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9 17:53:31

文档简介

南平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尚书·立政》记载,夏商两代均有任人以贤的政治传统,西周在夏商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政务、理民和执法在国家治理方面的重要价值。由此可知,三代时期
A.官吏政绩考核标准日臻完善 B.官员选拔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C.建立了规范的官员选拔制度 D.奠定了古代官吏考核的基础
2.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命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此间,太子触犯新法,商鞅于是以劓刑和墨刑分别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和公孙贾。商鞅此举意在
A.增强民众对新政的认同感 B.促进秦国军事力量的增强
C.保证变法措施的顺畅施行 D.维持政治格局的相对平衡
3.钱穆先生评价孝文帝改革“凡历史上有一番改进,往往有一度反动,不能因反动而归咎改进之本身……魏孝文卒后,鲜卑并不能继续改进,并急速腐化,岂得以将来之反动,追难孝文!”他的评价
A.采用了二重证据法 B.体现了客观辩证的思想
C.选用了多类型史料 D.摒弃了后世的否定看法
4.武则天时援引“北门学士”参预重大诏敕的撰拟工作。唐玄宗时“选朝官有词艺学识者,入居翰林,供奉敕旨。”唐宪宗时以宦官为枢密使,与宰相“共参国政”。这些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三省运行机制退化 B.社会重学风气浓郁
C.宦官擅权现象严重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5.明代陈懋仁所著的《泉南杂志》载:“(闽)地为稻地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故稻米益乏,皆仰给于浙直海贩。”福建改稻种蔗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恶化自然地理环境
C.缓解人多地少矛盾 D.优化作物种植结构
6.早期维新思想家薛福成在《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中肯定了英国的议会制度和君民共主之制的优良,并认为“英、意诸国君民共主之政”与孟子的“民贵君轻”学说类似。据此可知,他试图
A.以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 B.用变法行动呼应时代需求
C.让国人接受西学中源思想 D.从中国视角解读西方文明
7.1907年,清政府颁布的《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规定:凡在外国高等以上各学堂之毕业生,经学部考试合格赏给进士、举人出身,廷试及第后,再结合其学部考试等级及科名,授予相应官职。这一规定
A.表明科举制度尚未真正废除 B.助推选官制度向近代化转型
C.开辟晚清留学选官最佳途径 D.反映新式教育体制全面确立
8.
图1 苏南根据地发行的商业货币券
图1所示货币券的发行
A.推动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B.阻止了国民党对苏区的经济掠夺
C.巩固抗日根据地经济建设与稳定
D.利于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推进
9.1945年10月至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选举产生了170名边区参议员,其中共产党员61人,国民党员19人,救国会员1人,无党派人士89人。这可以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
A.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代表根据地全体人员意志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壮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0.观察图2,据此可推断
(
SDR


特别提款权

英文
缩写
,亦称“纸黄金”

