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驿路梨花 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驿路梨花 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9 18:47:3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驿路梨花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蹦开(bèng) 驿路 幽闲 菌子(jùn)
B.歇脚(xiē) 瑶族 寨子 燃起(rán)
C.麂子(lù) 昆仑 黑炭 扛起(káng)
D.漆黑(qī) 花辨 火塘 撵走(niǎn)
【答案】B
【详解】A.“辨”应写为“瓣”;C。“麂”应读为“jǐ”;D。“幽”应写为“悠”。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么陡俏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B.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缆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C.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D.我出于对他的遵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答案】C
【详解】A项“俏”应为“峭“,B项”缆“应为”揽“,D”遵“应为”尊“。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D.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答案】A
【详解】B.引号内的句子是感叹句,应在句末用叹号,改为“看,梨花!”;
C.两个分句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D.并列的词组之间用顿号,应将“有柴、有米、有水”改为“有柴,有米,有水”;
故选A。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________这座桥。
(2)王栋真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____________。
A.推崇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答案】D
【详解】D.“崇拜”指尊敬佩服。“推崇”是推重崇敬的意思。这里用“推崇”表达了马可 波罗对“桥”的感情;“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是一个贬义词。“别出心裁”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这里用“别出心裁”体现了王东思维的独特。“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淋漓尽致”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出来,表现出来。这里用“淋漓尽致”表明并非是对其他艺术作品的简单模仿。故选D。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选D。A项不合逻辑。“缩小”不能用倍数。B项句式杂糅。可改为“能够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C项状语位置不当。应把“广泛”放在“关注”前。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6.深山中的小茅屋的主人是 (  )
A.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B.梨花是小茅屋的照料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C.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照料小茅屋,她才是主人。
D.建造者和梨花姐妹是主人,其他照料小茅屋的人,也是主人。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选D。建造者、梨花姐妹和其他照料这小茅屋的人都有助人为乐的精神,他们都是小茅屋的主人。
7.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  )
A.课文刻画人物,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间接描写。对梨花姑娘采用的是间接描写。
B.文章开头对陡峭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树林进行描写,主要作用是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幽静美丽。
C.课文中“多好的梨花啊”一句中的“梨花”是指梨花姑娘,这句话赞美了梨花姑娘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D.课文对小茅屋由外到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正面写屋,侧面写人,写出了茅屋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周到。
【答案】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准确把握能力。作答时要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B项有误,开头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山高、山大,是为了反映出当时人物焦急的心情。
二、字词书写
8.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陡qiào( ) 竹篾( ) 简lòu( ) 露宿( )
yōu( )闲 修葺( ) 晶莹( ) 折损( )
【答案】 峭 miè 陋 lù 悠 qì yíng zh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音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本题需要注意“露”“折”是多音字,结合词语辨析字音,“峭”不要写成“俏”。
9.词语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 (迷惘 迷茫)的暮色中。
(2)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 (飘落 飘洒)在我们身上。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 (恍然 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4)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现出 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答案】 迷茫 飘落 恍惚 闪出
【详解】通过一些近义词辨析的常见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去分析这些词语运用得是否准确、得体。词语辨析题和成语使用题所涉及的词语往往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所以一般不存在意思理解的问题,可从词义、范围、程度、褒贬、语体等方面去辨析。
10.按照要求填空。
(1)从全文看,文章采用了 的记叙顺序,而中间又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往事,所用的记叙顺序又是 。这样写,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
(2)“梨花”一词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课文最后引用了陆游的一句诗“ ”,照应了题目,也点明了主题。
【答案】 (1)顺叙 插叙 (2)自然界的梨花 梨花其人、梨花精神 驿路梨花处处开
【详解】(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记叙顺序的理解。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驿路梨花》一文不是按事件发生的顺序从解放军盖起、梨花照料小茅屋写起。而是集中在现在的一个夜晚和早晨,在顺叙“我们”宿在小茅屋得以解除饥疲和所见所闻当中,运用两段插叙文字交代小茅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
(2)这道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标题“驿路梨花”中的“梨花”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梨花,更是小屋主人梨花姑娘的象征。文中以洁白美丽的梨花比喻梨花姑娘的鲜明形象、纯美心灵;同时还象征了梨花姑娘帮助路人的雷锋精神。
三、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实施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饭、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般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设备,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
(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答案】(1)示例:“暖冬计划”指重庆市政府为山区高海拔地区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安装取暖设备或提供御寒物资,确保学生温暖过冬的计划。
(2)示例:活动主题——安全取暖,从我做起。活动形式——举办“安全取暖”知识讲座。开展“安全取暖”手抄报比赛。
(3)示例:张薇同学,你是“暖冬计划”的受益人,知恩图报,表达感谢是应该的,这并不是出风头。你就不要有这样的顾虑了,好吗?
