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一名校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四)地理测试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名校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四)地理测试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9 17:5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沅水发源于贵州,流经湖南,注入洞庭湖。流域内古镇的空间分布结构反映出与周边城镇的交流强度。下图为沅水流域古镇空间分布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通常古镇空间分布密度越高,则( )
A. 经济越缺乏活力 B. 城镇体系越成熟
C. 降水越丰富 D. 光照越强
2. 推测沅水流域古镇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
A 沿等高线分布 B. 沿河流分布
C. 集中于大道两侧 D. 集中于平原地区
3. 古镇中的主轴与次轴的区别是( )
A. 主轴主要实现区域内部联系 B. 主轴上的镇主要辐射农村地区
C. 次轴经济辐射范围大 D. 次轴可为农村地区提供物资转运
2023年7月8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断区的某“盐光互朴”电站并网发电,它是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该电站采用双面双玻板面,在提升化毕北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探索出了光伏发电、水面制卤等方面的复合产业模式。下图为“盐光互补”项目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项目落户天津滨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丰富 B. 交通便利 C. 政策支持 D. 资金充足
5. 该项目盐业产量和光伏发电量均大的月份是( )
A. 1月 B. 3月 C. 5月 D. 11月
6. 该电站采用双面双玻板面,使发电率增加了7%左右,增加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大气反射 B. 大气散射 C. 水面反射 D. 陆面反射
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a)及其剖面结构(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 )
A 化学沉积 B. 流水溶蚀 C. 流水磨蚀 D. 球状风化
8. 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
①浅表性积水为主 ②水体呈弱酸性状态
③长期积水深度大 ④有间歇性水流扰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图中霜冻线为天气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 )
A. 甲地受低气压控制,阴雨连绵 B. 乙地有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C. 丙地次日冷空气过境,有霜冻 D. 丁地受台风影响,风大浪高
10. 该天气图的日期最接近( )
A. 立冬 B. 立春 C. 立夏 D. 立秋
11. 某地理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这种措施能减轻霜冻危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水的比热大,降温较慢 B. 水在霜冻过程中释放热量
C. 减弱了地面辐射 D.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在年均温22-26℃,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温暖湿润气候区。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在加纳,可可的经济地位比黄金还重要,被誉为“绿色的金子”,是国家创汇的首项商品,多年来占据出口创汇排行榜之首。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塔马利可可的收获季节,当地农户一般将可可豆晾晒在太阳下,而非机械烘干,自然晾晒的可可豆约7-8天即可干燥。加纳可可加工率较低,原料大部分出口。
(1)分析加纳种植可可的有利气候条件。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塔马利居民自然晾晒可可豆的可行性。
(3)评价库马西作为可可加工、贸易中心的区位条件。
(4)为减轻大风对加纳当地可可树的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岭主要由一系列呈东北——西南或东西向的构造山地簇组成,总体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大量背斜和断层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其中硬砂岩后来多形成尖削的峰岭,地形较破碎。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5个山岭,它们均为花岗岩山体,其中骑田岭山势浑圆。下图为南岭地区示意图及骑田岭景观图。
南岭与秦岭皆为我国重要的地形屏障,对气候的屏障作用并不如秦岭显著。南岭以北的湖南省南部地区冬季多冻害。韶关市位于五岭之口,商品流通承南起北,唐宋时期为南岭商业重镇。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骑田岭山势浑圆的形成过程。
(2)与秦岭相比,南岭对气候的屏障作用较弱,说明其原因。
(3)请对湖南省南部冬季多冻害作出合理解释。
(4)简述南岭地形较破碎的原因。
(5)说出韶关市唐宋时期成为南岭商业重镇的区位条件。
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沅水发源于贵州,流经湖南,注入洞庭湖。流域内古镇的空间分布结构反映出与周边城镇的交流强度。下图为沅水流域古镇空间分布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通常古镇空间分布密度越高,则( )
A. 经济越缺乏活力 B. 城镇体系越成熟
C. 降水越丰富 D. 光照越强
2. 推测沅水流域古镇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是( )
A 沿等高线分布 B. 沿河流分布
C. 集中于大道两侧 D. 集中于平原地区
3. 古镇中的主轴与次轴的区别是( )
A. 主轴主要实现区域内部联系 B. 主轴上的镇主要辐射农村地区
C. 次轴经济辐射范围大 D. 次轴可为农村地区提供物资转运
【答案】1. B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一般情况下,城镇空间分布密度越高,经济活力越强.,城镇体系越成熟,B正确,A错误;城市空间分布对于降水和光照的影响较小,CD错误。所以选B。
【2题详解】
由图可知,古镇主要沿河流分布其中主轴沿干流分布,次轴沿支流分布,B正确;图示信息没有反应古镇空间分布于等高线、大道以及平原的关系,ACD错误。所以选B。
【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得出,主轴上的古镇交通便利,对外贸易强,易形成较大城镇,经济辐射范围大;次轴上的古镇联系周边农村地区和主轴上的古镇,为农村提供物资转运,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沅水是一条古老而绚丽的文化之路,自明清西南大开发以来,沅水成为祖国西南地区对外进行物资交流的交通孔道,在区位上具有北通巴蜀,南抵粤桂,西扼滇黔的优势,该流域地区古代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无一不是以“船来船往,舟楫络绎”的古镇及其码头为中心节点展开。
