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简单机械 专题分类训练(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节 简单机械 专题分类训练(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9 14:3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分类训练六 简单机械
考点 1  理解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
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21·cn·jy·com
  A    B     C       D
工厂为了搬运一个很重的机器进入车间,某工人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圈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横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 N的力F的作用下,重物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的重力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20 N;0.4 m/s B.20 N;0.1 m/s
C.5 N;0.4 m/s D.5 N;0.1 m/s
变式训练2图   典型例题图 变式训练3图
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一重为100 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所用拉力F的大小为40 N。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以及摩擦,求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
   沈阳中考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装置,每个滑轮的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重力为G1和G2的重物匀速提升一定高度,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和F2,忽略绳重和摩擦。若F1=F2,则G1____G2;若G1和G2相等,则它们的机械效率η1__η2。(两空均选填“>”“=”或“<”)www.21-cn-jy.com
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2·1·c·n·j·y
变式训练4图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考点  2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21cnjy.com
典型例题图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水平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 消除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便于直接读出力臂 。21·世(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 _ 。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2-1-c-n-j-y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 _。21*c
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甲所示;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甲、乙、丙三个同学提出各自的猜想:【来源:21cnj*y.co*m】
甲:A较重;乙:B较重;丙:A、B一样重。
(1)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判断A、B的轻重。
甲        乙       丙
变式训练5图
所用器材:____。
操作方法:
现象及结论: 
(2)为进一步研究类似A、B轻重的问题,某同学在一根有等距离刻度的均匀杠杆两侧挂上每个质量都相等的钩码进行实验,杠杆静止于水平状态的三次实验情景如图乙所示。
①根据图中的实验,可以判断____(选填“甲”“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正确。
②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该同学得出结论:只要满足“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就能平衡。这个结论是否正确?____。
③用丙所示的装置,怎样通过实验说明该结论是否正确,写出具体实验步骤:
 a.将测力计斜拉,保持杠杆水平平衡;b.读出动力即弹簧测力计示数F1;量出动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1;c.用测力计测出三个钩码的重力即阻力F2,量出阻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l2;d.根据F1×l1=F2×l2,计算可知结论不正确 。www-2-1-cnjy-com
变式训练6图
如图所示,用一根自重可以忽略不计的撬棒撬动石块。若撬棒C点受到石块的压力是1 500 N,且AB=1.5 m,BC=0.3 m,CD=0.2 m,则要撬动该石块所用的力应不小于(  )【出处:21教育名师】
A.500 N B.300 N C.200 N D.150 N
考点3  掌握功和功率及机械效率的分析与计算)
典型例题图 变式训练7图
学习了简单机械的有关知识后,小强同学自制了一种简易升降晾衣架,它由四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绳子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人用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可以使晾衣架匀速上升,晾衣架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横梁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将40 N的衣物挂在晾衣架上,人拉绳的力为12.5 N时,衣物匀速上升,忽略绳重及摩擦。求:
(1)此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2)求将60N的衣物挂在晾衣架上,使其匀速上升1米,人所做的总功。
【解】
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慢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B     C     D
如图甲所示,重为8 N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5 s内匀速运动了0.5 m。拉力F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动滑轮重0.5 N,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阻力f为物重G的0.5倍。求:21教育网
(1)拉力F的功率。
(2)拉力F的大小。
(3)克服绳重及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