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二章第4节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二章第4节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8-30 18:00:24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二章第4节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
一、常见的脊椎动物
1.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是   。
(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   。
(3)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卵生,有卵壳的是   。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   。
(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   。
【答案】(1)哺乳动物
(2)鸟类
(3)爬行动物
(4)两栖动物
(5)鱼类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2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是鸟类的特征,属于鸟类。
3 .体表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是两栖类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类动物。
5.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鳍游泳,被覆鳞片,这是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解答】(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是哺乳动物。
(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鸟类。
(3)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卵生,有卵壳的是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两栖动物。
(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鱼类。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椎骨
C.有无翅膀 D.体型的大小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故答案为:B
3.(2020·金华·丽水)据报道,21世纪10年代已有467个物种灭绝,2020年我国珍稀物种长江白鲟也灭绝了。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它在长江流域少有天敌。栖息地被破坏、过度捕捞、河流污染,是造成它灭绝的主要原因。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鱼类特点: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卵生.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 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 ”和图片可知,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鱼类,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生活在陆地上 B.体温恒定,终生用鳃呼吸
C.都是卵生 D.都是胎生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2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是鸟类的特征,属于鸟类。
3 .体表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是两栖类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类动物。
5.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鳍游泳,被覆鳞片,这是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解答】A:大多数的鱼类只能生活在水中,而大多数的爬行类动物只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为两栖动物,A不符合题意。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是变温动物,鱼终生用鳃呼吸,两栖类中有些成体用肺呼吸,爬行类都用肺呼吸,B不符合题意;
CD: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是卵生,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0·台州)2020年5月,台州市民捡到形似小猫的胎生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图中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豹猫属于(  )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多数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的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解答】 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说明其属于胎生哺乳的哺乳类动物;
故答案为:A。
6.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陆地上,以卵繁殖后代
B.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恒温、终生用肺呼吸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特征:都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爬行类动物的繁殖方式为卵生或胎生;
鸟类的特征: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的特征: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解答】A: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交配,鸟类和爬行动物以卵繁殖后代,A错误;
B: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B正确。
C:爬行类动物并没有腮,所以无法在水中生活,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一部分可以在水中生活,C错误;
D:鸟类是运用其特有的“气囊”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实现所谓的“双重呼吸”,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D错误;
故选B。
二、检索表
7.观察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
(1)此图解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
(2)豹和   亲缘关系最近。
(3)虎和   同科不同属。
【答案】(1)目
(2)虎
(3)猫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
【解答】(1)此图解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
(2)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与虎同科,豹与虎同属,属比科小,因此豹与虎共同特征最多,相似程度较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较近。
(3)据图可知虎和猫同科不同属。
8.小强在野外游玩时发现了四种动物甲、乙、丙、丁,并设计以下的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一只小乌龟,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常用的生物分类检索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解答】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体表干燥,在陆地上产卵,体温不恒定,因此丙应该是乌龟。
故选C。
9.以下是兔、鳄鱼、猫头鹰、蚯蚓分类过程的文字检索表,请你完善下列检索表。
【答案】有脊椎骨;兔;3a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常用的生物分类检索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解答】1a无脊椎骨——蚯蚓;
1b有脊椎骨——2;
2a体外有毛皮,胎生——兔;
2b―体外无毛皮,卵生——3;
3a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猫头鹰;
3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鳄鱼。
10.不属于图中任何一个框内两种动物分类依据的是(  )
A.是否胎生、哺乳 B.有无脊椎骨
C.是否水生 D.体表是否被毛
【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解答】A: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鲫鱼属于卵生,所以二者不同是有无胎生、哺乳,故不符合题意;
B:麻雀、鲫鱼、鳄鱼、牛属于脊椎动物,有无脊椎骨不是它们的分类依据,故符合题意;