2023年7月8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断区的某“盐光互朴”电站并网发电,它是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该电站采用双面双玻板面,在提升化毕北电力保供能力的同时,探索出了光伏发电、水面制卤等方面的复合产业模式。下图为“盐光互补”项目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该项目落户天津滨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丰富 B. 交通便利 C. 政策支持 D. 资金充足
5. 该项目盐业产量和光伏发电量均大的月份是( )
A. 1月 B. 3月 C. 5月 D. 11月
6. 该电站采用双面双玻板面,使发电率增加了7%左右,增加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大气反射 B. 大气散射 C. 水面反射 D. 陆面反射
【答案】4. A 5. C 6. C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盐光互朴”电站并网发电,该工程既需要较为充足的太阳辐射量,也需要靠近海水便于产盐,因而落户天津滨海地区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A正确;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资金充足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5月气温较1、3、11月份要高,加之雨带并未到达,多晴朗天气,太阳光照充足,便于发电与晒盐,因而该项目盐业产量和光伏发电量均大的月份是5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结合景观图可知,发电设备下为海面,采用双面双玻板面能够较好利用太阳辐射,和海面(水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因而使发电率增加了7%左右,增加的能量主要来自水面反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面。由于大气对它有一定的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使到达地面的总辐射有明显削弱,这种现象称为大气削弱作用。紫外光和红外光被削弱多,可见光被削弱少。而太阳辐射能又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
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a)及其剖面结构(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 )
A 化学沉积 B. 流水溶蚀 C. 流水磨蚀 D. 球状风化
8. 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
①浅表性积水为主 ②水体呈弱酸性状态
③长期积水深度大 ④有间歇性水流扰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穴珠即洞穴珍珠,也叫洞穴豆石或洞穴鲡石,是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球状碳酸钙沉积物,A正确,流水溶蚀、流水磨蚀都是侵蚀作用,BC错误;风化是对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D错误。故答案选A。
【8题详解】
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说明是间歇性积水,④正确;间歇性积水说明为浅表性积水,①正确③错误;弱酸性水可能加剧碳酸钙矿物层溶蚀,不利于沉积,②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穴珠可以形成于洞底比较平坦的开阔浅水中,很浅的积水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巢状浅盆不一定是形成穴珠的必具条件。间歇性的流水和由这种流水带来的机械沉积物是形成穴珠的必要条件之一,洞顶的滴水不一定是形成穴珠的必具条件。
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图中霜冻线为天气预报的次日霜冻界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 )
A. 甲地受低气压控制,阴雨连绵 B. 乙地有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C. 丙地次日冷空气过境,有霜冻 D. 丁地受台风影响,风大浪高
10. 该天气图的日期最接近( )
A. 立冬 B. 立春 C. 立夏 D. 立秋
11. 某地理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这种措施能减轻霜冻危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A. 水的比热大,降温较慢 B. 水在霜冻过程中释放热量
C. 减弱了地面辐射 D.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答案】9. D 10. A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甲地等压线向低处弯曲,受高压脊控制,多晴天,A错误;乙地锋线位于低压中心左侧,为冷锋,乙地位于冷锋锋后,气温较低,B错误;丙地位于次日霜冻线以南,霜冻线以北地区出现霜冻,丙地次日不会有霜冻,C错误;丁地距低压中心较近,受台风影响,风大浪高,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图中右下角低压中心势力强,为台风,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6~11月),立春为2月初,立夏为5月初,排除BC;其次,0℃以下才可能出现霜冻,且图中高压值为1045百帕左右,气压较高,故不可能为立秋(8月7日左右),D错误;因此该天气图日期最接近日期为立冬(11月7日左右),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浇湿与喷水可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夜间气温不会降得很低,霜冻发生概率减少,D正确,不合题意;并且水的比热大,降温较慢,同时水在霜冻过程中释放热量,向大气传递热量,AB正确,不合题意;浇湿与喷水降低了地面降温速度和幅度,不能减弱地面辐射,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视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每两个节气之间间隔约为15天,根据二分二至日的日期即可推测每个节气的大致时间。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在年均温22-26℃,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温暖湿润气候区。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在加纳,可可的经济地位比黄金还重要,被誉为“绿色的金子”,是国家创汇的首项商品,多年来占据出口创汇排行榜之首。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塔马利可可的收获季节,当地农户一般将可可豆晾晒在太阳下,而非机械烘干,自然晾晒的可可豆约7-8天即可干燥。加纳可可加工率较低,原料大部分出口。
(1)分析加纳种植可可的有利气候条件。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塔马利居民自然晾晒可可豆的可行性。
(3)评价库马西作为可可加工、贸易中心的区位条件。
(4)为减轻大风对加纳当地可可树的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纬度低,终年高温,热量充足;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多,空气湿度大;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生长期降水充足,空气湿度大 。
