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紫藤萝瀑布 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紫藤萝瀑布 同步精练(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9 18:52: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紫藤萝瀑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挑逗(tiǎo) 条幅(fú) 枯槐(huái) 迸溅(bèng)
B.酒酿(liáng) 琼浆(qióng) 沉淀(diàn) 伫立(zhù)
C.瀑布(pù) 盘虬(qiú) 遗憾(rǎng) 笼罩(zhào)
D.花舱(cāng) 伶仃(tīng) 藤萝(téng) 忍俊不禁(jīn)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
②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
③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
A.①副词 动词 名词 ②代词 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
B.①副词 动词 名词 ②名词 名词 名词 ③动词 ④名词 形容词
C.①名词 动词 名词 ②代词 代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
D.①副词 副词 名词 ②代词 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
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千年,狂风来过,雷电来过,干旱来过,而紫柳巍然挺立在高山沼泽里。②一千年,这山下王朝兴替了几十个;一千年,山中一个家族兴旺繁衍了几十代;一千年,这山野上的杜鹃花或许经蜜蜂做媒,已经变异了品种。③只有紫柳,还在这高山之上,在春夏之间的五六月里开着白花,漫天吐絮。④一千年,紫柳太老了,但姿态依然刚硬道劲,那铁一样盘曲的干,如游龙,似苍鹤,还在向上。⑤就这样,紫柳不肯弯腰曲背,它白髯飘拂壮心不已,在疆场上的风沙雪霜里继续挑灯看剑。
(选自《千年紫柳》,有改动)
A.第①句运用了“……来过”的排比句式,表现环境恶劣,意在突出紫柳历经磨砺但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B.第②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世事的变迁。
C.第④句中“如游龙,似苍鹤”运用比喻,将紫柳姿态的多种多样形象地写了出来。
D.第⑤句将紫柳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紫柳越老越强硬的姿态。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C.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看他喝水的样子,仿佛喝的是仙露琼浆。不过,这也难怪,他刚从沙漠里逃出来,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B.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C.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6.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对对碰。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 ,中篇小说《 》,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散文集《 》等。
8.给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
伫立( ) 依傍( ) 伶仃( )( )
酒酿(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9.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其心意。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③长时间地站立。
④忍不住笑。
10.下面文段有四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住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候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凝惑,关于疾病的痛婪。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斩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A.( ) B.( ) C.( ) D.( )
三、综合性学习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四、现代文阅读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胸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病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从整体描写紫藤萝,“像一条瀑布”;再从局部细写,依次描写了花穗、花朵。
B.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的色泽和形态,凸显了花的繁盛、美丽。
C.第②段结尾句中“挑逗”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和阳光相映成趣的情志。
D.选文“流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等语句化动为静,展示了紫藤萝的生机盎然。
13.面对不同时期的紫藤萝,在⑦- 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作者的所见所忆 作者的情感
看见盛开的紫藤萝 ①
② 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
看到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③
14.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花有哪些特点?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自然段画线句
16.全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
17.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了什么?
五、作文
18.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请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种食物,表达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课文片段在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写法分析】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这与经历生死迷、手足情的作者何其相似。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由花到人,心情豁然开朗。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描述事物的特点时,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的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借物要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紫藤萝瀑布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挑逗(tiǎo) 条幅(fú) 枯槐(huái) 迸溅(bèng)
B.酒酿(liáng) 琼浆(qióng) 沉淀(diàn) 伫立(zhù)
C.瀑布(pù) 盘虬(qiú) 遗憾(rǎng) 笼罩(zhào)
D.花舱(cāng) 伶仃(tīng) 藤萝(téng) 忍俊不禁(jīn)
【答案】A
【详解】B.liáng—niàng;
C.rǎng—hàn;
D.tīng—dīng;
故选A。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性依次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
②我赋予某些词语特殊的含义。
③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④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
A.①副词 动词 名词 ②代词 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
B.①副词 动词 名词 ②名词 名词 名词 ③动词 ④名词 形容词
C.①名词 动词 名词 ②代词 代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
D.①副词 副词 名词 ②代词 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
【答案】A
【详解】【分析】考查词性。词性分类: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①副词 动词 名词 ②代词 名词 形容词 ③名词 ④代词 形容词
故答案为:A
【点评】考查学生对词性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一千年,狂风来过,雷电来过,干旱来过,而紫柳巍然挺立在高山沼泽里。②一千年,这山下王朝兴替了几十个;一千年,山中一个家族兴旺繁衍了几十代;一千年,这山野上的杜鹃花或许经蜜蜂做媒,已经变异了品种。③只有紫柳,还在这高山之上,在春夏之间的五六月里开着白花,漫天吐絮。④一千年,紫柳太老了,但姿态依然刚硬道劲,那铁一样盘曲的干,如游龙,似苍鹤,还在向上。⑤就这样,紫柳不肯弯腰曲背,它白髯飘拂壮心不已,在疆场上的风沙雪霜里继续挑灯看剑。
