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知识提纲
■知识归纳
一、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1.捕食:狼和兔子
2.竞争:杂草和水稻
3.寄生:人和蛔虫
4.共生: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5.合作:蚂蚁、蜜蜂等
二、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是桃花始盛开;
2.生物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生物适应环境:海豹有厚重的皮下脂肪
三、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3.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生态系统仍需要补充生物部分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根据捕食关系构建而成的。
③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的源头来自于太阳光能。
④当某生物大量减少时,其捕食者会因为食物不足短时间内减少,其食物来源会因为天敌减少短时间内增多。
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其中物质可以循环流动,但是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
5.生物富集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物圈,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食物链、食物网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具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需要注意】
1.判断一个区域是不是生态系统,不在于区域范围的大小、生物数量的多少,关键是看是否具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2.食物链的写法: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性动物。
3.生态系统具有相对平衡的特性,而不是绝对平衡,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4.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就越强,越不容易遭到破坏,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2.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各10千米左右。
3.生物圈的分布: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城市等生态系统。
【需要注意】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肺”。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鸟类生活的乐园”、“地球之肾”。
■考向汇总
一、结合诗句/实例考察非生物因素
1、“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主要体现了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空气
二、结合实例判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互助关系
三、结合实例判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B.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C.“蚁穴溃堤”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雄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的角斗,体现动物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
四、根据图像关系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
4、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真菌和细菌、植物、动物 B.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C.真菌和细菌、动物、植物 D.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五、结合食物链考食物链角色和数量变化
5、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蟾蜍→蝗虫→玉米
B.食虫鸟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
C.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学校生物园地是一个生态系统
六、结合曲线图、直方图、饼状图等考物质流动、富集作用
6、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A→B→D
参考答案:ACCAAD
■配套练习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这把“剪刀”是( )
空气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成语包含的食物链表达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
3、下列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桐山溪中的所有鲤鱼 B.太湖一整个湖泊
C.太姥山上的所有植物 D.草原上所有生物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相对独立,互不相关
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制约生物
6、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B.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7、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假如它们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属于生产者的生物种类最可能是( )
甲 B.丙 C.乙 D.丁
8、如图示某食物链中各生物种类有机物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植食性动物
B.有毒有害物质丙体内积累最多
C.若乙的数量突增,甲短期内会减少
D.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丁→乙→甲→丙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B.图中食物链的起点都是合欢树
C.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合欢树
10、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① B.④ C.② D.⑤
11、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图中的食物网是由 5条食物链组成的,请写出图中与鼠有关的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____________的有机物含量是最多的。
(4)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5)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农药积累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体内不断积累。
12、如图是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A微小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幼虫→D小鱼→E大鱼,请据图回答。
(1)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它为其它动物提供的营养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_____不仅让消费者能够建造身体,还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源头是____________。
(2)食物链上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的一项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都需要____________。
(3)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有一部分来自于水中各种生物或遗体,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者。
(4)若农药排入水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常见宠物红耳龟是一种是一种淡水龟,繁殖、竞争能力强,会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宠物弃养、养殖逃逸等因素,红耳龟成为我国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中的____________。(缺一不可)。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水生植物→虾→红耳龟”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4)图一的生活环境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图一食物网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5)若图一中红耳龟的数量大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水生植物、蛙、虾、鱼的数量会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6)为防止红耳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活动。据图分析回答。
(1)A所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主要是通过[_______]来实现的。
(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15、如图是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①、②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_______(填图中名称)是分解者,它能够将生物遗体分解成______________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水和______________渗入到土壤中去。
(2)_______(填图中名称)是生产者,①代表_______作用。假如丙代表羊,丁代表狼,狼被大量捕杀,则羊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参考答案:
1-10、BCBCC BACDB
11、(1)非生物部分;分解者(2)能量;物质(3)农作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猫头鹰(农作物→食草昆虫→蛙→蛇→猫头鹰);农作物(4)捕食和竞争(5)猫头鹰;食物链、食物网
12、(1)A微小水生植物;有机物;太阳能(光能或阳光);(2)营养(营养物质或物质和能量);(3)分解;(4)E大鱼;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13、(1)分解者;(2)虾、鱼(缺一不可);(3)水生植物;(4)红耳龟;(5)减少;
(6)应避免宠物弃养(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14、(1)生产者;E。(2)Ⅰ。(3)A→B→C。(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15、(1)甲;二氧化碳;无机盐。(2)乙;光合;维持生态平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知识提纲
■知识归纳
一、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1. :狼和兔子
2. :杂草和水稻
3. :人和蛔虫
