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 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9 17:0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借助预习单自主学习字词,重点指导“袋、塘、脑”等字的读音,读准多音字“教”,会写“两、哪”等字。
梳理与探究:以“跟着蝌蚪去探秘”为任务依托,借助情节图梳理并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联系生活实际和结合上下文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用法。
阅读与鉴赏: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以“跟着蝌蚪去探秘”为任务依托,借助情节图梳理并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和表演。通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讲述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动探索的精神,增强阅读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本单元我们开展了“跟着蝌蚪去探秘”系列学习活动:“探索水世界”、“走进动物园”、“逛逛植物园”。这节课我们先从“探索水世界”,跟着小蝌蚪“游啊游找妈妈”。
任务一:课前游戏:猜猜我是谁
1.出示文本,学生齐读
2.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猜它们是谁?(分别出示图片)
(1)七星瓢虫
(2)蜜蜂
(3)毛毛虫
(4)蝴蝶指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猜图片的内容。(设计意图:初步引导孩子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整课堂氛围,初步感知本单元的学习情境。)任务二、图片导入,初遇蝌蚪
1. 借助预习单检查生字词。
(1)出示课件,检查字词。
(2)指导书写“两”,动画演示,教师示范学生书写。
a.自我评价
b.生生评价
c.教师评价
2.初见蝌蚪
(1)大自然充满着许许多多奇妙的事,快看看谁来了?——小蝌蚪(出示动画)(板书:小蝌蚪)生板书课题贴板书
(2)谁来介绍小蝌蚪的样子出示文本:生说:黑灰色的脑袋(颜色)、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
3.文本语言
(1)原来他们是这样的——(出示第一自然段。)个别读,评价鼓励
(2)出示词卡“脑袋”。(指生读、齐读)
a.强调读音,单独读四声,组词读时轻声。
b.联系生活拓展词语组词,出示图片“布袋”“香袋” “袋鼠”。c.个别学生再读第一段。
d.重点积累叠词:大大的、长长的。带给你什么感觉?
(3)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蝌蚪?——可爱请同学们把它可爱的样子读出来。(生读)
4.动作演示生读: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正音“甩着”学生生动作表演“甩一甩”,体会此时小蝌蚪的心情。开心快活板书:甩
5. 师生齐读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说蝌蚪的样子谈自己的感受、读文本语言、做动作演示最后再次回归文本,四个层次,层层递进,整体感知小蝌蚪的特征,在实践中积累语言,为本单元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做好铺垫。
任务三、角色演绎,寻找妈妈
过渡:可爱的小蝌蚪最近有点烦?他们不知道妈妈去哪儿了?他们要去找妈妈。(补全课题板书:找妈妈)
1.联系生活 生活中,如果你想要找一个人,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呢?(预设:电话号码、样子、地址......)
2.整体感知学习活动:学生自由读 2-3自然段,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它们又会说些什么呢?看,鲤鱼阿姨和乌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贴板书(出示图卡)
(1)遇见鲤鱼阿姨小蝌蚪遇见鲤鱼阿姨以后会做什么动作?预设:迎上去。(板书“迎”)师生扮演“迎”的动作。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理解“迎”的意思(板贴小蝌蚪图片)
过渡:小蝌蚪从鲤鱼阿姨那获取了什么信息?
师生分角色读,生生配合读,提醒学生加动作。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四条腿,宽嘴巴
(2)遇见乌龟出示乌龟图片小蝌蚪此时的心情如何?——激动
哪个词可以表示出小蝌蚪当时的心情?——追上去(板书:追)(生板贴小蝌蚪追上去的图片)理解“追上去”和“迎上去”的不同,生谈理解。四人小组分角色自由读,找两组上台表演朗读提醒学生加动作。
(3)遇见青蛙妈妈
过渡:刚刚鲤鱼阿姨和乌龟都没有把小蝌蚪妈妈的样子说完整,所以它才认错了妈妈,哪位小朋友可以把小蝌蚪妈妈的样子介绍完整?