(选自《千年紫柳》,有改动)
A.第①句运用了“……来过”的排比句式,表现环境恶劣,意在突出紫柳历经磨砺但坚韧不屈的生命力。
B.第②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世事的变迁。
C.第④句中“如游龙,似苍鹤”运用比喻,将紫柳姿态的多种多样形象地写了出来。
D.第⑤句将紫柳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紫柳越老越强硬的姿态。
【答案】A
【详解】【分析】B第②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世事的变迁,修辞有误;C第④句形象地写出了紫柳姿态的刚硬道劲,而非写其姿态的“多种多样”,分析有误;D第⑤句将紫柳人格化,生动地写出了紫柳历经磨砺但仍坚韧不屈的生命力,属于分析有误。故答案为:A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B.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C.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D.看他喝水的样子,仿佛喝的是仙露琼浆。不过,这也难怪,他刚从沙漠里逃出来,不知道几天没喝水了。
【答案】C
【详解】【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词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彩相一致
C“忍俊不禁”的意思是“忍不住笑”,和后面的“笑起来”意思重复。A、B、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词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
B.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C.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答案】C
【详解】C项,成分残缺。在“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后加“中”即可。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6.下面不是写花的繁密茂盛的一项是( )
A.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B.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C.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D.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
【答案】C
【详解】A.“紫色的大条幅”“点点银光”表现了花的繁盛;
B.“挨着”“挤着”表现了花的繁盛;
C.“一切暂时都不存在”表现了“我”受到了花顽强生命力的感召,忘却了生活中的不幸,此句没有表现花的繁密茂盛;
D.用比喻的修辞表现了花的繁盛;
故选C。
二、填空题
7.文学常识对对碰。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自幼生长于清华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她的小说刻意求新,语言明丽而含蓄,流畅而有余韵。她的散文情深意长,隽永如水。主要作品:中短篇小说《知音》《弦上的梦》 ,中篇小说《 》,获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散文集《 》等。
【答案】 冯钟璞 三生石 丁香结
【解析】略
8.给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
伫立( ) 依傍( ) 伶仃( )( )
酒酿(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答案】 zhù bàng líng dīng niàng jīn qió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伫立:zhù lì,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
依傍:yī bàng,是指艺术、学术等方面模仿别人或者依赖,依靠;
伶仃:líng dīng,非常孤独,没有依靠;
酝酿: yùn niàng,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
忍俊不禁:rěn jùn bù jīn,意思是指忍不住笑出来;
仙露琼浆:xiān lù qióng jiāng,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指极少、不多见的美酒。
9.根据下面各句意思写出相应词语。
①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其心意。
②形容孤独没有依靠。
③长时间地站立。
④忍不住笑。
【答案】 察言观色; 伶仃; 伫立; 忍俊不禁
【详解】【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理解能力。理解字词的意思,可结合句子来理解。平时要多查工具书,注意分类积累,加强记忆。察言观色: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其心意。忍俊不禁:忍不住笑。伶仃:形容孤独没有依靠。伫立:长时间地站立。
10.下面文段有四个错别字,请将正确的汉字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住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候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凝惑,关于疾病的痛婪。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斩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A.( ) B.( ) C.( ) D.( )
【答案】 住—伫 凝—疑 婪—楚 斩—暂
【详解】住立——伫立,指长时间地站着;
凝惑——疑惑,对人和事物有疑虑和困惑;
痛婪——痛楚,肉体的痛苦或精神的苦楚;
斩时——暂时,一时,短时间。
三、综合性学习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每月的主题花分别是一月樱花,二月桃花,三月木棉,四月紫荆,五月杜鹃,六月凤凰木花,七月荷花,八月向日葵,九月小叶紫薇,十月玫瑰,十一月兰花,十二月白梅。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2)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为主题花做宣传。
濯清涟 冬梅 出淤泥而不染 夏荷 远群芳以无争 傲霜雪
【答案】(1)广州今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 (2)夏荷 濯清涟 出淤泥而不染;冬梅 傲霜雪 远群芳以无争。
【详解】(1)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表达能力。解答时,应阅读材料,抓住关键句进行归纳。本则材料与新闻格式相仿,第一个分句概括了本段的中心内容“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广州市有关部门透露:今年年底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从中可提取叙述的主体是“广州市”,主要事件为“将完成60个赏花点的建设”,时间“今年年底”,“为了方便广大市民赏花”为目的,目的在概括主要内容时一般可以省略,下文则是分别列举了十二个月的主题花卉,在概括内容时不应将这些具体例子囊括在内。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2) 本题考查对对联的掌握。解答时,按要求将题干所给内容搭配组合即可,注意格式要符合规则,不要添字漏字。对联有以下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最好能做到收尾词上仄下平。首先可根据六个词的字数进行两两分组,其中“夏荷”与“冬梅”都为名词,且正好相对,应当在不同的对联中作主语。“濯清涟”和“出淤泥而不染”可以很容易联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描写荷花的,而按照一般的逻辑,荷花是因水的洗涤而不染尘埃,从而可以确定排列为“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根据对仗可确定另一句的排列是“冬梅傲霜雪远群芳以无争”;根据音律,结尾仄声的为上联,平声的为下联。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
紫藤萝瀑布
宗璞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胸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病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从整体描写紫藤萝,“像一条瀑布”;再从局部细写,依次描写了花穗、花朵。
B.作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花的色泽和形态,凸显了花的繁盛、美丽。
C.第②段结尾句中“挑逗”一词贬词褒用,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和阳光相映成趣的情志。
D.选文“流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等语句化动为静,展示了紫藤萝的生机盎然。
13.面对不同时期的紫藤萝,在⑦- 段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作者的所见所忆 作者的情感
看见盛开的紫藤萝 ①
② 生死的疑惑、疾病的痛楚
看到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③
14.作者笔下的紫藤萝花有哪些特点?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自然段画线句
16.全文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作用是什么?
