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11 一块奶酪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稍”。
2.理清蚂蚁队长的心理变化过程。
3. 体会纪律对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和领导以身作则对团队的影响。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辛勤 1939年出生,笔名良驽、木兰。云南昆明人。1960年毕业于昆明师专文史系。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儿童小说集《装在葫芦里的故事》,中长篇儿童小说《绿孔雀与金角龙》《替身演员》《小哥俩猎虎》《鬼谷》《魔匣》等,散文集《智慧女孩》,儿歌集《心灯》等。中篇小说《火把歌》获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2005年获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突出贡献奖。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奶酪的味道香甜可口,对于正在搬运奶酪的蚂蚁来说,一块掉下的奶酪渣真是巨大的诱惑,大家会忍住诱惑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今天的课文——《一块奶酪》。
识字方法:
熟字加一加:讠+秀=诱 足+朵=跺
熟字换偏旁:
添——舔
有舌才能舔,
有水可以添。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宣布 处境 诱人 舔盘子 强大 犯罪 禁令 稍息 犹豫 跺脚 聚集
yòu
tiǎn
fàn
qiánɡ
yù
jìn
jù
shào
duò
xuān
chǔ
学习活动一
1.默读课文,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二题,根据先后顺序填一填。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一块奶酪
布置搬运:争先恐后
七上八下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引风起波
劲头更足:搬进洞里
生气、犹豫
执行命令
课文框架
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
直接描写: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左右结构
诱、舔、强、犯、稍、豫、跺
上下结构
宣、禁、聚
半包围结构
处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学习活动二
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再次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带给你感受的句子,说说理由。
间接描写:
“听到命令,大家放下奶酪,却不走开。”
“大家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那一点儿奶酪渣子。”
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偷嘴的禁令。
“一点儿”说明其小,如何处理这么小的奶酪渣就成了一个难题。这两个选项都不是最佳的处理方案,蚂蚁队长因此犯了难。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从蚂蚁队长的行为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
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嘴就要处罚谁。”
只许
不许
谁
就要
蚂蚁队长考虑过偷吃奶酪吗?
思考
我认为蚂蚁队长考虑过
因为看到奶酪渣子,他的心“七上八下”;在大家都消失在草丛中后,他嗅了嗅奶酪渣子,“犹豫了一会儿”。这些表现说明他动过偷吃奶酪的念头。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思考并回答:
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
队长 队员
“都来劲了”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蚂蚁队长自己遵守纪律,大家都很信服。
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一视同仁
蚂蚁队长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公平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文中蚂蚁队长为什么“生气”?后来又为什么“犹豫”?你能猜到他当时想了什么吗?
因为大家都不听蚂蚁队长的命令,所以他“生气”。
“犹豫”是因为这块奶酪渣太诱人了,但是蚂蚁队长又不能犯禁令,他心里十分挣扎怎么处理奶酪渣。
提示:我身为队长一定要以身作则,这块奶酪渣子不能浪费,就给最小的那只蚂蚁吃掉吧。
喜欢:
蚂蚁队长说话干脆利落,指令明确,有队长的威严感,它纪律严明、一视同仁。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本文讲述了在蚂蚁队长带领大家搬运粮食的过程中,队伍经历了从大奶酪上掉下来的奶酪渣子的考验后,又重新步入正轨,很快将粮食全部搬进洞里的故事,告诉我们纪律对一个集体的重要性和领导者以身作则、公正无私对团队的影响。
中心归纳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二题,根据先后顺序填一填。
④
③
①
⑤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写法总结
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塑造形象。
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