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木兰诗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汗(kè hán) 辔头(pèi) 鞍鞯(jiān)
B.啾啾(jiū) 朔气(suò) 燕山(yān)
C.云鬓(bìn) 金柝(tuò) 铠甲(kǎi)
D.红妆(zhuāng) 机杼(zhù) 傍地(bà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愿为市鞍马 市:买 东市买骏马 市:集市
B.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 不用:不愿做
C.朔气传金柝 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 策勋:记功
D.军书十二卷 十二卷:十二本 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3.下列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双兔傍地走 B.策勋十二转
C.对镜帖花黄 D.阿爷无大儿
4.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6.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填空默写。
(1)《木兰诗》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 》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 ”。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准备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木兰诗》中描写战士矫健的雄姿,以及行军迅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木兰诗》中写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军书十二卷( ) (2)朔气传金柝( )
(3) 赏赐百千强( ) (4) 愿为市鞍马( )
10.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下面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首叙事诗讲述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B.本诗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C.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D.全诗详略的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也略写了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12.文章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飞传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贯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鹤飞鸣室上因以为名。未弥月,河决内黄,水暴至,母姚抱飞坐瓮中,冲涛及岸得免,人异之。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家贫力学,尤好《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于其冢。父义之,日:“汝为时用,其徇国死义乎。”吴珍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日:“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却不受,珍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日:“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日:“敌未灭,何以家为 ”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能节食以济饥者
(2)父义之
(3)吴玢素服飞
(4)饰名姝遗之
14.对“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B.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C.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D.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1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
16.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和概括岳飞的形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瞳孔里的古城 王鼎钧
我并没有失去我的故乡。当年离家时,我把那块根生土长的地方藏在瞳孔里,走到天涯,带到天涯。只要一寸土,只要找到一床干净土,我就可以把故乡摆在上面,仔细看,看每一道褶皱每一个孔窍,看上面的锈痕和光泽。
故乡是一座小城,建筑在一片平原沃野间隆起的高地上。我看见水面露出的龟背,会想起它:我看见博物馆里陈列在天鹅绒上的皇冠,会想起它,想起那样宽厚、那样方整的城墙。
城墙比河堤更高,把八百户人家严密地藏在里面;从外面仰望,看不见一角楼,看不见一根树梢,只见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在阳光下金色灿烂。对这个矩形的图案,我是多么熟悉啊!春天,学校远足,从一片翻滚的麦浪上看它的南面,把它想像成一艘巨舰。夏天,从外婆家回家,绕过一座屏风似的小山看它的东西,它像一座世外桃源。秋天,我到西村去借书,穿过萧萧的桃林、柳林,回头看它,像读一首诗。冬天,雪满城头,城内各处炊烟袅袅,这古老的城镇,多么像一个在废墟中刚刚苏醒的灵魂。
①故乡是一个人童年的摇篮,壮年的扑满,晚年的古玩。
据说,我的祖先,从很远的地方迁移来此。祖先们本来住在低洼近水的地方,那里盛产又甜又大的桃子。那时,他们家家正在桃林里摘桃子。不知怎么,他们的鞋子湿了。不知怎么,有些人的脚踝浸在水里了。一只黄狗从村中窜出来,游入桃林,望着树上的主人狂吠。有一个人,大概是祖先里面最果敢的人物吧,他高喊一声“快逃命啊!”
祖先们把旧家园抛在脑后,迈开沉重的脚步,踢起一片黄尘。
在那座小城里面,靠近南墙的一隅,有我的第一母校,一所小学。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是地方上的大事,老族长亲自来看新生的一代,银发飘摆,满座肃然。典礼完毕以后,有一个固定的节目是老族长带着毕业生由东走到西,由南走到北,在每个有故事的地方停下来,述说先人的嘉言懿行。“天降洪水”的传说,就是从他老人家那里听来的。
我小学毕业的那一年,老族长已经相当衰老,但仍坚持那一年一度“毕业旅行”,他说,他要让这些即将长大成人并且可能离乡背井的孩子,对自己的“根”有清楚深刻的记忆。他一息尚存,必定亲临。