【详解】试题分析:⑴考查对文章要点的概括。通读材料,理清层次,按要求筛选信息,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⑵要有以下要求:活动主题(活动名称),活动内容,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活动内容的可操作性要强。须围绕如何安全使用和保护取暖设备、保障自身安全等方面来设计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
四、语言表达
12.作者说:我“是怀着抒发自己对一代新人的崇敬心情来写作的”。看下列句子中,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②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③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④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答案】本文是以梨花来象征梨花姑娘等人的雷锋精神的,所以文中对自然界中梨花、梨树林的赞美,都倾注着作者对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以上四句,或通过梦境,或描述梨花、梨树林,或引用诗句,都是为了寓对一代新人的情于这些景中的。
点拨:本题重在体会本文寓情于景的写法。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寓情于景作用的分析。“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这四句话都对梨花进行了描写,都起到了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①句是虚写,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人物梨花相映生辉;②③两句是实写,以自然环境美烘托不平常的小屋,把读者带进优美的意境之中;④句引用诗句,一语双关,点明文章的主题,赞扬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五、现代文阅读
驿路梨花(节选)
彭荆风
①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②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③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④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⑤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⑥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⑦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⑧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⑨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⑩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3.选文第③段写“我”的梦境有什么用意?
14.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为。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5.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16.文章结尾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答案】13.虚写梨花和哈尼小姑娘,用香气四溢的梨花衬托哈尼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 14.间接描写的方法。运用这种手法,既交代了房子的来历,又表现了雷锋精神对后人的感召,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15.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盖了一间小茅屋。解放军走了,梨花姑娘常常照料小茅屋。插叙的作用:交代了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发扬雷锋精神的人。 16.结构上:照应文题,首尾呼应;内容上: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雷锋精神不断传扬,深化主题。
【解析】13.本题考查句段作用。
根据第②段“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可知,通过瑶族老人对梨花的介绍,我用梦境虚写我心目中的梨花和哈尼小姑娘形象:漂亮善良的梨花姑娘在香气四溢的梨花林中漫步,花和人相互映衬,营造一种景和人融合的意境,用香气四溢的梨花衬托哈尼小姑娘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以表达对她的赞美之情;与第⑤段中“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相呼应,虚实相应;与题目“驿路梨花”相照应;为下文赞美这群人的雷锋精神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14.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的辨析及作用的分析能力。
根据第⑨段“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的语句可知解放军和梨花姑娘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小姑娘的语言描述他们的行为,这种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为的这种写作手法属于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的方法。本文这种写作手法,交代了房子的来历(解放军所盖),通过后文“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以及第 段“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又表现了雷锋精神对后人的影响,从而更加突出文章的主题“驿路梨花处处开”。
15.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及对插叙作用的分析能力。
首先通读第⑨段“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可知,这一段是插入叙述房子的来历,所以是插叙。由第⑨段的内容可知,插入的主要事件: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为过路人盖了一间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小茅屋。插叙的内容解释了房子的来历,交代小茅屋的搭建者、照料者,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歌颂了解放军、梨花姑娘这样的具有雷锋精神的人,表现了雷锋精神的传递。同时,这样能充实文章内容,丰富文章情节,使文章行文有起伏变化,不至于呆板,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引出梨花姑娘的去向做铺垫。
16.本题考查结尾段的作用。
内容上:根据第 段“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可知,哈尼小姑娘接过姐姐的任务来看管小茅屋,表现了雷锋精神对后人的影响,表明雷锋精神之花(奉献精神)开遍了神州大地,精神在不断传承,同时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富有诗情画意,既写出了梨花的美丽,又写出了哈尼小姑娘的人性美,一语双关,以花喻人,与文章内容相契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结构上:文章结尾引用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收束全文,“处处开”展示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旺盛生命力,升华了文章主题,同标题“驿路梨花”相呼应,再次点题,题文相映,首尾呼应,使作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六、作文
17.片段作文。
学完《驿路梨花》,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认识?请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个话题的想法。要求:观点正确,态度鲜明,不少于120字。(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材料)
【答案】例文:
小说所写的朴实民风让我非常感动。公德是指在人类的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要求每个社会公民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在本质上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道德准则、文化观念和思想传统。本文中每一个人都能自觉要求自己,从小茅屋中受益,又将感恩思想自觉传递下去,这就是公德,实质上就是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详解】本题考查小作文。
1.审题立意。首先结合《驿路梨花》中与“公德”相关的内容,表明态度,让我感动;结合“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认识”,需要对“公德”下定义,公德是指为维护社会公众的安宁和幸福所展现出来的良好品行和高尚情操。公德包括公共卫生、公共秩序、公共道德、公共安全、公共环境等内容。接着联系现实和《驿路梨花》,谈谈对“公德”的进一步认识。
