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科版(2017秋)三下3.5《月球——地球的卫星》同步作业(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教科版(2017秋)三下3.5《月球——地球的卫星》同步作业(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1-29 17: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月球——地球的卫星
一、填空题
1.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________,它的年龄约为________。
2.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近似于圆形的凹坑,叫________;用肉眼遥望月球时看到的有些黑暗色斑的区域是________。
二、选择题
1.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
A.太阳
B.月球
C.火星
2.目前已知月球上一定存在的是( )
A.环形山
B.空气和水
C.生物体
3.下面关于月球上的环形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环形山大多近似于圆形,大小不一
B.环形山有单个的,也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
C.环形山数量众多,但它们的深浅都是一样的
4.下列自然现象中,( )是由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
A.台风
B.潮汐
C.地震
5,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家比较公认的假说是( )。
A.月球表面隆起
B.天体撞击形成
C.火山喷发形成
三、判断题
1.月球本身并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才发亮。( )
2.月亮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
3.月海盆地是海洋,里面有很多水。( )
4.月球的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的距离约38万千米。( )
四、简答题
1.假如你是一名宇航员,要到月球上执行科学实验任务,除了宇航服、防辐射用具和其他各种仪器外,你还必须带哪些物品?请简要说明理由。
五、探究题
1.实验名称:模拟制造环形山
实验材料:细沙、托盘、大小不同的球。
(1)实验步骤:①把________平铺在托盘里,它模拟的是________。
②从30厘米高处,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取出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
③从60厘米高处,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取出球,观察它们留下的坑。
(2)实验现象:在步骤②中,________(填“大”或“小”)球留下的坑比较大,且深度比较深。步骤②和步骤③相比,同一个大球从高________(填“30”或“60”)厘米的地方撞击沙盘,留下的坑更大,深度更深。
(3)实验结论:环形山是由天体撞击形成的。撞击月球的天体体积越________,环形山越________,反之越小。从离月球越________的地方撞击,环形山越大,反之越小。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月球 45亿年
2.环形山 月海盆地
二、选择题
1.B
2.A
3.C
4.B
5.B
三、判断题
1.√
2.√
3.×
解析:月海盆地是月球表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月球上没有空气、水,所以月海盆地中并没有水,本题说法有误。
4.√
四、简答题
1.必须带的物品有氧气、水、充足的食物等。因为月球上没有氧气、水、食物等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五、探究题
1.(1)细沙 月球表面
(2)大 60
(3)大 大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