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语文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30 13: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语文 2.说和做——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他对我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B.他并没有先“说”,而且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C.遵义市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D.他课上认真听讲,课下手不释卷,全班同学没有一个说他学习不用功的。
【答案】D
【知识点】语序不当;用词不当;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A:主客颠倒,将“他对我”改为“我对他”;
B:关联词使用不当,下句“他‘做’ 了”与上句“他没有先‘说’是转折关系,将“而且”改为“但”;
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安全”;
故答案为:D
【点评】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衡量, 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餐厅服务员劝阻正在吸烟的顾客,顾客叼着烟说:“烟是我买的,关你什么事?”
B.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C.王嫂挑选香蕉,觉得不满意便转身离开,老板忿忿地说:“挑那么久,又不买,神经病。”
D.因为有事想要请教,昨日登门拜访敝人您,可惜您不在,只能等下次了。
【答案】B
【知识点】关联词使用不当
【解析】【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 、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B项正确。
A:项语言生硬,
C:项不够和气,
D“敝人”是对自己的谦称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考生平时应注意说话要得体,要符合身份、语境,注意说话要恰当,语气要适当。
3.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地壳(qiào)   深霄(xiāo)   伴侣(lǚ)   心会神凝(nínɡ)
B.赫然(hè) 抱歉(qiàn) 无暇(xiá) 兀兀穷年(wù)
C.澎湃(pài) 救济(jì) 典藉(jí) 群蚁排衙(yá)
D.校补(jiào) 何妨(fánɡ) 窥园(kuī) 气冲斗牛(dòu)
【答案】B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和辨析。
A:深霄——深宵
C:典藉——典籍
D:气冲斗牛:读作dǒu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字音的辨析能力。考查的大多数是生活中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基础字,学生在平时要重点识记和积累,注意对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
4.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选材精当,精于裁剪,有繁有简,如作为“学者的方面”,对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就写得比较简略。
B.文章结构严谨,作者用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在“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这两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本文在叙述中加入不少细节描写来展现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D.本文的语言平实含蓄,但富于感情和诗意美,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答案】D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辨析。D:有误。文章的语言特点是精致凝练,生动形象,而不是“平实含蓄”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含了教材、结构、细节描写、语言特点等知识点,考生需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作答,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判断。
5.下列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楔而不舍。
C.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D.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答案】C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A:把句号放在引号里面;
B:把两个顿号改为逗号;C无误;
D:把“说”用双引号引起来。强调说和做;
故答案为:C
【点评】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考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就要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和书写位置,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仔细辨析。
二、填空题
6.文学常识填空。
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   。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   成名。代表作有长诗   ,诗集   、   、   等。
②散文是一种   ,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   、   、   并称,包括   、   、   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   、   、   、   等。
【答案】诗人;《老马》;《李大钊》;《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杂文;随笔;游记;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知识点】其他常识;作家作品
【解析】【分析】①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诗人。他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代表作有长诗《李大钊》,诗集《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等。
②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散文诗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格律,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的特点主要有:形散而神不散;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凝练,赋予文采。根据散文的内容和性质,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等。
故答案为:诗人;《老马》;《李大钊》;《烙印》;《春风集》;《臧克家诗选》;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戏剧;杂文;随笔;游记;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7.根据词语意思填词语。
(1)   :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   :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3)   :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4)   :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5)   :聚精会神。
(6)   :很不一样。
(7)   :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8)   :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9)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答案】(1)锲而不舍
(2)兀兀穷年
(3)群蚁排衙
(4)潜心贯注
(5)心会神凝
(6)迥乎不同
(7)气冲斗牛
(8)慷慨淋漓
(9)心不在焉
【知识点】词义理解
【解析】【分析】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文中指整齐的排列。
潜心贯注:精力集中,用心专而深。
心会神凝:聚精会神。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慷慨淋漓:充满激情,痛快顺畅。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故答案为: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群蚁排衙;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气冲斗牛;慷慨淋漓;心不在焉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三、语言表达
8.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你也用一句简短的话来评价闻一多先生。
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答案】你为了研究,头发凌乱,废寝忘食,终得骄人成就;你反对独裁,为国为民,捐躯赴难,青史留名。
【知识点】语言简明;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分析】《说和做》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于学术,后期投身于民主运动,这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是始终如一的。据此内容对闻一多进行评价,语言简明,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你为了研究,头发凌乱,废寝忘食,终得骄人成就;你反对独裁,为国为民,捐躯赴难,青史留名。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结合文章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高尚品质和精神,然后据此进行评价即可。