C:麻雀属于鸟,能在空中飞翔,鲫鱼生活在水中,它们二者的不同是否水生,故不符合题意;
D:麻雀和牛体表被毛,因此体表是否被毛不是二者的分类依据,而鲫鱼和牛等可以作为它们的分类依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0·温州)2020年4月,温州南麂海域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海豚群。海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下列对海豚描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 B.体外受精 C.体温恒定 D.用翼飞翔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哺乳动物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仔。
【解答】由题意可知海豚属于哺乳动物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体温恒定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特征,C选项正确。用鳃呼吸是鱼类的和两栖类幼体的特点,A错误;哺乳动物是体内受精,B错误;海豚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没有翼不能飞翔,D错误。
故选C
12.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A类是以胎生、哺乳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则B、C类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体温恒定 ③卵生 ④心脏四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金丝猴和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海龟属于爬行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解答即可。
【解答】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共同点是卵生。所以金丝猴、蝙蝠、海龟是用肺呼吸的,鲫鱼、青蛙是卵生的。
故选A。
13.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解答】A: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鲢鱼用鳃呼吸,因此E不可以表示用肺呼吸,D错误;
B: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青蛙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乌龟的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因此P不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B错误;
C:鲢鱼属于鱼类,体温不恒定。乌龟属于两栖类,体温不恒定。因此F不可以表示体温恒定,C错误。
D:青蛙、鲢鱼、乌龟都是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因此Q可以表示有脊柱,D正确;
故选D。
14.观察图,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观察图中[①]所示,鸟的身体呈   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观察图中[②]所示,鸟的前肢变成   ,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④]龙骨突。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③]   ,可提供飞行的动力。
【答案】(1)纺锤
(2)翼
(3)体重;胸肌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家鸽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没有牙齿;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这些特点都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解答】(1)鸟的体形呈纺锤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前肢变成翼,有利于空中飞行。
(2)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5.喜宝同学学完生物分类知识,下课后观察了教室周围环境,看到了飞奔而过的野猫、树下啄食的麻雀、花坛里的蟾蜍、茶花上的蝴蝶、景观池里的锦鲤等。于是根据各种动物的特征,尝试编制了一个“校园常见动物分类检索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内容:   ,B、C所代表的内容如果按照体表结构该如何填写B:   、C:   。
(2)可以按照生殖发育特征区分,如B填写   , 而C填写卵生;还可以按照   特征区分B和C。
【答案】(1)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体表被毛;体表覆盖羽毛
(2)胎生;体腔内是否有膈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
【解答】(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野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麻雀属于鸟类,体表覆盖羽毛,适于飞行。所以表格中字母 A 内容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B 、 C 内容如果按照体表结构可以这样填写, B :体表被毛、 C :体表覆盖羽毛。
(2)野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麻雀属于鸟类,体表覆盖羽毛,适于飞行,卵生。所以可以按照生殖发育特征区分,如 B 填写胎生,而 C 填写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卵壳;还可以按照呼吸方式(或体腔内是否有膈等)特征区分 B 和 C 。
16.认真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B、C、D、E分别是图甲中的   。
(2)把上述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
(3)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动物分类要考虑哪些特征
【答案】(1)鱼、蛙、蛇、鹰、狮
(2)鱼、蛙、蛇、鹰、狮
(3)动物分类除了要考虑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外,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
3.科学家把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依次分成了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五个纲。
【解答】(1)图中的A是脊椎动物中变温动物,用鳃呼吸,所以是生活在水中,是鱼类;B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在水中产无壳的卵,所以是两栖动物,即青蛙;C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产硬壳卵,所以是爬行动物即蛇;D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有羽毛,卵生并产硬壳卵,所以是鸟类,即鹰;E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体表有毛,生殖方式是胎生,所以是哺乳动物,即狮。
(2)从结构特点上看,鱼类最简单,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次是两栖类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产硬壳的卵。上述三中动物都是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鸟类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生活。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为:鱼→蛙→蛇→ 鹰 →狮。
(3)动物的分类通过上述的分析,是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殖方式方面来比较,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二章第4节 第2课时 常见的脊椎动物 检索表
一、常见的脊椎动物
1.脊椎动物可分为五大类。
(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是   。
(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   。
(3)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卵生,有卵壳的是   。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   。
(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   。
2.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
A.水生还是陆生 B.有无脊椎骨
C.有无翅膀 D.体型的大小
3.(2020·金华·丽水)据报道,21世纪10年代已有467个物种灭绝,2020年我国珍稀物种长江白鲟也灭绝了。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它在长江流域少有天敌。栖息地被破坏、过度捕捞、河流污染,是造成它灭绝的主要原因。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哺乳类
