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31 分)
(一)(15 分)
1.C(3 分)(A 说法过于绝对。B 据原文“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
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可判断。D 据原文“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
却相当困难”可判断)
2.C(3 分)(“其根本原因是地缘和血缘的淡化”错)
3.D(3 分)(A、B、C 项都只体现地缘,体现不出血缘)
4.(1)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祠堂、修族谱
等行为,强化村庄人员的宗族血缘意识,以此来作为稳定村庄的力量。
(2)村庄需要有统摄向上精神的象征物。因此。我们需要重建村庄的精神文化中心,比
如建立村民俱乐部等。
(3)村庄需要心灵指向和道德约束。因此,我们应该利用好村里核心人物的带动作用,
扩大他们的影响力,提高整个村庄的道德水平。
(6分,答对一点给 3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二)(16 分)
5.C(3 分)(不是全知视角,应该是香雪的有限视角)
6.B(3 分)(凄凉的意境不准确,应该是清冷)
7.(1)夜行开始时的恐惧;
(2)拥有铅笔盒后获得自尊的满足;
(3)想起父母生活不易而心怀愧疚;
(4)重温台儿沟淳朴人情的欢乐幸福.
(4分,答对一点给 1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8.第一处示例:①将小溪人格化,通过连续的动作状态描写,比如高昂地歌唱、欢腾地奔跑、
撞击石块、溅起浪花,表现出小溪的轻松、欢快。
(2分,手法 1 分,艺术效果 1分)
第二处示例:深情地呼唤。香雪独自夜行三十里,她由自卑封闭跨越到自信开放,是一次
心灵的觉醒和成长,让读者为她感到自豪。
(6分,填词语 1分,原因阐释 3 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二(40 分)
(一)(21 分)
9.ADF(3 分)(充当衙推官,是完整一句话,需要断开。“州学”是固定名词,联系前文“此
州学废日久”可以判断出“州学”是固定名词,不可以断开。“生徒”指学生、门徒,
固定称谓不分开;另外可以根据“兴恺悌之风”推断“督生徒”是一个动宾搭配,不可
以断开)
10.B(3 分)(“道”的意思不同,材料乙中“道”通“导”教导)
11.C(3 分)(“否则乡里的年轻人没有处所可以从师学习”理解有误,不是没有处所,而是
没有可以学习的榜样。)
12.(1)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
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4分,“相若”1分,“以……为师”1 分,“谀”1 分,语句通顺 1 分)
1
{#{QQABBQSAggioABAAAAhCUwXICAGQkBCAACoGAFAEMAIAiBNABAA=}#}
(2)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忠实诚信的人。现在这个州有一万多户人家,难道
会没有贤才吗?
(4分,“邑”1 分,“忠信”1 分,“岂……耶”1 分,语句通顺 1 分)
(二)(7 分)
13.(1)都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材料一针对的是“师道之不传”的不良风气,材料二针
对的是“学废日久”的社会弊病。
(3)都用事实来作论证材料:材料一用“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的事实,点明“尊师重
道”是圣愚分野之关键;材料二用当时人才不成、乡风不正等事实,提出推行道德礼教
的重要性。
(4分,答对一点 2 分)
14.D(3 分)“雕栏”与“朱颜”不构成虚实的结合,都是想象之景。
15. (1)形象写愁:将心中愁苦比作流水,以具象写抽象,形象地表现出愁绪绵延不断、
汹涌奔腾之状态,可见愁之深、愁之广。
(2)含蓄传愁:不直接传达,而是借用一江春水含蓄地表露诗人亡国之痛,凸显诗人
婉约之态。
(3)设问答愁:一问一答,虚拟主客身份,表现出词人胸中愁绪绵延深广只自知,其
他人难理解。
(4分,答对一点 2 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三)(12 分)
16.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白露横江 卷起千堆雪;
(4)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里悲秋常作客;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任意截取前后两句)
(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2 分。每空 1 分。有任何差错该空不给分)
三(19 分)
17.B(3 分)(教育,动词,作谓语)
18. (1)强调对象不同。原句动作前置,凸显了画面感,更能表现人于闹市中难得的悠闲
与雅趣。
(2)原句多用逗号,变长句为短句,增强了句子表现力,节奏舒缓,更符合整段意境
和作者心境。
(3)“向院子一坐”有不经挑选,随意坐下的意味,更符合整段意蕴。
(6 分。答对一点给 2 分)
19.A 一个世界是传播的舆论世界;B 这一切没有被传播
(4 分。答对一句给 2 分。其他句意一致的也可)
20.①每个人都可以直接观察它,认识它,改变它;
②而是别人用电话、报纸、电视、微信等各种媒介(不一定是大众媒体)传播给我们的
世界;
③再除去攸关切身利益必须亲自核实的信息(再除去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亲自核实
的信息)
(6 分。改对一处 2分)
四(60 分)
2
{#{QQABBQSAggioABAAAAhCUwXICAGQkBCAACoGAFAEMAIAiBNABAA=}#}
21.作文以 43 分为基准分,平均分不低 43 分。
【材料解析】
人工智能时代的迅速来临,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给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巨
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危机与挑战。作为青年,应该积极学习和转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
识和技能,拥有和利用新的技能,以迎接 AI 的挑战。学生可以从“学习”的内容、方式、
能力、态度等方面进行思考。
当然,机器虽然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但无法替代人类的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坚守和弘扬人类的情感和价值观,让人工智能为人类文明注入更多正能量,带来更多便利和
美好,这也许才是最核心的技能。
3
{#{QQABBQSAggioABAAAAhCUwXICAGQkBCAACoGAFAEMAIAiBNABAA=}#}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考生相关信息,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1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
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
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
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
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
含着地域的含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
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竞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
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
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地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
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个社群就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一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
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
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限制,逼着这个社群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另外到别的地方
去找耕地。
就拿我们自己来说吧,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就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
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
籍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籍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
苏吴江”了。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
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
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
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
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
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
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
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这在中
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
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地公民权的手续,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