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邓稼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ǎn)
C.燕然(yān) 萦带(yíng)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 风悲日曛(xū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②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
③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④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可以歌唱,可以哭泣)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毫无愧疚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C.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D.至今热血犹殷红。(带黑的红色)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6.对于下面这个句子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A.句子中“邓稼先”“中国”“文化”都是名词。
B.句子中“传统文化”“孕育出来”“奉献精神”都是偏正短语。
C.这个句子是陈述句。
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邓稼先是儿子。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8.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 )
A.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
B.寄托作者对邓稼先的怀念。
C.对当年在昆明的生活的怀念。
D.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邓稼先》一文,使我了解了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的重大贡献。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1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英烈们用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谱写了一首 的壮丽史诗。
(2)林俊德一生献身于国防科技事业,真正做到了 ,死而后已。
(3)鲁迅先生用笔战斗了一生,是中国 的英雄。
(4 )这两篇文章,尽管风格 ,但在表达技巧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A.悲喜交集 鞠躬尽瘁 问心无愧 截然不同
B.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截然不同
C.可歌可泣 呕心沥血 问心无愧 异途同归
D.悲喜交集 呕心沥血 当之无愧 异途同归
二、填空题
11.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手法和作用。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2)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12.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三、综合性学习
13.学习本文之后,某班开展了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
(2)假如时光倒流,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3)请仿照下面的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示例:(科学泰斗)钱伟长:【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仿写:(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稼先:【颁奖词】
四、语言表达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辰。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请你加入一些细节描写,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描摹邓稼先背诵时的动作、神情。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少于50字。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节选自课文《邓稼先》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乌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⑤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5.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说说选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
16.将选文部分的标题“我不能走”改成“他忠于职守”好不好?为什么?
17.选文中用了两个问句,简要说说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18.学习完《邓稼先》,请你仿照“颁奖词”的写法,为“邓稼先”人物介绍卡片写一段话,张贴在教室走廊邓稼先照片的下面。(不少于60字)
六、作文
19.邓稼先的一生就是奉献的一生,你的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默默奉献的人呢?请以“奉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邓稼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勋(xūn) 邓稼先(jià) 妇孺皆知(rú)
B.殷红(yān) 开拓(tuò) 鲜为人知(xiǎn)
C.燕然(yān) 萦带(yíng) 鞠躬尽瘁(cuì)
D.彷徨(huáng)罗布泊(bō) 风悲日曛(xūn)
【答案】D
【详解】D. 罗布泊(bō)改为“pō”。故选D。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谣言 诞生 选骋 死而后已
B.挚友 戈璧 仰慕 层出不穷
C.癌症 决胜 胆识 妇儒皆知
D.睿智 叱咤 氢弹 锋芒毕露
【答案】D
【详解】A.“骋”应为“聘”;
B.“璧”应为“壁”;
C.“儒”应为“孺”;
故选D。
3.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②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
③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④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答案】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也就是考查语言表述的规范与内在逻辑的严密性。这个题目是组句成段,也就是变相考查学生感知、梳理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本句句意:选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人具有知人之明;
②句“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与③句“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在语义上是并列关系,而③句中的“也”表明③句排在②句之后;
④句中“他们”指的是②③句中出现的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所以④句排在③句之后;①句中的“而且”与④句构成递进关系,不仅对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了解,更了解中国和美国社会;故排序为②③④①;
故选A。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可以歌唱,可以哭泣)
B.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毫无愧疚地接受荣誉或称号)
C.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D.至今热血犹殷红。(带黑的红色)
【答案】A
【详解】“可歌可泣”的意思为“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答案】A
【详解】句中的冒号应为破折号。
6.对于下面这个句子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A.句子中“邓稼先”“中国”“文化”都是名词。
B.句子中“传统文化”“孕育出来”“奉献精神”都是偏正短语。
C.这个句子是陈述句。
D.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邓稼先是儿子。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B.表述有误,“孕育出来”并不是偏正短语,而是补充短语;
故选B。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分不开的。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答案】B
【详解】A. 用词不当,“万人空巷”本指家家户户的人都奔向一个地方;以致住宅空荡荡的。形容轰动一时的盛况。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句子后面却说人们都在家看电视,街上静悄悄,显然自相矛盾,应改为“门可罗雀”;
C.成分残缺,应在“精神”后加上“的儿子”;
D.用词重复, “看到”和“见状”重复,去掉“见状”;
故选B。
8.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的目的是( )
A.揭示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痛苦。
B.寄托作者对邓稼先的怀念。
C.对当年在昆明的生活的怀念。
D.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答案】D
