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文言文重点篇目注释翻译资料整理(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语文 文言文重点篇目注释翻译资料整理(素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3:1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能识记重点实词、虚词。
2、能掌握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能分析作者感情。
【学前反馈】
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竹林),闻水声,如鸣珮环(玉饰),心乐(以……为乐)之。伐(砍伐)竹取道,下 (向下)见小潭,水尤 (格外)清冽(凉)。全石以为(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而)出,为(成为)坻(水中高地),为屿,为嵁(不平的岩石),为岩。青树翠蔓 (翠绿的藤蔓),蒙络(蒙盖缠绕)摇缀(摇曳牵连),参差披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表示约数)头,皆若(像)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穿透),影布(映照)石上,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 (游去),往来翕忽 (轻快迅疾的样子),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 (向西南)而望,斗(像北斗星那样)折蛇(像蛇那样)行,明灭可见。其岸势 (形状)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交错不齐),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寂静寥落)无人,凄 (使……凄凉)神寒 (使……寒冷)骨,悄怆(凄凉)幽邃(幽深)。以 (因为)其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 (停留),乃(于是,就)记而去 (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跟随)而从(同去)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新知探究】
一、句子翻译。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自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我的)心里为之高兴。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
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7.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长久的停留,就题字离去。
二.文本理解。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具体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具体为: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整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小石潭水清澈见底、清洌可鉴的特点。
3.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采用怎样的手法?
动静结合,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
4.试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
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的记述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全文寂寥清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文中还运用了移步换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穷为尽妙,意境幽深。
5.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 )
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愉悦的,游览最后的心情是凄苦的。
原因: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他观鱼时,看到生动活泼的鱼在澄澈透明的溪水中轻快敏捷地游玩,他觉得鱼似乎是在与游者同乐,因而此时他的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凉的
心境便又会自然地流露出来.
(*) 三峡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加强文言实虚词的积累和运用,体味三峡的壮丽风光。
2. 学习抓住景物的不同角度进行描写的手法,揣摩作者思想感情。
【学前反馈】
自( 在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完全没有 )阙( 同“缺”,空隙,缺口 )处;重岩叠嶂 ( 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 ),隐天蔽日,自非 ( 如果不是 )亭午夜分 ( 半夜 ),不见曦( 太阳 )月。
至于夏水襄( 冲上,漫上 )陵,沿( 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阻绝。或王命急宣 ( 传达 ),有时朝( 早晨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飞奔的马 )御( 驾着 )风,不以疾( 快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绿潭,回清( 回旋的清波 )倒影。绝 ( 极高的山峰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飞速地往下冲荡 )其间,清荣峻茂(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良( 甚,很 )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 下霜的早晨 ),林寒涧肃( 肃杀,凄寒 ),常有高猿长啸,属( 连接 )引( 延长 )凄异( 凄惨悲凉 ),空( 空荡的 )谷传响( 回声 ),哀转( 声音悲凉婉转 )久绝( 消失,停止 )。故( 因此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新知探究】
一、重点语句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等到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挡了。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6.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是趣味无穷。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二、文意理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答:作者是从“山”和“水”两方面来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先写三峡概貌,总体勾勒;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描写,特点鲜明。春冬两季特点相似,故合写;夏水湍急,秋气萧森, 景象不同,故分写。先强调三峡之雄伟,再接着文脉之势, 由夏水之峻急雄壮到春冬与秋的沉静。次序分明,文脉贯通。起首写山;夏、春冬重点写水;最末段写秋,又以山为主。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3.第二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
答: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
4.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答: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5.讨论: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答:之所以按文中的顺序,是根据水由盛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以“夏水”为首来写;春、冬两季之所以合在一起写,是因为水的状况比较接近。
6.文章描写三峡所运用的手法角度别致新颖,试结合句子作简要赏析。
答:侧面描写手法,如“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用:突出三峡秋季萧瑟、凄凉的特点。
善于选取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叫读者恍如身临其境。如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表现水流湍急,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形容江水澄澈,风光妩媚,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
(*)岳阳楼记——范仲淹
【学习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与虚词。
2、能掌握中考常考的理解性默写。
3、能明白作者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政治抱负。
【学前反馈】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 )守( 做州郡的长官 )巴陵郡。越( 到 )明年( 第二年 ),政通人和,百废具( 同“俱”全、皆 )兴。乃( 于是,就 )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规模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 同“嘱”,嘱托 )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景,美景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 水势浩大的样子 ),横( 宽阔 )无际涯( 边际 );朝晖( 日光 )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壮丽景象 )也,前人之述备( 完全,详尽 )矣。然则( 如此···那么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 连绵不断的雨 )霏霏( 雨雪纷纷而下的样子 ),连月不开( 天气放晴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 光芒 ),山岳潜形( 山丘隐没在阴云中 );商旅不行,樯倾(倒下 )楫摧( 折断 );薄( 迫近 )暮冥冥( 昏暗 ),虎啸猿啼。登斯( 这,这个 )楼也,则有去国( 国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 日光 )明,波澜不惊( 起、动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停息 ),锦鳞( 美丽的鱼 )游泳;岸芷( 白芷 )汀( 小洲 )兰,郁郁( 形容草木茂盛 )青青。而或长烟一( 全 )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圆形的玉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哪有尽头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 荣耀 )辱偕( 一起 )忘,把( 持、执 )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这,这个求( 探求 )古仁人之心,或( 或许 )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 因为 )物喜,不以己悲;居( 处在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 这样 )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在···之前 )天下之忧而忧,后( 在···之后 )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 如果没有 )斯人,吾谁与归( 一道,一起 )?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新知探究】