4.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
5. :蚂蚁、蜜蜂等
二、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1.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是桃花始盛开;
2.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 :海豹有厚重的皮下脂肪
三、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 、 、
3.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和食物网只包含 和 ,构成生态系统仍需要补充生物部分 和 。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根据 关系构建而成的。
③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能量的源头来自于 。
④当某生物大量减少时,其捕食者会因为食物不足短时间内 ,其食物来源会因为天敌减少短时间内 。
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 流动的。其中 可以循环流动,但是 的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
5.生物富集
当人类排放的有毒物质进入生物圈,有毒物质可能会通过 不断积累。危害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 。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具有一定的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需要注意】
1.判断一个区域是不是生态系统,不在于区域范围的大小、生物数量的多少,关键是看是否具有 。
2.食物链的写法: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性动物。
3.生态系统具有相对平衡的特性,而不是绝对平衡,任何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外界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4.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就越 ,越不容易遭到破坏,自动调节能力就越 。
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的全部 及其 的总称。
2.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各 千米左右。
3.生物圈的分布:大气圈的 、水圈的 和岩石圈的 。
4.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草原、海洋、淡水、 、城市等生态系统。
【需要注意】
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地球之 ”。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鸟类生活的乐园”、“地球之 ”。
■考向汇总
一、结合诗句/实例考察非生物因素
1、“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主要体现了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 )
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空气
二、结合实例判断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2、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互助关系
三、结合实例判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
B.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
C.“蚁穴溃堤”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雄鹿为争夺配偶而发生的角斗,体现动物之间相互斗争的关系
四、根据图像关系判断生态系统的组成
4、如图是自然界中的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 )
A.真菌和细菌、植物、动物 B.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
C.真菌和细菌、动物、植物 D.植物、动物、真菌和细菌
五、结合食物链考食物链角色和数量变化
5、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蟾蜍→蝗虫→玉米
B.食虫鸟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
C.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学校生物园地是一个生态系统
六、结合曲线图、直方图、饼状图等考物质流动、富集作用
6、如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A→B→D
■配套练习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从生物学角度考虑,这把“剪刀”是( )
空气 B.温度 C.水分 D.土壤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对该成语包含的食物链表达正确的是( )
A.蝉→螳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
C.柳树→蝉→螳螂→黄雀 D.柳树←蝉←螳螂←黄雀
3、下列能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桐山溪中的所有鲤鱼 B.太湖一整个湖泊
C.太姥山上的所有植物 D.草原上所有生物
4、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圈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
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
D.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相对独立,互不相关
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影响环境
C.生物适应环境 D.环境制约生物
6、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B.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C.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7、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体内某种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假如它们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则属于生产者的生物种类最可能是( )
甲 B.丙 C.乙 D.丁
8、如图示某食物链中各生物种类有机物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植食性动物
B.有毒有害物质丙体内积累最多
C.若乙的数量突增,甲短期内会减少
D.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丁→乙→甲→丙
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
B.图中食物链的起点都是合欢树
C.鹰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该食物网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合欢树
10、如图,当某种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 )
① B.④ C.② D.⑤
11、农药残留量超标等食品安全问题关乎民生。某农场为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在农作物上喷洒农药。该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3)图中的食物网是由 5条食物链组成的,请写出图中与鼠有关的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条食物链中,____________的有机物含量是最多的。
(4)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5)在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农药积累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一些难分解的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其体内不断积累。
12、如图是某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A微小水生植物→B剑水蚤→C蜻蜓幼虫→D小鱼→E大鱼,请据图回答。
(1)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它为其它动物提供的营养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营养物质中的____________不仅让消费者能够建造身体,还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生态系统最终的能量源头是____________。
(2)食物链上不同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的一项共同特征:生物的生活都需要____________。
(3)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有一部分来自于水中各种生物或遗体,这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者。
(4)若农药排入水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常见宠物红耳龟是一种是一种淡水龟,繁殖、竞争能力强,会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宠物弃养、养殖逃逸等因素,红耳龟成为我国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之一。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图二是该生态系统的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中的____________。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水生植物→虾→红耳龟”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4)图一的生活环境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图一食物网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5)若图一中红耳龟的数量大量增加,在一段时间内,水生植物、蛙、虾、鱼的数量会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6)为防止红耳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字母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数字表示生理活动。据图分析回答。
(1)A所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属于分解者的是[________]。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内主要是通过[_______]来实现的。
(3)写出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15、如图是生物圈中物质循环的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中三种不同类型的生物,①、②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_______(填图中名称)是分解者,它能够将生物遗体分解成______________释放到空气中,产生的水和______________渗入到土壤中去。
(2)_______(填图中名称)是生产者,①代表_______作用。假如丙代表羊,丁代表狼,狼被大量捕杀,则羊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说明动物在生物圈中有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