【详解】解答此题需要根据文章主旨和《吊古战场文》的内容分析。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一种荒凉凄惨的气氛,作者引用它的目的是说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烘托邓稼先身先士卒的精神。故选D。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邓稼先》一文,使我了解了邓稼先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的重大贡献。
B.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我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C.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答案】B
【详解】A.主语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C.语意重复,“约”与“左右”重复,应删去其一。
D.两面对一面,可以改成“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能否培养阅读的兴趣”或“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阅读爱好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要培养阅读的兴趣”。
故选B。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10.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英烈们用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谱写了一首 的壮丽史诗。
(2)林俊德一生献身于国防科技事业,真正做到了 ,死而后已。
(3)鲁迅先生用笔战斗了一生,是中国 的英雄。
(4 )这两篇文章,尽管风格 ,但在表达技巧上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A.悲喜交集 鞠躬尽瘁 问心无愧 截然不同
B.可歌可泣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截然不同
C.可歌可泣 呕心沥血 问心无愧 异途同归
D.悲喜交集 呕心沥血 当之无愧 异途同归
【答案】B
【详解】(1)“悲喜交集”指悲伤和喜悦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可歌可泣”的意思是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语境中用于形容英烈们的事迹,应用“可歌可泣”。(2)“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多用在教育、写作或工作方面。语境侧重于奉献,应用“鞠躬尽瘁”。(3)“当之无愧”的意思是承受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问心无愧”指反躬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或对不起人的地方。根据句中的“英雄”称号可知,应用“当之无愧”。(4)“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共同之处。“异途同归”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语境只强调不同,应用“截然不同”。故选B。
二、填空题
11.体会下列句子的表达手法和作用。
(1)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奥本海默是一个复杂的人。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2)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答案】(1)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国和美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邓稼先和奥本海默进行对比,在鲜明的对比中突现了邓稼先的高贵品质,体现了他的人格力量。
(2)采用对比句式,用假设的方法将两位同是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所处的国度进行比较,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集中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感情。
【详解】两句都采用了对比,首先点明这一方法的使用。根据句子表述的具体内容来分析,第一句从突出邓稼先的思想品质来分析,第二句从作品的思想性和作品的思想情感来分析。
【点睛】此类题要注意分析的角度,一是写作方法,二是思想内容,学习中要多加训练。
12.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答案】有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
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如“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使用。
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色。需要从整句、长短句交错、句式的运用完全服从于表现感情的需要三个角度分别举例,并分析运用整句、长短句和句式服务于感情的好处。
三、综合性学习
13.学习本文之后,某班开展了以“走近邓稼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依据下面一段文字,补写青春座右铭。
“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青春座右铭: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 。
(2)假如时光倒流,你去采访邓稼先,请你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3)请仿照下面的写法,为邓稼先写几句颁奖词。
示例:(科学泰斗)钱伟长:【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仿写:(中国人民的好儿子)邓稼先:【颁奖词】
【答案】(1)示例:让中国变强盛奉献毕生。
(2)示例:①请问在科研方面给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②请您对我们中学生说几句激励的话。
(3)示例: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狮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详解】(1)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结合题目要求可知,补写的内容就应是对邓稼先事例的总结,并与“以天下为己任发奋苦读”形成对偶关系。
结合“‘两弹元勋’邓稼先年轻时就立志要让中国变强盛,将自己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科研事业”可补写句子为:让中国变强盛奉献毕生。
(2)本题考查采访问题的设计。采访问题的设计:注意采访用语首先要注意彼此的身份地位,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有目的性,要符合实际。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示例1:请问在科研事业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您是如何解决的?
示例2:请问是什么让您选择了我国的国防科研事业?您对年轻时的选择感到后悔吗?
(3)本题考查颁奖词的拟写。颁奖词的内容要突出人物所做出的贡献,并表达出对人物的高度赞美,语言要优美、形象。
示例:他是新中国核武的开拓者,他是国之重器的奠基者。新中国成立之初,边境磨擦不断,帝国列强环肆周边,蠢蠢欲动,为了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宁,他隐姓埋名在荒无人迹的戈壁滩上埋头一扎就是整整28年。终于为新中国研制出了自己的“两弹一星”,从而震惊世界,从此列强不敢轻言挑衅,国家得以长治久安,这28年里,他和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科学家们一样,不为名利,坚持不懈,他是新中国真正的“国之重器,中国脊梁”!
四、语言表达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辰。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请你加入一些细节描写,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描摹邓稼先背诵时的动作、神情。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不少于50字。
【答案】示例:邓稼先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黄沙漫天,狂风呼啸,抑制不住内心的一腔热血,一边忍不住吟诵出《吊古战场文》,一边暗自攥紧了拳头,在心中对自己说道:“我要在这里扎根,在这里为我的祖国奉献出一生。”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描摹邓稼先背诵时的动作、神情,要求加入一些细节描写,想象人物当时的心理。根据材料紧扣人物的心理,应该是充满了豪情壮志,比如“攥紧了拳头”“紧皱眉头”等细节描写,“在心中对自己说”是心理描写。发挥想象,语言流畅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节选自课文《邓稼先》的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能走”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②“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乌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③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④“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⑤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15.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说说选文中引用《吊古战场文》的作用。
16.将选文部分的标题“我不能走”改成“他忠于职守”好不好?为什么?