(2)10月到次年1月该地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 。
(3)有利条件:临近可可主产区,原料丰富;有铁路与港口相通,有利于产品运输和出口;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低。不利条件:加工能力不足,技术较落后;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完善。
(4)营造防风林,削弱风力;培育矮化(抗倒伏)抗风品种;加强大风的预报、预警;修建避风设施,选择避风区种植。
【解析】
【分析】本题以加纳可可产区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农业区位因素、气压带风带、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发展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地理知识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可可适宜生长在年均温22-26℃,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温暖湿润气候区。由图文信息可知,加纳位于北半球低纬度的热带地区,全年高温;该国南部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空气湿度大,适合可可生长;北部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在雨季,降水多,空气湿度大,气候条件也适宜可可生长。
【小问2详解】
加纳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塔马利10月到次年1月是收获季节,该地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有利于居民自然晾晒可可豆。
【小问3详解】
评价区位条件既要评价有利条件,也要评价不利条件。 库马西作为可可加工、贸易中心的有利条件是临近可可主产区,原料丰富;图中显示,有铁路与港口相通,有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和出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加纳可可加工率较低,原料大部分出口”,据此可知,不利条件是技术较落后,基础设施落后,加工能力不足,导致原料大部分直接出口,附加值比较低。
【小问4详解】
可可易受风害,所以种植可可时应选择避风地区,尽量避免迎风或常年风力大的地区;在可可种植区外围种植防护林,削弱风力;发展农业科技,培养抗风能力强的可可品种,并大量种植,减少经济损失。同时加大对气象的监测,及时进行防灾措施。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岭主要由一系列呈东北——西南或东西向的构造山地簇组成,总体平均海拔只有1000米左右,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大量背斜和断层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其中硬砂岩后来多形成尖削的峰岭,地形较破碎。狭义的南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5个山岭,它们均为花岗岩山体,其中骑田岭山势浑圆。下图为南岭地区示意图及骑田岭景观图。
南岭与秦岭皆为我国重要的地形屏障,对气候的屏障作用并不如秦岭显著。南岭以北的湖南省南部地区冬季多冻害。韶关市位于五岭之口,商品流通承南起北,唐宋时期为南岭商业重镇。
(1)从地质作用的角度,简析骑田岭山势浑圆的形成过程。
(2)与秦岭相比,南岭对气候的屏障作用较弱,说明其原因。
(3)请对湖南省南部冬季多冻害作出合理解释。
(4)简述南岭地形较破碎的原因。
(5)说出韶关市唐宋时期成为南岭商业重镇的区位条件。
【答案】13. 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上覆岩层被侵蚀后,花岗岩体出露地表;花岗岩体表层由于风化剥蚀,棱角逐渐消失,形成浑圆山势。
14. 南岭海拔较低,对季风阻挡作用不明显;地形破碎,山口较多,气流易通过。
15. 湖南省南部位于南岭北部,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强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滞留时间长,降温幅度大,易造成冻害。
16. 早期地壳运动,多构造地貌,背斜顶部裂隙发育,断层附近岩体破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沟谷较多;出露的岩石种类多,差异侵蚀明显,导致地形起伏较大。
17. 发展农业的条件好,农产品丰富;位于五岭之口,与多省份相邻,利于岭南岭北的商品集散;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利于商品的运输。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南岭地形构造和对产业活动的影响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的形成原因、农业区位因素、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区域发展与因地制宜等知识点,考查图文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综合思维。
【小问1详解】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骑田岭山势浑圆主要是受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据材料“早期地壳运动使南岭地区形成大量背斜和断层构造,核心为花岗岩体”可知,从形成过程看,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缝隙,岩浆沿着缝隙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之后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被侵蚀后,花岗岩体出露地表,花岗岩体表层接受风化剥蚀,棱角逐渐消失,形成浑圆山势。
【小问2详解】
据图文材料可知,南岭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海拔相对较低,从图中看出南岭是由五座走向各异、互不连续的山岭组成,地形破碎,不连脉,多山口和谷地,所以对南北部阻隔不够强,岭与岭之间的低谷或山间盆地可能成为冷暖空气和交通等地理要素的联系通道,对冷空气南下和暖湿气流北上阻挡作用相对较弱,因此南岭的地域分界作用不够鲜明。
【小问3详解】
从题干可知湖南省南部位于南岭北部,纬度在26°N左右,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强冷空气南下时受地形阻挡,被南岭挡在北部地区,滞留时间长,降温幅度大,易造成冻害。
【小问4详解】
从题干可知早期地壳运动,多构造地貌,背斜顶部裂隙发育,上覆岩层多为硬砂岩和石灰岩,这些岩石质地不同,断层附近岩体破碎;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当地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沟谷较多;出露的岩石种类多,有硬砂岩和石灰岩等岩石,差异侵蚀明显,有些岩石侵蚀速度快,有些较慢,导致地形起伏较大。
【小问5详解】
从题干分析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充足,发展农业的条件好,农产品丰富;位于五岭之口,与多省份相邻,和广西、湖南接壤,利于岭南岭北的商品集散;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利于商品的运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