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17.《红旗谱》
朱老巩护钟
热血农民朱老巩听说恶霸冯兰池要砸 ( http: / / www.21cnjy.com )钟,自然怒从心上起,对这些恶霸的做法十分不满。他练过一些拳脚,更有一份为了村民的整体利益与坏人作斗争的胆识。
学习本文的首要任务是要善于把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分析朱老巩的性格特点,把握侠肝义胆的英雄形象。21·cn·jy·com
梁斌(1914—1996),当代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原名梁维周。河北蠡县人。1935年起在家乡从事革命斗争,同时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1953年开始创作代表作长篇小说《红旗谱》,1958年出版第一部《红旗谱》,引起强烈反响。1957年春天起辗转于病榻之上,1962年起病情好转开始工作。1963年出版《红旗谱》第二部《播火记》。“文革”中在受到陷害的情况下不屈不挠,创作了长篇小说《翻身记事》。粉碎“四人帮”后开始修改、创作《红旗谱》第三部《烽烟图》。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联主席等职。www-2-1-cnjy-com
梁斌从1935年开始酝酿《红旗谱》。头十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他写了大量文章,《红旗谱》中很多人物、情节在这些作品中初具雏形,如《夜之交流》《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等。梁斌随军南下时,从束鹿到衡水、石家庄、邯郸等地,参加、领导剿匪反霸、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一路走来,梁斌随身带着个小本子,将百姓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有些写进了《红旗谱》。1953年6月,梁斌正式开笔《红旗谱》,一年后完成《红旗谱》第一部初稿。梁斌的创作状态异乎寻常,他完全沉醉在《红旗谱》中,每天伏案疾书十多个小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梁斌夫人散帼英回忆丈夫创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红旗谱》时的日子说:“他就像傻了一样,送饭就吃,不送就饿着。不跟人说话,别人说话也不听,但谈起《红旗谱》中的人物时,他马上眉飞色舞起来。写作之后,他脑子仍处在亢奋状态静不下来,除了失眠还是失眠。”那时候,他脑子里除了《红旗谱》,什么都没有。终于,共计120万字的《红旗谱》三部曲长篇画卷,即《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问鼎文坛。
1.注字音
加点字 读音21世纪教育网 加点字 读音
滹沱 跳跶
锃明 摩挲
釉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捋住
撅起 干 干粮
胡髭 实干
思忖 调 调虎离山计
柏 柏树 调整
柏林 -
2.写汉字
词语 易错字 词语 易错字
diān量 chuǎi摩
diǎn脚 zhuì zhuì
diàn念 tuān急
diàn污 chuài门
jié断 老ɡuā
chuō穿 tián静
杀lù -
3.集词语
气势汹汹:形容态度、声势凶猛而嚣张。
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
青天白日: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大惊小怪: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
出口不逊:含贬义,指说话傲慢无礼,出口伤人。
4.辨用法
(1)怂恿 纵容
①有些别有用心的人___________学生上街游行。
②看着他们越滑越远,你却一味______________。
二者都与“干坏事”有关。不同的是:“怂恿”指暗中或公开地指使、鼓动别人干坏事,;“纵容”指对坏行为放任不管。21教育网
(2)启事 启示
①《拾贝》文学社成立了,请社长发一个征稿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网络这一渠道,不少腐败分子东窗事发,这些事情给我们不少有益的_________。
两词的区别比较明显。“启事”指公开声明某件事的文字;“启示”指启发,指有所领悟。
(3)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①在偌大的上海城内,要想找到犯罪嫌疑人,无异于_____________。
②学习上不吃苦,方法不对路,也没有任何特长才华,要想考上北京大学,那是_____________。
两个词语都表示白费力气。“大海捞针”比喻目的虽然很难达到,但总有达到的可能性;“海底捞月”指目的完全达不到。2·1·c·n·j·y
答案:1.hū tuó zèng yòu juē zī cǔn bǎi bó da
suō lǚ gān gàn diào tiáo
2.掂 踮 惦 玷 截 戳 戮 揣 惴惴 湍 踹
鸹 恬
4.(1)怂恿 纵容 (2)启事 启示 (3)大海捞针 海底捞月
1.滹沱河从太行山上流下来,像一匹烈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马。它在峡谷里,要腾空飞蹿,到了平原上,就满地奔驰。夏秋季节涌起吓人的浪头,到了冬天,在茸厚的积雪下,汩汩细流。
点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滹沱河边长大的朱老巩又何尝不是一匹烈性的马呢?借景抒情,表现了朱老巩的脾性。2-1-c-n-j-y
2.(1)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说:“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版权所有:21教育】
