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生物必修二
4-7单元 阶段复习
1.(2015年泉州期中)以六倍体小麦为母本,二倍体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在最初几次细胞分裂时杂种合子中玉米染色体被排除,最后形成只具有小麦染色体的幼胚,经培育获得植株M。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培育获得的M为不同于双亲的新物种
B.该方法应用于育种可显著缩短育种年限
C.植株M是单倍体,具有高度不育的特性
D.该方法能解决花药培养不易产生分裂能力的问题
2.(2015年东莞联考)常见的育种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下列对这些育种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都可能用到秋水仙素
C.上述四种育种方法的原理均不相同
D.现仅有aabb的品种,欲培育出AAbb的品种,最合适的育种方法为诱变育种
3.(2014年安庆月考)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从而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C.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
4.(2015年龙海月考)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5.(2014年雅安期中)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阶段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6.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概念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表示生存斗争,这是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空间的矛盾体现
B.②导致③改变的内因是基因突变,外因是自然选择
C.③代表物种形成,其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生殖隔离
D.④指基因、物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它们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7.(2015年马鞍山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三倍体西瓜不结子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它是一个新物种 ②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为常见 ③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 ④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 ⑤多倍体的形成可能因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 ⑥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 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
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
8.(2015年揭阳期中)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使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9.(2015年邵阳月考)下图为四种不同的育种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D途径表示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2)若亲本的基因型有以下四种类型:
①两亲本相互杂交,后代表现型为3∶1的杂交组合是 。
②选乙、丁为亲本,经A、B、C途径可培育出 种纯合植物。
(3)图中通过E方法育种所运用的原理是 。
(4)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相比,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分别是 、 。
10.(2014年玉溪月考)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要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图示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e→f→g的育种方法
B.h→i、j→k都必须用到与g过程相同的技术使染色体加倍
C.由F1→F2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D.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a→b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
11.(2014年哈尔滨期末)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病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
B.从遗传病预防的角度出发,建议Ⅲ1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
C.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D.Ⅲ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
12.(2015年安庆月考)某科研小组对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前后的某种雌雄异株植物(性染色体为XY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一性状与野生植株有明显差异的突变雄株。在事故前,这种突变类型的植株并不存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可遗传变异,但不知是由染色体畸变造成,还是基因突变造成的,研究小组可以采取的最为简便的方法是将该雄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根尖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比较 。
(2)若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性状是基因突变产生的,由一对等位基因(相关基因用A、a表示)控制, 则基因A与a的本质区别是 。若要进一步确定该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和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基本思路是:选择 与多株 杂交,然后观察记录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状和突变性状的个体数量(数量足够多),并计算Q和P值(如下表所示)。
野生性状 突变性状 突变性状/ (野生性状+突变性状)
雄株 M1 M2 Q
雌株 N1 N2 P
(3)结果预测与结论
①如果Q和P值分别为1、0,则突变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②如果Q和P值分别为0、1,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③如果Q和P值分别为0、0,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④如果Q和P值分别为1/2、1/2,则突变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且为 性。
4-7单元 阶段复习(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D 6.D 7.A 8.D
9.(1)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2)①甲×乙 ②4
(3)基因突变 (4)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10.B 11.C
12.(1)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碱基对序列不同 突变雄株 野生雌株 (3)②X 显 ③X 隐 ④ 常 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