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9 19:5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秋期七年级质量监测
历史
注意事项:
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闭卷考试,独立答题。
4.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传说、遗址 B.遗物、记载
C.化石、遗址 D.传说、记载
2.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传说人物。他们是( )
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 C.炎帝和蚩尤 D.尧帝和舜帝
3.如表为西周历史简表,其中空缺的一项应是( )
朝代名称 建立时间 开国君主 末代君主 重要事件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周幽王
A.牧野之战 B.盘庚迁殷 C.大禹治水 D.涿鹿之战
4.以下是一位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示意图,其中△处依次应填( )
A.夏、商 B.商、春秋 C.春秋、西汉 D.商、东汉
5.北京冬奥会采用了二十四节气来进行倒计时,代表着一年的时光轮回,也代表人与自然和世界相处的方式。这种中国传统历法有利于指导( )
A.文化体育活动 B.经济贸易交往
C.手工业生产活动 D.农业生产活动
6.在春秋诸侯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疆域不断扩展,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这表明( )
A.部落开始进入联盟时期 B.西周的分封制已经瓦解
C.人民遭受战争灾难之苦 D.争霸战争孕育统一趋势
7.据《史记》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今位于河南省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姓李氏,名耳,字藕,周守藏室之史也。”下列属于他的观点的是( )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B.兼相爱,交相利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8.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9.都江堰和灵渠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们的共同点是( ).
A.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B.秦国时期修建的
C.了统一岭南地区而修建 D.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10.“他们‘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义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他们”是指( )
A.反对周厉王的“国人” B.张角领导的黄巾军
C.刘邦、项羽 D.陈胜、吴广
11.与成语“楚汉之争”“约法三章”“垓下之战”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秦始皇 李斯 B.夏桀 商汤
C.陈胜 吴广 D.项羽 刘邦
12.文帝及其继位者努力经营的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采取的重要国策是( )
A.轻徭薄赋 B.勤俭治国 C.休养生息 D.以德化民
13.汉成帝时,管理铁的冶铸机构铁官共49所,其中山东12所,江苏7所,河南6所,陕西、山西各5所,河北4所,四川3所,安徽、甘肃、北京、辽宁各1所,基本覆盖了全汉之域的大部分地区。由此可反映汉朝( )
A.实行“推恩令”强化集权 B.冶铁经营权国有
C.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设置西域都护府
14.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史实最能印证这一毋庸置疑历史的是( )
A.郡县制度的推行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刺史制度的建立 D.丝绸之路的开通
15.由于朝政腐败、时局动荡等原因,张角等人策划了黄巾起义,这场起义( )
A.结束了西汉王朝的统治 B.是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
C.打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 D.导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6.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曾出现了一部系统总结了6世纪前黄河中下游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和贮藏等内容的农业著作,被公认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这本书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刘徽 D.胡昭
17.晋代的书法艺术中出现了追求“韵”的审美趣尚,其主要表现为自然天成、和谐畅达的柔性美。能让我们充分体会到晋代书法神韵的是( )
A.《多宝塔碑》 B.《兰亭集序》 C.《玄秘塔碑》 D.《皇甫诞碑》
18.根据下面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
关键词:三国鼎立、江南地区的开发西晋短暂统一、北方民族大交融
A.中华文明的起源的发展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早期国家和社会变革
19.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A.曹丕建立魏国——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淝水之战——东晋土崩瓦解
C.司马睿建东晋——大一统王朝的形成 D.西晋灭吴——三国分裂结束
20.这个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人口大流动的年代,数百万胡族人进入中原,北方大批人口流居江淮之南。该时期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5题,30分)
21.(6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王朝对青铜器的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是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中原系青铜器的种类主要用于祭祀的容器、乐器和用于作战的兵器为主,青铜铸造主要是为此服务,青铜像和工具(尤其是农具)相对较少。
材料二 “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它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1)文明传承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根据材料一概括周朝青铜器的用途并举一例青铜器。(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骨文的历史地位?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古人称铜为金,所以这种文字被称为什么?要是想了解早期甲骨文,我们要穿越回哪个朝代?(3分)
22.(7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材料二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同时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等。
材料三 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万户以上大县设“令”;不足万户小县设“长”。
材料四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家”的局面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体现是西周的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作用?(2分)
(3)依据材料三,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哪一制度?写出秦朝在中央为监察百官而设置的官职名称。(2分)
(4)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国后来的发展对中央造成极大的影响,汉武帝继位后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他在思想方面采取什么措施统一思想?(2分)
23.(5分)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 张骞出使西域图
图二 丝绸之路路线示意图
(1)图一和图二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1分)
(2)图二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路线图,请写出这条线路我国的起点?这条线路开通的意义?(2分)
(3)图二商路上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请举一例。(1分)以古丝路为基础,为实现中国梦而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什么?(1分)
24.(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有一位名医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部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二 张仲景,东汉南阳郡涅阳县(今河南南阳)人,生活于东汉末年,献帝建安年间,南阳地区接连发生瘟疫,大量人口死于伤寒症。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同情百姓,痛下决心,一定要制服伤寒症这个瘟神。从此,他“勤求古训”,刻苦研读《素问》、《灵枢》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经过数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终于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五藏论》、《评病药方》等著作。它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受到历代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高度推崇。
——摘编自许敬生《中国历代医药名家文库·古代卷》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一位名医”是谁?(1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张仲景为什么被后世称为“医圣”?(2分)
(3)材料三这套体操名称是“五禽戏”,谁创编的?创编体操实践了张仲景的哪一中医思想?(2分)
(4)综上所述中医代代有名家,源远流长。请谈谈我们如何将中医药学发扬光大。(1分)
25.(6分)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历史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监测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CAABD 6-10DCCAD 11-15DCBBC 16-20ABBDC
二、非选择题
21.(1)用途:用于祭祀(礼器和乐器);作战(兵器)例子。司母戊鼎
(2)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金文。商朝
22.(1)夏启继承禹的位置(或禹传子启)。
(2)分封制;作用: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周天子的统治。(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也可)
(3)郡县制;御史大夫。
(4)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23.(1)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2)长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丝绸,香料等1例即可。 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外交流,实现合作共赢
24.(1)扁鹊 (2)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人称为“医圣”。
(3)华佗;“治未病”理论。
(4)综合以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必须重视和宣传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加大中医学方面的投入和研究;搜集中医学成就,在前人的科研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同时吸收西医的长处,做到中西医结合,才能使我国的中医学发扬光大。
25.商鞅变法促进秦的统一(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
秦国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废除了贵族的世袭特权,并奖励军功,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提高,为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秦始皇继位后,在他的杰出领导下最终完成统一,建立起第一个封建国家,并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等,使秦朝统治进一步加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