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13 卖油翁
七年级下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常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巧匠多得无法统计。在欧阳修的笔下就有一位貌似平常,却身怀绝技的卖油翁。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吧!
情境导入
检查预习
1
学习目标
2
知识必备
3
初读:晓畅文意
4
再读:理解人物
5
思考探究
6
课堂小结
7
积累拓展
8
教学环节
1.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掌握重点实词及文言现象,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重点)
2.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难点)
3.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欧阳修 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与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归田录》。《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写的笔记小说。
陈尧咨父亲陈省华,四川人,任济源县令,陈尧咨兄弟三人随父来河南济源。一日在龙潭寺读书学习,练习骑马射箭时遇到一名卖油翁,发生了文中的故事,21岁时考上进士第一名,后来当了宋代的吏部尚书,当时欧阳修采访了陈尧咨的成长经历,并到济源考查,写出了《卖油翁》的故事。
知识链接
《归田录》是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所作。欧阳修在《归田录·自序》中说:“《归田录》者,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馀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
本书主要记述了北宋前期人物事迹、职官制度,兼及官场轶事。每则故事短小精悍,内容以日常生活为主,语言简洁,形式灵活,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知识必备
链接人物
陈尧咨 (970—1034),字嘉谟,谥号康肃,阆州阆中(今四川省阆中市)人。 北宋官员、书法家。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于宋真宗咸平三年举进士第一,曾任龙图阁学士、尚书工部郎中等职,才智过人,文武双全。
陈尧咨工书法,尤善隶书。其射技超群,曾以钱币为的,一箭穿孔而过。陈尧咨卒后,朝廷加赠他太尉官衔,赐谥号"康肃"。
知识必备
卖油翁
假借为“公”。父亲。
祖父。
夫之父或妻之父。
泛称男性老人(本文)。
初读:晓畅文意
1.诵读文章,揣摩文意。
2.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3. 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限制时长5分钟。
整体感知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pǔ
jīn
nì
hàn
shǐ
fèn
zhuó
sháo
qiǎn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本文的具体内容,看看每一句的意思吧!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省略句
只。
点头。
擅长射箭。
自夸。
园子。
放下担子。释,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省略句
没有别的(奥妙)。
熟练。
同“耳”,相当于“罢了”。
气愤的样子。 然,表示“……的样子”。
怎么。
轻视。
凭,靠。
舀取,这里指倒入。
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
盖。
慢慢地。
同“勺”。
打发。
重点实词
实虚词及文言现象总结
(1)陈康肃公善射 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尝射于家圃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睨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擅长
自夸
曾经
园子
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离开
箭
(7)但微颔之 但:______________
颔:______________
(8)但手熟尔 熟:______________
(9)康肃忿然曰 忿然:____________
(10)尔安敢轻吾射 轻:______________
(11)以钱覆其口 覆:______________
(12)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______________
(13)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____
只
点头
熟练
气愤的样子
轻视
盖
慢慢地
打发
文言虚词
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康肃笑而遣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之
代词,指陈尧咨;
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代词,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代词,指卖油翁
以我酌油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钱覆其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
介词,凭、靠
介词,用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睨之久而不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并列
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
文言现象
1.通假字
(1)但手熟尔
______同______,意思:_____。
(2)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同______。
尔 耳 罢了
杓 勺
①陈康肃公善射 ____________
②尔安敢轻吾射 ____________
射
2.词类活用
动词作名词
吾射不亦精乎
原意为:射箭,句中意为:___________。
3.一词多义
射箭的本领
射箭
射箭的本领
再读:理解人物
请同学们复述课文,尽量贴近原文,又生动形象。
整体感知
找出文中描写陈尧咨和卖油翁神态、语言、动作的词句,分析人物形象。
陈尧咨 卖油翁
神态 忿然 笑而遣之 睨之
语言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无他, 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动作 笑而遣之 但微颔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神态描写
睨之 忿然 笑而遣之
“睨之”,侧着头斜着眼看,一副见惯不惊的样子。
“忿然”,他立马生气了,所以愤怒、大声的斥责卖油翁,可以看出陈尧咨的傲慢以及性格十分暴躁易怒。
“笑”一方面表现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所说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语言描写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古人讲究身份尊卑,长幼有序,陈尧咨虽然身份尊贵,但对老者直接称“汝”,显得很不客气,也是因为他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虽然心生怒气,但是保持了起码的修养,没有咄咄逼人地斥责,但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盛气凌人以及对卖油翁的不屑。
“无他, 但手熟尔。”
面对陈尧咨的质问时,卖油翁的内心是从容淡定的,所以回答的不卑不亢、很淡然、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尔安敢轻吾射!”