预设: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个别生读这一自然段,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出示课件三句话,分别读,强调读出特点标红:披着——鼓着——露着——(动词)引导学生用以上动词造句预设:妈妈今天披着黑色的头发。爸爸吹鼓了气球。同学们露出了笑脸。
(4)师生分角色再读这一部分。
【设计意图】从整体感知,到读、演、说再到关注动作,既关注了低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又有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还在读、演的过程中,通过追问乌龟符合鲤鱼妈妈描述蝌蚪妈妈的样子,然而乌龟却说不是,发现深一层次的信息,促进了思维的缜密性。
任务四、对比发现,感受成长
1.遇见妈妈,发现“变化”
过渡:小蝌蚪看到妈妈,非常激动,迫不及待地到妈妈那去。指生读最后一段。
(1)谁来做做这样的动作?——蹬跳蹦老师读,三生上台表演动作
(2)你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预设:这三个动词都是足字旁,与脚有关。(师板书:蹬跳蹦)
(3)小蝌蚪怎么能够一蹬,一跳,一蹦呢?请在文中找出小蝌蚪逐渐发生变化的句子。
生分享交流,样子: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预设:捉虫技能变化、身体颜色、动作 ......
2.自由表达此时此刻,你想对小蝌蚪说什么呢?(配乐)(坚持不放弃勇敢自然的奇妙......)
【设计意图】通过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为什么一蹲一蹦一跳”,关注文本语言、做动作,体会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原来小蝌蚪悄悄发生着变化,不仅外形发生着变化,其实是不断在成长,从而引导孩子结合学习收获去发现蝌蚪身上的勇敢变化品质。
课堂小结:
小蝌蚪在一天天变成青蛙的过程中,它不断地在变化着,也不断地在成长着,这就是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是成长的奇妙之处呀。课后,把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带给你的家人。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评测练习
1.加一加,变成新字,再组词。
那+口——( )( ) 青+目——( )( )
页+丁——( )( ) 兆+足——( )( )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衣裳( )的肚皮( )的尾巴
( )的脑袋( )的身子( )地游来游去
3.边看图边回忆课文内容,填一填。
①大脑袋___尾巴②长出两条___腿③长出两条___腿
④尾巴变___⑤变成青蛙尾巴不见了.
4.课外阅读。
青蛙
青蛙披着一身碧绿的衣裳,露出白白的肚皮。青蛙的头又宽又扁,头上鼓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它的嘴又扁又大。青蛙的前腿短,后腿长,一蹦有几尺远。一只飞虫扇着翅膀飞过来了。青蛙猛地一蹿(cuàn),()开大嘴、()出舌头,一下子()住了它,把它倒()进自己的嘴里,眨眨眼睛,就咽下去了。青蛙捉虫的本领可真大,我们应该__________。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 )里。(写序号)
①吐②粘③勾④张
(3)请用 “______”画出短文中描写青蛙外形的句子。
(4)请将短文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
《小蝌蚪找妈妈》课后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童化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情节反复,适合低段学生阅读。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任务群的划分,这篇课文侧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凸显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这两大核心素养。
一、聚焦“寻找”,丰富语言运用。
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有许多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字词重点引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一层层推进积累词语。在第一自然段有很多叠词,比如说大大的、长长的这样的词,引导小朋友感受小蝌蚪的可爱。动词甩,非常生动地呈现了小蝌蚪游动的样子,请学生做做甩着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在自主说、朗读、表演等过程中积累语言。
二、多种方式积累运用
小蝌蚪在遇到鲤鱼、乌龟、青蛙的时候,分别用到了游、迎、追这些不同的动词,这些动词可以表示说话对象的位置,用板贴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和理解描写青蛙妈妈的时候,也用到了披、露、鼓这些动词,从说短语到说句子,建起词和句之间的桥梁,降低难度,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说说话。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都是在引导低端的学生不断的积累语言,学语言,用语言。
1.有条理的表达。在读演的过程中,追问乌龟不正是四条腿宽嘴巴的吗?这样的疑问呐,引导学生发现深一层次的信息,原来鲤鱼妈妈说的信息并不完整,结合乌龟所说的特点,完整的来说一说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积累语言的同时也提升了思维的缜密性。
2.有依据的表达,通过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为什么小蝌蚪看到妈妈的时候是蹬跳蹦的,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原来小蝌蚪不是一下子变成青蛙,它先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就是这样悄悄地在发生:着变化。其实小蝌蚪不仅外形发生着变化,其实他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内心也在发着变化,它变得更加的独立了,其实这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最后通过口头表达,你想对小蝌蚪说些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也是在学习科普童话的过程中体会文学阅读的乐趣,也是在学习科普童话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获得智慧。
3.最后通过口头表达,你想对小蝌蚪说些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也是在学习科普同化的过程中体会文学阅读的乐趣,也是在学习科普同化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获得智慧。
4.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比如:学生读懂了课文,但对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总结的不及时、不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坚持把读的权利留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全员活动,全程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