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省联考”生物完全解读
适用省份:黑龙江、吉林
88
试卷总评
这次的九省联考是为了黑龙江、吉林省今年采用新高考的考试形式,进行了适应性的训
练。让考生了解题型、分值、命题趋势、以及赋分方面相关的信息。具有指导性意义。整个
试卷题目还是比较新颖,大部分的知识、题型、信息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命题方向紧跟时
事,注重与生活相联系。依托高考评价体系理论框架,注重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
教考衔接,发挥导向作用。
考查能力
1.理解能力
命题内容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通过创新问题情境、表格、坐标、图像等多种方式加
强理解能力的考查,丰富考查维度和考查层次,强调准确深入的学科理解,引导教学注重提质
增效、减少“机械刷题”,注重教材回归教材。第1题考查重要生物大分子和生物体的结构与性
质,综合考查物质与结构的关系,加深对生物大分子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第2题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第三题考查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对应细胞图像的异同点、第4题第
6题考查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第5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关系、第7题
设置情景考查植物组织培养选材和应用、第10题考查胚胎工程的注意事项和应用、第12题第
17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过程的相关知识均是对基本概念考查的体现:第11题考查翻译的
场所、第15题考查利用遗传图解计算多种遗传病患病概率均是强调对基本概念的考查,通过
创新问题情境、信息呈现形式等多种方式加强理解能力的考查,丰富了考查维度和考查层次:
第19、21、22、23题均有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2.实验探究能力
高考生物丰富情境来源,从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多个维度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注重科学思维的培养第8题把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问题转换一个非传统的题型来考
查学生的掌握。第24题是遗传探究与常规实验的结合,题型较新颖,知识维度考查酶和基因
对性状的控制,能力维度考查实验现象分析、结果预测等科学探究能力:第25题创设通过基
因工程技术获得多种颜色的荧光蛋白的问题情境,考查基因文库、基因突变、目的基因表达载
体构建等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探究突变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能否表达,综合考查
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提高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要联系生活,做到学以致用,让理论回归实践,这样既能培养生物
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次九省联考试卷注重体现实践育人,
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8题以利用细菌对鸡
蛋保质期的影响为主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和计数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分析关键操作步骤的目
的,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感受微生物应用的独特魅力,促进学生养成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主
动意识。
4.创新能力
本次适应性训练在试题情境设置、考查内容、提问方式等多方面体现创新性,多方位考查学生
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21题创设适宜光照对植物生
长的影响的实验探究情境,要求学生分析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受温
度的影响,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针对新问题得出新解释的创新能力。
本次适应性训练在试题设计上充分考虑学情变化,充分考虑新旧课标对教学的影响,依靠新高
考模式优化试卷结构与试题设计,把理科综合中的生物部分转换成生物单科试卷,由原来的12
道试题转化成现在新高考的25道试题。增强考生应答表现,提高学生考试的获得感,服务高
校人才选拔。立足学科特征,精选试题素材,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导向作用和学科育人价值,
引导学生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教考衔接。
把原来的选修选答部分融入到现在必答部分,要加强学生对曾经选修书本上知识的重视,改变
选修部分比较简单的观念。第7题、第10题、第11题、第18题、第25题中均有体现。原来
的6道选择题,现在变成了15道单选和5道不定项选择,提高了选择题的难度,降低了单题
的分值,那么学生在考试中失一题而丢生物的情况减少。在新高考的模式中,学生不要太过着
急,沉着应对,但还是要保证一定的做题速度,毕竞题量有所增加。在内容上发现必修二的遗
传计算方面逐年在减少,可是增加了遗传的实验设计部分。学生在备考时,不要以难题为重点,
多重视逻辑的训练。注重教材,考生在备考时应该回归教材,要注意教材中小字部分、旁栏部
分、与社会的联系、思考与讨论的部分。
知识点分布