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密 … … … 封 … … …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 分
得 分
一、把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错误读音用“ ”画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 8 分 )
1.屠 苏(tú) 茱萸(rú) 瞳 瞳 日(tóng) ( )
2. 创造(chuàng) 携带(xié) 朝 鲜(xiān)
3.拱 桥(gǒng) 横跨(héng) 前 爪(zhuǒ) ( )
4.一 (chùn) 溜达(liū) 惊 扰(rǎo)
二、看拼音,写词语。( 8 分 )
(
jiè
yòng
) (
lù
yīn
) (
dú
zì
)mù tóng
(
sh
ǐ
) (
huì
) (
shè
) (
zhì
huì
) (
lì
)bǎo cún
三、根据给出的义项,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8分)
(
(
)
(
)
(
)
(
)
(
)
(
)
(
)
(
)
)异:①不相同的;②另外的,别的;③特别的;④奇怪。
1.每逢春节,身在异国他乡的叔叔都非常思念亲人。
2.马小虎觉得桥上的那些石狮子大同小异。
3.绿萝能净化室内空气,吸除异味。
4.听完爸爸讲的故事,孩子们都觉得惊异极了。
四、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一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8 分 )
1.A. 元宵节 B.端午节 C. 国庆节 D. 中秋节
2.A. 贴春联 B.看花灯 C. 吃月饼 D. 做游戏
3.A. 造纸术 B. 高速铁路 C.指南针 D. 火 药
4.A. 税务局 B. 防疫站 C. 大礼堂 D. 咖啡馆
五、句子训练营。(9分)
1. 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2.河北省赵县的液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缩句)
3.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
的生活情景。(仿写句子)
这张照片使我想到了 ,想到了
4.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
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1)这句话的结构是 。
(2)请你仿照这种结构写一句话。
六、课文拷贝室。( 1 7 分 )
1.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3分)
(1) ,路上行人欲断魂。
(2)小刚在外工作,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了。他非常想念自己的亲人,每当节日
来临时,这种感情就更加强烈。这正是王维所说的“
”
。
2. 《纸的发明》一课按照 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表达了作者
_之情。
3.《赵州桥》一课从 三个方面来介绍赵州桥,赞扬 了
o
4.想一想,连一连。(8分)
文房四宝 琴棋书画
雅人四好 望闻问切
花中君子 笔墨纸砚
中医四诊 梅兰竹菊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7 分 )
火把节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吧!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人们兴高 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
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矫健的公牛 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 角。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
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 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
龙”在大地上穿行。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老人来了, 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 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 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听,那
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1.对短文第1 自然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 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使人读起来倍感亲切
B. 这句话表达了彝家人过节时的欢快心情和邀请客人参加自己民族盛大节
日的自豪
C. 这句话表达了彝家人害怕节日不热闹的着急心情
2.短文第3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用“~~”画出来。围绕这句话,本
段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6分)
3.短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4分)
4. 《火把节》表达了彝族人民怎样的感情 (3 分 )
八、习作乐园。(25分)
选择一个你最喜爱的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一写这个节日有什么传说
或习俗,以及大家是怎样过这个节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