他叮咛校长:即使他一病不起,这个节目仍然要由活着的人年年举行,不可简化或免除,校长只好派人去找一轿子,我们跟在轿子后面出发,望着起伏跳动的轿顶蜿蜒而行。坦白地说,我们那时都没有多少历史感,我们爱东张西望,爱交头接耳,爱拧别人的耳朵,爱走出队伍去无缘无故猛敲人家的大门。
老族长的声音喑哑微弱,他的精神已经不能贯注我们全体,所以我们是散漫的、不经心的。老族长说些什么,我大半没有听,不过有一件事我永远不忘记:他带我们去看祖先挖成的第一口井。
好久好久以前,祖先们以劫后余身,漂流旷野,寻找一块合适的地方安身立命。终于来到这块高地。祖先们先挖一口井,看看能不能挖出水来,如果有水,那就是天意。
破土之前,他们有一个简单的仪式。当开井的人全身湿淋淋地爬出井口,大叫“有水、水很甜”时,四周有几百人同时诵念叩拜。
井水上升,水中出现了一组又一组人影。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的影子轮流倒映在井水里。
但是,我们来时,井水已涸,只有井旁一棵老槐树依然枝叶繁茂,亭亭如盖。那天天气炎热,我们都往树荫里挤,都站在井旁,看清楚了荒草间有一个黑黝黝的破洞。我也看清楚老族长一脸的虔诚。
古井虽涸,祖宗英灵不昧,当初憔悴褴褛的先人如今已繁衍成衣冠楚楚的大族,荒凉的土丘经营成坚固安全的城堡。站在宽可驰马的城墙上内望,望不尽鳞次栉比的瓦脊檐,望不尽结满知了麻雀的槐柳。那飘着歌声的地方是我们的学校,年年有人在这儿长大,年年有人从这儿跟着族长绕行全镇,认识自己的历史,走在街心,吸两旁门窗散发出来的气味。
烤红薯的香味:
腌肉的香味:
青菜的香味;
陈年老酒的香味。
倘若命运的轮盘就此停住,我们赢定了。②可是轮盘要命地转着,转出一个久久不雨的夏季来。
这时,我在故乡三千里外,道路多坐,亲朋无字,早突的消息是得自零碎模糊的传闻。我听说整个夏季,③故乡的天气异常晴朗,晴朗得可以敲出声音来。我听说池塘干涸了,所有的井也都干了,家家到西郊的小河里挑水。我听说在这要命的时刻,族人疯狂地挖井,挖出来的只是飞尘。当初祖先们惊魂甫定,满脑子都是水灾的恐怖,没料到后世子孙受这般无情的煎熬。超然客公众号
他们中间有一个人,经过祖先留下的那口废井旁边,又看见那棵槐树。古槐已经枯死,那时,城墙里面所有的树都成枯枝。这人大概是族人中间视力最好的一个,他看出老槐似乎又带几分绿意,他用指甲去挖树干,挖掉表皮,里面滑溜溜,黏答答,藏着生命的讯息。
他大叫一声,飞驰而去,完全不顾他要损失多少水分。他说服了那些奄奄一息的壮男来淘这口溜井。他相信井下有水。大家总死工作,惊恨地说,倘若徒劳无功,他们要杀死提议淘井的人。
这口古井是一个奇迹,它果然冒出水来,复活的泉,大自然的秘密精力,放活了老槐树,救活了全城全族。忽然看见水,人们多么疯狂,多么满足!妇女们把水桶装满,手浸在里面,把婴儿浸在里面,④先是些生地笑,后来呜呜地哭。
我想,这次大旱,一定给故乡留下许多烙痕,等着我去凭吊、抚摩。可是我不能,我在三千里外,只能捕捉一些道路传闻。
故乡,对于我,又进入传说的时代!
(有删改)
1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乡小城建在平原沃野间隆起的高地上,从外面仰望是看不到城里的楼和树的,但是一年四季都能引发“我”美好的联想。
B.“我”的祖先因为居住的地方低洼近水,遭遇洪灾,不得不舍弃旧家园,以劫后余身源流旷野,艰苦跋涉,寻找安身之地。
C.毕业典礼后,老族长带领学生们“毕业旅行”,讲述先人的嘉言懿行,但孩子们对老族长的乡土观念和陈旧思想不感兴趣。
D.在旱灾肆虐的时候,有个族人从古槐的绿意中推断出废井可能有水,他们淘出的井水救活了全族,给故乡增添了神奇色彩。
18.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紧承上文内容,是作者对故乡的形象表达,而且单独成段,表达情感强烈。
B.句子②“要命地转着”意在突出时序更替、季节变换,自然引出下文对旱灾的叙述。
C.句子③运用顶真和通感的手法,突出故乡那年夏季异常晴朗、干旱无雨的天气特点。
D.句子④用“嘻嘻”“呜呜”两个拟声词,生动形象写出人们找到水后情绪波动之大。
19.作者回忆故乡时,花费大量笔墨写井,对此你如何理解?
20.有评论说,这篇文章营造了一种“时空的距离感”,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文学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三、片段写作
21.学校文学社举办“读名著,品经典”诗文朗诵会,要求主持人在每次朗诵前说一段解说词。请你为《木兰诗》拟写一段不超过100字的解说词。
答案
B 2.D 3.C 4.D 5.B 6.C
7.(1)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2)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着战士们的铠甲。
8、(1)南北朝 孔雀东南飞 乐府双璧
(2)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3)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4)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5)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6)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9.(1)表示多数,不是确指。(2)北方(3)有余(4)买
10.(1)不远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2)将士们征战多年,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胜利归来。
11.D
12.赞颂了木兰 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3.(1)帮助,救济(2)认为……仁义(3)一向,平素(4)给予,馈赠 14.C 15.皇帝当初下令为岳飞建造府邸,岳飞辞谢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为家庭筹划呢 ” 16.①勤奋好学。岳飞家里虽然贫困,但他勤奋好学特别喜欢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②天生神力。岳飞不到二十岁时就能拉开三百斤的大弓和八石重的劲弩。③尊重师长。师父周同死后,岳飞每月初一和十五都到周同的坟前摆上供品祭奠。④爱国自律。皇帝当初下令为岳飞建造府第,岳飞辞谢说:“敌人还没有被消灭,怎么能够为家庭筹划呢 ”
17.C
18.B
19.①井承载着故乡的历史变迁,与族人的命运息息相关。②井显现出祖先的智慧和毅力,寄寓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赞美。
20.①以回忆的视角来描写故乡的景物和童年的生活。②通过想象来描述祖先们迁徙定居的过程。③使用“据说”“传说”“传闻”“很久很久以前”“三千里外”等词语,给人一种亲近却遥远的心理距离。
21、示例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她是勇赴国难、驰骋沙场的战士;“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她又是孝顺父母、楚楚动人的姑娘。这两种角色集于木兰一身,向我们昭示着中国女性的坚韧与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