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考押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摸底考预测卷(冀教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开学考押题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摸底考预测卷(冀教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9 14: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开学摸底考预测卷(冀教版)
一、选择题
1.如果△×□=〇,那么下面第(  )个算式是正确的.
A.△÷〇=□ B.〇﹣□=△ C.〇÷△=□
2.一个数由三个8和三个0组成,如果这个数只读出两个零,那么这个数是.(  )
A.808080 B.880008 C.800808 D.880800
3.小马虎用量角器测量一个角时,由于误把外圈刻度看成内圈刻度,读数为110°,正确的度数应为( )。
A.90° B.70° C.10°
4.下边竖式中的63表示( )。
A.63个一 B.63个十 C.63个百
5.近似数是80万的最大六位数是( )。
A.799999 B.800001 C.804999
6.计算时,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商是6,正确的余数应该是( )。
A.1 B.10 C.100
7.884÷88=10……4,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结果正确的是( )。
A.10……4 B.10……40 C.100……40
二、填空题
8.在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线家族的三个兄弟:能测量长度的(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 )和只有1个端点的( ),三个兄弟告诉我们:做事,要像( )那样“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学习,要像( )那样“有始无终,勇往直前”;想象,要像( )那样“无始无终,自由大胆”。
9.Markarian231星系距离地球581000000光年,横线上的数读作:( )。
10.245÷17,商的最高位是( )位,商是( )位数;195÷37,商的最高位是( )位,是( )位数.
11.40038000这个数中,4在   位上,表示   个   ,8在   位上表示   个   .
12.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是5,万位上和百位上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个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其余数位上的数字是0,这个数是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
13.在□里填上一个适当的数,使三位数7□□同时是2、3、5的倍数,□□里可以是 .
三、判断题
1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无数条。( )
15.一个直角减去一个锐角,得到的一定是锐角。( )
16.红红生病了,早上起床后喝了15升糖浆用来止咳.( )
17.若把一根木料锯成7段用42分钟,则平均每锯下一段要用6分钟。( )
18.两个杯的高度相同,它们的容量不一定相等. ( )
19.黑板边桌子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 )
四、计算题
20.口算。


2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65÷57=       386÷26=      ※650÷42=
22.我会细心算。
(1)72-24÷12 (2)540÷(18×5) (3)(72-24)÷12
23.如图所示,求“?”所表示的角的度数.
24.如图所示,求“?”所表示的角的度数。
五、作图题
25.画出线段AC,再画出直线BC。

26.过点A、B分别画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
六、解答题
27.六个数的平均数是7,其中前四个数的平均数是8,第四个数是11,则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某化工厂10月份节约用电868千瓦时,照这样计算,第四季度一共可以节约用电多少千瓦时?
一批货物有730吨,装入货箱后用一辆卡车拉到港口,如果每个货箱最多装2吨货物,这辆卡车一次最多运12个货箱,这批货物至少需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学校餐厅买来一批蔬菜,如果每天吃30千克,14天刚好吃完,如果每天吃35千克,这些蔬菜能够吃多少天?
学校买来160盆花,放在大礼堂48盆,剩下的分给14个班级,平均每个班级分到几盆花?
长江大桥长1670米,一列长175米的火车,以45米/秒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33.四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10人4小时可以植树120棵,照这样计算,全班40人要植树600棵,需要几小时?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因为△×□=〇,所以两个因数分别是△和□,积是〇,根据乘与除的互逆关系可知:〇÷△=□或〇÷□=△;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因为△×□=〇,
所以〇÷△=□;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乘与除的互逆关系,用到的关系式为: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整数中0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要想读出两个0,至少有两个0不能写在每级的末尾,且不能相邻.
解:A、808080读作八十万八千零八十;
B、880008读作八十八万零八;
C、800808读作八十万零八百零八;
D、880800读作八十八万零八百;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写,注意,分级读可避免读错0.
3.B
【分析】量角器的内外圈和为180°,用180°减去110°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80°-110°=70°
正确的度数应为7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的度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知道量角器的内外圈和为180°。
4.B
【分析】竖式中的3商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3与21相乘得63,63表示63个十。
【详解】根据分析63表示63个十。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学生对于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字意义的理解。
5.C
【分析】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根据四舍五入法的原则,若千位上的数字大于等于5,就向万位进1;若千位上的数字小于5,就舍去千位及其后面数位上的数。据此可知,“四舍”得到的80万最大,是804999。
【详解】近似数是80万的最大六位数是804999。
故答案为:C
6.C
【解析】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但余数跟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6……10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商不变性质的运用:只有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才不变,注意余数变了。
7.B
【分析】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改变了,余数也同时乘或除以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商不变,是10;余数:4×10=40;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商不变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 线段 直线 射线 线段 射线 直线
【分析】直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一段叫做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在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线家族的三个兄弟:能测量长度的线段,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直线和只有1个端点的射线,三个兄弟告诉我们:做事,要像线段那样“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学习,要像射线那样“有始无终,勇往直前”;想象,要像直线那样“无始无终,自由大胆”。
9.五亿八千一百万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据此解答。
【详解】581000000读作:五亿八千一百万。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整数的读法,注意零的读法。
10. 十 两 个 一
【解析】略
11.千万,4,千万,千,8,千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个八位数,最高位千万位上是4,表示四个千万,万位上是3,表示3个万,千位上是8,表示8个千.
解:40038000这个数中,4在千万位上,表示4个千万,8在千位上表示8个千;
故答案为千万,4,千万,千,8,千.
点评:本题主是考查整数的写法和意义,借助数位表能清楚地看出每位上是几,它所表示的意义.
12.5070702,507.0702万
【详解】试题分析:百万位上的数字是5;1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7,那么百位上和万位上的数字就是7;最小的质数是2,个位上数字是2;其它位上都是0,由此写出这个数;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方法:在万位数字的后面点上小数点,前面的数字就是整数部分,后面的就是小数部分,化简后在最后加上单位万.
解:这个数是:5070702;
5070702=507.0702万.
故答案为5070702,507.0702万.
点评:先根据条件找出各个位上的数字,再写出这个数;注意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以后数的区别,后者需要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13.20、50或80
【分析】同时是2、3、5的倍数,个位上必须是0且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7+0+2=9,7+0+5=12,7+0+8=15
9、12和15都是3的倍数;
所以同时是2、3、5的倍数.7口口,个位上必须填0,十位上可以填2、5或8;
答:□□里可以是 20、50或80.
故答案为:20、50或80.
14.√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由平行线的定义可知,一条直线有无数条平行线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定义,注意:在同一平面内,和一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
15.√
【分析】因为直角是90°,锐角小于90°,直角减锐角,差小于90°,即为锐角;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一个直角减去一个锐角,得到的一定是锐角。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各种角的概念,锐角是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直角是等于90度的角,钝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16.×
【详解】15升相当于30个矿泉水瓶的容量
17.×
【分析】锯成7段,相等于锯了7-1=6(次),6次用了42分钟,一次的时间:42÷6=7(分钟),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7-1=6(次)
42÷6=7(分钟)
平均每锯下一段要用7分钟。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树问题,要清楚次数和段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
【详解】略
19.√
【分析】线段两端有两个端点,有限长,所以黑板边和桌子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详解】黑板边桌子边都可以看作是线段.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20.6;50;30;6;
20;6;20;3;
【详解】略
21.11;14;15……20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665÷57=11        386÷26=14

