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一历史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3题,满分为100分。
2.本卷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为0分钟。
3.本卷答業必须做在答題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是迄今发掘的中因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聚落遗址。下列关于该遗址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仰韶文化聚落形态
B.水稻为主要栽培作物
C.反映父系氏族公社状况
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2.春秋战因时期,农民在“私田”上劳动的乐趣大大增加,乃至于多开私田并隐匿其收入,而耕
作“公田”的积极性下降以至公田荒芜不治。针对这种情况,商鞅变法规定
A.“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B.“决裂阡陌,教民耕战”
C.“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D.“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3.梁启超指出,先秦政治思想有四大潮流:无治主义、人治主义、礼治主义、法治主义。下列选
项中,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潮流
代表言论
学派
①无治主义
贵贱有序,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道家
②人治主义
择天下赞阅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置以为三公
墨家
③礼治主义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儒家
④法治主义
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罚加乎奸令者
法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为加强对辖区内郡级宫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汉武帝时期设置了
A.御史大夫
B.郡守
C.刺史
D.尚书令
5.《晋书》载,(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
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由此可见
A.士族成为西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B.东晋存在士族与皇权共治现象
C.士族政治特权源于九品中正制
D.宗室诸王展开中央权力的争夺
6.唐制,遇下诏敕,便先由门下省和中书省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在“敕”字之下,须加盖
中书、门下之印,然后再送尚书省执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法的,不
能为下面各级机关所承认。由此可见
①三省长官分掌宰相职权
②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
③中央行政效率大大降低
④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唐招提寺是唐朝的一位高僧和他的弟子在日本仿唐制建造的寺院,至今被日本视为国宝。该高僧是
A.法显
B.玄奘
C.鉴真
D.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