4.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生活在陆地上 B.体温恒定,终生用鳃呼吸
C.都是卵生 D.都是胎生
5.(2020·台州)2020年5月,台州市民捡到形似小猫的胎生动物,经鉴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图中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豹猫属于(  )
A.哺乳类 B.鸟类 C.爬行类 D.两栖类
6.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生活在陆地上,以卵繁殖后代
B.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
C.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D.恒温、终生用肺呼吸
二、检索表
7.观察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
(1)此图解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   。
(2)豹和   亲缘关系最近。
(3)虎和   同科不同属。
8.小强在野外游玩时发现了四种动物甲、乙、丙、丁,并设计以下的检索表来分辨这些动物,这些动物中有一只小乌龟,它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9.以下是兔、鳄鱼、猫头鹰、蚯蚓分类过程的文字检索表,请你完善下列检索表。
10.不属于图中任何一个框内两种动物分类依据的是(  )
A.是否胎生、哺乳 B.有无脊椎骨
C.是否水生 D.体表是否被毛
11.(2020·温州)2020年4月,温州南麂海域近10年来第一次出现海豚群。海豚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下列对海豚描述正确的是(  )
A.用鳃呼吸 B.体外受精 C.体温恒定 D.用翼飞翔
12.图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进行分类的图示,其中A类是以胎生、哺乳为依据进行的分类,则B、C类的分类依据依次是(  )
①用肺呼吸 ②体温恒定 ③卵生 ④心脏四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如图中圆圈表示三种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则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E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B.P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
C.F可以表示体温恒定 D.Q可以表示有脊柱
14.观察图,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观察图中[①]所示,鸟的身体呈   形,可以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2)观察图中[②]所示,鸟的前肢变成   ,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使鸟振翅高飞。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作[④]龙骨突。附着在胸骨上的是全身最发达的[③]   ,可提供飞行的动力。
15.喜宝同学学完生物分类知识,下课后观察了教室周围环境,看到了飞奔而过的野猫、树下啄食的麻雀、花坛里的蟾蜍、茶花上的蝴蝶、景观池里的锦鲤等。于是根据各种动物的特征,尝试编制了一个“校园常见动物分类检索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内容:   ,B、C所代表的内容如果按照体表结构该如何填写B:   、C:   。
(2)可以按照生殖发育特征区分,如B填写   , 而C填写卵生;还可以按照   特征区分B和C。
16.认真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的A、B、C、D、E分别是图甲中的   。
(2)把上述动物按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   。
(3)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认为动物分类要考虑哪些特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哺乳动物
(2)鸟类
(3)爬行动物
(4)两栖动物
(5)鱼类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2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是鸟类的特征,属于鸟类。
3 .体表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是两栖类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类动物。
5.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鳍游泳,被覆鳞片,这是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解答】(1)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的是哺乳动物。
(2)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的是鸟类。
(3)体表有角质鳞片或甲,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卵生,有卵壳的是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在陆地上生活,也可在水中生活,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的是两栖动物。
(5)体表有鳞片,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的是鱼类。
2.【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解答】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故答案为:B
3.【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鱼类特点: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受精卵生.
【解答】根据题中信息“ 长江白鲟是一种用鳃呼吸、靠鳍运动的动物 ”和图片可知,长江白鲟在动物分类上属于鱼类,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 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
2 .体表有羽毛,体温恒定,卵生、前肢变成翼,双重呼吸等特征,是鸟类的特征,属于鸟类。
3 .体表有角质鳞片,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适应陆地生活;卵生,有卵壳,生殖和发育摆脱对水的依赖,是爬行动物的特征,属于爬行动物。
4.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可上陆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变态发育,是两栖类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类动物。
5.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鳃呼吸,鳍游泳,被覆鳞片,这是鱼类的特征,属于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解答】A:大多数的鱼类只能生活在水中,而大多数的爬行类动物只能生活在陆地上,只有两栖动物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为两栖动物,A不符合题意。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是变温动物,鱼终生用鳃呼吸,两栖类中有些成体用肺呼吸,爬行类都用肺呼吸,B不符合题意;
CD: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都是卵生,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多数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的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解答】 饲养员正用奶粉喂养小豹猫,说明其属于胎生哺乳的哺乳类动物;
故答案为:A。
6.【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爬行动物特征:都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爬行类动物的繁殖方式为卵生或胎生;
鸟类的特征:体温恒定,呼吸器官除具肺外,还有由肺壁凸出而形成的气囊,用来帮助肺进行双重呼吸,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的特征: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解答】A: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是交配,鸟类和爬行动物以卵繁殖后代,A错误;
B: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是体内受精,幼体发育摆脱了水环境,B正确。
C:爬行类动物并没有腮,所以无法在水中生活,鸟类和哺乳动物中的一部分可以在水中生活,C错误;
D:鸟类是运用其特有的“气囊”与肺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实现所谓的“双重呼吸”,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用肺呼吸,爬行动物体温不恒定,D错误;
故选B。
7.【答案】(1)目
(2)虎
(3)猫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据此解答。
