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9 19:25:4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期末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1.A【解析】(B项“意味着完全抛弃对定义的研究”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意思为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对定义的研究,而是不将其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C项.
“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上提出了‘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错误,文中并无相关信息表明“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是邓小平提出的,邓小平只是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后谈到坚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对文艺工作者充分信任“过于绝对,原文是“政治上充分信任”。D项,“这促使功利主义影响愈加严重”错误.文中只说在科技日趋发达的现代化社会.“只有文学艺术实践才是对抗功利主义钢铁世界的不二法门”,并未提及科技日趋发达会促使功利主义影响愈加严重。。)
B【解析】(“总分总”结构错误,应为“总分”;主要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意识形态论观念的问题”错误.材料一主要从两方面阐述《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突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生成路径和文艺意识形态论的阐释路线。)
3.C【解析】(“文艺评论不可作褒贬评价”错误,从原文可知,负责人的文艺评论“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形式多样的褒奖评价”“批评低俗平庸、腐朽落后的文艺倾向,批判反动的,敌对的文艺观念和文艺倾向”。)
4.①人民文艺是人民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应当为人民大众服务,在推动人民解放等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②人民文艺应当以人民为上限.观照人民的生活和生命状态.将他们的各种状态作为审美表现对象,将让人心温婉、人生温暖、人性温和作为审美目标。(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5.①“融盐入水”运用比喻,将文艺工作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艺作品中的过程比作盐化入水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一融合的过程。②“润物细无声”借用古典诗句,表明文艺作品在向人民群众传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的过程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B【解析】(“她已经完全摆脱了情感上的纠结”理解错误,她只是“暂时”而非“完全”)
C【解析】(“围绕这一中心事件”错误,“借毛呢”才是选文的中心事件。)
8.①如“端饭”,对丈夫回来感到高兴,关心丈夫。刻画出水生嫂的温柔体贴贤惠的美好形象。②“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明怨实赞,丈夫参军,她埋怨他,但是水生嫂爱丈夫,爱家乡,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责怪就变成了赞扬。(每点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9.①李佩钟是小说塑造的一个个性鲜明的女性,她是一个竭力摆脱旧意识羁绊而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女干部,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②小说对她的描写细致入微,既写出了她情感世界的矛盾与纠结,又写出了她对敌斗争的刚毅与坚决。③李佩钟是千万抗日战士中的一个,同时也是风云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小说对李佩钟形象的塑造,特别关注她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揭示人物的心灵,表现人物的性格,书写出战争年代的风云变幻以及战争年代百姓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
10.CFI
1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释褐”指脱掉粗布衣服,指做官。
12.D【解析】从文中的意思来看,“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矣”,即统治百姓的方法,在于让百姓安居乐业,即“为仁”,实行仁政。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
13.(1)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
(2)天下愁怨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啊。这是说劳苦人民容易统治。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1)重点字词:一夫、隳、“为天下笑者”被动句式(2)嚣嚣:愁怨,愁怨声,指代劳苦百姓。资:资助,凭借。为政:统治。“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政也”两句都是判断句。
14.秦二世暴虐无道,不顾百姓死活;残害百姓,滥用民力;法律严苛,官吏残暴,滥杀无辜;赏罚不当,赋税繁重;百姓穷困,不加救济。(任意答出3点即可)
【解析】相关信息在倒数第二段,“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以无道”是总领句,冒号后三个分句是具体表现从“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可以概括出秦二世暴行。
【参考译文】
材料二:当今秦二世登上皇位,普天之下没有人不伸长脖子盼着看一看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愁怨的百姓,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啊。这是说劳苦人民容易统治。假使秦二世有一般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把牢狱里的犯人放出来,免去刑戮,废除那些没收犯罪者妻子为官家奴婢之类的杂乱刑罚,让他们各自返回家乡;打开仓库,散发钱财,以赈济孤独穷困的士人;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来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并一直使它维持下去,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遵循正道,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万民的愿望,用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就安定了。
15.B【解析】(是从侧面入手,并不直接写对亡妻的思念,而是设想亡妻的痛苦,从而寄寓自己的悼念之情。)
16..①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苏词的上片是写实,写尽了词人的相思之苦;下片一开始由现实进入梦境,最后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表达了词人无法与亡妻相见的彻底的绝望。贺词由实入虚,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怅惘。
②都运用了细节描写。如苏词中“小轩窗,正梳妆”,贺词“空床卧听南窗雨”。
③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如苏词的“明月夜,短松冈”,贺词的“原上草,露初晞”,作者触景生情,抒发了追怀之痛。
