望;泻囊货骑,始得归。其族弟甚谐,作月令嘲之云:‘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伞盖不张,马化为驴,靴始收声。’念此可为一笑。”
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归,即欲治装东下 治:整理。
B.环如墙堵 堵:堵塞。21世纪教育网
C.众留殷勤 殷勤:热情而周到。
D.泻囊货骑 货:财物。
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
(2)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
7 本文表现了王六郎什么样的品格?
8 本文写的是许氏渔夫与王六郎的故事,作者在最后为什么写一个乡居不仕的人的经历?
答案:1.C 解析:A项,“暾”应读“tūn”;B项,“恸”应读“tòng”;D项,“觇”应读“chān”。2·1·c·n·j·y
2.B 解析:A项,“瞑想”应为“冥想”;C项,“璀粲”应为“璀璨”;D项,“讨”应为“纣”。
3.D 解析:D项,“洋洋洒洒”用于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不宜于形容想象力。
4.C 解析:语段的中心话题是“应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评说历史”,基本观点是:要借评说历史“产生积极的意义”,就应“聚焦历史的重点”。解题的关键在于联系中心和上下文,扣住“特别是”“故只能”这样表强调和因果关联的词语,从语意的衔接上辨析思考。
5.A 解析:B项,堵:墙。C项,殷勤:情意恳切深厚。D项,货:出卖。
6.(1)主人惊讶地说:“客人您该不会是姓许吧?”
(2)自己身处较高的地位,却没有忘记贫贱之交,这是他成为神的原因。如今车中坐着的地位高贵的人,谁还认得穿着破烂的贫穷的人呢?
7.本文突出表现了王六郎对朋友重情重义、富贵不忘、真诚无比的可贵品质。
8.用那个乡居不仕的人与许氏的不同经历作对比,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情淡薄,增添了对人生的悲凉感叹。
寂寞蒲松龄
文河郎
蒲松龄是寂寞的。他一生中最得意的事情是十九岁那年在县、府、道连考了三个第一,成为一名秀才。这的确很牛,算是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了。但此后他的社会身份却一直是一个秀才。作为一个男人,他热衷功名。他对自己的身份一直耿耿于怀,相当的不满意。于是,在他的诗文中我们就经常看到他牢骚满腹了。【版权所有:21教育】
据说他在二十岁时就开始了《聊斋志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作。这对于一个致力于科举的人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因为科举黑暗,这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八股文与艺术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两码子事,它们的思维方式本来就井水不犯河水。我个人认为,蒲松龄科举的不得意也与《聊斋志异》的创作有关。有时我想,才华盖世如曹雪芹,如果参加科举,也未必真的会蟾宫折桂。
农村生活一向枯燥乏味,蒲松龄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活并不富裕。在《元配刘孺人行实》一文中,他曾形象地描述过他的居住环境:“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偏僻、寂静、荒凉,这样的环境氛围在《聊斋志异》中曾反复出现。从他的词作《大江东去 寄王如水》中,我们看出他的日常生活状态是“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一个典型的落魄书生的生活。
在生活态度上,他与陶渊明不同,对于陶渊明而言,田园生活是一种如鱼得水的回归;在功名利禄上,他与曹雪芹不同,对于曹雪芹而言,荣华富贵是一种过眼云烟的虚幻。蒲松龄在心理上和生活上都不如意。“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凝冰”(《聊斋自志》),一个深陷孤寂之中的人内心深处是不自觉地渴望着温暖的,在生理上和感情上都渴望着女人的滋润。道理很简单,黑夜中的人格外需要灯火。所以,他笔下的书生身居荒斋总有女人飘然而来以身相就。他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这些女人是不可能心随意动招之即来的,于是,这些女人的本来面目就成了花妖狐魅。《聊斋志异》中写得最好的是女人。对蒲松龄来说,女人是一种臆想和安慰,是长夜中的梦。而天亮的时候,梦就必须破了。所以,在文章的最后,他又板着面孔,以太史公的口气讲了一通大道理。现在看来,这是他作品的一个不伦不类的结尾。
他对女性是欣赏的。在很大程度上,作为那样一个时代的男人,他对女人,也体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尊重。但总的来说,他缺少曹雪芹的那种大爱和悲悯。作家应该以慈悲为怀。他在才华上是不输于曹雪芹的,一个作家应有的想象力、虚构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他都屈指可数。
他的那些最优秀完美之作——当然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讲——是那些用曲折入微、姿态横生的笔触描写男女情事的篇什,而不是那些所谓针砭现实的东西。他的真正价值在于他创造了一个想象的世界,而不是他所反映出的现实。纳博科夫说,艺术所作的存在价值与社会性无关。纳博科夫向来目下无尘,他很偏激(偏激是否就是独特),但这句话却很有见地。现代作家沈从文、张爱玲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那些作品就是证明。
在《聊斋 湘裙》一文中,蒲松龄曾用这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句话叙述了一个叫晏仲的人物的心理:“鬼虽非人,慰情亦胜无也。”显而易见,这是他的夫子自道。我觉得这句话也可作为《聊斋志异》一书的主旨。二十岁左右的蒲松龄春风得意,在现实中是满怀希望的。但三十而立而未立,四十不惑却更惑,我想,《聊斋志异》不是一下子变成“孤愤之书”的,只是到后来,它才慢慢成了蒲松龄的生命寄托的吧。但就是这“生命的寄托”,一直到死,他也没能看到它得以印刷出版。
寂寞是蒲松龄命运的基调。
他创造了他的美,但美并不具备现实的价值。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很形象的说法就是:“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饭吃”,这是美的特性,也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艺术家的悲哀。
这当然也是蒲松龄的悲哀。
在人类生生不息的精神生活中,不同的人总有一些相同的东西必须无可逃避地去面对,比如:孤独和寂寞。而孤独和寂寞,反过来也成就了他们生命的厚重和伟大。
蒲松龄备受孤独、寂寞的煎熬,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又是孤独、寂寞成就了他,一部《聊斋志异》可以说独步天下文坛。蒲松龄的内心是矛盾的,一心想在科举之路上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也有这个才华,可惜艺术才华和腐朽的科举制有时是难以调和的。文中借大量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