(2)这时他眉棱一横下了决心,闪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衣裳,脱了个大光膀子。小辫子盘在头顶上,挽了个搪扭儿。叉开腿把腰一横,举起铡刀,刀光晃着人们的眼睛,张开大嘴喊:“大铜钟是四十八村的,今天谁敢捅它一手指头,这片铡刀就是他的对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形象的动作描写,鲜明的个性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生动地表现了血性汉子朱老巩不畏强暴、行侠仗义、敢于斗争的品格。朱老巩手提大刀伫立钟前的造型,浓墨重彩,大气磅礴,令人肃然起敬。21*cnjy*com
3.那天黄昏时分,朱老巩坐在河神庙台上,对着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座铜钟呆了老半天,心里暗想:“顶公款!就等于独吞,我不能叫冯兰池把四十八村的公产独吞了!”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像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
点评:“灰色的轻纱”既是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自然环境,也是朱老巩当时灰暗心情的写照。利用环境烘托人物、烘托人物情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这是作者的又一妙招。
4.这场架一直打了一天,太阳平西了,四十八村的人们还在千里堤上怔着。……他们的希望破灭了,只有低下头去,唉声叹气,再不敢抬起头来了。
点评:护钟斗争后的环境描写,暗示古钟被砸,宛如砸在百姓的心上,使他们麻木的心灵渐渐苏醒,最终又归于无奈。
1.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来护钟,锁井镇的父老乡亲是如何对待这件事的?说明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提示:朱老巩准备护钟的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一出,首先遇到的是老祥嫂和朱全富的劝阻。在朱老巩与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时,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眼睁睁看着,除了偷偷落泪外,没有人施以援手。
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土豪地主的嚣张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焰只会畏缩、胆怯,甚至已经麻木于地主的剥削,这就使冯兰池这样的地主阶级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也正是他们的袖手旁观,给朱老巩与冯兰池的斗争涂上了失败的灰色。
2.朱老巩护钟失败的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这样的结局启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告终。
3.小虎子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小虎子这个人物虽着墨不多,但作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却很深刻。小虎子见证了父亲朱老巩护钟的全过程,并且在他的小小身躯里也同样涌动着一股激愤、抗争的热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
燕赵英雄的悲情命运
——《朱老巩护钟》赏读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诚然,承燕 ( http: / / www.21cnjy.com )赵大地灵气的滋养与培育,这里,有胡服骑射、敢为天下先的英明国君赵武灵王;有英勇大义、智慧宏达的蔺相如等贤臣名相;有赵奢、廉颇、乐毅等慷慨重义、勇气过人的猛将;有荆轲、高渐离等不畏强暴、挺身抗命的豪杰侠士。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这里又产生了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撼人心魄的故事,从万古流芳的狼牙山五壮士、敌后武工队到惊心动魄的地道战、地雷战、雁翎队……河北大地上上演的这一幕幕英雄传奇,在作家们的心中映下浓浓的投影。于是一部部讴歌英雄业绩、描绘英雄壮举的鸿篇巨制带着炫目的光彩向我们走来,那一位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也一一走进了我们心里,令我们热血奔涌,豪气干云。
朱老巩,这位冀中平原锁井镇上的护钟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雄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位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的庄稼汉没有被苦难的生活泯灭斗志,没有因沉重的压迫而弯腰屈膝。在他的身上,依然流淌着荆轲们的豪气,传承着水浒英雄们“替天行道”的精神。在恶霸地主冯兰池觊觎官地、图谋砸钟灭口之际,是他,疾恶如仇、急公好义的朱老巩,挺身而出,誓死护钟,同恶霸冯兰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当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面揭露冯兰池的桩桩丑行,剥下冯兰池身上绚丽的画皮,让这个横行乡里的恶霸无处遁形。后来,刚烈勇武的朱老巩中了冯兰池的调虎离山之计,致使护钟失败,急怒攻心之下,一病不起,含恨而逝。朱老巩慷慨激烈的护钟壮举,不由得让我们想到那位与帝争神的上古英雄刑天和那位为人类盗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www.21-cn-jy.com
