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基础复习卷(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基础复习卷(三)(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2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9 22:0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基础复习卷(三)
知识点1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北宋的开封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最为繁华的是 ( )
A.白马寺 B.大相国寺 C.大明寺 D.须弥福寿庙
2.《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 )
A.瓦子 B.早市 C.榷场 D.集市
3.《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刺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 )
A.社会分工细致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4. 汴京城里店铺营业“直至三更”,有的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反映了北宋 ( )
①商品交换活跃 ②经营时间不受限制 ③出现了“走鬼”的商贩 ④商品种类多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 假如你穿越时光遂道,来到南宋临安城,你不可能看到的情况是 ( )
A. 国内国外客商往来不绝 B. 店铺一律在夜间关门
C. 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叫卖 D. 纸币与铜钱在市场上并用
6.我们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包括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这些节日和习俗开始于我国的( )
A.汉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宋朝时期 D.元朝时期
7.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马致远
8.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 ( )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9.南宋著名诗人郑思肖在他的诗中写道:“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他的词中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由此可以看出两位诗人难以忘怀的是 ( )
A.祖国山河的统一 B.中华文化的弘扬
C.旖旎宜人的风光 D.个人的离愁别恨
10.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课余时间要排演历史剧《宋代词人李清照》。若请你配音,可以选择的台词是 ( )
A.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1.唐以前“歌舞不相合,歌者不舞,舞者不歌”,自唐始歌者与舞者才“稍稍相合至“元人造曲,则歌者舞者合(为)一人,谓之杂剧”。 可见,杂剧 ( )
A.出现于唐朝以前 B.延续了歌舞相互分离的特点
C.流行于盛唐时期 D.是对歌舞艺术的沿袭与创新
12.“元曲四大家”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和 ( )
A. 王实甫 B. 马致远 C. 汤显祖 D. 孔尚任
13.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几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皇帝,如果你想了解前三位皇帝的历史,选择的书籍是 ( )
A.《春秋》 B.《史记》 C.《汉书》 D.《资治通鉴》
14.《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示意图中,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的是 (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贸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于此。 ——摘自《燕翼贻谋录》
材料二 潘楼街……南通一巷……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 屋宇雄北,门面广阔,望之森然。 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瓦肆(即瓦子)中,多有贸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摘自《东京梦华录》
(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 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二 (窦娥唱)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
(1)材料一中的作品属于什么文学形式 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突出特点
(2)材料一中的作品体现了什么风格 苏轼对词的发展做出了哪些贡献
(3)材料二中这部作品的作者是谁 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特点
知识点2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介绍了活字印刷的程序。请问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谁 ( )
A. 毕昇 B. 孙思邈 C. 沈括 D. 黄道婆
2.“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
A.雕版印刷术 B.火药的使用 C.发明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3.“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出现于隋唐时期 B.它是由毕昇发明的
C.它最早出现于北宋 D.它属于胶泥印刷术
4.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设立的标志“华夏苍穹”,(如图)雕塑最上部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指南仪器——司南。 下列对司南以及指南针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司南最早发明于商代 B.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C.唐朝时制成了指南针 D.南宋末期开始用于航海
5.根据以下四个片段判断:①前身称司南;②宋代时加以改进和完善;③曾在新航路开辟和郑和下西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被称为“航海的眼睛”。它是 ( )
A.罗盘针 B.印刷术 C.火药 D.造船技术
6. “(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外”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 )
A. 春秋战国 B. 隋朝 C. 唐末宋初 D. 元末明初
7. 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下列叙述与历史不符的是 ( )
A. 火药的发明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B. 隋朝时火药已应用于军事
C. 火药是练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 D. 宋元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
8.在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最大贡献的是 ( )
A. 日本的遣唐使 B. 意大利传教士 C. 阿拉伯人 D. 中国航海家
9.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宋代开始运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10.元世祖时,来华的外国人中最著名的是 ( )
A.利玛窦
B.阿倍仲麻吕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11.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通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12.《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从上述材料可以获取的信息有 ( )
①元朝有发达的中外交通 ②元朝是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 ③元朝在各地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④中国的创造发明输往世界各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黏(nián)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反写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析上放置一个铁框,用陶字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 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项重大发明 发明者是谁 除此之外,中国的哪项发明传入欧洲后,引起了军事上的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结合材料一说明此项发明有哪些优点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 这一“东西”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 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知识点1
1. B 2. A 3. B 4. D 5. B 6. C 7. A 8. D 9. A10. C 11. D 12. B 13. D 14. B
15. (1)河南开封。
(2)北宋时的东京是全国商品交易的中转站,商品交易规模大,夜市通宵达旦,瓦子中商业活动丰富多彩。
(3)勾栏。说书、唱曲、演杂剧、耍杂技、表演踢球等。
(4)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随之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瓦子便应运而生。
16.(1)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2)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具有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他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了词的格调。
(3)关汉卿。特点: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知识点2
1. A 2. D 3. A 4. B 5. A 6. C 7. B 8. C 9. C10. D 11. B 12. C
13.(1)活字印刷术。毕昇。火药。
(2)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操作简便;效率高;可重复使用。(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3)指南针。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4)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在了世界前列,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