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的,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种账面资产。
)
图2 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SDR权重调整
A.人民币国际地位稳步提升 B.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C.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全球的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11.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斯巴达长老会的28名议员在城邦“需要抑制民主政体时,总是站在国王一边;受到僭主政治威胁时,又总是支援人民的行动”。这说明在斯巴达城邦
A.长老会有绝对权威 B.贵族特权被彻底剥夺
C.政治带有民主色彩 D.各阶层关系得到协调
12.10至11世纪,西欧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这说明,当时的行会或商会
A.阻碍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B.行使了基层治理的职责
C.助推了社区组织的形成   D.缓和了庄园内部的矛盾
13.为了抵制茶叶走私,1784年英国通过《抵代法案》,茶税开始大幅降低,从之前的114%直降到12.5%。法案实施7年后,英属殖民地茶叶生产大幅增长,欧美其他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的份额下降到9.3%,从英国进口的份额则上升到90.7%。该法案
A.加速了英国工业资本的原始积累 B.打破了列强共管中国的局面
C.确立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 D.增强了中外茶叶市场的联系
14.美国1883年通过的《彭德尔顿法》规定“禁止文官参加政治运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准以官员职位的分配作为政党竞选的许诺。同时政府文官不犯过失不得撤换。”这表明美国
A.政党政治弊端消除 B.文官素养得到确保
C.行政管理日趋规范 D.官员贪腐现象杜绝
15.
图3 德国国家元首地位演变示意图
图3从侧面折射出德国
A.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 B.由专制国家向半专制的转变
C.政治体制规划深受美国影响 D.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大发展
16.1967年,美国加尔布鲁斯在《新工业国》中写道,在现代大公司中,应该把权力从资本移向“组织起来的知识”,建立一种“技术专家体制”和“智能集团”。这一观点根源于
A.信息时代科技的创新 B.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
C.新中产阶层力量壮大 D.经营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2023年6月7日是第五个世界食品安全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主题为“食品标准,安全所系”的“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
表1 “指南”公布的食品安全活动主要参与方式(部分)
项 目 内 容
制作视频 记录农民、卫生专业人员、厨师或食品经营者的故事,帮助人们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举办体育活动 组织跑步、健走或跳舞活动,宣传食品安全
人员培训 无论是从事食品生产、服务还是销售,都可借此机会强化工作中的食品安全文化
展示良好实践 邀请食物种植、加工、销售或烹饪行业的人员介绍或展示其从事的食品相关工作以及食品安全为何如此重要
参与社交媒体 提高认识,促进行动,帮助人们保障食品安全,打造健康体魄
    ——摘编自张聪《“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发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联合国发布“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的现实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 花押,指古代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宋代花押不仅体现在人民生活与贸易往来之间,还体现在朝廷公文上。宋末元初人周密在《癸辛杂识后集》中记载:“余近见先朝太祖、太宗时朝廷进呈文字,往往只押字而不书名”。北宋时,文人志士追求个性抒发、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花押作为一种个性化与艺术化融合的产物应运而生。宋徽宗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影响,结合草书或者篆书以及古文等元素,形成“天下一人”的花押。
             ——摘编自华叶《“花押”谈趣》
材料二
图4 宋徽宗狂草作品《千字文》(部分,左侧为其花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花押在宋史研究方面的功能,并简述花押文化研究的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英美法系最早可追溯到由原始习惯或判例组成的日耳曼法,它认为,法则只能靠经验去摸索,人们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善的理性。受洛克和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它认为政府只是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协调人,故政府应该接受法治。面对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着重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却忽视了对社会公道、永久和平、世界主义的博爱等这些宏伟理想的追求。
        ——摘编自胡娟《西方大学两大治理模式及其法治理念和思想传统》
材料二 法律应以民族为基础,即以本民族的道德、法制、风俗习惯、宗教等民族性格为法制之标准。中国法系,以人伦为本位,以理性为前提,尚礼仪,重王道,尚矜恤,慎刑罚。它以“人是宇宙的主人”和从内外两方面践履人生里程的精神,以融合民族、提升道德、维护秩序和实现大同世界理论的贡献,自占世界上法系之重要地位,为安南、朝鲜、日本、暹逻之母法。近世因经济思想之变动,政治形式之改观等,遂日渐式微。然中国法制具有独特的精神与久远的历史及光辉的价值,可以成为医治世界危机的一种药方,其复兴势在必然。
            ——摘编自俞荣根等《中国传统法学述论:基于国学视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美法系的主要特征并说明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法系的时代价值。(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法律建设的认识。(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人类总体的发展过程中,价值观念不同的群体之间相互往来,协作是经常的,且是历史的系统的,但是矛盾冲突也是不免的。只要大家不采取唯我独美的本位中心主义,容忍不同价值信念的并存不悖,群体间可以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和平共处并为进入融合一致的美好社会准备条件。“美好社会”的内涵是各群体从不同客观条件下取得生存和发展的长期经验中提炼出来,在世世代代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所以,不同的群体对“美好社会”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各是其是,各美其美”是各群体社会生活所赖以维持的价值体系。
         ——摘编自费孝通《对“美好社会”的思考》
根据材料,围绕费孝通先生对“美好社会”的思考,自拟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南平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C B D A D B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选项 C B A C D 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8分)
现实意义:提高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提供了为保证食品安全的方向指南(规范与标准);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有助于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传递了为宣传食品安全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有助于鼓励民众参与食品安全的实践行动;助推各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8分。答出符合题意的4点即可)
18.(8分)
功能:丰富了宋史研究的史料类型;与宋代的文献史料和实物史料相互佐证。(2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作用:承载艺术文化成就;增添书法艺术审美情趣;彰显文人个性风格;印证古代商贸交易活动;挖掘中华传统契约文化(社会属性)。(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19.(24分) 
(1)特征:遵循先例原则(注重习惯法或判例法);崇尚经验主义;注重法治;注重实用。(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原因:传统法学的影响(日耳曼法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商品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推动。(6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2)价值:是融合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各民族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成果;礼法合一的特质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提供了价值参考;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为国家发展提供保障;利于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中国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发展和中华文化圈的形成;中华法系是世界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有序和谐、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8分。答出其中4点即可)
(3)认识:法律建设应在人民主权原则下发挥人民群众主力军的作用;法律建设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基础;法律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强调司法独立,保护个人权利;法律建设应遵循本土性、适时性、开放性等原则;国际法的建设是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课题。(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2点即可)
20.(12分)
评分说明:论题0~2分,论述0~10分,具体赋分要求如下。
等 次 说 明 表 述
一等 (9~12分) ①论题明确 ②史实准确 ③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表达准确
二等 (5~8分) ①论题较明确 ②史实较准确 ③论证较充分、史论结合 思路基本合理、逻辑关系基本清楚、表达基本准确
三等 (0~4分) ①论题不明确 ②史实不够准确 ③论证关系不清或没有论证 缺乏条理性、逻辑关系不清、表达欠通顺或不准确
【示例】
论题:文明的交流合作有利于美好社会的建立。
阐述: 唐代,国家昌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引起了邻国日本的关注,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遣唐使、留学生等把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带回去,丰富了自己的文化。如,日本大化改新时期,仿效唐的三省六部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实行二官八省制、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这些改革举措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这段历史表明,当时的日本人善于“美人之美”,因此获得了很多文化资源,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总之,我们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美人之美”,善于发现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以文化自觉的主体意识“各美其美”,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上建立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社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