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案含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9 22: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内容要求 教学目标
通过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史事,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   1.通过研读相关史料,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基本史实;通过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和过程,感受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勇气。(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2.了解明朝出现倭患的原因;掌握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理解戚继光抗倭是正义的反抗侵略的斗争,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了解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通过了解明朝国力的变化及对应的外交局面,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利益是调整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唯物史观)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习近平主席的一句话(如下所示)以及唐、宋、元时期的海上往来图片。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教师导入: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海洋国土,自古以来,中国人探寻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从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到唐朝鉴真东渡、宋朝海外贸易兴盛到元朝海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同样,明朝的几百年间,海洋也为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看看明朝是怎样面对海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
二、探究新知
(一)郑和下西洋
1.多媒体出示以下两段材料,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结合这两段材料,指出西洋的地理位置,分析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和目的。(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材料二 
提示:(1)地理位置: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2)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3)目的:寻找惠帝,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2.展示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航海家 时间 次数 首次规模(人数) 到达范围
郑和 1405—1433年 7 27 000多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哥伦布 1492年 4 90 美洲大陆
达·伽马 1497年 3 160 经好望角到达印度
  材料三 郑和的宝船每次都载了许多宝物,送给每一个访问国之国王作为礼物。并且许多国家也都派使者或皇帝本人乘郑和宝船回明并带了其国之特产珍奇,返回明都进贡。永乐年间,海外朝贡国家由洪武帝年间之几国,增至30余国……所以下西洋当然有某程度中外双方贸易作用。
——摘编自《郑和下西洋历史漫谈》
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分组回答下列问题。
(1)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时间、次数、交往的范围、到达最远的地区分别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有哪些特点?
(3)假如你是跟随郑和航海的一名水手,在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4)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提示:(1)出发点:刘家港。时间:1405—1433年。次数:7次。交往的范围及到达最远的地区: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
(2)时间早、历时长、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的特点。
(3)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4)郑和下西洋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来,而且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教师过渡: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彰显了我们的国威,让世界了解了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叫中国。明中后期,随着国力衰弱,下西洋被迫废止,明朝面临着来自海上的威胁。那么,明朝是如何守海固边疆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版块“守海固边疆”——戚继光抗倭。
(二)戚继光抗倭
1.教师提问:何为倭寇?(学生自由回答)
提示: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明朝中期,出现倭患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提示:明朝国力衰弱是主要原因;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
3.教师提问:面对倭寇的猖獗,明王朝派出了年轻的将领戚继光抗倭。那么戚继光是怎么抵抗倭寇的呢?抗击倭寇取得了什么成果?
提示:(1)戚继光率领“戚家军”首先在台州九战九捷,后前往福建、广东,与其他将领带领军民一起抗倭。
(2)成果:基本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4.多媒体出示以下两句诗: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教师提问:这两句诗体现了戚继光怎样的品质?(学生自由回答)
提示:淡泊名利、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
5.展示材料:
材料一 (倭寇)大肆毁掠,……杀人无算。城边流血数十里,河内积(货)满千船。
——《倭变事略》
材料二 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
——《倭变事略》
材料三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慓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明史·戚继光传》
教师提问: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提示:(1)是正义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明代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大肆烧杀抢掠,给人民带来了生命和财产损失,戚继光抗倭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联合作战。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相关史事”,指出葡萄牙攫取我国澳门居住权的概况。
提示: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借地晾晒货物,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三、课堂小结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这一时期中外交往的特点表现为冲突与战争。影响明朝对外关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实力。
本节课以海权为主线,串联本课所有知识内容。明朝不同时期的国力情况,使海权力量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戚继光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个人武艺绝伦、谋略过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他们这种高尚的精神和高深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