※650÷42=15……20
验算:
22.70;6;4
【分析】(1)本题是混合运算,根据“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运算即可。
(2)本题是带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根据有小括号的运算法则运算即可。
(3)本题是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根据有小括号的运算法则以及“先乘除,后加减”的规则运算即可。
【详解】(1)72-24÷12
=72-2
=70
(2)540÷(18×5)
=540÷90
=6
(3)(72-24)÷12
=48÷12
=4
23.64°
【分析】根据图形可知,周角等于360°,直角等于90°,用周角分别减去4个角的度数,问题即可得解。
【详解】360-105-60-41-90
=255-60-41-90
=195-41-90
=154-90
=64(度)
24.
125°
【分析】根据平角等于180°,直角等于90°,由角的和差关系即可求解。
【详解】180°-35°-90°
=145°-90°
=55°
180°-55°=125°
25.见详解
【分析】直线没有端点,两边可无限延长;射线有一端有端点,另一端可无限延长;线段,有两个端点,而两个端点间的距离就是这条线段的长度,据此画图。
【详解】如图: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根据其特点解答此题即可。
26.见详解
【分析】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步骤: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直线上或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
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画上垂直符号。
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尺来完成。
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用直尺紧靠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沿着直尺平移三角尺。
3、平移后,使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刚才与已知直线重合的那一条直角边)上,沿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详解】
27.7
【详解】7×6-8×4=10 
(10+11)÷3=7 
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7。
28.2576千瓦时
【分析】10月份节约用电总千瓦时数除以10月份天数可以算出平均每天节约用电(868÷31)千瓦时,将10月、11月、12月天数相加可以算出第四季度有(31+30+31)天,再用平均每天节约用电千瓦时数乘第四季度天数即可。
【详解】868÷31=28(千瓦时)
31+30+31
=61+31
=92(天)
28×92=2576(千瓦时)
答:第四季度一共可以节约用电2576千瓦时。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29.31次
【分析】730吨货物,每个货箱最多装2吨,先计算一共可以装多少个货箱,列式为(730÷2)个,卡车一次最多运12个货箱,再计算需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列式为730÷2÷12,据此解答。
【详解】730÷2÷12
=365÷12
=30(次)……5(箱)
30+1=31(次)
答:这批货物至少需要运31次才能运完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注意余下的5箱也需要运1次。
30.12天
【分析】这是一个归总问题,用30×14求出这批蔬菜一共有多少千克,再用这批蔬菜的千克数除以35就是这批蔬菜能够吃几天?
【详解】30×14÷35
=420÷35
=12(天)
答:这些蔬菜能够吃12天。
31.8盆
【详解】(160-48)÷14
=112÷14
=8(盆)
答:平均每个班级分到8盆花。
32.41秒
【分析】从火车头上桥到火车尾离开桥,火车行驶的总路程就是这座桥与火车的长度和。用行驶总路程除以火车速度,求出行驶的时间。
【详解】(1670+175)÷45
=1845÷45
=41(秒)
答: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需要41秒。
33.5小时
【分析】先用120÷4=30算出10人1小时植树30棵,然后用30÷10算出1人1小时植树3棵;接着用600÷40=15算出全班每人要植树15棵,最后用15÷3即可算出全班40人要植树600棵,需要几小时。
【详解】120÷10÷4
=12÷4
=3(棵)
600÷40÷3
=15÷3
=5(小时)
答:照这样计算,全班40人要植树600棵,需要5小时。
【点睛】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