17.选文中用了两个问句,简要说说其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18.学习完《邓稼先》,请你仿照“颁奖词”的写法,为“邓稼先”人物介绍卡片写一段话,张贴在教室走廊邓稼先照片的下面。(不少于60字)
【答案】15.该文段引用《吊古战场文》表现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和工作条件极端艰苦,从而衬托他研制核武器的献身祖国的悲壮与崇高。 16.不好。因为“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更能凸显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用人物自己的言行表现人物品质,使得人物形象更丰富真实,读来也更耐人寻味。 17.第(1)句表达了作者对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友人邓稼先的深切关怀之情。第(2)句表达了作者对老朋友真诚的关怀与担忧,也反映了邓稼先所担负的任务的艰巨。 18.示例:他,坚忍不拔,只为中国核武器的研究和制造;他,鞠躬尽瘁,只为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历史。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当之无愧的“两弹元勋”,是我国国防事业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解析】15.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这段《吊古战场文》描绘的是西北古战场恶劣的自然环境,“平沙无垠”“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与邓稼先的工作地点的环境极为相似,渲染了核试场地恶劣的条件。引用的这段文字,侧面表现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并含蓄地将邓稼先的工作地点比作战场,突出了邓稼先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从而赞美邓稼先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同时,用古战场是文章具有厚重的历史感,突出邓稼先为国不惧艰苦的使命感,让人觉得悲壮。
16.本题考查标题赏析。标题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组织语言。
“我不能走”,是邓稼先在面对艰难困境中的坚定有力的回答,是他的原话,更能表现出人物的无私无畏、勇敢执着的精神和对祖国的科技事业的一腔热爱;用“我不能走”作为标题,直接引用,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为什么不能走”?设置了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兴趣,同时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因此,标题“我不能走”改成“他忠于职守”不好。
17.本题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
(1)“也不知道称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这是对邓稼先在埋葬因环境和生活条件恶劣而死亡的同事时心情的猜测,此时的邓稼先一定是极其悲痛的,但作者没有直说,这个疑问句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工作环境的关切之情。
(2)“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作者追述了邓稼先生命历程上的重要时刻,深入到他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从侧面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的艰巨性,承担任务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邓稼先的深深的牵挂和担忧之情。
18.本题考查拟写颁奖词。
根据邓稼先的事迹进行概括,用富有文采的句子表达对他的敬意,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漫漫科研路,十年两弹成。他是先行者,披荆斩棘,把学识锻造成阶梯;他是领航人,高歌猛进,让两弹射出绚丽的光芒;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六、作文
19.邓稼先的一生就是奉献的一生,你的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默默奉献的人呢?请以“奉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快乐源自奉献
保尔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我觉的一个完美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带着亲人的期盼而来,带着他人的敬仰而去。
数学“0”的出现是数学领域的一个飞跃。可是我觉得“0”不只是零,它有着更深的含义。“0”就像一个全新的生命,显得那么纯洁,但它又是空虚的,要用一辈子去填满。有人说一个人如果能拥有亿万资产,那么他的人生就是完整的。而我并不这样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也惟有奉献才能使原本空洞的“0”成为一个丰硕的果实。
如果有人要问我什么是最快乐的,那么我会最快最坚定的回答你,那是奉献。我想会有人反驳到奉献等于付出,付出了还会是快乐的吗 如果是这样,我一定会问:地震了,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双手营救出被埋在废墟里的人们,当他们看到自己从死神的手中抢回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时,他们奉献了,难道他们不快乐吗 老师呕心沥血得教我们知识,他们奉献了,可是当老师看到一份份打满“√”的试卷时,难道他们不快乐吗 不!他们都很快乐,因为奉献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在我心目中,快乐其实很简单,快乐就来源于奉献,而奉献是不论大小的。
快乐是生活中最美妙的一首歌,而奉献是它的主旋律,正因为有了奉献才快乐。一个人如果奉献多少,也索取多少,那么他的人生就等于零。一个人如果只一味的索取,而没有奉献,那么他的人生等于负数。我坚信有这样一个永恒不变的公式:快乐=奉献。让我牢记这个公式,以此去解人生的方程。
【详解】本题是一道话题作文,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确立好主题。尽量“化大为小”,缩小范围,同时要“以小见大”,深化主题。然后要依据主题,确立文体,还要注意独辟蹊径,表现个性,选择不同的角度,把文章写出新意。以“奉献”为话题,可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可拟写题目为:快乐源自奉献,用事实写出因为有了奉献才快乐的观点。
点睛: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文体。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二、拟好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练、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三、善于联想。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