一.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全兴办起来了。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洞庭湖)衔接着远处的山峰,吞纳着长江,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一望无际。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有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的情怀),(会觉得)满目凄凉冷落,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
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你唱我和,这样的乐趣哪有尽头啊!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荣耀和屈辱一并忘掉,端着酒,迎着风,那真是高兴得不得了啊。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处在高高的朝堂上(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而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为君主而担忧。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天下人忧之前而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
10.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二.文意理解
1.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前者的“异”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情;后者的“异”指“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景物好坏的影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文章写了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两种不同的感情,这两种感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感情有什么目的?
迁客骚人的感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写这两种感情的目的:通过这两种感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示例一:能。这说的是一种从容的平常心境。只要发挥心灵力量,砥砺意志,就可以养成平常心境。面对考试的失败,以平常心待之,便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示例二:不能。这是一种需要修炼才能达到的境界,作为中学生,心灵尚需砥砺,战胜外在的力量不易。担心考试失败是学生普遍的心态,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一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斯人”指’“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句子运用感叹和反问句式,强烈 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和愿望,强烈而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5. 这篇课文中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从全文看,本文写景、抒情、议论是融为一体的;具体而论,又表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表现出写景的独立和议论与抒情的融合。如第2段概写洞庭景物后,以“然则”一转,接以提问式的议论;第3段写洞庭风雨、第4段写洞庭春晴,后面都接以抒情;第5段则以“嗟夫!”开头,表现出强烈的抒彩,然后又接以整段的议论,议论中含有抒情的色彩。文章最后又归于单纯而强烈的抒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样,写景与议论抒情相互映衬,完美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
6.“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
迁客骚人的观物之情是阴风苦雨则悲,风和日丽则喜。“ 古仁人”则不然、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无论是在朝还是在野、忧国忧民之心不改,具有“先忧后乐”的伟大襟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作者假托“古仁人”的政治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洽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关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是对儒家传统的与民同乐“观念的发展,更具有居
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苦己为人的率献精神。
(*) 桃花源记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实虚词及句子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理想。
【学前反馈】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 作为 )业( 职业 )。缘( 沿着,顺着 )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 遇见,碰到 )桃花林,夹( 两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新鲜美好 ),落英 (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 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之。复( 继续 )前行,欲穷( 尽 )其林。
林尽( 消失 )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若( 好像 )有光。便舍 ( 下 )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仅仅,只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朗敞亮 )。土地平旷( 平整、空旷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类 )。阡陌 ( 田间小路 )交通( 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 听到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 全、都 )如外人。黄发( 老人 )垂髫( 小孩 )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 于是,就 )大惊,问所从来。具( 详细 )答之。便要( 同“邀”,邀请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全,都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 带领 )妻子( 妻子儿女 )邑人 ( 同乡人 )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 于是,就 )与外人间隔( 隔绝,不通音讯 )。问今是何世,乃( 竟然,居然 )不知有汉,无论 ( 不要说,更不必说 )魏晋。此人一一为 ( 对,向 )具言所闻,皆叹惋( 感叹惋惜 )。余人各复延( 邀请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 告辞 )去。此中人语云:“不足( 值得 )为( 向 )外人道( 说 )也”。
既( 已经 )出,得其船,便扶( 沿着、顺着 )向( 先前的 )路,处处志 ( 做记号 )之。及( 到 )郡下,诣( 拜访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 立刻 )遣( 派 )人随其往,寻( 寻找 )向( 先前的 )所志( 记号 ),遂( 最终 )迷,不复 ( 再 )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高兴的样子 )归往。未果( 没有实现 ),寻( 随即,不久 )病终。后遂( 于是,就 )无问津 ( 访问,探求 )者。
【新知探究】
一.翻译。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2.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3.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似乎有点光亮。
4.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
5.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
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
9.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10.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他们的祖先)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1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 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必说魏晋了。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很感叹惋惜。
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15.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人嘱咐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入说啊!”