【解答】(1)此图解中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
(2)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与虎同科,豹与虎同属,属比科小,因此豹与虎共同特征最多,相似程度较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较近。
(3)据图可知虎和猫同科不同属。
8.【答案】C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常用的生物分类检索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解答】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体表干燥,在陆地上产卵,体温不恒定,因此丙应该是乌龟。
故选C。
9.【答案】有脊椎骨;兔;3a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常用的生物分类检索表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生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解答】1a无脊椎骨——蚯蚓;
1b有脊椎骨——2;
2a体外有毛皮,胎生——兔;
2b―体外无毛皮,卵生——3;
3a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猫头鹰;
3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鳄鱼。
10.【答案】B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解答】A:牛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鲫鱼属于卵生,所以二者不同是有无胎生、哺乳,故不符合题意;
B:麻雀、鲫鱼、鳄鱼、牛属于脊椎动物,有无脊椎骨不是它们的分类依据,故符合题意;
C:麻雀属于鸟,能在空中飞翔,鲫鱼生活在水中,它们二者的不同是否水生,故不符合题意;
D:麻雀和牛体表被毛,因此体表是否被毛不是二者的分类依据,而鲫鱼和牛等可以作为它们的分类依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C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 哺乳动物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脑较大而发达;哺乳;胎生.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胚胎在母体里发育,母兽直接产出胎儿,母兽都有乳腺,能分泌乳汁哺育幼仔。
【解答】由题意可知海豚属于哺乳动物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体温恒定是哺乳动物的一个特征,C选项正确。用鳃呼吸是鱼类的和两栖类幼体的特点,A错误;哺乳动物是体内受精,B错误;海豚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没有翼不能飞翔,D错误。
故选C
12.【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金丝猴和蝙蝠属于哺乳动物、海龟属于爬行动物、鲫鱼属于鱼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解答即可。
【解答】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都用肺呼吸;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是体腔内有膈,胎生哺乳;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共同点是卵生。所以金丝猴、蝙蝠、海龟是用肺呼吸的,鲫鱼、青蛙是卵生的。
故选A。
13.【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
(2)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3)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解答】A: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鲢鱼用鳃呼吸,因此E不可以表示用肺呼吸,D错误;
B: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因此青蛙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乌龟的生殖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是真正的陆生动物,因此P不可以表示真正的陆生动物,B错误;
C:鲢鱼属于鱼类,体温不恒定。乌龟属于两栖类,体温不恒定。因此F不可以表示体温恒定,C错误。
D:青蛙、鲢鱼、乌龟都是脊椎动物,体内都有脊柱,因此Q可以表示有脊柱,D正确;
故选D。
14.【答案】(1)纺锤
(2)翼
(3)体重;胸肌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鸟类的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翼是家鸽的飞行器官;家鸽的骨有的薄,有的愈合在一起,比较长的骨大都是中空的,内充气体,这样的骨骼既可以减轻身体的重量,又能加强坚固性;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牵动两翼可完成飞行动作;鸟的食量非常大,有喙没有牙齿;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呼吸为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这些特点都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
【解答】(1)鸟的体形呈纺锤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适于飞行;前肢变成翼,有利于空中飞行。
(2)前肢变成翼,生有几排大型的正羽,展开呈扇面形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15.【答案】(1)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体表被毛;体表覆盖羽毛
(2)胎生;体腔内是否有膈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是生物的七个分类单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往下依次减小,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将特征不同的一群生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生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依次下去,直到将所有分类群分开为止。
【解答】(1)蟾蜍属于两栖动物,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野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麻雀属于鸟类,体表覆盖羽毛,适于飞行。所以表格中字母 A 内容生活在潮湿的陆地; B 、 C 内容如果按照体表结构可以这样填写, B :体表被毛、 C :体表覆盖羽毛。
(2)野猫属于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麻雀属于鸟类,体表覆盖羽毛,适于飞行,卵生。所以可以按照生殖发育特征区分,如 B 填写胎生,而 C 填写卵生、卵外有坚硬的卵壳;还可以按照呼吸方式(或体腔内是否有膈等)特征区分 B 和 C 。
16.【答案】(1)鱼、蛙、蛇、鹰、狮
(2)鱼、蛙、蛇、鹰、狮
(3)动物分类除了要考虑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外,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是指身体内有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主要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2.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
3.科学家把脊椎动物按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依次分成了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五个纲。
【解答】(1)图中的A是脊椎动物中变温动物,用鳃呼吸,所以是生活在水中,是鱼类;B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在水中产无壳的卵,所以是两栖动物,即青蛙;C是脊椎动物中的变温动物,用肺呼吸,产硬壳卵,所以是爬行动物即蛇;D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有羽毛,卵生并产硬壳卵,所以是鸟类,即鹰;E是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体表有毛,生殖方式是胎生,所以是哺乳动物,即狮。
(2)从结构特点上看,鱼类最简单,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次是两栖类水陆两栖,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完全用肺呼吸,产硬壳的卵。上述三中动物都是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鸟类是卵生,哺乳动物是胎生哺乳,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生活。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排序为:鱼→蛙→蛇→ 鹰 →狮。
(3)动物的分类通过上述的分析,是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殖方式方面来比较,还要考虑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