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乡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乡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30 16:0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蓝田县乡镇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2.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某段位移过程中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2.如图是A、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运动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
B物体B的运动是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相同, 后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相反
C.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是10m
D.物体B在最初3s内路程是10m
3.如图所示为太极练功场示意图,半径为R的圆形场地由“阳鱼(白色)”和“阴鱼(深色)”构成,O点为场地圆心,其内部由两个圆心分别为O1和O2的半圆弧分隔。某晨练老人从A点出发沿“阳鱼”和“阴鱼”分界线走到B点,用时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指的是走到B点的时刻 B.老人的位移大小为πR
B.C.老人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老人的平均速率为
4.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为了消除打点计时器和木板对小车阻力的影响,关于该操作环节,下列四种装置图中正确的是(  )
6.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车线长度是15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为0.75,该路段限速60 km/h,g取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以及是否超速的情况是(  )
A.速度为7.5 m/s,超速 B.速度为15 m/s,不超速
C.速度为15 m/s,超速 D.速度为7.5 m/s,不超速
7.若以向上为正方向,某电梯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电梯中的乘客(  )
A.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B.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C.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
8.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位置不能移动,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小车释放前应靠近计时器,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9.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从超低空跳伞成功。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 (g取)。则( )
A.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m,相当于从2.5m高处自由落下
B.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125m,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C.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m,相当于从1.25m高处自由落下
D.空降兵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99m,相当于从2.5m高处自由落下
10.研究某公交车的刹车性能时,让公交车沿直线运行到最大速度后开始刹车,公交车开始刹车后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满足x=16t-t2(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下列正确的是( )
A.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4 m/s
B.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
C.公交车从刹车开始10 s内的位移为60 m
D.公交车刹车后第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
11.从高度为125 m的塔顶先后自由释放a、b两球,自由释放这两个球的时间差为1 s,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b球下落高度为20 m时,a球的速度大小为20 m/s
B.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离地高度为45 m
C.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保持相对静止
D.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离地的高度差恒定
12.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至零,则在此过程中( )
A.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B.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
C.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D.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13.如图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B物体的受力情况,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
B.B物体一定受四个力
C.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1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一定不变
15.如图所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绳质量不计,且保持水平,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对乙的拉力始终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B.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只有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16.如图,氢气球受风力作用而使拉住它的细绳与地面的夹角为θ,在细绳被剪断的瞬间,气球所受外力的合力为(氢气球的重力忽略不计) (  )
与原来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沿风力方向,大小等于风力
C.沿竖直方向向上,大小等于气球所受的浮力
D.与原来绳子的拉力方向相反,大小等于风力与浮力的合力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卷均为必考题,共4大题52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7.(16分)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400m,相对于X升高了1200m,如图所示。
(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
(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
(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m/s,还比张捷早20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
18.(12分)某汽车训练场地有如图设计,在平直的道路上,依次有编号为A、B、C、D、E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一次训练中,学员驾驶汽车以的速度匀速向标志杆驶来,教练与学员坐在同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当教练经过O点时向学员发出指令:“立即刹车”,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忽略反应时间,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停在D标杆附近。教练记录自己经过C杆时秒表的读数为tC=6.0 s,已知LOA=36m,教练距车头的距离Δs=1.5 m。求:
(1)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离标志杆D的距离Δx。
19.(8分)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B上放一重为1 200 N的物体A,物体A与木板B间、木板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木板B重力不计,当用水平拉力F将木板B匀速拉出,绳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问绳的拉力FT多大?水平拉力F多大?(重力加速度g=10 m/s2)
20.(16分)如图,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加速行驶,前挡风玻璃上距下沿s处有一片质量为m的树叶相对于玻璃不动,挡风玻璃可视为倾角为θ=45°,的斜面。当车速达到v0时,树叶刚要向上滑动,汽车立即改做匀速直线运动,树叶开始下滑,经过时间t滑到玻璃的下沿。树叶在运动中受到空气阻力,其大小 F=kv(v为车速,k为常数),方向与车运动相反。若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为g。求:
(1)树叶在玻璃表面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树叶与玻璃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汽车在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高一物理答案
1-5BBDAA 6-10DDBDA  11-16ABDACD
【答案】(1)2000m (2)0.4m/s (3)0.33m/s (4)1800m
【解析】
(1)由X到Y,其位移。
(2)平均速率。
(3)平均速度。
(4)李子俊所用时间为60min=3600s,则路程。
18.【答案】(1);(2)
【解析】
(1)从O到C: 解得:
(2)从O到停下,有
解得:
解得:
19.【答案】248 N 430 N
解:(1)求绳的拉力FT:隔离A,其受力如图所示
则水平方向上:
FTcos 30°-Ff1=0
竖直方向上:
FTsin 30°+FN1-G=0
而Ff1=μFN1
联立以上三式解得FT≈248 N
Ff1=FTcos 30°≈215 N
(2)求水平拉力F:隔离B,其受力如图所示
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Ff1′,地对B的摩擦力为Ff地,地对B的弹力大小FN2=FN1′,FN1′=FN1,Ff1=Ff1′
故拉力F=Ff地+Ff1′=μFN2+μFN1′=2Ff1=430 N
20.【答案】
(1);(2);(3)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求解加速度;对树叶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摩擦因数和汽车在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解得
(2)设汽车匀加速运动时,树叶受到挡风玻璃的支持力为N,树叶受到空气阻力为F,树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则: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题意可得
联立解得:
(3)设汽车匀加速运动时,树叶受到挡风玻璃的支持力为N′,树叶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则
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