16.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1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18.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但未能实现,不久(刘子骥)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二、文意理解。
1.本文的线索是: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2.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
(1)自然环境优美;
⑵ 社会生活安宁和平;
⑶ 人们生活安居乐业。
3.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作者通过虚构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封建社会的评击和批判。
4.文中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久远,对陌生人的到来感到诧异。
5.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
叹的是外界变化大,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因为他们长时间与世隔绝,听渔人说这一切时才会“皆叹惋”。
6.文中“不足为外人道也”表达了桃园人怎样的意愿?
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想让外人知道,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7.文章结尾写“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后来却又为何“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8.文章既然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最后又交待了“南阳刘子骥”,是否多余?为什么?
不多于,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事情真实可靠,这样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真真假假的气氛。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9.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寄托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作者的理想社会是: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民风淳朴,宁静,自给自足。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今天的我们已经拥有了陶渊明当时期盼的理想社会,我们应该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和平、安宁、美好的理想生活。
专题三 八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
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 四季 )俱备。晓雾将歇( 消散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坠落 ),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
【学习目标】
1、能背诵并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重点句子。
2、能理解《记承天寺夜游》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理解课文内容。
3、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前反馈】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 解开 )欲睡,月色入户( 门户 ),欣然( 高兴的样子 )起行。 念( 考虑,想到 )无与为乐( 游乐 )者,遂( 于是 )至( 就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 睡 ),相与( 共同,一起 )步于中庭。庭下如( 如同 )积水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水中藻、荇交横( 交错 ),盖( 大概是 )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 只是 )少闲人 ( 清闲的人 )如吾两人者耳(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
【新知探究】
1.重点语句翻译。
⑴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
⑵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⑶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⑷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
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2.文意理解
⑴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             
⑵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闲人”一词,沧桑凝重,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在了解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心境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夤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一-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久以岂不浪费 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⑶“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文中苏东坡将月色比喻成一泓空明的积水,又将松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表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情:既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又有赞赏自己与朋友情趣高雅的自得等。
(*) 陋室铭
【学习目标】
1.记住重点实虚词及句子的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本文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生活情趣。
【学前反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出名,著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神奇,灵异 )。斯( 这 )是陋室,惟 ( 只是 )吾德馨(名作动,有了芳馨)。苔痕上 (长到 )阶绿(变绿),草色入( 映入 )帘青。谈笑有鸿(大 )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可以调(调弄,这里指弹琴 )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阅金经。无丝( 弦乐器 )竹 ( 管乐器 )之乱( 扰乱 )耳,无案牍(指官府的文书 )之劳(使……劳累 )形 (身体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 什么 )陋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有?”
【新知探究】
一.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水不一定要深,有龙 (居住)就有灵气了。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台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8.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文章理解。
1.陋室铭用了 比兴 写作手法,意味深远,作者借陋室表达了 安贫乐道 的心态,能概括全篇大意的词语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2.本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论述陋室不陋的?
1、品德高雅(惟吾德馨);2、环境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交往的人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情趣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
用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
4.《陋室铭》结尾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深意?与同学交流一下,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应该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惟吾德馨”?
第一问: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能够安贫乐道,希望自己一直保持自己高尚的品德的愿望。第二问示例:高尚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立足之本,一个人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就不会被他人尊重,也就不能很好的生存于世,国家和社会也是如此。因此,不管物质生活丰富与否,我们都要追求“惟吾德馨” 。
(*) 爱莲说
【学习目标】
1.记住重点实虚词及句子的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本文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生活情趣。
【学前反馈】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多 )。晋陶渊明独( 只 )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 很,十分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污秽) ),濯 ( 洗 )清涟( 水波 )而不妖( 艳丽 ),中通外直,不蔓(横生藤蔓 )不枝( 旁生枝茎 ),香远益( 更加 )清,亭亭净植( 竖立 ), 可远观而不可亵(靠近赏玩 )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 xiǎn,少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应当 )乎众矣。
【新知探究】
一、翻译: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2、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晋朝的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应当人很多了。
二、文章理解。
1、根据文本内容,说说作者心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案】君子的品质:洁身自好,正直质朴,豁达大度,保持独立人格,保持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2.《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答案】高洁,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正直,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清高,志洁行廉,又仪态庄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轻辱. 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人格或者风格,是千古以来让人们赞叹向往的。古往今来,人们钦佩、敬仰以至去身体力行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但对千千万万平凡的个人来说,如何在现实世界里“安身立命”,确是时刻面临的大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真正做到了“出淤泥而不染”,成为道德上自我完善的人,那么社会也就成了完善的社会.实现个人心灵的净化,正可视为实现济世弘愿的根本。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