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2023年秋学期高一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C A D A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D D A B C D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D A C B D A B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C A B D A C C D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20分。
41.(10分)(1)作用:有利于进行战争动员;增强国防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鼓舞抗战将士的士气。(4分)
(2)特点:与抗日救亡紧密相关。(2分)
内容:缅怀辛亥革命;强调对辛亥革命的继承;突出统一战线的作用。(任意2点4分)
42. (10分)(1)影响:打破外交孤立;巩固人民政权;保障国家安全;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4分)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美苏争霸,美国相对衰弱等。(1点1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共2分)
影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3)因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际局势;领导人意志等。(2分)无锡市2023年秋学期高一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
8.“它是政治的附庙,政治家们用它辅助治理国家:它具有思辨性,闪耀着哲学思想的智慧:
17.两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到15世纪中叶己经被“湖广熟,天下足”的
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一端连着华夏中原沃土,一端连着西域中亚文明。”对“它”的
经济格局所取代。这说明
历史
20241
解读正确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B.内陆经济己超沿海区域
A.西汉时成为正统思想
B。东汉末年在中国兴起
C.经济发展影响经济格局
D.政治变迁影响经济格局
命题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C.魏晋时期渐趋本土化
D.隋唐时成为文化主流
18.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
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一次。”以下对于“第一次知识接钟”评价正确的是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9.据《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迎娶了汉朝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
A.产生了广泛影响
B.助推了社会转型
1.学术界倾向于用社会组织形态来划分时代。在东亚大陆最先出现的是大体平等的前国家时
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家外甥,建立的政权名为“汉”。该现象说明
C.神击了正统思想
D,传播了西方科技
代,然后是邦国时代,再往后是王国时代。其中属于王国时代的文化遗存是
A.门第观念影响广泛
B。正统观今影响少数民族
19.清道光时,魏源说:“康熙中,收西藏,东西南北各五六千里,是己周二万余里。又收青
A.仰韶文化
B.北京人遗址
C.龙山文化
D.
二里头文化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D.民族交融交流趋势出现
海,收略尔喀,青海东西南北各二千余里,咯部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其周又逾
2.“青铜时代”概念最初由丹麦国家博物馆保管员汤姆森所创用。其后,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在
10.唐代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封驳制度”,即皇帝的指示要经过政府部门“给事中”的审查。
二万里。”由此可知
《青铜时代》一书里,对此作了科学的界定。中国的青铜时代一般是指
给事中认为没问题,才能下达。如果给事中认为皇帝的想法不合理,则不予签字。在唐代
A,成世局面出现
B.清代疆域扩大
A.
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
D.魏晋南北朝时期
掌据“封驳”权限的机构是
C.边疆危机突出
3,吕思勉这样评价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宜政院
20.
清朝驻外使臣薛福成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后列强在华获得的特权:“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
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据此可知,诸子百家关注的
11.北宋前期黄老政治思想领为流行。宋太宗时期任命有“为人糊涂”评价的吕端为相,在制
而贻患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日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
共同点是
辞中,太宗明确勉励其“思尧舜以致君,无使其不及,体黄老而行化,用致乎无为”。这
中国官管理也。”薛福成论术的特权是
A.个人身心健康
B。人与白姚和谐
C.社会秩序重建
D,人生价值实现
表明北宋前期
协定关税和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
4.明代思想家李贽说,李斯提出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是“千古创论”。就算是先古圣王尧舜禹
A.道教思想影响政治
B。君主专制明显加强
C.协定关税和通商口岸传教
D.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通商口岸传教
汤、周文王、周武王来当政,他们也会采取郡县制。该观点意在说明
21,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五月开始大兴土木改建新官。新建的天国皇官分内外城、苑周,外
C.因循保守渐成凤气
D.政治制度过于僵化
A.李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B。秦统一的历史功绮
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殿,
12.据宋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的《登科录》记载,这一年录取的进士一共是601人。有
苑囿叫后林苑。这说明太平天国
C.制度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D.郡县制始于周文
A.领导集团封建思想浓厚
B.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学者进行过统计,三分之一的进士有官僚背景,另外三分之二没有官僚背景。这表明
5,史书这样描绘古代一个历史时期:“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找之间,至
C,缺乏科学思想理论指导
D.受基督教思想影响
A.
门阀士族衰落
B.阶层流动增加
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该时期是
22.甲午之败把我国现代化运动的第一阶段“科技现代化”的总成绩,给冤枉地报废了。材料
C.科举规模扩大
D.人身控制松弛
A.文景之治
B.武帝盛世
C.光武中兴
D.大定之治
中的“科技现代化”是
13.《东都事略》是南宋史家所写的北宋历史。该书的目录后有一个“牌记”,上面写着两行字:
A.师夷长技
B.洋务运动
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
6.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列侯所献时金(一种专供朝廷祭祀的黄金)的分量和
23.1897年底,我国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
成色不足为由,夺去106个列侯的爵位。汉武帝通过此举意在
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己申上司不许覆板。这一现象说明
A.北宋私人刻书发达
B.江南一带文化昌盛
19种。英国传教士傅兰雅在他主编的《上海新报》上评论说,“整个中国,书籍生意大幅
A.增加政府收入
B.削弱丞相权力
C.南宋私人著史普遍
D.文人己有版权意识
增长,连印刷机都跟不上这步伐”。这反映了
C.推行官僚政治
D,加强中央集权
7.匈奴当户跪举灯(见下图)为河北满城汉墓出士文物。灯具底座为身着胡服的匈奴官吏
14.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某
制度:工作组是代表中央去地方坐镇的,都顶着中央的头
A,民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B.政治改革如火如茶
衔,级别和中央政府的宰相是一样的。该制度为
口补文化事业持发园
D,国人民族意识觉醒
首半跪作托灯状擎灯形象。灯盘中心有烛钎。该文物可以用以研究
A.
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二府三司制
D.行省制
24.
下图为1907年12月19日《中外日报》刊登的一幅宜传画,图中清朝官员手持“路权
15.《授时历》是郭守敬受忽必烈委派而制定,这部历法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一公历年为
与洋人密谈。该宣传画意在
365.2425天,和标准测算只差26秒。这主要得益于
A,空前辽阔的疆域
B.宽松的社会环墙
C.开明的民族政策
D.发达的海外贸易
16.《大明混一图》绘制于1389年,依据元朝航海图重绘而成。该图以明朝为中心,东起日本,
西抵欧洲,南至爪哇,北达蒙古,真实反映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局面。由此可知
A,汉匈民族关系
B.汉代官僚制度
A,明代地图绘制技术发达
B.远洋航行具有继承关系
A。揭露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B.说明辛亥革命爆发必然性
C.瓷器铸造技肃
D.少数民族封律化
C.天朝上国观念影响深远
D.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
C.反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D.反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高一历史试卷
第1页(共6页)
高一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
高一历史试卷
第3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