朱老巩单枪匹马,赤膊上阵,同以冯兰池为代表的恶势力进行抗争,结果家破人亡。他的挺身护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旧式农民反抗斗争的缩影,它反映了没有先进思想指导的农民自发反抗的结局。面对恶霸的暴行,朱老巩没有想到发动乡亲们起来共同斗争,而是仅凭一己之力进行抗争。因此,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当朱老巩同冯兰池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锁井镇的父老乡亲除了严老祥站出来相助外,其他人却置身事外,在这场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斗争中,四十八村的人眼睁睁地看着朱老巩、严老祥进行拼死的抗争,除了偷偷落泪外,他们没有一人施以援手。正是他们的畏缩与胆怯以至麻木,才让恶霸冯兰池气焰嚣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他们的表现为朱老巩斗争的失败涂上一抹凝重的灰色,让人感到朱老巩、严老祥的孤军奋战显得多么悲壮。它告示人们,要获得斗争的胜利,必须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个人奋斗式的斗争,只能以失败告终。
尽管朱老巩护钟失败,但他在深重苦难面前挺身抗争,与恶霸地主进行坚决彻底的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具有强烈的启蒙色彩。他的斗争经历就如肥沃的土壤,为下一代斗争继任者——朱老忠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使朱老忠在斗争中迅速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家破人亡的惨剧,父辈精神的熏陶,走南闯北的经历,艰难困苦的磨炼,使朱老忠比父辈有了更多的智慧和韧劲,实现了对旧时代农民英雄的超越。在朱老忠的身上,我们清晰地看到朱老巩的影子:正直无私,慷慨仗义,具有强烈的阶级爱憎。父亲惨痛的教训、悲剧性的结局,让朱老忠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斗争的残酷性、艰巨性、长期性。朱老巩带着未酬的壮志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将仇恨的火种播在儿子的心田,几十年后,出现在锁井镇上的朱老忠更多地体现出有勇有谋、既坚且韧的斗争精神。
让我们牢牢记住这位英勇护钟、壮志未酬的燕赵英雄——朱老巩。
一、语基落实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铸造(zhù) 矗立(chù) 锃亮(zèng) 胸脯(pǔ)
B.滹沱(hū) 釉子(yòu) 窗棂(líng) 胡髭(zī)
C.胳膊(bo) 铡刀(zhá) 肩胛(jiā) 槅扇(gé)
D.愣怔(zheng) 蹽起(liāo) 蹶子(jué) 胡吣(qì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矗立 滹沱 气势汹汹 调虎离山
B.霓虹 赋税 血口喷人 不凉不酸
C.肩胛 褡裢 节外生枝 仗义直言
D.思忖 地契 招是惹非 义愤填膺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与心肌梗塞类似的因为脑部供血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它给人体中央系统带来的创伤可能无法治愈,对人类健康影响极大。【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山地中学文学社自从发出建设校园文化的呼吁后,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就在校园红红火火地展开了。
C.近日,由江西人导演、全部取景于江西的励志电影《网络妈妈》在全国各地热映,引起了强烈反响,对这部关注网瘾少年的电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出处:21教育名师】
D.新课标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借以加强语文和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发展。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生何其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们的一生,是无悔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①即使到最后一刻
②因为——他们毕竟为此而奋斗过
③但追求却无限
④因为——这毕竟是他们挚爱的事业
⑤自由、和平和真爱“引得无数英雄竞折腰”
⑥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怨言
A.③④①⑥⑤②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①⑥③②⑤ D.④③⑤②①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
那时,小虎子才15岁,听得镇上人们为这座古钟议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宅院后头,不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庙,庙台上有两棵古柏树。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不动。
……
小虎子听得说,要为这座古钟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一片好奇心,走上千里堤,看了一会子古钟;伸出指头蘸上唾沫,描画钟上的花纹。他自小就为生活忙碌,在这钟前走来走去,不知走过了多少趟,也没留心过钟上的花纹。心里想:“怪不得,好大的一座铜钟哩!也闹不清能卖多少钱,也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
朱老巩是庄稼人出身,跳跶过拳脚 ( http: / / www.21cnjy.com ),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这人正在壮年,个子不高,身子骨儿结实,怒恼起来,喊声像打雷。听得说冯兰池要砸钟灭口,霸占官产,牙关打着得得,成日里喊出喊进:“和狗日的们干!和狗日的们干!”不知不觉,传出一个口风:“朱老巩要为这座古钟,代表四十八村人们的愿望,出头拼命了!”