“尔”与“汝”意思都是“你”,但“尔”更多了层居高临下的意味,用了感叹号,此时陈尧咨的愤怒已经升级了。
“以我酌油知之。”
镇定自如、胸有成竹。
动作描写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五个连续的动作描写,写出卖油翁面对陈尧咨逼人的气势,演示倒油绝技,一气呵成,令人惊叹,显示出卖油翁的沉着冷静,技艺高超。所以他不惧怕陈尧咨的怒气,从这熟练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卖油翁的镇定自若和胸有成竹。
但微颔之
“微颔之”,表现出不在意的样子,只有略微的赞许,流露出“不过如此”之意。
陈尧咨:箭术高超、自负傲慢、暴躁易怒,知错就改。
卖油翁:酌油技术高超,沉着冷静、从容淡定、不卑不亢。
本文揭示了什么道理?
“惟手熟尔”
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同时也含蓄地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能骄傲自满。
卖油翁的大智慧体现在什么地方?
与身份高贵、骄矜暴躁的陈尧咨相比,卖油翁是个身手不凡、气定神闲的老人,不动声色地控制着整个事态的走向。
因为他的“睨之”,引发了陈尧咨的不满近而质问。在冲突一触即发之时,他不卑不亢的评价,进一步引发陈尧咨的怒火。然后他又平静应对,以一气呵成的巧妙动作瓦解了陈尧咨的心理优势,用类比法阐明了“熟能生巧”的大道理,令陈心服口服。
合作探究
卖油翁谦虚吗?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
卖油翁并不谦虚,从他观看射箭时、给葫芦灌油时的动作、神态、语言都可以看出,他“久而不去”之目的是有意展演自己的酌油之技。
作者塑造这个人物是为了借翁之言行,教导陈尧咨这一类的人:作为君子,要内敛低调,不要张扬自满。要符合恭敬、礼让、谦虚等道德要求。
思考探究
熟,真的能生巧吗?
“熟能生巧”的前提是方法得当,
“熟能生巧”的条件是长期坚持的锲而不舍与百折不挠。
合作探究
卖油翁说高超的射箭、酌油本领都是“手熟”而已,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任何技艺经过不断的练习可以达到熟练的程度。
陈尧咨的高超箭术不只是“手熟”而已,因为射箭所射的对象可能是静止的目标,也可能是活动的目标,如果是后者,还必须考虑箭的速度等多种因素,射箭的技艺更加复杂,而不只是“手熟”就能练就高超的射箭技艺的。
本文记叙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以为然,并演示倒油绝活,刻画了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物,描写了他们之间的冲突,细致入微地写出了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积累拓展
城门失火,祸及池鱼。旧说:池仲鱼,人姓字也,居宋城门,城门失火,延及其家,仲鱼烧死。又云:宋城门失火,人汲取池中水,以沃灌之,池中空竭,鱼悉露死。
(《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汉应劭《风俗通义》)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本义是城门着了火,人们用护城河的水救火,水用完了,鱼受牵连而死(殃:使受祸害。池:护城河),后比喻因受连累而遭到损失或祸害;该成语一般充当分句或独立成句,也作定语。
以生活中小人物的精彩故事为源,改写《卖油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