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特训04 碳和碳的氧化物
[微点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 )
2.碳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
3.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在煤炉旁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
4.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 )
5.CO2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
6.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或碱石灰干燥二氧化碳。( )
7.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
8.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
9.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 )
10.CO2中混有HCl时,可以用NaOH溶液除杂。( )
[构建物质网络]
1.写出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甲________;乙________。
2.写出相应序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省卷10年真题子母题]
命题点1 碳单质的性质及用途(近10年连续考查)
1.(省卷真题组合)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2019.8A)( )
(2)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2018.4B)( )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__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拓展训练]
3.下列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碳的单质
B.都由碳元素组成
C.在氧气中都不能燃烧
D.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命题点2 CO和CO2的性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2017.4A第1条)( )
(2)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2015.13C)( )
(3)有机物都易燃,都要远离火源;封闭房间烧含碳燃料要防CO中毒(2018.9B)( )
(4)如图,对比实验,证明CO2能与烧碱溶液反应(2014.7A改编)( )
5.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6.[一题多设问] 《千里江山图》是我国传世名画之一。宋代画家王希孟创造性地将炭黑、赭石、孔雀石、蓝铜矿等矿物颜料用在不同的画层。
(1)画作用水墨打底,保存千年而不变色,说明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______。
(2)画作中所用的矿物颜料也可用于冶炼金属。如图为碳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利用图中化合物________(写化学式)的还原性冶炼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反应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若反应a~d均属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则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其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__(填字母)。
[拓展设问]
(4)反应a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c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戊可用作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原料,写出反应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7.请参与下列探究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3) 在图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 ①溶液中产生气泡; ②蜡烛火焰a______(填“先于”或“后于”)b熄灭 现象②的原因是:CO2不助燃;____________
(4) 用大烧杯罩住高低两支点燃的蜡烛 ①烧杯底部变黑; ②蜡烛火焰d比c先熄灭 CO2不助燃,蜡烛不完全燃烧;d先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
[拓展训练]
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9.已知草酸钙(CaC2O4)加热易分解:CaC2O4 CaO+CO↑+CO2↑。为验证分解产物中既有CO又有CO2,小明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写出其在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认为,在D装置后再增加装置B才能验证CO的存在,小明认为不加装置B就可验证,小明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环保的角度考虑,该实验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3 CO2的实验室制取
[拓展训练]
10.小组同学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设计如下实验制取二氧化碳。
(1)明确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制取装置:小红从下图中选择了合适的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为了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她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小红选用C装置而不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验证所得气体:小红将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进行该实验时,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
【温馨提示】更多试题详见本书微专题8
命题点4 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0年2考)
11.“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民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出行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B.生活中用火烧毁废旧塑料和橡胶
C.用废旧报纸制造铅笔杆 D.农业和园林改浸灌为喷灌和滴灌
12.(4)大气中 CO2 含量不断上升,会加剧________________。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请提出一条实现碳中和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04 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特训营
①硬 ②导电 ③疏松多孔 ④吸附 ⑤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⑥C+O2CO2 ⑦2C+O2 2CO ⑧燃料
⑨CO2+C2CO ⑩C+2CuO2Cu+CO2↑ 3C+2Fe2O34Fe+3CO2↑ 冶炼金属
2CO+O2 2CO2 燃料 CO+CuO Cu+CO2 3CO+Fe2O3 2Fe+3CO2
冶炼金属
能 大 下层 上层 不变色 变红 变浑浊 CO2+H2O === H2CO3
CO2+Ca(OH)2 === CaCO3↓+H2O CO2+2NaOH=== Na2CO3+H2O
CaCO3 CaO+CO2↑ 灯火试验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紫色石蕊溶液 氧化铜粉末
氧化铜粉末 氢氧化钠(或NaOH)
微点诊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构建物质网络
1.CO Na2CO3(合理即可)
2.①C+O2 CO2(合理即可)
②2C+O2 2CO(合理即可)
③2CO+O2 2CO2(合理即可)
④CO2+C 2CO
⑤CaCO3+2HCl=== CaCl2+H2O+CO2↑(合理即可)
⑥2NaOH+CO2=== Na2CO3+H2O(与乙物质对应,合理即可)
⑦Na2CO3+2HCl=== 2NaCl+H2O+CO2↑(与乙物质对应,合理即可)
⑧Ca(OH)2+Na2CO3=== CaCO3↓+2NaOH(与乙物质对应,合理即可)
⑨H2O+CO2=== H2CO3
广东省卷10年真题子母题
1.(1)√ (2)×
2.(2)疏松多孔(1分)
3.C
4.(1)√ (2)× (3)× (4)√
5.A
6.(1)稳定(或不活泼)(1分) (2)CO(1分) 升高(1分) (3)化合反应(2分) d(2分)
(4)C+2CuO 2Cu+CO2↑(合理即可) CO+CuO Cu+CO2(合理即可)
(5)CaCO3+2HCl === CaCl2+H2O+CO2↑(合理即可)
7.(3)先于(1分) CO2密度比空气大(1分)、CO2不可燃(1分)
(4)烧杯内产生的热使CO2气体上升(或热的CO2气体膨胀后密度变小)(1分)
8.A
9.(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3 3CO+Fe2O32Fe+3CO2
(3)D中实验现象可以证明CO的存在(合理即可) (4)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即可)
10.(1)CaCO3+2HCl === CaCl2+H2O+CO2↑
(2)B CO2密度比空气大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中混有HCl气体(合理即可)
11.B
12.(4)温室效应 开发新能源(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