那天黄昏时分,朱老巩坐在河神庙台上,对着那座铜钟呆了老半天,心里暗想:“顶公款!就等于独吞,我不能叫冯兰池把四十八村的公产独吞了!”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像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他一个人,连饭也没吃,走到小严村,去找严老祥。老祥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下头坐在台阶上。她说:“老巩!算了吧,忍了这个肚里疼吧!咱小人家小主的,不是咱自格儿的事情,管的那么宽了干吗!”
朱老巩说:“一听到这件事情,我就心气不平。冯兰池,他霸道惯了!”
……
朱全富摇摇头说:“唉!别,别呀,好汉子不吃眼前亏,那么一来,你就交上没好运了!”
朱老巩和朱全富,在黑影里说了一会子话。朱老巩说:“叔叔!要说别的我听你,说这个,我主意已定!”
说着,他放下朱全富,走出大门。回到家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没吃饭,坐在炕沿上,扬着下颏出了半天神。等虎子和他姐姐吃完了饭,睡了觉,他悄悄地从门道口扯出那把铡刀,坐在板凳上,在磨刀石上磨着。
在夜里,小虎子睡着睡着,听得磨刀的声音。他从被窝里伸出头来,睁开大眼睛,趴着炕沿一看,父亲眯缝起眼睛,在一盏小油灯下,悄悄地磨着铡刀,磨得刀锋在灯光下闪亮。朱老巩看见虎子睁着大眼睛看他,鼓了鼓嘴唇,说:“唔!虎子!明儿早晨,你站在千里堤上看着。嗯,要是有人去砸钟,快跑回来告诉我。嗯!”小虎子点着头听了父亲的话,眨巴眨巴眼睛,又把脑袋缩进被窝里,他还不理解这是一回子什么事。第二天早晨,他早早起来,抱着肩胛足了足劲,走上千里堤。他学着大人,把手倒背在脊梁后头,在杨树底下走来走去,走了两趟又站住,张眼看着眼前这条长河。
5 文章有了好的开头,就算成功了一半。本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篇写道:“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说说这个开头的作用。
6 文中“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像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一句中的“灰色的轻纱”,有什么深刻含义?
7 结合原文语句,分析朱老巩这个主要人物形象。
8 下列对本文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旗谱》作为一部魅力永 ( http: / / www.21cnjy.com )存的当代文学名著,其成功是多方面的。从内容方面说,它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生动地展示了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以农民斗争和学潮为主题的生活图景,塑造了一系列生活在不同时代、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来源:21cnj*y.co*m】
B.在刻画人物方面,作者善于学习我国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典小说的手法,偏重于通过人物的行动和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并较多地借助抽象的叙述、静态的描写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21·世纪*教育网
C.作者采用了极其丰富的大众化语言,并对这种语言加以适当的提炼和加工,使它们既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又成为概括力强、感调丰富、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D.利用配角衬托人物。小说中严老祥的优柔寡断,朱全富的胆小怕事,冯兰池的阴险狡诈,使朱老巩的直率、果敢、刚烈、侠骨热肠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答案:1.B 解析:A项,“脯”应读“pú”;C项,“胛”应读“jiǎ”;D项,“蹶”应读“juě”。
2.C 解析:C项中“仗义直言”应为“仗义执言”。
3.A 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放置句首;C项,成分残缺,在“对这部”前面加上“观众”;D项,“推进和发展”与“素养”搭配不当。
4.B 解析:③句“无限”对应上句“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短”,并总启下文;⑤句紧承③句对“追求”作具体阐述;①⑥句组合成一个复句进一步阐述“追求”;④句中的“这”指代⑤①⑥句的内容,阐述“对事业的挚爱”;②句和④句中的“此”和“这”指代内容相同,但必须先有“挚爱”,才有“奋斗”。