四、名著导读
(2023七下·雨花期末)名著阅读
【片段一】祥子出了曹宅,大概有十一点左右吧,正是冬季一天里最可爱的时候。这一天特别的晴美,蓝天上没有一点云,日光从干冷的空气中射下,使人感到一些爽快的暖气。鸡鸣犬吠,和小贩们的吆喝声,都能传达得很快,隔着街能听到些响亮清脆的声儿,像从天上落下的鹤唳。
洋车都打开了布棚,连上的铜活闪着黄光。便道上的骆驼缓慢稳当地走着,街心中汽车电车疾驰,地上来往着人马,天上飞着白鸽,整个老城处处动中有静,乱得痛快,静得痛快,一片声音,万种生活,都覆刚走了几步,他觉到一点凉风,就象在极热的屋里由门缝进来一点凉气似的。
【片段二】屋里已被小福子给收拾好。回来,他一头倒在炕上,已经累得不能再动。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既不能睡去,他坐了起来。看了屋中一眼,他不敢再看。心中不知怎样好。他出去买了包“黄狮子”烟来。坐在炕沿上,点着了一支烟;并不爱吸。呆呆的看着烟头上那点蓝烟。忽然泪一串串的流下来,不但想起虎妞,也想起一切。到城里来了几年,这是他努力的结果,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他连哭都哭不出声来!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
【片段三】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的立在那里。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他猛的跑出去,飞也似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然后,坐在原位,低下头去,仿佛非常疲倦。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的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我去,您坐下!”那个中年的车夫说,“在这儿丢不了车,您自管放心,对过儿就是巡警阁子。”他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把车放在这儿来!”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一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
“对呀!好小子,吃吧;吃完,咱们该溜达着了!”说着,老者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小马儿把未吃完的一个包子整个的塞在口中。
大家有的坐着没动,有的跟出来。祥子头一个跟出来,他要看看那辆车……
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
9.下面批注,不符合原著意图的是(  )
A.片段一中的环境描写,写出了此时的祥子觉得生命又有了希望,他又从死里活了过来。冬日的环境在祥子的眼里格外美好。
B.片段二中,写出了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他从未拥有过自己的车。
C.片段三刻画了一个沉默寡言、善良淳朴的祥子形象。
D.《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10.祥子的人生有三起三落,请结合原著,简述其中一次起落。
【答案】9.B
10.示例:①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②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理想第二次破灭。③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理想彻底破灭。
【知识点】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骆驼祥子》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⑵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9.ACD.正确。
B. “他从未拥有过自己的车”有误,祥子曾拥有两辆车。第一辆车是自己苦千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第二辆车是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故答案为:B
10.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
故答案为:①一起: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②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理想第二次破灭。③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理想彻底破灭。
五、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1.从文中找出能概括选文内容的一句话。
12.文中说闻一多先生“做出了卓越的成绩”,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闻一多先生做的三件事,并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他这样做的目的。
①   ;
②   ;
③   。
目的:   。
13.为更好地刻画学者闻一多的形象,作者十分注重细节描写,请品析下面句子。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14.下列选项中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吃尽”“消化尽”“远射”“文化药方”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闻先生全身心投入研究,执著探寻从文化上拯救民族之路径的研究状态。
B.文中大量使用对称句式和四字词语,使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
C.作者善于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如:详写最为艰辛的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的写作过程。
D.第③段中“‘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是比拟的说法,把当时的中华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答案】11.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2.撰写了《唐诗杂论》;完成了《楚辞校补》;编著了《古典新义》;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3.用比喻 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4.C
【知识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⑶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⑷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1.本题考查内容概括。结合第①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第②段“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第⑤段“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第⑥段“‘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可知,本文主要写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故本文可用结尾段概括: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故答案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2.本题考查内容概括和分析。(1)成绩。①结合第四段“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可知,成绩一:撰写了《唐诗杂论》;②结合第六段“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可知,成绩二:完成了《楚辞校补》;③结合第六段“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可知,成绩三:编著了《古典新义》。(2)目的。结合第三段“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可知,闻一多研究古代典籍的原因是想在古代典籍中发现拯救民族、国家的方法和途径。故目的是: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故答案为: 撰写了《唐诗杂论》 ; 完成了《楚辞校补》 ; 编著了《古典新义》 ; 目的: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根据题千要求可从细节描写的角度来赏析,抓住本义、含义、主题和情感几方面内容来分析。“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把“小楷”比作“衙门前排列的蚂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字很多,很密集,表现了写这些字的闻一多先生工作的繁琐和他对待工作的认真踏实,从而可看出闻一多先生对等学问严谨的态度。故而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既表现闻先生做事的认真,也看出作者对他这一精神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故答案为: 用比喻 修辞手法,通过闻一多先生的本子上多、密、整齐的小楷字这个细节表现出闻一多先生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
1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文章详写了《唐诗杂论》的写作过程,略写《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过程。但文章没有提到《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的写作比较顺利,况且研究任何学问是很艰苦的过程,从后文对闻一多先生“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的描写也可看出。因此本项中“详写最为艰辛的的写作过程,而略写比较顺利的的写作过程”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C.