17.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从紫藤萝花瀑中感悟到了什么?
【答案】12.D 13.①宁静喜悦 ②回忆起十多年前伶仃稀落的花串 ③豁达乐观 14.紫藤萝花具有繁茂、旺盛、壮观、美丽、辉煌、生机盎然、充满了童趣等特点。 15.①运用拟人的修辞。②作者赋予紫藤萝以人的情态,表现出紫藤萝花开的繁茂,生机勃勃。③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之情。 16.①全文采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②作者通过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委婉含蓄地揭示作品的主旨,来表达她对人生的看法与感悟。这种写法更能打动读者,更有感染力。 17.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都不足畏惧。面对不幸,我们都应该豁达乐观、奋发有为。
【解析】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D.有误,选文“流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等语句化静为动,展示了紫藤萝的生机盎然;
故选D。
13.本题考擦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⑦段“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可概括为:宁静喜悦;
根据⑧段“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可概括为:回忆起十多年前伶仃稀落的花串;
根据⑩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可概括为:豁达乐观。
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第②段“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可以看出,紫藤萝长势旺盛、繁茂、壮观;
根据第②段“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可以看出,紫藤萝花美丽、辉煌;
根据第⑥段“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可以看出,紫藤萝花生机盎然、充满童趣。
15.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画线句中“挑逗”意为招惹;逗引。这里“挑逗”一词把花人格化,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人的情态,写紫藤萝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在阳光下灿烂开放的美好情态与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对紫藤萝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16.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作用。
通读文章可知,①~⑥段,写作者观看(欣赏)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⑦~⑨段,作者回忆与紫藤萝花有关的往事,⑩ 两段,写作者从紫藤罗花中得到的感悟(思考)。据此可知,本文由花及人,运用的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借助紫藤罗花,表达了作者对生命道勃向上的赞美,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感悟。花在遭遇到各种不幸后,还能重树信心,表现出无限的生机,那么人也应如此。运用这种写法更能打动读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7.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根据第⑩段“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语句,由花及人,写出自己由看花而获得的感悟,通过对眼前紫藤萝花与记忆中那棵紫藤萝花的对比描写,表现花在遭遇到各种不幸后,还能重树信心,表现出无限的生机,那么人也应如此。意在告诉人们:在漫长的人生长河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要正视苦难和挫折,不向命运低头。应该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五、作文
18.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性格品质。本文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表达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请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种食物,表达对人生意义的认识。
【课文片段在线】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写法分析】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锦,这与经历生死迷、手足情的作者何其相似。面对眼前盛开的紫藤萝瀑布,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由花到人,心情豁然开朗。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描述事物的特点时,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就能清楚的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借物要赞誉怎样的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借物喻人的写法也就失去了意义。
【答案】例文:暮春时节,落花缤纷,红花草却开得正盛,花蕊深蕴着醇香,招来成群的蜜蜂,“紫云英蜜”的美名,受到多少人的青睐。一到插秧季节,红花草又慷慨地翻身入土,浸泡在水里,变成肥料,为赢得丰收而牺牲自己。红花草啊,你活着,是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死去,是为了给大地增添肥料,你并不名贵,难入观赏之林;但是你火焰似的的生命,勇于牺牲自己的精神,不正是一种崇高人格的象征吗?
【详解】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片段练习,可以选择自己熟悉和喜欢的景物,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仿照原文章中借物喻人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现景物的特点,使描写更加生动,文章更具感染力。表达对人生意义全新的深刻理性认识。
点睛: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仿写,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