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查漏补缺检测卷-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老师把数学课本按照(如图)左上角→右上角一右下角→左下角的顺序移动,数学课本的运动可以看做( )。
A.旋转 B.轴对称 C.既有平移又有旋转 D.平移
2.水果店里西瓜每箱48元,哈密瓜每箱60元,葡萄每箱52元。王老师带了300元,给小朋友们买了6箱同样的水果,她买的水果可能是( )。
A.西瓜 B.哈密瓜 C.葡萄 D.西瓜和葡萄
3.王红、陈燕和张婷都是学校篮球队主力队员,王红比张婷高3厘米,张婷比陈燕矮4厘米,( )的身高最高。
A.王红 B.陈燕 C.张婷 D.无法判断
4.老师出示了一道口算题:32×3,( )的回答是正确的。
小明说:先算2×3=6,再算30×3=90,最后算90+6=96;
小军说:先算3×3=9,再算2×3=6,最后合起来是96;
小红说:先算30×3=90,再算2×3=6,最后算90+6=96。
A.小明 B.小军 C.小红 D.所有人
5.科技节举行仿生机器人大赛,参赛队员们先把一块边长为6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分成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相比,两个长方形周长总和( )。
A.增加60厘米 B.增加120厘米 C.减少120厘米 D.不变
6.健康的肌体必须保持水分的平衡,人的一天中应该饮用7-8杯水,清晨的第一杯水尤其重要。一杯水连同杯子重350克,军军正好喝了半杯,喝的水重( )。
A.正好是175克 B.比175克多 C.比175克少 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
7.通过平移可以重合的图形有( )和( )、( )和( )。(填序号)
8.如下图,如果一个乒乓球重9克,那么一个足球重( )克。
9.烟花三月至,读书好光景。每年的“4·23”是世界读书日,小新准备看一本共133页的《小英雄雨来》,第一天看了10页,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看3页,看完整本书要( )天就能看完。
10.做同样多的零件,甲用小时,乙用小时,( )做得快。
11.○△●●□○△●●□○△●●□……,照这样排列下去,第203个图形是( )。
12.□9÷3,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2×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 )。
三、判断题
13.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另一根围成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
14.从48里连续减8,减6次后结果为0。( )
15.125×8积的末尾有1个0。( )
16.3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 )
17.把一条绳分成5段,其中一段是这条绳的。(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12×3= 36×4= 120×7= 56÷2=
304×2= 64÷4= 95÷5= 0+57=
450×0= 300÷6= 5×76= 82×5=
26×8= 60÷4= = -=
19.列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4×4= 816÷4= 8×450= ★402÷6=
20.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五、解答题
21.为民小学115名同学坐船秋游,如果每条小船坐5名同学,要准备多少条小船?
22.李大妈家有一块菜地,其中的种西红柿,种辣椒,种白菜。种白菜比种辣椒多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3.停车场有15辆大货车,小汽车的辆数是大货车辆数的9倍,电动车比小汽车多70辆,停车场里的电动车有多少辆?
24.张叔叔在果园里种植砂糖桔,第一次摘了630千克,第二次摘的重量是第一次的3倍。第二次摘了多少千克?
25.画一画,填一填。
(1)把●先向东平移4格,再向北平移3格。
(2)把▲先向南平移2格,再向西平移5格。
(3)平移后的●在原来位置的 方向。
26.张叔叔扎了一段篱笆正好可以围边长8米的正方形地一周,也正好可以围一块长为9米的长方形地一周。
(1)你认为这块长方形地的宽为多少米?
(2)张叔叔打算在这块长方形地上建一个养鸡场。如果养鸡场的一边靠墙,至少需要多长的篱笆?
参考答案:
1.D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叫平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详解】依据分析可知:数学课本的运动可以看做平移。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移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2.A
【分析】分别求48×6、60×6、52×6的积,找出积小于或等于300元的算式,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48×6=288(元),288<300;
60×6=360(元),360>300;
52×6=312(元),312>300;
她买的水果可能是西瓜。
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三种6箱同样的水果的总价,再进一步解答。
3.B
【分析】张婷比陈燕矮4厘米说明陈燕比张婷高4厘米,而王红比张婷高3厘米,陈燕比王红高,陈燕最高。
【详解】依据分析可知:陈燕最高。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把张婷比陈燕矮4厘米转换成陈燕比张婷高4厘米,再比较出陈燕和王红的高矮。
4.A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详解】老师出示了一道口算题:32×3,先算2×3=6,再算30×3=90,最后算90+6=96。
故答案为:A
【点睛】熟练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B
【分析】
如上图:两个长方形周长总和比原来正方形的周长多了2个边长的长度之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0+60=120(厘米)
与正方形相比,两个长方形周长总和增加120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周长的定义的理解,需要借助图形更易理解。
6.C
【分析】一杯水连同杯子重350克,实际上一杯水的质量小于350克,军军正好喝了半杯,那么半杯水的质量小于(350÷2)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350÷2=175(克)
则喝的水重比175克少。
故答案为: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杯子也有一定的重量,故实际上一杯水的质量小于350克。
7. ① ⑦ ④ ⑤
【分析】平移是指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据此可知,若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相同,那么这两个图形通过平移就可以重合。
【详解】通过平移可以重合的图形有①和⑦、④和⑤。
【点睛】本题考查平移现象,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8.162
【分析】根据题图可知,1个足球和3个排球的重量相等,1个排球和6个乒乓球的重量。用一个乒乓球的重量乘6,求出1个排球的重量。用1个排球的重量乘3,求出一个足球的重量。
【详解】9×6×3
=54×3
=162(克)
那么一个足球重162克。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清足球、排球和乒乓球的重量关系,再据此列式解答。
9.7
【分析】第一天看的页数加3等于第二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页数加3等于第三天看的页数,第三天看的页数加3等于第四天看的页数,第四天看的页数加3等于第五天看的页数,再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后几天看的页数,哪几天看的页数相加的和刚好大于或等于133页,那么看完整本书要几天就能看完。