六、综合性学习
15.学习了《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一文后,学校开展以“说和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为本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示例:举办以“说和做”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活动一:   
活动二:   
(2)请选取一个你熟悉的名人,仿照下面的句式赞美他。
示例: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闻一多)
(3)有人认为闻一多的“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法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争取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
【答案】(1)活动一:举办以“说和做”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活动二:举办以“说和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2)(示例)他,是音乐的先锋。他,是灵魂的先驱。(贝多芬)
(3)(示例)“做了也不一定说”体现的是闻一多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这种精神和美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现在的年轻人“推销”自己,也应在“做”的基础上再“说”;否则就是吹嘘,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的。
【知识点】活动设计;衔接仿写;见解表述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形式。遇到这种类型题,可以从演讲比赛、辩论会、朗诵会、故事会、知识讲座、猜灯谜、读书报告会、征文比赛、名著推荐会等中选择合适的写上去即可。(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选择自己熟悉的名人,按照“他,是……的……。他,是……的……”的句式仿写,内容一定要是赞美性质的。(3)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应围绕“为社会做贡献”这一中心,从辩证的角度谈自己的看法,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即可。
故答案为:⑴1、活动一:举办以“说和做”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
2、活动二:举办以“说和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
⑵ 他,是音乐的先锋。他,是灵魂的先驱。(贝多芬)
⑶ “做了也不一定说”体现的是闻一多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这种精神和美德是永远不会过时的。现在的年轻人“推销”自己,也应在“做”的基础上再“说”;否则就是吹嘘,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为社会做多大贡献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活动环节的设计。为某个主题设计环节时,环节内容一定要与主题紧密相关,环节名称要简洁明了,易于识记。
⑵仿写句式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结构相似、修辞相同、内容衔接的句子。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比较突出对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考查。其基本原则为:话题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格调一致。
⑶本题考查了学生发表见解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明确主题,围绕主题发表见解。要把自己的看法表达清楚,还要有理有据,表达看法时要有条理。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班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论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⑧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班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的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选自《人间草木》)
16.选文①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17.结合文意说说第⑥段加点词语的含义。
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18.汪曾祺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先生的赞赏?
19.结合选文概括,本文突出了闻一多先生哪些特点?
20.请你发挥想象,把闻一多先生教古代神话时学生听课的情景描写出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和一个成语,60字左右)
【答案】16.事例一:抗战期间蓄须明志。事例二: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
17.“叫座”指闻先生讲课非常有吸引力,来听课的学生很多。
18.因为汪曾祺对李贺诗歌特点的分析准确形象,说法新颖有创意,没有人云亦云,闻先生等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就赏识这样的学生。
19.①强烈坚毅;②治学专心;③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
20.闻一多先生取出画的图纸,钉在黑板上。大家都在为女娲画像的惟妙惟肖而赞叹。闻老师口讲指画,绘声绘色,学生们仿佛全都置身于远古的天地中,如春天的小苗,接受着闻一多先生知识的灌溉。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理解文中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考生要通读文本,找准叙述事例的文段,对事件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语句,理解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考生应理解题意,找准答题的区域,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分析和理解。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解答时要求学生通读文本,结合文本中对人物描写的语句,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读。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考生要根据题意,结合文本的内容,展开想象,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
16.本题考查对情节的概括。
仔细阅读第①②段,根据所写内容,按照什么人做什么事来概括即可。
①段闻一多先生“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可概括为:抗战期间蓄须明志;
②段“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呆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可概括为:不离图书馆专心治学。
17.本题考直句段作用。
第⑥段的画线句子。写他教古代神话,“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属于侧面描写,描绘了当时文学院、理学院以及工学院的学生穿过整个昆明城来上闻一多先生的古代神话课的场景;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结合第⑥段首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分析,突出强调了闻一多先生课程“叫座”的特点,引出下文“讲课图文并茂”风采的描写。侧面衬托闻先生上课精彩,具有吸引力。
1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⑧段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分析得出,汪曾祺本身读书报告的优点,有个人见解,分析准确、形象;根据第⑦段“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可知,闻先生讲课时爱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我的报告也把李贺的诗与画联系起来,体现了写报告者从先生课上学有所获,而闻一多先生赏识这样的学生。
19.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第②段“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可概括出:治学专心;
第⑤段“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 可概括为:“写字爱用秃笔,一笔不苟,一丝不苟”;
第⑥段“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可概括为:“讲课图文井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可概括出“他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
第⑦段“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印象派里的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可概括为:“讲课方式独特,讲唐诗独一无二”。
2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题目。描写要符合题目要求,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即可。
示例:同学们完全被闻一多老师讲的课吸引住了,随着他脸上的语言和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如痴如醉。
八、写作题
21.阅读下面朱自清赞颂闻一多的一首诗,联系课文,请你为闻一多先生写一段精彩的颁奖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100字左右。)
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答案】示例:为了拯救人民,你奋笔疾书;为了追求正义,你视死如归。你,是口的巨人。你,更是行的高标。
【知识点】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语言得体
【解析】【分析】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示例:为了拯救人民,你奋笔疾书;为了追求正义,你视死如归。你,是口的巨人。你,更是行的高标。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物的概括能力。注意颁奖词的特点,情感性, 深刻性,简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