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基础复习卷(二)
知识点1 宋代经济的发展
1. 从唐朝中晚期起,我国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③南方自然条件好 ④北方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今天我们进口的泰国大米很受人们欢迎,其实,早在宋朝时我国就引进了水稻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它引自于 ( )
A. 泰国 B. 朝鲜 C. 越南 D. 印度
3.南宋后期,我国杭州一带有一位从事棉纺织业的富商要去采购先进的棉纺织工具,他应该去的地方是 ( )
A.四川 B.澶州 C.开封 D.海南岛
4. 宋代,棉花的种植范围由广州、福建推广到 ( )
A. 辽河流域 B. 洪湖流域 C. 长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周杰伦的一首《青花瓷》向人们展现了我国瓷器的优美。我国的制瓷业历史悠久,北宋时期,我国在制瓷业领域首屈一指的地区是 ( )
A. 景德镇 B. 临安 C. 东京 D. 广州
6. 有一个文物商人向你推销一件冰裂纹瓷器,你推测该文物最早可能出自 ( )
A. 唐代刑窑 B. 宋代哥窑 C. 唐代越窑 D. 北宋景德镇瓷窑
7.右图是出土于福建泉州的南宋海船,有 13 个密封的船舱,显示了宋朝造船技术的先进。宋朝时期除了泉州以外还有哪个城市的造船业也相当发达 ( )
A. 广州 B. 杭州
C. 苏州 D. 徐州
8.如果你生活在宋代,你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有 ( )
①使用交子买东西 ②吃上太湖流域的大米③盖棉被睡觉 ④用上景德镇的瓷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反映的现象应该发生在 ( )
A.秦都咸阳 B.汉都长安 C.隋都长安 D.宋都东京
10. 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 )
A. 都护府 B. 市舶司 C. 宣政院 D. 通判
11. 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12.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表中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地区 朝代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宋代(1080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 经济重心南移 B. 政治统治开明
C. 城市经济活跃 D. 民族融合加强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 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材料二 宋初,四川地区专用铁钱,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130斤重的铁钱。 四川地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携带铁钱极不方便,成都的16家富商就联合起来,发行一种纸币,用统一的纸印刷,上面绘有房屋、人物等。 南宋纸币会子发行量很大,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两宋都设有专门负责纸币的机构。这些货币用同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私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会子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克日可到。
(1)材料一叙述了我国经济重心的什么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综合概括指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为什么要发行纸币。
(4)材料二所描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 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5)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知识点2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苻坚 D.阿保机
2.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
A.建立元朝 B.统一蒙古 C.修筑长城 D.开发江南
3.书籍《千年风云第一人》(如图)摘录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400 多位名人、学者对成吉思汗的评论。下列活动不属于成吉思汗“传奇一生”的是 ( )
A.统一蒙古各部
B.建立蒙古政权
C.定国号为元
D.发动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4.在元军向南推进过程中,领导南宋军民顽强抵抗的著名将领是 ( )
A.文天祥 B.岳飞 C.韩世忠 D.杨业
5.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蒙古政权建立 ②定国号为元 ③定都大都 ④灭亡南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6.蒙古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被称为“毡帐中的民族”。他们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伟大民族的强大历程。
【人物篇】
材料一
(1)图中人物是谁 其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武功篇】
材料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2)这首词中,共提到了中国古代哪几位著名的帝王 请说出成吉思汗在位期间还有哪些战功。
【文治篇】
材料三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既重视继承游牧民族的传统,又善于学习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3)成吉思汗是怎样做到“既……又……”的 说说他这样做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3 元朝的统治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
A. 秦 B. 唐 C. 元 D. 清
2.如图是历史课上某个学生的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图片中问号代表的民族是 (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3.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中书省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 B.中书省只管辖大都地区
C.设立了10个行省 D.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
4.“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不能独立行使军权,大多数情况下,遵照朝廷的敕命行事。”由此可见行省制度 ( )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有利于地方与中央抗衡
C.地方机构过多,效率低 D.造成丞相权力威胁皇权
5.台湾岛南北纵长约395 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 145 千米,是我国第一大岛,中央政府首次在这里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
A.澎湖巡检司 B.枢密院 C.御史台 D.西域都护
6.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不属于其进步性表现的一项是 ( )
A.加强了民族融合 B.实现了国家的统 一
C.推行了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劾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边徽之事者,则置宣尉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引自《元文类》卷四十
材料二 据史书记载,元朝统一全国后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即北到西伯利亚,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西北至今新疆,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广,居中国各朝之冠。与汉、唐极盛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不仅在面积上大大超过了它们,而且在控制程度上也远胜于它们。
(1)材料一中的“中书省”是什么机构 管辖哪些地方
(2)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有何作用 该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3)与前代比较,元中央政府与西藏、台湾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识点 1
B 2. C 3. D 4. D 5. A 6. B 7. A 8. A9. D 10. B 11. B 12. A
13. (1)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
(2)北方人民多次大规模的南迁,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优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
(3)宋代商业繁荣,贸易空前活跃,铁钱携带不方便等。
(4)交子;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5)反映了宋代商业的高度发展。
知识点2
1. B 2. B 3. C 4. A 5. A
6.(1)成吉思汗。1206 年统一蒙古族各部。
(2)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成吉思汗(铁木真)。战功:1227 年,迫使西夏向蒙古投降,西夏灭亡;在成吉思汗时期还大举西征等。
(3)他按照游牧民族原来编组军队的传统,将牧民按编制组织起来,平时生产,战时出征;他还制定法律(主要是学习汉人的),扩建防卫军,创制蒙古文字。确立了大蒙古国的基本制度。
知识点3
1. C 2. B 3. B 4. A 5. A 6. D
7. (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邻近地区。
(2)行省制度。作用: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影响:以后各朝基本沿续下来,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代。
(3)西藏、台湾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