④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苏词的“鬓如霜”,把鬓发比作寒霜,把自己的辛苦遭逢与对亡妻的思念交融在一起。贺词上片以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比喻自己的丧偶,刻画出作者的孤寂、伤悲。
(1)克己复礼为仁 天下归仁焉 (2)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
(3)玉户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上拂还来
(4)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18.A
【解析】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补充说明。
A.表示补充说明。 B.表示语意转折。
C.表示内容转换。 D.表示解释说明。 故选A。
19.修改句子:长征途中,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吹响了全民族觉醒和奋起的号角。(每处2分,共4分)
【解析】(1)“推行----战线的形成”搭配不当,应改为“推动-------形成”。
(2)语序不当:“奋起”和“觉醒”互换位置。
20.①人间柔情似水
②却一贯追求低洼之所(或“总是往低处流”)
③若无变化万千的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前文“水,是柔顺温和的代名词”的概括和“天上月光似水”这个形象比喻,可以得出:人间柔情似水。
第二空,依据前文“人生于世,都厌恶卑湿低下,而水”可知这里强调水和人的不同之处,可填写:却一贯追求低洼之所;
第三空,依据“逶迤九曲的江河、韬光养晦的清潭、虎啸龙吟的飞瀑……”“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没有了灵魂”可知语境强调水带给大自然的美,可填写:若无变化万千的水。
21.①因为柔和(或“不争”)所以强大(或“刚强”);②因为处下所以博大;③因为变动所以神奇。(答出1点给2分,答出3点给5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
依据原文“处处竞争、时相侵夺,在这个崇尚丛林法则的世界,水之处下,本质上是‘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的最终结果是:‘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可概括出:因为柔和反而刚强;
依据原文“溪、谷、渊,广阔清旷,虚静幽深,水之趋下、善处,展现出来的正是不自大、不居功、谦和低调的博大襟怀”可概括出:因为处下所以博大;
依据原文“大千世界,水的变动是最神奇的。水化为汽,汽结为云雾雨露,悄悄然铺天盖地,夏雨滂沱,冬雪飘拂。因机而动之水,让这个世界呈现出多少迷人的景观:逶迤九曲的江河、韬光养晦的清潭、虎啸龙吟的飞瀑……天下的自然美景,大多就没有了灵魂”可概括出:因为变动所以神奇。
作文
【解析】引用新年贺词,关注民生层面,涉及话题范围比较广:风雨、团结、平凡与伟大、人民至上,学生能抓住其中一个方面,能联系自身的感悟即可;如果能将几个话题有机结合,语言流畅,思维有梯度,则可以评定为优秀作文。
参考题目:《灯塔引路,戮力行船》
《非凡起舞于平凡》
《道路千万条 民生第一条》
《不惧风雨 攻坚克难》大荔县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是检测试题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的文学.完成15题。
材料一:
马克感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吋代化发展,积聚了非帝丰富而宝货的历史经验,值得栽们
认真总结和继瞬传承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廷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
中耳化时代化的经典性成果,非常突出地休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生成路径和文艺意识形
态论的阐释路线。首先,这篇讲话的结论部分开篇就强调说:“成们讨论问随,应当从实际山
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哉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按照它
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
的。”他在这里显然不是说不需要研究文学艺术的定义和艺术规律,而是说在当前民族草命、
民主革命的村代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应当首先著力回答和解决文艺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这
篇讲话中所挝出讨论的一系列文艺问题,如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趣、工作对象问趣、
文艺方向问题,学习问题等,无一不是当时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当中的突:问题,其次,这篇
详话尉穿始终的核心文艺观念,正是马克恩主义的文艺意识形态论观念,讲话明确持出:“作
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菲命的文艺,则是
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脓的产物”因此,革命文艺或人民文艺就应当为人民大众服
务,在淮动社会苹命、人民解放和历史前进的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正是文艺作为特殊的意
识形态形式的根本特性与价值动能,
(椅编自前大仁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生成路径与阐降路线》)
材料二:
改苹开放新时期,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后,邓小平谈到,“文艺界刚开了文代会,我们讲,对
写什么,怎么写,不要枝加千涉,这就加查了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对自已工作的要求我们整
持双百'方针和·三不主义’,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个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
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摇,长湖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售多”。“双百”方针是指“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光工作指导方针。“三不主义”是指“不抓辫子、不裁帽子、不打棍子”
的方针。“我们要广开言路,广开才略,竖诗不抓辨子、不藏帽子、不汀混子的'三不主义’,让
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快出来,以利于政府集中正痈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
工作中的缺点、错送,把我们的各项李业誰向前进。”沿肴这个文艺工作指导原则,历任中共领
导人都碳调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保护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精神,政治上充分信任,
剑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发展祭荣的良好环境
文艺的审美特征,要求人芪文艺必须领情观照具你的现实的人的生语和生命状态:“人
民”是复合概念,生活中的你、我、他,个人不等于人民。但是,文艺审美的基本特征必领建主
在个悴人的生命经验基础上,所以,人民文艺作为一补文艺类型,人民是其上限,人是其底限
这种人,就是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店蒙,受过革命斗争洗礼,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现代
公民自觉意识的生命个体,“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
尚二济义试遮第负{共品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