【详解】第一天:10页
第二天:10+3=13(页)
第三天:13+3=16(页)
第四天:16+3=19(页)
第五天:19+3=22(页)
第六天:22+3=25(页)
第七天:25+3=28(页)
10+13+16+19+22+25+28
=23+35+47+28
=58+75
=133(页)
所以看完整本书要7天就能看完。
【点睛】明确后面每天的页数比它前一天的页数多3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甲
【分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据此比较和的大小,做同样多的零件,谁用时少,谁的速度就快。
【详解】<,甲做得快。
做同样多的零件,甲用小时,乙用小时,(甲)做得快。
【点睛】理解“做同样多的零件谁用时少,谁的速度就快”是解题关键。
11.●
【分析】观察这组图形,可以发现它们是按“○△●●□”的顺序为一组的规律重复排列,每组有5个图形,只需要求出203个图形里有几个这样的一组,还剩余几个,最后根据组数和余数来确定第203个图形即可。
【详解】203÷5=40(组)……3(个)
第203个图形是第41组的第3个图形,是●。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要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2. 3 4
【分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十位数应大于或等于除数,据此解答;
30×3=90,算出32×3、42×3的结果,即可知道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几。
【详解】□9÷3,要使商是两位数,□≥3,□里最小应填3;
32×3=96,42×3=126,□2×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小应填4。
【点睛】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
【分析】根据周长的定义知道,围成封闭图形的所有边的总长度就是它的周长;所以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两个图形的周长,由此做出判断。
【详解】因为,用铁丝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时,铁丝的长度就是所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两根铁丝的长度相等,所以,所围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也就相等。
故答案为:×
14.√
【分析】用48除以8就是需要连续减的次数,和题干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48÷8=6(次)
6=6
即从48里连续减8,减6次后结果为0;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可以理解成48里面有几个8的问题,由此求解。
15.×
【分析】直接计算出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判断有几个0,据此解答。
【详解】125×8=1000,1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就是将结果计算正确。
16.√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质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认识,可知计量3粒花生米约重用“克”做单位。
【详解】根据分析:3粒花生米大约重1克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7.×
【分析】把一条绳子的长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段,其中一段是这条绳的。这里没说平均分成5段,其中一段不能表示这条绳的。
【详解】把一条绳平均分成5段,其中一段是这条绳的,这里没说平均分成5段,其中一段不能表示这条绳的。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8.36;144;840;28
608;16;19;57
0;50;380;410
208;15;;
【详解】略
19.336;204;3600;67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84×4=336 816÷4=204
8×450=3600 ★402÷6=67
验算:
20.120米;12米;12米
【分析】图(1)通过平移转化为长是40米,宽是20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图(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图(3)根据梯形的周长=上底+下底+两条腰的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0+20)×2
=60×2
=120(米)
(2)3×4=12(米)
(3)2+5+3+2
=7+3+2
=10+2
=12(米)
21.23条
【分析】求需要租几条船,就是求115人里面有几个5人,用除法求解即可。
【详解】115÷5=23(条)
答:要准备23条小船。
【点睛】解决本题根据除法的包含意义求解,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22.
【分析】利用白菜种的几分之几减去辣椒种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
答:种白菜比种辣椒多占这块地的。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同分母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23.205辆
【分析】根据题意,用15乘9求出小汽车的辆数,然后再加上70辆,求出停车场里的电动车有多少辆。
【详解】15×9+70
=135+70
=205(辆)
答:停车场里的电动车有205辆。
【点睛】考查了运用整数乘法和加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4.1890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第一次摘的数量乘3即可求出问题。
【详解】630×3=1890(千克)
答:第二次摘了1890千克。
【点睛】解答本题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25.(1)、(2)见详解
(3)东北
【分析】(1)根据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把●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据此画图;
(2)根据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知:把▲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5格;据此画图;
(3)图上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确定观测点,再根据目的地与观测点的位置关系确定方向。
【详解】(1)、(2)如下图:
(3)平移后的●在原来位置的东北方向。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和基本方向的辨别,确定好观测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1)7米
(2)23米
【分析】(1)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把数据代入即可算出篱笆长度,长方形周长=(长+宽)×2,则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
(2)要使篱笆最短,养鸡场的长边靠墙,篱笆长度是长方形的1个长和2个宽的和。
【详解】(1)4×8=32(米)
32÷2-9
=16-9
=7(米)
答:这块长方形地的宽是7米。
(2)7×2+9
=14+9
=23(米)
答:至少需要23米篱笆。
【点睛】熟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灵活运用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