5.一开篇便是一种震撼性的叙述,横空出世,使人疑窦丛生,摆开了两个阶级生死冲突的阵势。
6.“灰色的轻纱”既是描写自然环境,也是朱老巩当时灰暗心情的写照。
7.“老人家听得老祥大伯说,猫着腰虎虎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势地跑前两步,手掌拍得膝盖呱呱地响”表现他的性急;“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说:‘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表现朱老巩不畏强暴、行侠仗义、敢于斗争的品格;“父亲眯缝起眼睛,在一盏小油灯下,悄悄地磨着铡刀,磨得刀锋在灯光下闪亮”则表现了朱老巩将生死置之度外、与恶霸冯兰池一斗到底的决心。成功塑造了一个舍身护钟的血性汉子农民英雄的形象。
8.B 解析:B项,错在“并较多地借助抽象的叙述、静态的描写以及人物的内心活动”。
冷漠是一种罪恶
余 杰
这个悲惨的故事,是我辗转从当记者的朋友那里听来的。北京国企的一对失业了的夫妇(用委婉的说法,叫做“下岗”),妻子怀孕快要生产了,因为家中一贫如洗,不敢到收费昂贵的大医院去。于是,丈夫借来一辆板车,拉着妻子去附近的一所兽医院找熟人接生。没有想到妻子偏偏又是难产,兽医不敢处理,劝他们立刻到大医院,否则大人孩子都有生命危险。丈夫咬着牙蹬着平板车一路疾驰,妻子在车上痛苦地呻吟着。当平板车来到一个繁华路口时,警察拦住了他们。21cnjy.com
原来,这条街道是国宾道,不允许人力车经过。警 ( http: / / www.21cnjy.com )察执行公务一点也不含糊,虽然现在并没有尊贵的国宾的车队通行,但他依然坚持不放行。孕妇的呻吟和鲜血,警察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丈夫哀哭着向他下跪,这名警察仍然“刚直不阿”。没有办法,丈夫只好蹬着车绕道前往医院。中途耽误了半小时,到达医院时,大人和孩子都已经失去了抢救的时机,双双死亡。晚上,悲痛万分的丈夫一个人在破旧的家里上吊自尽了。
惨剧的罪魁祸首是冷漠。长久以来,冷漠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我们的文化体系中被赞扬为“坚强”和“勇敢”。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被要求成为“特殊材料”制造成的人。我不想过多地谴责那个不通人情的警察,因为他本人也是这一整套制度与文化的牺牲品。他不会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反倒会为自己的“忠于职守”而洋洋得意。是我们共同制造了一种以冷漠为“光荣”、以冷漠为“进步”的社会氛围。我们以为自己在突飞猛进,其实我们依然在野蛮地茹毛饮血,我们的精神世界是一片荒芜的、一无所有的旷野。冷漠的尽头是麻木,我想起了作家卢跃刚在《大国寡民》中说过一句话:“贫穷和愚昧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冷漠和麻木。”
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由血腥走向觉醒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反思乃至忏悔的,毕竟是其中的极少数。绝大多数的人,却在血腥中变得冷漠和麻木,他们拒绝忏悔和反思,他们毅然选择逃避和掩饰。如何对待历史,其实也就是如何对待现实,这两者是相通的。不肯面对历史的苦难的人,同样也不肯面对现实的苦难。他们不把冷漠看成一种罪恶,反而将其当成一种令人羡慕的生存策略。东方发生在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正在被迅速地遗忘和改写,而西方发生在三四十年代的纳粹暴政,却越来越被凸现和批判。
冷漠是一种特殊的罪恶。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与之作艰巨的抗争,我们才有可能企盼爱、同情、怜悯这些珍贵的情感的降临。 21*cnjy*com
(有删节)
对自己的事情关注是应该,对别人的事情关注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高尚,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献出自己的生命则是伟大。相反,当别人的生命受到死亡的威胁,自己能够给予援手时却选择了冷漠,这是无耻。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还少吗?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