2.构思选材。作文重点在于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个话题的想法,因此要写成一篇短小的议论文。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思考立意。第一,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公共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第二,公德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第三,结合现实,应如何践行公德,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不歧视、不侮辱、不攻击他人。在公共场合,保持友善和礼貌,给他人以必要的帮助。积极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我们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第四,结合《驿路梨花》中公德的体现谈,首先,作品体现了助人为乐的公德。这种公德在瑶族老猎人和姑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不仅热情款待了过路的“我”和老余,还主动为过路人提供帮助。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社会公德的一种重要体现。其次,作品还体现了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的公德。这种公德在哈尼族小姑娘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小姑娘虽然很珍惜自己的小屋,但她还是愿意让疲惫的过路人借宿,这体现了她尊重他人、爱护公共财物的公德。最后,作品也体现了保护公共环境的公德。这种公德在“我”和老余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在借宿小姑娘的小屋后,主动打扫卫生,保持小屋的整洁,体现了保护公共环境的公德。
示例:《驿路梨花》展示了人们对于公德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公德,即公共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公共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我认为公德是每个人的基本素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这种公德在“我”和老余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在借宿小姑娘的小屋后,主动打扫卫生,保持小屋的整洁,体现了保护公共环境的公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驿路梨花
一、选择题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蹦开(bèng) 驿路 幽闲 菌子(jùn)
B.歇脚(xiē) 瑶族 寨子 燃起(rán)
C.麂子(lù) 昆仑 黑炭 扛起(káng)
D.漆黑(qī) 花辨 火塘 撵走(niǎ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么陡俏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
B.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这种种责任缆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
C.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D.我出于对他的遵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B.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
C.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D.我正失望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片梨花林和这小屋,屋里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没有主人。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________________这座桥。
(2)王栋真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3)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____________。
A.推崇 别有用心 淋漓尽致 B.崇拜 别出心裁 惟妙惟肖
C.崇拜 别有用心 惟妙惟肖 D.推崇 别出心裁 淋漓尽致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B.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的原因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D.“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天宫”二号送上太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6.深山中的小茅屋的主人是 (  )
A.解放军是建造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B.梨花是小茅屋的照料者,是小茅屋的主人。
C.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照料小茅屋,她才是主人。
D.建造者和梨花姐妹是主人,其他照料小茅屋的人,也是主人。
7.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  )
A.课文刻画人物,有的是直接描写,有的是间接描写。对梨花姑娘采用的是间接描写。
B.文章开头对陡峭连绵的青山、茂密的树林进行描写,主要作用是表示事情发生的地点幽静美丽。
C.课文中“多好的梨花啊”一句中的“梨花”是指梨花姑娘,这句话赞美了梨花姑娘乐于助人的雷锋精神。
D.课文对小茅屋由外到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正面写屋,侧面写人,写出了茅屋主人的热情好客、细心周到。
二、字词书写
8.字词积累——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陡qiào( ) 竹篾( ) 简lòu( ) 露宿( )
yōu( )闲 修葺( ) 晶莹( ) 折损( )
9.词语积累——请从所给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 (迷惘 迷茫)的暮色中。
(2)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 (飘落 飘洒)在我们身上。
(3)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 (恍然 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4)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 (现出 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10.按照要求填空。
(1)从全文看,文章采用了 的记叙顺序,而中间又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往事,所用的记叙顺序又是 。这样写,使文章曲折有致,构思颇具匠心。
(2)“梨花”一词一语双关,既指 ,又指 。课文最后引用了陆游的一句诗“ ”,照应了题目,也点明了主题。
三、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实施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饭、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投入8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般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
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设备,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
(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主题:
活动形式一:
活动形式二:
(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四、语言表达
12.作者说:我“是怀着抒发自己对一代新人的崇敬心情来写作的”。看下列句子中,倾注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①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②一弯新月升起来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③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④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五、现代文阅读
驿路梨花(节选)
彭荆风
①我们这才明白,屋里的米、水、干柴,以及那充满了热情的“请进”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②瑶族老人又说:“过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尽力把用了的柴、米补上,好让后来人方便。我这次是专门送粮食来的。”
③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④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⑤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⑥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⑦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⑧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⑨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⑩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3.选文第③段写“我”的梦境有什么用意?
14.文中的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并未直接出场,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写出他们的行为。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5.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16.文章结尾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在结构和内容上分别有什么作用?
六、作文
17.片段作文。
学完《驿路梨花》,你对“公德”这个概念有什么认识?请联系现实,谈谈对这个话题的想法。要求:观点正确,态度鲜明,不少于120字。(不得抄袭本试卷中的材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